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高三生物下
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的是()
①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①体细胞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来源相同,而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①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①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不可能会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2.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淀粉酶、胰岛素共同含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
B.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C.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含量多且作用大,无机物含量少且作用小
3. 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相同,则构成蛋白质的功能必定相同
B. 蛋白质可在酸性条件下与CuSO4溶液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 不同蛋白质组成元素可能不同
D. 过酸、过碱、重金属均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4. 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
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从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中的发病率情况是(多选)()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相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5.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现将两株植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有紫花144株,白花112株。
据此分析,不能得到的结论为
A. 作为亲本的两株植物都是纯合体
B. 作为亲本的两株植物可能都是白花
C.F2的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约48株
D.F2中的紫花植株有5种基因型
6. 用纯合红眼灰身果蝇和白眼黑身果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哪项不是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表现为9:3:3:1的必须条件()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D.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7. 新交规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交规中一次性扣12分的11种情形中就包含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其中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醉酒驾车。
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
造成驾车人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大脑、脑干
B.大脑、脊髓
C.大脑、小脑
D.小脑、脑干
8.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细胞中核酸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9. 如图甲和乙分别为两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组成,要通过一代杂交达成目标,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甲自交,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乙自交,验证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甲、乙杂交,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甲、乙杂交,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0.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元素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水可转换为自由水,反之则不行
B. 自由水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稳定不变的
C.N、O可参与蛋白质、磷脂、DNA的合成
D.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不会影响细胞代谢
11. 如图是人体某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c中含有碘元素)。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以合成分泌多种激素
B.激素a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乙
C.若幼年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12. 图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某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属于这种运输方式的是()
A.H2O
B.Na+
C.乙醇
D.CO2
1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A. 维生素D
B. 胆固醇
C. 雄性激素
D. 胰岛素
14. 某玉米植株(Aa),取其上所结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
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①可能是隐性纯合子①可能是杂合子①肯定是杂合子
A. 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15. 下图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温度下不同pH酶活性不同
B.不同温度下酶的最适PH都是8
C.相同pH下不同温度酶活性不同
D.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布氏田鼠是内蒙某草原的主要鼠种,主要啃食牧草,在牧草短缺时,会挖掘牧草的根来弥补食物的匮乏。
鹰、隼等布氏田鼠的天敌偏向捕食体重较大的田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能量和信息沿“牧草-布氏田鼠-鹰”食物链单向传递
B. 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鹰、隼对布氏田鼠的捕食偏好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
D. 过度放牧时,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草原的风沙化
17. 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b为垂体,则接受刺激的是a,调节的结果是c处主动吸水作用增强
B.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递的
C. 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a、b为细胞,c为物质,则b不能识别该抗原,c的产生特点是更快、更多
D. 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为胰岛,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
1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持续39.6①高烧时,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组织水肿
C. 严重腹泻病人血浆渗透压可能正常,无需补充水和无机盐
D. 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血浆的化学成分、pH保持基本稳定
19.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20.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①~①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力①比①强
B.①比①的基因更容易发生突变
C.①与①的基因型和蛋白质相同
D.体内细胞分化形成①的过程不可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数值异常超高。
LDL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中;也可以LDL的形式进入细胞,然后被__________中的水解酶水解,释放胆固醇。
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可作为信息,使细胞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以及__________等三条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防止胆固醇含量过高,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试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胆固醇数值异常超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2. 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和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表示该细胞中的某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其中表示电子;图3表示25①下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至①表示的生化反应,发生在生物膜上的共有______个。
当过程①发生时,并没有排出细胞外,此时该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生物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硝基酚(DNP)会导致该生物膜对的通透性增大但不影响电子转移,DNP作用于该膜时A TP的合成量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A点时会发生图1中的______过程,将该植物先置于此条件下10.4小时,然后置于C点的条件下13.6小时,这24小时内该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用葡萄糖积累量表示)为______mg。
23. 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如以高等动物为例,可划分为以下八个层次:细胞→①→器官→①→个体→种群和群落→①→生物圈。
(1)完成以下空缺部分。
①________;①________;①________。
(2)以下叙述的内容,属于①层次的是________,属于①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①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上皮组织
B.肺
C.一条河
D.一个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E.完成呼吸的全部器官
F.一只乌龟
24. 如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是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1若蛇取食蟾蜍的食物比例由4/5调整到1/5,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 kg,人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
(3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a.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序号表示)。
b.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等功能。
(4)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连续多年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25. 酵母菌是对青霉素不敏感的异养型生物,种类繁多,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益处。
回答问题:
(1)制作果酒过程中,除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外,往往还需要先通气,后密封,酒精发酵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在工业发酵时,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青霉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酵母菌生长需要适宜的pH,因此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添加pH缓冲剂以维持pH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液中的酵母菌时,接种环需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
若经一段时间培养,发现有的线上长满了菌落,有的线上无菌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参考答案
1. A
3. C
4. B
5. D
6. D
7. C
8. B
9. B
10. C
11. B
12. B
13. D
14. C
15. B
16. AC
17. AB
18. AC
19. ACD
20. AD
21.
(1).内质网
(2).溶酶体
(3).参与构成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4).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5).(负)反馈
(6).LDL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导致LDL受体的数量减少或缺失
22.
(1).0
(2).呼吸作用强度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3).光能转化为A 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4).跨膜梯度运输促进ATP合成,DNP作用于该膜时导致的通透性增大,在膜内外的浓度梯度会减小或消除
(5).①①
(6).150
23.
(1).组织
(2).系统
(3).生态系统
(4).A
(5).E
(6).C
24.
(1).ADC
(2).2.4
(4).①/①×100%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6).标志重捕
(7).稳定
25.
(1).18~25①
(2).+能量
(3).抑制细菌等杂菌的生长
(4).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代谢产物,导致pH下降
(5).灼烧灭菌法
(6).使聚集的菌体逐步减少,以便获得单个酵母菌形成的菌落
(7).划线操作时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未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