《桃花源记》“苛政猛于虎”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苛政猛于虎”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7题。
(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④。
”夫子曰小子⑤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苛政:残暴地统治⑤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⑥记住。
1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1)便要还家(2)何为不去也?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使子路问之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B、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爱莲说》)C、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D、往来种作作则飞沙走石(《满井游记》)13.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分)(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分)译文:14、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15.(甲)文中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2分)答:16.桃花源人、泰山
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甲)文:(乙)文:17、任选下列某一句子,结合所选句子的原文,谈一下描写句子的作用?(3分)(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答:我选句子:作用:参考答案:11.通“邀”,邀请离开12、A 13、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妻子”“绝境”的意思各计1分)15、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合理即可)16.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烈,还要令人难以忍受。
(意思对即可)17、示例:(1)描写出桃花源美丽幽静的环境,写出其美满、安宁、和谐、自由的生活,表现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或理想社会)(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或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描写了月光的美丽,点染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好境地)表现作者赏月的欣喜。
(3)运用比喻,(以新妆倩女的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生动形象写出了春山的鲜艳明媚,表现作者对满井山色美景的喜悦之情。
(4)写求学路途的险恶和天气的酷寒,衬托作者求学路途的
艰辛,表现作者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