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群文阅读)七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代诗歌五首》一一群文阅读
字字珠巩——赏析古诗词的语言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凝练、浓缩、跳跃、抒靖等特点。
学习古代诗词,要学会赏析其语言,特别是其中的名句和用得精妙的词语。
例如,本课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就是赏析的重点。
【考点解读】
赏析古诗词的语言,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和名句的赏析,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点。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x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词)中“XX”字能否用“XX”字替换?为什么?
3.本诗(词)中的“ XX”句,历来被人推崇。
请赏析其妙处。
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 XX”句。
【技法点拨】
赏析古诗词的语言要抓住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把握诗词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感情,领会诗词的意蕴。
具体解题时可运用以下方法:
1、炼字型:①解释该字的语境义分析该字运用的手法,描述诗句描写的景象分析诗句的意境或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板:“XX"字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或“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虚为实”等)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句子赏析型:
①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描述诗句描写的景象、意境及景物的特点体会诗
句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答题模板:这句诗运用了……手法,描写了……景象(意境),突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埼感(启示、哲理)【真题演练】(一)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0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02、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二)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0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中“迷”字用得巧妙,请加以赏析。
0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比较阅读(甲)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0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甲)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B.(甲)诗“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C.(乙)诗中第二句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 “亡国恨” “犹唱后庭花”
作了铺垫。
D.(乙)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
特殊感受。
02、这两首诗同属于怀古诗,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