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蕙珍为什么终身未嫁?是为了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蕙珍为什么终身未嫁?是为了谁?
本文导读:这位女子名叫何蕙珍,出生于1879年,比梁启超小6岁。

从小生长在美国的何蕙珍,漂亮聪慧,英文极好,在她16岁那年就当了老师。

1899年,梁启超应老师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开展宣传工作,由于他不擅英文,便由何蕙珍做翻译。

两人在何
蕙珍家里的一个宴会上相识,一见面交谈,两人均有相知多年的感觉。

宴会结束,何蕙珍将她在报上替梁启超辩护的文章原稿拿来给他看,并说:“这是我代先生笔战起草的英文中译稿,请先生惠存并予指教。

”(注:梁启超当时在外流亡,受多方攻击)梁启超看到译稿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因为报上的辩护文章他看过,却一直不知道是谁写的……
那一刻,他才明白,原来就是眼前这位小姐为他写的辩护文章。

心里自是十分感动。

原来这位何小姐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梁启超了……
第一次见面,两人交谈甚多。

临别时,何蕙珍含情脉脉言道:“我十分敬爱梁先生,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一小像,即遂心愿。

”何小姐言辞至此,梁启超岂有不明白之理。

数日之后,便送了一张照片给她,而她回赠了他两把亲自绣的小扇。

可谓郎有情妾有意。

在那不久,便有一位朋友提议,让梁启超娶了这位何小姐。

并说她英文好,对梁启超事业会有帮助。

可梁启超的内心很挣扎,他说:“我敬她爱她,也特别思念她,但是梁某已有妻子,昔时我曾与谭嗣同君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不能自食其言;再说我一颗头颅早已被清廷悬以十万之赏,连妻子都聚少散多,怎么能再去连累人家一个好女子呢?”可见梁启超对何小姐也是喜欢的,只是相见恨晚,他已有妻子,而
且他曾公开倡导“一夫一妻”制,他若再娶,就是失信于天下人。

所以,朋友的提议也只得暂时作罢。

可没过多久,梁启超又在一次宴席上见到了何蕙珍。

梁启超若有所思,心情很是复杂,而何蕙珍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表现得很大方,末了还对梁启超说:“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不要忘了小妹。

但有创立女学堂之事,请来电召我,我必来。

我之心惟有先生。


何蕙珍虽已“小妹”自称,可“我心惟有先生”却深深触动了梁启超的心,他再也按耐不住了。

于是写信告诉了家中的妻子,坦白了自己与何小姐之间的情愫。

妻子回信说:“你不是女子,自不必从一而终”,并且说如果他真对何蕙珍有情,
她可以替他禀告公公,成全二人。

妻子的回信让梁启超很是惊慌,因为他素来怕父亲,而且他深知父亲是不会让自己娶小老婆的。

所以他又赶忙回信,说自己已经拒绝了何小姐,并且以后只把她当妹妹看待。

就这样,梁启超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梁启超放弃了这份感情,心里却极为怀念。

并且为之写了20首诗,每一首,都透露出他对何蕙珍的情意。

只是他始终没有给何蕙珍回应,因为给不了她全部的幸福,所幸就什么也不给。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拒绝了何蕙珍,1903年却在妻子李惠仙的主张下,娶了王桂荃,不过众所周知,王桂荃是里会显得陪嫁丫鬟,在梁家地位较低,据说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才被嫁给了梁启超。

后来,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北京任职司法总长时,何蕙珍还回北京找过他,可是梁启超依旧很克制,为了避免误会,只在司法总长的大厅见了她……后来何蕙珍的表姐夫梁秋水提起此事,还很是愤懑,责备梁启超“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

1924年梁启超的妻子李惠仙逝世,何蕙珍又再次来到北京,梁启超还是一保常态,婉言拒绝了她……自那以后,何蕙珍便再也没有回国找过他,并且终身未嫁。

有人说,梁启超并不是对她无爱,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给不了何蕙珍全部的爱,所以才如此决绝的;也有人说梁启超压根就不爱何蕙珍,如果真的爱的话,为何在妻子逝世后,仍旧不愿意给她机会呢?而且她既然能娶王桂荃,为何不能娶何蕙珍呢?“一夫一妻制”也只是梁启超搬出的幌子罢了,都觉得替何蕙珍不值。

你怎么看呢赞同哪种说法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