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
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23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远近有名,这天我上门,他却还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

”他乐滋滋地起来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

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

“你说,他们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剃匠们以前为什么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

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唉……”
我领教过他微型青龙偃月的三十六种刀法。

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

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

还有“双龙出水”、“月中偷桃”、“哪吒探海”……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开刀、合刀、清刀、弹刀,由手腕与两三个指头相配合,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

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炳油和染发,更不能做离子烫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

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就翻过两个岭去看望,发现老朋友已病得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三明爹的脑袋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

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

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

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

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

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选自《2006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节)
14.作者为什么要把何爹的剃刀称作“青龙偃月刀”?小说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5.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义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

(7分)
①“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4分)
②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3分)
16.简述何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说说塑造这个形象的意义。

(6分)
17.小说以何爹给临死的三明爹剃最后一次头结尾,这有何用意?试结合具体内容作出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4.(4分)因为何爹用剃刀居然有三十六种刀法,跟关羽耍大刀一样用得出神人化,堪称微型青龙偃月刀(1分),又因为何爹推崇关帝爷,不但赞赏关帝爷的刀上功夫,而且也学习关帝爷,为人讲信义,重感情,所以把何爹的剃刀比作青龙偃月刀。

(2分)青龙偃月刀是历史的、古老的,小说以此为题,象征了主人翁狭义而又固执的形象特点,又暗点主题。

(1分)
15.7分①(4分)何爹看重自己的手艺,将其看作是至高神圣的。

他看不惯新式美发方法,“宁可”写出了他不改变、不随俗,宁愿自己没生意也不愿降格以求的坚守。

(2分)何爹敬奉关帝爷,作者以“走麦城”和“背汉降魏”的典故来作比,写他的坚守,既突出了人物坚守信念、义气为先的性格,又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蕴。

(2分)
②(3分)何爹的“张飞打鼓”竟然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这个细节描写赞叹何爹剃头绝活的高超,令人受用(1分)。

“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既是写三明爹感受到的快乐,也惋惜地暗示何爹“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尽管是剃头绝活,但是也行将完结了(2分)。

16.(6分)答:技艺精湛(1分),热诚忠厚(1分),坚持己见、墨守成规(1分);塑造这个形象,作者赞美了老一辈的热诚和执着(1.分),但是又提醒人们,
要注意传统与新潮(创新)的关系,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注意传统和现实的融合,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2分)。

17.(6分)答:进一步塑造人物:突出主人翁精湛的技艺和热诚忠厚的的性格特点(3分);升华主题: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

(2分)尽管何爹的“张飞打鼓”能够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但是,三明爹毕竟无可挽回的去世了,何爹的“青龙偃月刀”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这一“知音”的去世而走向自己的完结,(1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

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忆,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

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

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

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

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

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黏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想像。

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

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

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

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境遇和面对境遇时处事方式的写照。

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

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

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

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

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

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沈从文的乡愁静静地流在中国大地,流动在他和他的民族记忆的河流中。

B.“水”影响了沈从文一生,它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赋予他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C.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表达作者希望在爷爷有生之年陪他回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D.“书”在文中指爷爷的创作,也喻大千世界。

回到爷爷的故乡,作者感到物是人非。

E.本文简介爷爷一生,记叙湘西所见、沅水对爷爷的影响及自己愿望思念,文脉清晰。

14.文题为“湿湿的想念”,主旨是“湿湿的想念”。

请分析“湿湿的想念”含义。

(4分)
15.沈从文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

文章第一段也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说法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3、C D (C“有生之年”错;D “物是人非”错)
14、两层意思:爷爷“湿湿的想念”是对沅水深情的想念,“湿”因沅水,因泪水。

“我”湿湿的想念因想念爷爷而流泪。

15、“这些文字与画……理想”中理想指:①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②热切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沈从文……生活了一辈子”指他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虽然人没有生活在那,但沅水给了他一辈子的影响,他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记忆里。

3. 发现引力波:整个宇宙都在颤动
2016年2月1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主管大卫。

莱兹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发现了引力波,这或许标志着物理学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从2015年9月起,在物理学界有一个一个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或否认的传言。

据说经过了几年升级改建的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advancedLIGO)在重新开始工作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就探测到了引力波的信号。

如今,传言终于得到了证实。

升级之后,aLIGO的两个探测器探测到了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在合并过程中放射出的引力波,这是在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一百年之后,人类第一次发现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个发现将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和《天文期刊》杂志上。

几千年来,人类观察宇宙的方式大多都只是仰望星空,直到几百年前人们才能通过望远镜进行观察,影像固然更加清晰,但所看到的仍然只限于可见光的频率范围之内。

直到二十世纪,人类理解了电磁学,才能从红外线到伽玛射线,在更广阔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宇宙。

想要看清宇宙的面貌,仅仅通过电磁波还远远不够,中微子天文台为宇宙科学家打开了又一扇门,但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仍然非常明显。

引力是自然界中最为微弱的相互作
用,广义相对论所描述的正是引力作用。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当质量进行加速运动时,会对于时空产生干扰,进而使时空产生出以光速行进的引力波,因为引力作用太过微弱,想要探测到这种时空的褶皱,就需要格外敏感的实验装置。

隶属于美国国家自然基金的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建造的两个相似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有两个长达4公里的相互垂直的长臂,激光在真空的管道中沿着两条长臂来回反射,并且发生干涉。

科学家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激光的干涉现象寻找引力波。

根据理论预测,一旦有引力波经过,将会使空间发生拉伸和压缩,两个长臂中的激光的干涉现象就将发生变化。

但是从2002年至2010年九年的时间里,这两个高精度引力波探测器没有任何收获。

这些年的一无所获与周围环境对仪器的干扰有关,因为仪器的过分敏感,华盛顿州的探测器经常会受到大风的干扰,而路易斯安那州的探测器则经常会受到经过的火车和周围倒下的树木所产生的震动带来的干扰。

经过了5年时间,花费了2亿英镑之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完成了升级。

在2015年9月18日重新开始工作的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比之前的精度可以高出三倍,激光器的功率提高了十倍,抗干扰的能力也大幅增强,无论是树木,火车,还是地震波都无法影响到仪器的探测。

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之后,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灵敏度会随着调试逐渐上升,将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探测到引力波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

2015年9月14日早上,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就发现了在aLIGO两个探测器上几乎同时探测到了一个类似于鸟鸣的频率逐渐升高的信号,信号从35赫兹的频率迅速升高到250赫兹,然后变得混乱,整个过程持续了四分之一秒的时间,两个探测器的探测时间相差7微秒。

这个信号因为太过清晰,以至于首先发现它的科学家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真正的探测信号,宁愿相信这是一个人为的用于测验仪器的信号。

而另外两个位于意大利和德国的引力波探测器在当时并没有运行,所以无法对这个信号进行确认。

最终通过计算证实这个信号来自于两个以光速的一半的速度环绕运行的黑洞合并过程中发射出的引力波。

aLIGO所探测到的引力波,经过了13亿年之后终于传播到地球。

这个直接观测证据是对于广义相对论的最终证实(虽然实际上广义相对论的作者爱因斯坦并不相信黑洞的存在),这也是科学家们第一次真正观测到黑洞的合并过程。

虽然人类之前就从一个旋转周期逐渐缩小的脉冲双星系统发现了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那个双星系统的行为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完全一致,因此,人类将会有一个更为灵敏的宇宙学探测手段,天文学也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分支﹣﹣引力波天文学。

在理论上,
通过引力波进行天文学探测,人类将可以了解一系列天体的移动和改变过程都会通过引力波传播的地球。

物理学家们想象着在未来每年都可以探测到十次左右的中子星碰撞。

对于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明已经为两位物理学家赢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这次对于引力波的直接观测,是否会赢得一个新的诺贝尔物理奖,这也让我们充满期待。

对于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必将开启宇宙学研究的新局面﹣﹣人类将理解在我们的周围环绕着多少黑洞和中子星,更详细了解超新星的爆发过程。

因为引力波具有纵波属性、穿透性很强,比同频光子穿透性要强得多,其通讯传输功能或许远远超越电磁波,地球对引力波来说几乎是透明的。

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暴涨”引力波被称为原初引力波,它忠实记录了“暴涨”时期的物理过程,并一直存在于宇宙空间内。

尽管大多数宇宙学家们已经接受了宇宙“暴涨”的假说,但人们仍然需要找到原初引力波存在的切实证据,完成宇宙创生故事的最后一环。

(选自2016年2月12日《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苗千,内容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百年以前,人们能通过望远镜对星空进行观察,其影像固然更加清晰,但所看到的仍然只限于可见光的频率范围之内。

人类理解了电磁学之后,虽能从红外线到伽玛射线,在更广阔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宇宙,但方式和效果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B.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发现了aLIGO两个探测器上几乎同时探测到了一个类似于鸟鸣的频率逐渐升高的信号,信号从35赫兹的频率迅速升高到25赫兹,然后变得混乱,整个过程持续了四分之一秒的时间,首先发现它的科学家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真正的探测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才得以证实。

C.升级之后,aLIGO的两个探测器探测到了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在合并过程中放射出的引力波,这是在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一百年之后,人类第一次发现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个发现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和《天文期刊》杂志上。

D.完成了全面升级重新开始工作的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比之前的精度可以高出三倍,激光器的功率提高了十倍,抗干扰的能力也大幅增强,其灵敏度会随着调试逐渐上升,将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达到顶峰。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02年至2010年九年的时间里,由美国建造的两个高精度引力波探测器没有任何收获。

这与周围环境对仪器的干扰有关,因为仪器的过分敏感,路易斯安那州的探测器经
常会受到大风的干扰,而华盛顿州的探测器则经常会受到经过的火车和周围倒下的树木所产生的震动带来的干扰。

B.发现引力波存在为两位物理学家赢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这次对于引力波的直接观测的影响和意义势必将会在天文学领域出现一个新的分支﹣﹣引力波天文学。

C.科学家们计算,本次所探测的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引力波,经过13亿年之后终于传播到地球,由此证明这两个黑洞合并过程至少是在13亿前进行的。

D.引力波无法通过电磁辐射直接观测,并且与宇宙中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这也是引力波为什么一直没有被观测到的重要原因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力波很少和物质起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引力波取代电磁波,用于宇宙间的长距离传输。

因此,引力波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全新的通讯方式,或许未来的引力波手机甚至不需要发射塔就可以实现全球联网。

B.引力波的发现,将为天文观测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打开观测宇宙的一扇心窗户。

这将是全新的天文学领域,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黑洞、中子星和其他难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观测的天体。

C.如果“暴涨”引力波被发现并得到证实,这种极其特殊的来自于宇宙创生时代的引力波可能告诉人类宇宙的更多故事,帮助我们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诞生之谜和运行机制。

D.引力波的发现,成为支持广义相对论的有力证据,使得相对论所预言的许多实验现象已被直接验证,其中就间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作者爱因斯坦一百年之前对黑洞存在的猜想。

参考答案:
(1)C
(2)D
(3)D
(1)C项“这个发现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和《天文期刊》杂志上”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这个发现将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和《天文期刊》杂志上”.
(2)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华盛顿州的探测器经常会受到大风的干扰,而路易斯安那州的探测器则经常会受到经过的火车和周围倒下的树木所产生的震动带来的干扰”.B项
“势必将会在天文学领域出现一个新的分支﹣﹣引力波天文学”可能当必然,原文是“天文学也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分支﹣﹣引力波天文学”.C项,无中生有,“两个黑洞合并过程至少是在13亿年前进行的”无依据.
(3)D项“爱因斯坦一百年之前对黑洞存在的猜想”曲解原意,广义相对论的作者爱因斯坦并不相信黑洞的存在,原文为“这个直接观测证据是对于广义相对论的最终证实(虽然实际上广义相对论的作者爱因斯坦并不相信黑洞的存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耶律休哥,字逊宁。

祖释鲁,隋国王。

休哥少有公辅器。

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 被围。

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

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

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

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

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

休哥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

宜严兵以待。

”匡嗣不听。

休哥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

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

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

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

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

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

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

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

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

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

月余,复至。

休哥以轻兵薄之,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

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

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

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

彼力穷,休哥围之。

至夜,彬、信以数骑亡去,余众悉溃。

太后旋斾。

封宋国王。

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

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

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

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

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

远近向化,边鄙以安。

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

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

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选自《辽史》,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