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岁月的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挪动脚步。

直到1949年,她甩开了脚镣,挺直了胸膛,祖国母亲用大步前行为我们赢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

祖国母亲却已经六十周年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六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

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

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

新的学习生活已经开始,实验中学又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

迎接澳门,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闪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
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
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
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

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
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

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

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
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

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

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
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
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
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
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闪光的足迹!
我为我的祖国母亲骄傲,我为成为中国母亲的儿子骄傲!
春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春天,非同一般,更不同寻常!是啊,当2009年的新年终身响
起时,也意味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的来临——我们伟大祖国的六十大寿即将到来!60年,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舜间,然而,伟大的祖国
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刚建国时,人们是什么都吃的管他粗粮细粮,能咽得下的几乎都吃!听妈妈说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
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
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
的能吃。

当时,人们一般都是吃红薯片,面糊,麦子皮馍馍,这对以我们来说也许是难以入口,但告诉
你当时能吃上用油炒饭,加点蛋那就很好了。

吃上红烧肉是奢侈极品!现在吃的多了,一去超市就是买一大堆
好吃的!当年的奢侈品白米饭是说吃就吃!各种饮料随意挑选好不自在!遥想当年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七八个人挤在一起,以前这房子可不是我们
现在的水泥房,只是简单的用草和竹子搭起来的,下面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瓷砖、大理石,只是普通的泥地,上面可能还长着草呢!这房子还没有窗,夏天,
又闷又热!这还算好的,一道梅雨季节那才叫惨:俗话说得好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下面的泥地也会又潮又湿还长满青苔!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滑一
跤!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住上了三室
一厅的大房子,它不但外形设计好,光照效极佳,而且设计别出心裁——冬暖夏凉,抗地震!妈妈一直说我幸福有自己的“独立王国”,她小时候做梦都想要!
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建国六十周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建国六十周年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让世界人民对我们中国人民刮目相看!我相信,我们中国
只是一头刚醒的雄狮,他前程似锦,一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60年!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
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
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
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
数是预计的四倍。

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

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
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

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

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四通八达的交通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

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
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

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

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

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

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

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

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
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
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
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

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
标。

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
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

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
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
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

提醒增
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

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
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
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
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
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
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