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调节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思考: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的图示,图1、图2、图3依次代表的调节方 式是?
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教材课后习题 拓展应用 2. 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 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 加速等应激反应。请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并解释这些应激反应的意义。 人体在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一方面使心跳加快,呼吸频率提高(神 经调节)
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 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 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C. 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 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3. X和Y是两种激素。X刺激Y的分泌,Y能够抑制分泌X的细胞的分泌活性。如
果Y的水平下降,那么接下来立即发生的是 (B )
若观点2正确,甲组TRH不减
少,乙组TRH减少;
(2) 给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 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 认识,对此 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 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 对于高热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不恰当
的是 ( B )
A. 适当撤减衣服 B.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2. 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e表示有关生
冬天比较冷,细胞代谢加快产生的水多,人体的排汗少,增加了来源,减少了去路, 水的来源和排出要维持平衡,就会有更多的水分随尿液排出。
尿液的形成过程
血液
肾脏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原 尿(180升/天)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不含血细胞、蛋白质
输尿管
血液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作用
产生部位:_肾__上__腺__皮__质______ 靶器官:_肾__小__管__和__集__合__管____ 作用:促__进__肾__小__管__和__集__合__管__对__N_a_+_的__重__吸收
什么情况下人体的血钠含量会降低? 长期清淡饮食放盐极少、剧烈运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水中毒等
5.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是( A )
大本P73
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 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二 说明:
——渗透压调节
人体除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K+负责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蔬菜和水果富含K+
血钠低 或 血钾高,醛固酮的分泌量会 增多
, 重吸收钠增多,
细胞外液升高,重吸收水的量 增多

简记醛固酮的作用: 保钠 保水 排钾
水盐平衡调节
饮水或失水异常、盐分摄入异常等
自变量分析:是TSH还是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分2组,编号甲乙
对于观点1,要排除内源甲状腺激素的干扰 ——切除甲状腺
甲组自变量操纵:切除甲状腺,注射TSH
预测因变量
对于观点2,要排除内源TSH的干扰
——切除垂体
若观点1正确,甲组TRH减少, 乙组TRH不减少;
乙组自变量操纵:切除垂体,注射甲状腺激素
神经—体液调节
产生渴觉不算反射, 到主动饮水才算反射。
存在负反馈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神经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
刺激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细 胞
外 液
大脑皮层
垂体
外 液
渗 透 压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
渗 透 压
下 降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 补充水分 合管重吸收水
A. X的分泌减少
B. X的分泌增多
C. Y的分泌停止
D. X的分泌停止
4.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
时血液中( C )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 1. 当你突然遇到一只大狗或一条蛇时,会感到毛骨悚然,甚至打寒颤、出冷 汗。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交__感__神_经____,它使你的 呼吸变得_加__快____,心脏跳动__加_快____,支气管_扩__张____ 。同时,你消化系统 的各项功能将_下_降____,肝细胞中_肝__糖__原____ 转化为葡萄糖加剧。因为皮肤毛细 血管_收__缩___,所以你吓得脸色苍白;打寒颤使产热 _增__加____,同时汗腺分泌 _加__强____,为散热做准备。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大__脑__皮__层____ 里的某个区域, 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问题•探讨
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 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 浃背。辛苦的医护人员应该补充以下哪种营 养液更好? A.淡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矿泉水
水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机体如何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稳定呢?
1.水的平衡
请你阅读课本P59,梳理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
A.早晨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遇到海难的人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下丘脑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位于垂体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产生兴奋 D.一个人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平衡时即达到机体的水平衡状态
洄游鱼类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而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 中的盐浓度发生剧烈变化,这会导致鱼的内、外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变化。
洄游鱼类通过各种系统的配合,调节水和盐的摄人或排出,实现水盐平 衡。例如,大麻哈鱼等溯河鱼类从海水进入淡水后,它们减少或停止饮水, 减少离子的吸收和排出;通过分泌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 球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吸盐能力;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增加,经 鳃排出的Na+和Cl-减少,并利用离子主动运输系统,从低渗环境中吸收 Na+和Cl-,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
1200 mL 1000 mL
300 mL
饮水 (主要) 食物 中的水 代谢 产生的水
肾脏 排出(主要)
来去 源≈ 路
肺 通过呼气排出 皮肤 排汗
大肠 排便
2500 mL 2500 mL
1500 mL 500 mL 400 mL 100 mL
生活小思考 1.你能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我们为何在冬天尿液比夏天多呢?
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思考:上述实例体现了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直接或间 影响发育 接调节 和功能
内分泌腺 体液调节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 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下丘脑的功能
①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渗透压感器
神经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②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
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细 胞
(-)
刺激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细 胞
③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 外
抗利尿激素、TRH
液 渗
④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另一方面促进肾上腺活动,使肾上腺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上升,激素 调节相关内脏器官活动加强,物质代谢加快,警觉性等应激反应提高, 适应能力增强(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配合,大大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
教材课后习题 拓展应用
3. 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中移动到淡水中时(如俗称大麻哈鱼的鲑类产卵洄游)面临什 么样的水盐平衡问题?请查找资料,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 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过多的水会 稀释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所以在医学上又称为稀 释性低血钠。严重时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无机盐平衡 1 Na+的来源和去向
主要是食盐
人体 内的 Na+
2 相关激素——醛固酮
肾脏 尿液(主要途径) 皮肤 汗液 大肠 粪便
血钠异常
细胞外液渗透压异常
刺激
肾上腺皮质
释放
刺激
下丘脑
垂体 释放
醛固酮
影响
抗利尿激素
影响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Na+,分泌K+
尿量变化
小结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 水盐调节中枢:下丘脑 调节
渴觉的形成部位:大脑皮层
体液 调节
有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相关激素: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血糖调节中枢、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 合管重吸收水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尿量 减少 体液调节
大本P72
3.医生建议:老年人早晨起床后饮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溢血的 发生。而遇到海难的人即使周围有大量的海水也不能直接饮用,否则会危及
2. 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人饭后血糖变化的情况。请分析该图回答:哪一 条曲线是糖尿病患者的?为什么?
【答案】红色曲线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曲线反映饭后血糖浓度迅速大幅上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几小时后
血糖浓度仍在高位。曲线表明人体血糖调节能力不足。
3.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 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 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 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 射后30 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 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右表。
膀胱
尿 液(1.5升/天) 水、无机盐、尿素等
尿液 (排出体外)
尿液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集合管
影响尿量多少的激素—— 抗利尿激素
由 下丘脑合成、分泌,由 垂体 释放, 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作用机理: 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使膜上 的水通道蛋白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 。
2、水平衡调节过程
1、调节中枢: 下丘脑 渴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
2、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3、参与激素: 抗利尿激素
(由 下丘脑 合成分泌经 垂体释放) 靶器官: 肾小管和集合管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思考:下丘脑在水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有哪些?
下丘脑既是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又是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
下 降
尿量 减少 体液调节
2、水平衡调节过程
❖ 如饮水过多时,机体 是如何调节水平衡的 呢?
饮水过多,盐分丢失过多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_下__降___
刺激 下丘脑
(-)


垂体

释放_减___少___

抗利尿激素
渗 透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__减__少___


尿量_增__加__
梳理小结: 水平衡调节过程
下丘脑调节激素分泌的3种类型胰岛、肾上腺髓质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思考题】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是多少,是不是越多越好?
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为2000-2500ml (饮水量1000-1200ml,食物含水量700-1000ml)
不是越多越好,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引起水中毒
(1 )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哪里?为什么?
【答案】甲发生病变部位可能是下丘脑,TRH是下丘脑分泌的,当 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 体是正常的。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因为适量注射TRH后, 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
(2) 给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 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 认识,对此 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 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