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都林娜 李 刚 董 夏 梦泮琇 杨 克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程教学中方兴未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文章以此出发,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然后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实践此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调整教育理念、加强微课制作、开发学习平台、注重课堂交流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主要从生态学的视角,以系统论的方法来提升农业生产的层次,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突出的价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极大地重塑了课堂形态,提高了教学效率。
文章以此出发,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做了探索。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特定教育理念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的总和,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它以课堂的翻转(也称反转、颠倒)为中心内容。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微课为中心,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深层次翻转。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点内容,首先,教与学的翻转。
一直以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处于课堂中心地位,学生的学则为附庸,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凸显,“翻转课堂”则以学生的学成为中心,以学定教;其次,课内与课外的翻转。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场所,课外则是知识吸收与消化的场所,翻转课堂颠倒了此一关系,课外自学成为知识学习的场所,而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则转移到了课堂。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价值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以农业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为教育教学内容,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生产污染严重的今天,有着深刻的教学价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中的应用有着突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激发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媒介是微课,而微课的核心则是微视频,与纯粹的文字资料相比,微视频更具直观性,也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突出微字,既指时间的短暂性,也指教学内容的专一性,多以单个的知识点作为课程内容,能够实现集中精力突破一点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课程学习中重难点的破解有着突出的价值;最后,优化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形,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一)调整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是迥异于传统课堂的全新课堂形态,涵盖多个层面的翻转,包括课间教学与课外自学的翻转,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翻转等。
然而,无论何种翻转,其前提条件都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以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多秉持传统的“师主生从”型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以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仅仅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低。
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重塑教学活动。
比如,教学活动由灌输式走向诱导式,教师不在课堂中细大不捐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赋予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
又如,教学形态由单向式走向交流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反馈情形,及时交流,帮助学生有效破解自学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课外自学的实效性等。
(二)加强微课制作
“翻转课堂”以课间教学与课外自学的翻转为核心内容,但“翻转课堂”下的课外自学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自学,它有一定的学习资源、学习规划。
作为衔接课外与课内的媒介,这就是微课。
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自然也就成为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以微视频的制作为中心,由主及次,构建内容充实、形态多元的微课体系。
就以沼气应用的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沼气,对沼气池的构造也缺乏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微视频制作中,可以借助3D模拟技术,构建沼气池的模型,便于学生深入了解,且在微视频的设计中,要注意配套文件资料以及联系的设计与制作;其次,注重微视频的选型以及时间长度。
微视频有问答式、讲解式、演示式多种类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点选择合理的微视频类型,比如理论教学以讲解式为主,而实验操作则以演示式为主,同时控制好微视频的时间长度,突出“微”字。
(三)开发学习平台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不断成熟的今天,在线学习平台的构建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少学校已经建设
基金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
· 85 ·
丝路视野
也不考,知道就行,这里不是本节课重点。
但是如果能告诉学生,老师希望你自己课后查阅资料后和大家分享,这样不仅没让自己丢面,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也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喜欢老师进而爱上他的地理课。
(二)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及时更新,提高业务水平
地理学属于综合性学科、交叉学科,所以一方面需要老师具备丰富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同时还要文理兼备,对冷知识有一定的涉猎。
对教学有钻研精神,对已掌握的知识点具备拓展和加深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们的见识很广,所以对教师的水准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做一个懂教育、会教地理的老师,更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做一个全能型、复合型、研究型教师。
一个博学多才又思维灵活的地理老师在学生眼里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所以“亲其师而信其道”也不是没有道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激发理科生对地理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必须要找到有效地激活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多学科相结合激发理科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导入,“浅入深出”;再次,对地理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和探讨;此外,
使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活泼的地理课堂;最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分调动理科生的积极性,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除此之外,地理教师的自我修炼也非常重要,具体包括:改变教师“至上”地位,放低身份姿态;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及时更新,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提升理科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桃.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激发理科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张建新.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6(03):223.
[3]温晓伟.有关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7(06):261.
作者简介:宁肯(1993.10—),女,汉族,辽宁大连人,2016级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站。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屏智能手机的流行,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逐渐从电脑转到了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终端,如iPad等。
因此,在学习平台的开发中,也应该以移动接受终端为载体,开发新型的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学习。
比如微助教平台,微助教是以微信为平台的一款小程序,具有快捷方便的特征,学生借助手机微信,便能进入智慧课堂自主学习。
此外,学校可以开发以《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课程APP软件,在APP软件中不仅有学习资源库,还有事实测评、在线问答等板块,学生以学号作为登录账号,可以自如地在课后开展学习活动。
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完善,使得学生的课外自学逐渐走向常态化、深入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学习平台所附带的在线实时测评,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四)注重课堂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课外自学与课间教学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之间有着很高的关联性,课外自学是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学生利用课外自学来掌握基础知识;课间教学是翻转课堂的第二步,教师借助课间教学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答疑解惑。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间教学中,要重视师生间的课堂交流,一来,检查学生课外自学的实际效果,二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便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就以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为例,传统农业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笔者在微课的制作中,对比展示了两种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它
们有着同样的能量流动起点,但在接下来的能量流失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笔者向学生问到:从示意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道生态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哪些优势;农药化肥在增产的同时,也会导致有害物质的传递积累,它借助何种媒介在人体不断累积,危害人体健康等。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形态,信息技术成为当前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有着突出的教学应用价值。
对此,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30
(04):46~51.
[2]李海龙.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9):46~51.
[3]郑环.现代经济条件下高校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 (12):108~109.
[4]王素娜.高职院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02):174~175.
作者简介:都林娜(1983—),博士,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和水环境保护等相关研究。
(上接第60页)
· 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