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万牢课时训练鲁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1)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
“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从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师: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学生集体交流。
师: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
1、知道“推敲”的来历。
2、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第13课《推敲》,对于“推敲”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篇课文正是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词的来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回忆一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呢?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万年牢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津”的拼音是()
A.jīn B。jīng C.jiāng
2.“cái liào”的汉字是()
A.才料B.材料C。拆料
3.下列词语有错字的一项是()
A.海棠B。损伤C.胡芦
4.下列词语无错字的一项是( )
A.竹签B.甩糖丰C.火侯
5.“蘸”的结构是()A源自左右B。上下C。上中下A。拟人句B.夸张句C.比喻句
16。课文中父亲煮糖用锅()
A。铁B。铜C.铝
17.课文中父亲蘸糖葫芦用()
A.冰糖B。绵白糖C。黑糖
18.用一个词语形容文中的父亲()
A。马虎B。笨拙C。认真
19。文中父亲做糖葫芦的材料没有()
A.苹果B。山药C.红小豆
20、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这里万年牢指的是()
A.糖葫芦好B.东西坚固C。做人可靠、实在
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贾岛,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杭州狗不理包子
《推敲》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大家点评。
四、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贾岛长于“五律”,故被人称之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7.“惨"和“掺”的笔画数相同。(对)
8.父亲一直坚持走街串巷卖糖葫芦.(错)
9.文中我和父亲蘸糖葫芦配合的很好。(对)
10。做人都应该像父亲一样认真、实在。(对)
四、连线题(共10小题)
1.甩guī
傅chān
嫌shuǎi
闺fù
掺xián
2、连线各地及其特色食物
阳澄湖东坡肉
绍兴梨膏糖
上海臭豆腐
天津大闸蟹
(3)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板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心致志、追求完美)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
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师:请结合刚才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讲一讲这个故事.
9.课文中父亲卖糖葫芦有名,人称小辫糖四.
10、本文的作者是新凤霞。
三、判断题(共10小题,在括号里写“对"或“错”)
1。“yāo qǐng”的汉字是要请。(错)
2.“牢”的总笔画数是7.(对)
3.“闺”是全包围结构。(错)
4。“嫌"和“赚”读音不同。(对)
5.“盆”的部首是分。(错)
6.“坚固”的反义词是“牢靠”. (错)
三、仔细品读,感悟贾岛。
师: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板书:()的贾岛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请你在前面加一个词语?思考加词的理由是什么?边默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学生默读思考。
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6。“廷"的结构是()
A.半包围B。左右C.上下
7。“端"的总笔画数是()
A。12 B.13C.14
8。“潮"的部首是()
A。三点水B.月C.朝
9。“糖”的部首外笔画数是()
A.6B。10 C。11
10。不能与“然”组词的字是()
A.后B.果C。烧
11.下列词语中互为近义词的是()
A.认真—仔细B.诚实—虚假C。松-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jiǎng jīu”的汉字是讲究。
2。“jiézòu"的汉字是节奏。
3。“耽”的总笔画数是10。(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4.“聚"是上下结构
5。“货"的部首是贝.
6。“削竹签”和“剥削”中“削”读音不同(相同/不同).
7.“耽误”和“延误"是近(近/反)义词。
8.文中提到铁锅煮出的糖会发黑。
12.“马虎"和“老虎"中的“虎”读音()
A.相同B.不同
13。意思为“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的词语是()
A.传导B。传递C.传授
14.“我的糖葫芦蘸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中“功夫"的意思是()
A。本领,造诣B。武功C。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15.“糖风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像糖葫芦的一顶帽子一样”是()
(1)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
“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从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师: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学生集体交流。
师: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
1、知道“推敲”的来历。
2、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第13课《推敲》,对于“推敲”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篇课文正是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词的来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回忆一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呢?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万年牢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津”的拼音是()
A.jīn B。jīng C.jiāng
2.“cái liào”的汉字是()
A.才料B.材料C。拆料
3.下列词语有错字的一项是()
A.海棠B。损伤C.胡芦
4.下列词语无错字的一项是( )
A.竹签B.甩糖丰C.火侯
5.“蘸”的结构是()A源自左右B。上下C。上中下A。拟人句B.夸张句C.比喻句
16。课文中父亲煮糖用锅()
A。铁B。铜C.铝
17.课文中父亲蘸糖葫芦用()
A.冰糖B。绵白糖C。黑糖
18.用一个词语形容文中的父亲()
A。马虎B。笨拙C。认真
19。文中父亲做糖葫芦的材料没有()
A.苹果B。山药C.红小豆
20、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这里万年牢指的是()
A.糖葫芦好B.东西坚固C。做人可靠、实在
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贾岛,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杭州狗不理包子
《推敲》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推敲”的来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大家点评。
四、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贾岛长于“五律”,故被人称之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7.“惨"和“掺”的笔画数相同。(对)
8.父亲一直坚持走街串巷卖糖葫芦.(错)
9.文中我和父亲蘸糖葫芦配合的很好。(对)
10。做人都应该像父亲一样认真、实在。(对)
四、连线题(共10小题)
1.甩guī
傅chān
嫌shuǎi
闺fù
掺xián
2、连线各地及其特色食物
阳澄湖东坡肉
绍兴梨膏糖
上海臭豆腐
天津大闸蟹
(3)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板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心致志、追求完美)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
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师:请结合刚才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讲一讲这个故事.
9.课文中父亲卖糖葫芦有名,人称小辫糖四.
10、本文的作者是新凤霞。
三、判断题(共10小题,在括号里写“对"或“错”)
1。“yāo qǐng”的汉字是要请。(错)
2.“牢”的总笔画数是7.(对)
3.“闺”是全包围结构。(错)
4。“嫌"和“赚”读音不同。(对)
5.“盆”的部首是分。(错)
6.“坚固”的反义词是“牢靠”. (错)
三、仔细品读,感悟贾岛。
师: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板书:()的贾岛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请你在前面加一个词语?思考加词的理由是什么?边默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学生默读思考。
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6。“廷"的结构是()
A.半包围B。左右C.上下
7。“端"的总笔画数是()
A。12 B.13C.14
8。“潮"的部首是()
A。三点水B.月C.朝
9。“糖”的部首外笔画数是()
A.6B。10 C。11
10。不能与“然”组词的字是()
A.后B.果C。烧
11.下列词语中互为近义词的是()
A.认真—仔细B.诚实—虚假C。松-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jiǎng jīu”的汉字是讲究。
2。“jiézòu"的汉字是节奏。
3。“耽”的总笔画数是10。(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4.“聚"是上下结构
5。“货"的部首是贝.
6。“削竹签”和“剥削”中“削”读音不同(相同/不同).
7.“耽误”和“延误"是近(近/反)义词。
8.文中提到铁锅煮出的糖会发黑。
12.“马虎"和“老虎"中的“虎”读音()
A.相同B.不同
13。意思为“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的词语是()
A.传导B。传递C.传授
14.“我的糖葫芦蘸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中“功夫"的意思是()
A。本领,造诣B。武功C。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15.“糖风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像糖葫芦的一顶帽子一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