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仁吉诗歌之“幽人”形象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 5 期上 艺术 ART
OVERSEAS DIGEST
倪仁吉诗歌之“幽人”形象解读
吴少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幽人,原意为隐士。倪仁吉在其诗歌中,曾多次借用这一形象,使之成为自我情感的寄托者及抒
发者,因而其内涵也因倪仁吉的独特生平而产生了新的解释。倪仁吉用“幽人”表达了自己独居时的寂
. 生A,ll幽人R形ig象h呼ts之欲Re出s。erved.
不得不承认丈夫离世的现实,并遵夫嘱以更为积极的 心态去面对艰难的孀居生活,但孀居的寂寞之情是如
幽居即事
何也无法掩饰的。
小筑依山远俗哗,幽栖自拟上清家。
即事
只携瓶水时浇菊,旋拾枯枝漫煮茶。
松风謖謖茶声沸,晓露涓涓竹色青。
独坐怡情堪茂树,饱餐清味足明霞。
仙》)表达了杜甫对此时常少仙如隐士般生活的高洁 品格的赞赏;有的则用以自况,如“朝爽入轩棂,高 树明初旭。好鸟语花间,幽人睡正足。”(何良俊《晨 起用白体》)表达自己潇洒自适的生活;“幽人无事不 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 出》)表达自己的高蹈情怀。
倪仁吉,明清之际自成风格的女诗人,拥有独特 的生平经历、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她的诗歌中, 我们也看到了一位特殊的抒情主人公“幽人”形象, 有些作品中直接描写“幽人”形象,有些作品则以“幽 梦”“幽境”“幽栖”等词将“幽人”形象衬托而出。 应该说,倪仁吉笔下的这一抒情形象,与前代文人相 比,其内涵既有传承,也有许多独特的演绎,并且在 其不同的生平阶段,所反映具体情感也呈现出了不 同。
寒食感怀
《春闺》《听蛩》《风雨》等作品将倪氏这种孤独
佳时复拟扫幽宫,总见青山怨亦空。
愁苦的心绪表现得更加清晰。
一点神销风雨外,百年形幻夕阳中。
春闺
鬓丝芳草春参长,頩颊桃花岁异同。
迟迟初日绣难成,似中春醒午睡清。
驹隙不堪成瞬息,逝川古今恨无穷。
寂寂落花庭院悄,破人幽梦有啼莺。
无论哪种情况下的幽人描述,都是倪仁吉对丈夫
山行
候。而本首作品,作者却以议论起笔,表明自己想要
莫羡桃源可避秦,恰生幽谷待幽人。
打扫屋宇,在青山的感召下,内心的幽怨也渐渐消
送迎不尽青山意,纡折还随流水亲。
失。颔联将渺小融于博大,境界开阔,仿佛有参禅顿
晛睆莺如呼旧识,嶙峋石似证前身。
悟之感。鬓丝和芳草一样生长,脸颊光润如桃花。然
何能小筑长松下,时听风涛濯世尘。
也是从此时开始,她的笔下出现了“幽人”形象。 有些诗歌直接出现“幽人”一词:
海外文摘 1
2017 年 5 期上
OVERSEAS DIGEST
即事
2 “幽人”:寂寞的心绪,高洁的品格
松风謖謖茶声沸,晓露涓涓竹色青。
时间的推移,内心的忧伤会渐趋麻木。对于丈夫
长日幽人无一事,小轩独坐榻黄庭。
的离世,倪仁吉终于在悲痛中清醒过来,正如其在
长日幽人无一事,小轩独坐榻黄庭。
秋来野况同麋鹿,墅外矶头度岁华。
前两句写景,“松风謖謖”“晓露涓涓”竹色青翠,
暑夜雨后
宁静中透露出点点生机,景也有其可爱之处。然而,
雨过风留竹,凉回月吐山。
在这样的精致之中,“幽人”只能独坐饮茶,百无聊
幽栖深有谷,销夏更无湾。
赖的寂寞之感在青松翠竹的映衬之下更加明显。
寞孤苦,坚守独居的高洁品格以及在独居中实现超脱、享受独居生活的欣然之情。“幽人”显然成了倪
仁吉在诗歌中的自我化身,是其每一生平阶段的情感投射。
关键词:幽 人 ; 独 居 ; 寂 寞 孤 苦 ; 高 洁 品 格 ; 超 脱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9-0001-04
护兰
《寒食感怀》中所写:
空谷芳姿绝世尘,移来蓬境伴幽人。
佳时复拟扫幽宫,总见青山怨亦空。
同心寂寂难相语,故设芬香赠所珍。
一点神销风雨外,百年形幻夕阳中。
秋海棠
鬓丝芳草春参长,頩颊桃花岁异同。
化石曾闻望眼穿,断肠千载逞娇嫣。
驹隙不堪成瞬息,逝川古今恨无穷。
阶前尚有幽人惜,顽石惟教风雨怜。
寒食之后即为清明,正是悼念逝者生伤心的时
作者简介:吴少平(1 9 8 0 —),女,汉族,浙江兰 溪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古代文学。
1 “幽 人 ”:独居 之 人 “幽人”在倪仁吉笔下表现为独居之人。 倪仁吉婚后不久,其夫吴之艺便因病离世,对于
年方二十的倪仁吉而言,不啻为沉重的打击。家庭的 熏陶,让倪仁吉想过“身殉”,但被临终之前的吴之 艺看穿并劝阻,让她“立嗣奉姑”。因此,年轻的她 不得不过起了青年孀守的生活,“行不窥堂,衣不易 素,恪守妇道”,义乌县志中亦对之大加赞美。然而, 用小心翼翼地活着换取的光环如何能粉饰其悲苦的现 实,倪仁吉内心的痛苦也借由笔下的诗篇一点点地流 露出来。
“幽人”一词,辞源释为“隐士”,最早见于易履: “ 履 道 坦 坦 , 幽 人 贞 吉 。” 作 为 隐 士 及 隐 士 文 化 的 代
表,历代文士也往往在诗文中借以抒发各种情感。有 的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隐士品格的赞赏,如
.“A落l尽l 高R天ig日h,ts幽人Re未s遣er回v”e(d.杜甫《野望因过常少
而匆匆又过一年,时间恍如白驹过隙,如此仓促,历
玩月歌
史长河中留下了多少遗憾哪。作者借寒食即景抒怀,
……幽人弄月月不知,月自长生人自老。徘徊月底
面对春秋更替,既有惆怅之意,更有畅达之怀[2]。
辈且歌,今人古月将奈何。
然而,这只不过是作者的自我宽解罢了。虽然她
有些虽没有出现“幽人”二字,但伴随着诗境的衍
如《悼亡》
晓悲鸡咽暮悲钟,虚却深情我辈锺。 孤馆无声犹似梦,空帷有案为谁供。 残编点点皆余血,弃履尘尘尚剩踪。 君是仙才宜应召,遥天何处更相从。
首联两句直接表达对丈夫突然死去的悲痛以及彼 此之间的深厚情感,颔联描写在恍惚之中依然无法相 信丈夫已经仙逝的事实,颈联则落笔于丈夫的遗物, 表明对丈夫的眷恋,最后尾联描写丈夫之亡已成事 实,想要追随却无处可寻的无奈。字句朴实,表达对 丈夫深深的悼念之情。
风雨
已逝之不可更改现实的承认,也是其寡妇的现实处境
无人相伴,与世隔绝。
浪卷尘飞千里合,雷轰电掣百重开。
倪仁吉借助“幽人”对自己的独居状态予以充分的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