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须要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
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和不同学科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的内容设置,把看似静止的
书本知识转化为灵动的生命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知识世界,在探索未知中激发学
习的兴趣,从发现未现中获得知识的快乐,在学习知识中体会生活的乐趣,进而提高生命
的价值。
基于此,我在
初中数学
这门基础、浅显、看似枯燥无味的学科教学中,有着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在绵绵的雨中悄无声息地萌发。
作为一名女性的数学教师,由于任教的课时数量少,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很容易在学生的观念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
而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
她上的课。
有鉴于此,我在平时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参加学生的一
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使得学生由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
数学这门课程。
对于一些落后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态度不应该专横、直率和粗暴。
相反,他应该有耐心,照顾好他们的自尊。
经常用表扬和奖励来鼓励他们。
只要他们取得进步,哪怕是小小
的进步,都要赞美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份印有他们最喜欢的偶像封面的硬拷贝,或者给他
们一块糖果。
其结果是,他们从感激老师开始,从害怕数学课变成爱上数学课,然后对数
学产生浓厚兴趣。
这正是“感人不应基于情感”。
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方式”,我们
必须从让学生“尊重老师”开始。
二、创造情境,引导学习,使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于环境使然的潜移默化之中。
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
在师生关系中,理性成
分逐渐增多,而感性成分逐渐减少。
学生对教师能力、知识和个性的认识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动之以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
具体的做法之一,就是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特定情境的驱动之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实践中,我经常给学生讲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之王高斯”、“几何之父欧几里德”、“代数之父吠陀”和“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并与学生进行猜测和游戏,创造一个
良好的情境。
在讲有效数字与近似数时,我引进了“无效数字”这个词,什么数字是“无效数字”?例如0.003020这个数字,数字3之前的所有的0都是“无效数字”,其它数字都为有效
数字,“无效数字”这个概念虽然在书本上没有,但我借用这个通俗的词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学生讨论“无效数字”这个模糊的概念,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昂扬亢奋,再辅
之以几个习题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有效数字与近似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正确率很高,课堂教学“活”得很精彩。
三、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材料,充分利用这种情况,使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习惯于
自助和举一反三的实践。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还在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关注性的内涵,逐步从对于
成人的依赖,转变为对于成人的反抗,其本质是在对于成人的反抗中寻求自己的独立成人。
在教授平面图形时,我要求所有学生准备一个矩形墨水瓶包装盒,了解其展开形状,
并根据其展开图切割纸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非常参与。
在操作中,让学生多观察、
多思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然后分组作业,讨论、交流,最后集中评论。
这样,学生对三维图形的拓展有了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有教无类,有的放矢,使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植于群体和个体、成才与成人
的对立统一之中。
初中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高端,是从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开始。
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心
理断奶期。
初中生的学习与初中其他学科的学习同等重要。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初中生是个体的集合。
个体和整体的属性是不平等的。
因此,在强调无课教学的同时,我
们应该关注初中生的个体差异。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多样化、个性化、趣味性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内外经常开展一些计算
比赛、改错比赛、编题比赛等等活动,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都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群体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措施。
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知识
基础、能力水平的差异,比赛分层次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
悦中使得学习数学的兴趣牢牢地扎下根来。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
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
种内在力量消失。
”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纠正学习数学的动机,提
高数学学习成绩,然后举一反三,激发和培养其他学科的兴趣,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全
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
和波浪前进的辩证过程。
论文中心,作者:艾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