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件:必修3 第4章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精析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 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对于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导学号 12892231
(1)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A )
A.市场广阔,海运便利
B.政策优惠
C.科技发达
D.土地资源丰富
(2)下列关于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 D )
A.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
B.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
长江三角洲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上海、南京、杭州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
大 强 强 大
珠江三角洲 起步晚、发展快 广州、深圳、珠海 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小(受南岭影响)
弱 弱 小
2.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 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 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主导条件的变化及国内、国 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 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梳理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___产__业__基__础_____和___市__场__腹__地_____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 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__规__划__与__管__理____。
2.问题与对策
问题 __产__业__升__级______面临困境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可持
工业化、 续发展,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特
不点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

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点 工业化与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核心研析
1.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 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 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时间 优势 劣势
背景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 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解析] 第(1)题,从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 产业状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从深圳区位 示意图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是靠近香港。第(2)题,与深圳特区 相比,浦东新区以上海为依托,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大。第 (3)题,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 口都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第(4) 题,从以上分析可知,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因 地制宜的思想。
1.结合图例,看产业比重的变化 (1)看增加还是减少 读图例,分清三大产业,读出数据,即不同年份其比重的变化及变化的数 值。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 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 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各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更高。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析] 第(1)题,石化产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 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大,同时海洋运输便利,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 件。第(2)题,广东地处珠江下游,水能资源有限;加强省际联系,加大资金和 科技的投入,培育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利于广东省重化工业的发展。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两个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_劳__动__密__集__型______产业 ②①第一阶段 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__国__内__________同类产品 (1979~1990年)的主要生产厂家
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__产__品__附__加__值____相对较低
主导产业:_高__新__技__术_______产业 ②第二阶段面临问题:__政__策__________优势不明显, 1990年后 _劳__动__力_________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 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
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 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
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
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 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
生产厂家
之首
存在 问题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 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力 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 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 慢
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 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 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 问题日趋严重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02021/11/102021/11/1011/10/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02021/11/10November 10,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02021/11/102021/11/102021/11/10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针对训练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 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提 出:充分利用现在基础和港口条 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 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 汽车、石化等产业。读珠三角地 区简图,回答(1)~(2)题。
(2)国家的___对__外__开__放_____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____港__澳________,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 产业的____扩__散________,参与___国__际__分__工_____。 (4)全国最大的_____侨__乡_______之一。 点拨:(1)国家政策是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 推动力。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3)珠江三角洲地区并不一直具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条件。在经济发展的 初期,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资 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丧失。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 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 的区位优势有
_滨__江__临__海__;__水__陆__空__交__通__发__达__;__依__托__全__国__最__大__的__经__济__中__心__;__经__济__腹__地__大___。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 “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 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__离__北__京__、__港__口__有__一__定__距__离__;__快__速__交__通__的__发__展__;__信__息__网__络__技__术__的__进__步_____。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 想是__因__地__制__宜______。
必修三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知识梳理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___第__二_________产业比重下降,_____第__三_______产业比重上升。 ②_劳__动__力__和__资___源__密__集__型_____产业比重下降,__技__术____、___知__识__密__集__型___产 业比重上升。
名师点拨: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对比,其发展特点方面存在异同,具体如下表所
示:
相 同 点
①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②工业化 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地 理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2)城市化 ①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___密__集_________的地区之一 ②表现 城镇___数__量_________猛增,城市与乡村___交__错_________分布 城市___规__模_________迅速扩大
点拨: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并不完全相同,不同区域因发展 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也不同,如“珠三角”地区的动力主要为对 外开放,而“长三角”地区的动力主要为大城市扩散。
需进行产业升级
必修三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核心研析
1.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因素 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20世纪90年代 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得到长足发展,但发展条件 明显不同:
发展历史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国内腹地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
材料三 图Ⅱ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 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__以__第__二__产__业__为__主__,__第__一__产__业__大__于__第__三__产__业__;__邻__近__香__港_______。
城市化的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关系严重来自“城市病”〔针对训练1〕
(2017·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12892230 材料一 2017 年 4 月 1 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 100 多千米),它是 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Ⅰ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知识拓展]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 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 力相适应。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___生__态__环__境_____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_机__械__制__造__业___, 推动产业升级 构建_大__珠__江__三__角__洲___城市群
加强___规__划__与__管__理___
点拨: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形成城市群,这也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城市群 需具备以下条件:(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 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