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档案的整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一,它为一系列整理工作创造条件 3.档案分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档案的
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36
(二)要求 1.要求分类具有客观性 2.档案分类体系应该具有逻辑性 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应该注意实用性
37
二、组织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一 般方法
(一)按文件产生时间分类 1.年度分类法 2.时期分类法(阶段分类法) (二)按文件来源 1.组织机构分类法 2.作者分类法 3.通信者分类法
2.类目设置与文件归类难 以掌握
1.立档单位内部机 构分工简单,或职 能有交叉 2.各内部机构之间 文件已混淆
准确判定文件所 属年度
1.按机构设类并 确定适当分类层 次 2.对涉及若干机 构的文件规定统 一分类方法
1.类目设置符合 实际 2.类目体系符合 逻辑 3.文件归类准确 合理
41
(一)年度分类法或年代分类法
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 间的历史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1.提高对原来整理工作的认识 2.不要轻易打乱档案
7
(二)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文件在产生和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相
互关系。也称为“内在联系”或“有机 联系” 主要表现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 等几个方面。
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分工不明确,变动频繁,或文 件已混淆。多用于现行机关全宗
多用于历史档案与撤销机关档案全宗
47
(一)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先按年度分开,然后在每个年度下面再 行。
扩展:年度—保管期限—组织机构分类
法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办公厅
4
(二)类型(按整理工作内容的范围) 1.系统排列和编目 2.局部调整 3.全过程整理
5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
档案的整理是揭示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为发挥档案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档案的整理时档案管理所有业务活动的 关键环节。
档案整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6
三、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44
(三)问题分类法(内容分类法) 按照档案内容所说明的问题来分类。 推荐情况: 立档单位小,内部组织机构只有简单的分
工,工作常有交叉。 立档单位内的档案已经混淆,很难再按组
织机构分类。 立档单位内部虽有组织机构,但经常变动,
按组织机构分类有实际困难。
45
四、复式分类法及其使用范围
单式分类法,是指在全宗内只采用一种 分类方法对档案加以分类。
大类,组织全宗是全宗的主体部分,在 现实中占绝大多数。
20
构成立档单位的具体条件: 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
义对外行文。 2.设有会计单位或独立的核算单位,自
己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 3.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
定的人事任免权。
21
(二)个人全宗的构成条件 个人全宗又称为人物全宗。 1.名人的档案 2.主要以个人名义从事社会活动的名人 3.档案和档案管理方面的现实性因素
8
1.来源方面的联系
主要指文件是以文件及其内部组织机构 或一定的个人为单位有机形成的,产生 文件的单位构成文件来源方面不可分割 的联系。
整理档案必须保持文件之间这种固有的 联系,不容许随意脱离形成单位。
首要联系,深刻反映文件形成单位的活 动面貌,体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属性。
9
2.时间方面的联系 主要是指形成文件的机关、组织或个人
第二章 档案的整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教学课件
内容提要
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全宗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卷内案卷排列、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
档号
2
第一节 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3
一、整理工作内容
(一)含义 档案整理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
方法,把处于相对零乱状态的档案系统 起来,以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工作。 广义:鉴定、考证、编纂出版。 狭义: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立卷、案卷排列和编制案卷目录。
22
三、区分全宗
(一)政权更迭及跨政权立档单位的区分全宗 1.不同政权中的政权机关(立档单位),不同
全宗。 2.跨政权存在的非政权性质的立档单位,如企
业、学校、文艺团体、政党、社团、宗教组织 等,一个全宗。 3.跨政权,政治色彩较强、对政权依附性较大 的立档单位,如警官学校、军事院校等,不同 全宗。 个人全宗,一个全宗。
区分全宗
对正常接收进 馆档案的整理
对零散档案的整理
对原整理基础 进行审查,必 要时给予整理
或加工
分类 立 卷(件)
案卷排列
给定档号
全宗排列
编制案卷目录
14
第二节 全宗
15
一、全宗含义
(一)含义 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
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 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全宗是组成国家档案全宗和进行档案分 类、管理的基本单位,同一全宗的档案 不能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混淆
是以形成和处理文件日期所属的年度为 依据进行分类。
文件种类与依据日期表
文件种类
依据日期
内部文件,一般发文
写成日期
一般收文
收到日期
法规性文件
批准、公布或生效日期
指示、指令性文件
签署与落款日期
计划、总结、预算、决算、统计表 内容针对时限(跨年度、计划放入开始年, 总结放入最后年度)
跨年度处理的一般文件
关系最密切年度或结案年度
42
(二)组织机构分类法 1.优点: 1)符合档案形成的特点 2)便于查找利用档案 3)有比较明显的客观标准,简便易行,
归类准确
43
2.条件 1)考察档案的实际情况,各内部组织
机构之间的档案有没有被混淆,是否残 缺不全。 2)了解立档单位的组织机构情况,内 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经常变动。
A1 全宗1
B 全宗2
B1
28
(三)临时性机构档案的区分全宗 存在时间短,形成档案少,不设立新全
宗; 独立性强,存在时间长,可以成立新全
宗。
29
总结: 只有一个单位的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其档案才可能构成新全宗。 非根本性变化:立档单位名称、领导关
系变更、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工作地点 变化、短期停止活动以后又恢复。
23
(二)立档单位变化所导致的区分全宗
1.新建。新成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其形成的档案构成一个全宗。
2.分开。一个机关、单位分为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单位。旧机关已被撤销,它所 形成的档案应该单独构成全宗;新成立 的机关、单位各自形成的档案,应分别 构成不同的全宗。
24
A 全宗1
A1 全宗2
54
二、案卷编号
案卷编号就是给每个案卷编定一个固定 的号码(编案卷号)。
案卷编号方法只能采用自然整数严格按 案卷排列顺序依次编号的方法。
55
号序系统可有两种: 1.按全宗内所分类别、年度或不同保管期
限分别编立从1号卷开始的号序(分编) 反映分类状况或保管期限状况,且便于随
A2 全宗3
A3 全宗4
25
3.合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撤销单位,合并成
一个新单位。他们所形成的档案应分别 构成全宗。
A 全宗1
C 全宗3
B 全宗2
26
4.独立
从某一立档单位分离出去作为一个新的 单位,它所形成的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A 全宗1
A1
A1 全宗2
27
5.从属
原来是一个立档单位,后来变为某一机 关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改变前的档案 为一个全宗,改变后是另一全宗的一部 分,不单独划分全宗。
40
方法
特点
适用范围
需注意问题
年度分类 法
组织机构 分类法
问题分类 法
1.保持文件在时间方面的 联系
2.与文书处理制度相吻合 3.标准客观,便于归类
大部分立档单位
1.保持文件在来源方面的 联系
2.与文书处理方式相吻合 3.标准客观,便于归类
立档单位内部机构 比较健全、稳定, 且分工明确
1.保持文件内容方面的联 系
33
(二)全宗排列的要求与方法 全宗排列应体现简便、实用、便于管理
的原则要求。 排列方法一般按全宗进馆顺序排列即可。
同时进馆的若干全宗,可按全宗的大小、 相互关系和重要程度顺序排列。
34
第三节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35
一、分类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1.档案的分类是实行档案科学管理的重
要方法之一 2.分类也是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1
(三)便于保管和利用 在尊重档案本质特性、保持档案文件历
史联系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单有效的 方法去整理,并使所整理好的档案保管、 利用起来比较方便。
12
四、档案整理工作流程
(一)机关的档案整理工作流程
确定分类方案
编写立卷类目
平时归档
立 卷 (件)
案卷排列
给定档号
编制案卷目录
13
(二)档案馆的整理工作流程
2.机关内党、政、工、团的档案都应单 独设立,不能与其他类的文件混在一起。
3.分类应尽量利用原来的基础,不要轻 易变化。
4.专门档案具有各自特点,分类特殊性。
52
第四节 类内案卷排列、案卷编号、 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档号
53
一、案卷排列
案卷排列,就是固定全宗内各案卷之间 的排列顺序。
案卷排列一般按案卷形成的时间顺序和 各案卷内容上的相互联系进行,即内容 联系密切的案卷排在一起,形成时间早 的案卷排在前面,形成时间晚的案卷依 时间先后往后排。
38
(三)按文件内容分类 1.问题分类法 2.实物分类法 3.地理分类法 (四)按文件的形式分类 1.按文件种类(名称)分类 2.按文件制成材料分类 3.按文件形状分类
39
三、组织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 类方法
最常用的三种分类方法:年度分类法、 组织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
三种分类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及应该注 意问题见下表:
30
四、全宗的编号与排列
全宗的编号是给每一个进馆全宗编一个 固定号码并以其作为该全宗的指称代号。
全宗的排列是在库房中固定各全宗的空 间存放位置和排列顺序。
31
(一)全宗编号的要求与方法 1.要求 唯一性或专指性 系统性或连续性 方便实用
32
2.方法 大流水编号法(顺序流水编号法) 体系分类编号法 分类流水编号法
2009
综合类 计划类 人事类 ……
2010 ……
2011 ……
……
……
50
(四)问题—年度分类法 先按问题分,在每个类别里分开年度 适用: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
综合类
计划类
人事类
……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
……
……
51
注意事项:
1.一个立档单位全宗内的分类方法应该 一致。
进行工作活动时,都有一定的过程和阶 段性,从而文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联 系。
10
3.内容方面的联系 主要指文件是机关、社会组织行使职权过
程中形成的,是在解决一定问题过程中产 生的。 4.形式方面的联系 是指文件的形式标志着文件的特定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件的来源、时间和 内容的性质。 包括:内部形式(如种类、名称)和外部 形式(如载体和记录方式)两个方面
16
(二)档案为什么必须以全宗为单位整 理?
1.按全宗整理档案,能够揭示档案内容 的实质,从而正确评价档案的价值,为 档案的提供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17
2.全宗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单位,对档案 管理有重要的组织作用。区分全宗是档 案整理中的第一步。
3.按全宗整理档案,不仅仅是方法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18
二、确认全宗和立档单位
立档单位是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 社会组织、个人或生产建设、科研项目 的组织者,通常称为“全宗构成者”。
确认全宗要从组织或个人的社会独立性 入手。用以确定组织或个人社会独立性 的因素被称为全宗(或立档单位)的构 成条件。
19
(一)组织全宗的构成条件 全宗从其形成者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
复式分类法,在全宗内将两种分类方法 结合使用。
46
常用复式分类法
方法 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年度—问题分类法 问题—年度分类法
适用范围
立档单位内部机构分工明确,比较稳定,且具有一定 数量的文件。多用于现行机关全宗。
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基本稳定,且具有 一定数量文件。多用于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
计划司
人事司
……
……
……
48
……
(二)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先按组织机构分类,再分年度
适用: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内部 机构比较稳定的立档单位
办公厅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计划司 ……
人事司 ……
……
……
49
(三)年度—问题分类法 先分开年度,在每一年档案中按问题分 适用:内部机构变动频繁 对分类者有较高的要求
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36
(二)要求 1.要求分类具有客观性 2.档案分类体系应该具有逻辑性 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应该注意实用性
37
二、组织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一 般方法
(一)按文件产生时间分类 1.年度分类法 2.时期分类法(阶段分类法) (二)按文件来源 1.组织机构分类法 2.作者分类法 3.通信者分类法
2.类目设置与文件归类难 以掌握
1.立档单位内部机 构分工简单,或职 能有交叉 2.各内部机构之间 文件已混淆
准确判定文件所 属年度
1.按机构设类并 确定适当分类层 次 2.对涉及若干机 构的文件规定统 一分类方法
1.类目设置符合 实际 2.类目体系符合 逻辑 3.文件归类准确 合理
41
(一)年度分类法或年代分类法
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 间的历史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1.提高对原来整理工作的认识 2.不要轻易打乱档案
7
(二)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文件在产生和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相
互关系。也称为“内在联系”或“有机 联系” 主要表现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 等几个方面。
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分工不明确,变动频繁,或文 件已混淆。多用于现行机关全宗
多用于历史档案与撤销机关档案全宗
47
(一)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先按年度分开,然后在每个年度下面再 行。
扩展:年度—保管期限—组织机构分类
法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办公厅
4
(二)类型(按整理工作内容的范围) 1.系统排列和编目 2.局部调整 3.全过程整理
5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
档案的整理是揭示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为发挥档案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档案的整理时档案管理所有业务活动的 关键环节。
档案整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6
三、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44
(三)问题分类法(内容分类法) 按照档案内容所说明的问题来分类。 推荐情况: 立档单位小,内部组织机构只有简单的分
工,工作常有交叉。 立档单位内的档案已经混淆,很难再按组
织机构分类。 立档单位内部虽有组织机构,但经常变动,
按组织机构分类有实际困难。
45
四、复式分类法及其使用范围
单式分类法,是指在全宗内只采用一种 分类方法对档案加以分类。
大类,组织全宗是全宗的主体部分,在 现实中占绝大多数。
20
构成立档单位的具体条件: 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
义对外行文。 2.设有会计单位或独立的核算单位,自
己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 3.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
定的人事任免权。
21
(二)个人全宗的构成条件 个人全宗又称为人物全宗。 1.名人的档案 2.主要以个人名义从事社会活动的名人 3.档案和档案管理方面的现实性因素
8
1.来源方面的联系
主要指文件是以文件及其内部组织机构 或一定的个人为单位有机形成的,产生 文件的单位构成文件来源方面不可分割 的联系。
整理档案必须保持文件之间这种固有的 联系,不容许随意脱离形成单位。
首要联系,深刻反映文件形成单位的活 动面貌,体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属性。
9
2.时间方面的联系 主要是指形成文件的机关、组织或个人
第二章 档案的整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教学课件
内容提要
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全宗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卷内案卷排列、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
档号
2
第一节 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3
一、整理工作内容
(一)含义 档案整理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
方法,把处于相对零乱状态的档案系统 起来,以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工作。 广义:鉴定、考证、编纂出版。 狭义: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立卷、案卷排列和编制案卷目录。
22
三、区分全宗
(一)政权更迭及跨政权立档单位的区分全宗 1.不同政权中的政权机关(立档单位),不同
全宗。 2.跨政权存在的非政权性质的立档单位,如企
业、学校、文艺团体、政党、社团、宗教组织 等,一个全宗。 3.跨政权,政治色彩较强、对政权依附性较大 的立档单位,如警官学校、军事院校等,不同 全宗。 个人全宗,一个全宗。
区分全宗
对正常接收进 馆档案的整理
对零散档案的整理
对原整理基础 进行审查,必 要时给予整理
或加工
分类 立 卷(件)
案卷排列
给定档号
全宗排列
编制案卷目录
14
第二节 全宗
15
一、全宗含义
(一)含义 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
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 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全宗是组成国家档案全宗和进行档案分 类、管理的基本单位,同一全宗的档案 不能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混淆
是以形成和处理文件日期所属的年度为 依据进行分类。
文件种类与依据日期表
文件种类
依据日期
内部文件,一般发文
写成日期
一般收文
收到日期
法规性文件
批准、公布或生效日期
指示、指令性文件
签署与落款日期
计划、总结、预算、决算、统计表 内容针对时限(跨年度、计划放入开始年, 总结放入最后年度)
跨年度处理的一般文件
关系最密切年度或结案年度
42
(二)组织机构分类法 1.优点: 1)符合档案形成的特点 2)便于查找利用档案 3)有比较明显的客观标准,简便易行,
归类准确
43
2.条件 1)考察档案的实际情况,各内部组织
机构之间的档案有没有被混淆,是否残 缺不全。 2)了解立档单位的组织机构情况,内 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经常变动。
A1 全宗1
B 全宗2
B1
28
(三)临时性机构档案的区分全宗 存在时间短,形成档案少,不设立新全
宗; 独立性强,存在时间长,可以成立新全
宗。
29
总结: 只有一个单位的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其档案才可能构成新全宗。 非根本性变化:立档单位名称、领导关
系变更、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工作地点 变化、短期停止活动以后又恢复。
23
(二)立档单位变化所导致的区分全宗
1.新建。新成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其形成的档案构成一个全宗。
2.分开。一个机关、单位分为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单位。旧机关已被撤销,它所 形成的档案应该单独构成全宗;新成立 的机关、单位各自形成的档案,应分别 构成不同的全宗。
24
A 全宗1
A1 全宗2
54
二、案卷编号
案卷编号就是给每个案卷编定一个固定 的号码(编案卷号)。
案卷编号方法只能采用自然整数严格按 案卷排列顺序依次编号的方法。
55
号序系统可有两种: 1.按全宗内所分类别、年度或不同保管期
限分别编立从1号卷开始的号序(分编) 反映分类状况或保管期限状况,且便于随
A2 全宗3
A3 全宗4
25
3.合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撤销单位,合并成
一个新单位。他们所形成的档案应分别 构成全宗。
A 全宗1
C 全宗3
B 全宗2
26
4.独立
从某一立档单位分离出去作为一个新的 单位,它所形成的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A 全宗1
A1
A1 全宗2
27
5.从属
原来是一个立档单位,后来变为某一机 关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改变前的档案 为一个全宗,改变后是另一全宗的一部 分,不单独划分全宗。
40
方法
特点
适用范围
需注意问题
年度分类 法
组织机构 分类法
问题分类 法
1.保持文件在时间方面的 联系
2.与文书处理制度相吻合 3.标准客观,便于归类
大部分立档单位
1.保持文件在来源方面的 联系
2.与文书处理方式相吻合 3.标准客观,便于归类
立档单位内部机构 比较健全、稳定, 且分工明确
1.保持文件内容方面的联 系
33
(二)全宗排列的要求与方法 全宗排列应体现简便、实用、便于管理
的原则要求。 排列方法一般按全宗进馆顺序排列即可。
同时进馆的若干全宗,可按全宗的大小、 相互关系和重要程度顺序排列。
34
第三节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35
一、分类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1.档案的分类是实行档案科学管理的重
要方法之一 2.分类也是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1
(三)便于保管和利用 在尊重档案本质特性、保持档案文件历
史联系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单有效的 方法去整理,并使所整理好的档案保管、 利用起来比较方便。
12
四、档案整理工作流程
(一)机关的档案整理工作流程
确定分类方案
编写立卷类目
平时归档
立 卷 (件)
案卷排列
给定档号
编制案卷目录
13
(二)档案馆的整理工作流程
2.机关内党、政、工、团的档案都应单 独设立,不能与其他类的文件混在一起。
3.分类应尽量利用原来的基础,不要轻 易变化。
4.专门档案具有各自特点,分类特殊性。
52
第四节 类内案卷排列、案卷编号、 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档号
53
一、案卷排列
案卷排列,就是固定全宗内各案卷之间 的排列顺序。
案卷排列一般按案卷形成的时间顺序和 各案卷内容上的相互联系进行,即内容 联系密切的案卷排在一起,形成时间早 的案卷排在前面,形成时间晚的案卷依 时间先后往后排。
38
(三)按文件内容分类 1.问题分类法 2.实物分类法 3.地理分类法 (四)按文件的形式分类 1.按文件种类(名称)分类 2.按文件制成材料分类 3.按文件形状分类
39
三、组织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 类方法
最常用的三种分类方法:年度分类法、 组织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
三种分类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及应该注 意问题见下表:
30
四、全宗的编号与排列
全宗的编号是给每一个进馆全宗编一个 固定号码并以其作为该全宗的指称代号。
全宗的排列是在库房中固定各全宗的空 间存放位置和排列顺序。
31
(一)全宗编号的要求与方法 1.要求 唯一性或专指性 系统性或连续性 方便实用
32
2.方法 大流水编号法(顺序流水编号法) 体系分类编号法 分类流水编号法
2009
综合类 计划类 人事类 ……
2010 ……
2011 ……
……
……
50
(四)问题—年度分类法 先按问题分,在每个类别里分开年度 适用: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
综合类
计划类
人事类
……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
……
……
51
注意事项:
1.一个立档单位全宗内的分类方法应该 一致。
进行工作活动时,都有一定的过程和阶 段性,从而文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联 系。
10
3.内容方面的联系 主要指文件是机关、社会组织行使职权过
程中形成的,是在解决一定问题过程中产 生的。 4.形式方面的联系 是指文件的形式标志着文件的特定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件的来源、时间和 内容的性质。 包括:内部形式(如种类、名称)和外部 形式(如载体和记录方式)两个方面
16
(二)档案为什么必须以全宗为单位整 理?
1.按全宗整理档案,能够揭示档案内容 的实质,从而正确评价档案的价值,为 档案的提供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17
2.全宗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单位,对档案 管理有重要的组织作用。区分全宗是档 案整理中的第一步。
3.按全宗整理档案,不仅仅是方法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18
二、确认全宗和立档单位
立档单位是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 社会组织、个人或生产建设、科研项目 的组织者,通常称为“全宗构成者”。
确认全宗要从组织或个人的社会独立性 入手。用以确定组织或个人社会独立性 的因素被称为全宗(或立档单位)的构 成条件。
19
(一)组织全宗的构成条件 全宗从其形成者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
复式分类法,在全宗内将两种分类方法 结合使用。
46
常用复式分类法
方法 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年度—问题分类法 问题—年度分类法
适用范围
立档单位内部机构分工明确,比较稳定,且具有一定 数量的文件。多用于现行机关全宗。
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基本稳定,且具有 一定数量文件。多用于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
计划司
人事司
……
……
……
48
……
(二)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先按组织机构分类,再分年度
适用:历史档案和撤销机关档案、内部 机构比较稳定的立档单位
办公厅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
计划司 ……
人事司 ……
……
……
49
(三)年度—问题分类法 先分开年度,在每一年档案中按问题分 适用:内部机构变动频繁 对分类者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