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一、预习案: 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1)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 在它的下面打个“2”。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 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 别。
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 的特征。
3、试一试。
1)出示图形。(课本20页图)
(2)提出问题: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了几格?(向 下平移1格)
(3)你是怎么知道的?(整个图形比原来图形低1格; 图形的底边比原来的底边底1格;三角形的顶点所在的 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底1格等。)
4)指导学生以三角形中的某一点(如顶点)为标准, 观察它的平移方向和位置,然后判断结果。目的是让学 生发现或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图 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教学反思:
科目
-数学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节次
1
主备人

审批人年三年级

序号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 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 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镜面对称的特征。
学习难点
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三、课堂检测:
'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0页“试一试“中的填空
3、课本第2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测评反馈:
学习感知平移 与旋转现象。
指导校正:
集体指导
四、拓展训练:
判断下面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 到的知识资料。集体 评议,师音带学生付 诸行动。
2、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一、预习案:
师导入: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 平移,哪些是旋转。
1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 还是旋转现象?
2看小风筝转动。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 象?
二、探究案:(知识探究、疑问探究、应用探究)
1、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2)学生说一说。
问:“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发现什么?
2、利用镜面的对称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 法
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把镜子
看做对称轴,那么镜子内外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
一、知识探究预设交流: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并汇报交流:
2、师根据学生汇报板 书,并指导学生拟小标 题。
3、扌曰名学生谈取感兴趣 的一件,并谈理由。
旋转运动有:电风扇转动等。
平移运动有: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2、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取学具(细绳、纽扣),细绳约4至5分米长;细绳一 端系着纽扣,端抓在手上;手腕使劲,使纽扣做旋转
运动。明确这个运动是旋转运动。
一、知识探究预设交 流: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并汇报交流:
学习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一、预习案:
(1)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分 析图形
1
1;
图1图2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 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教学反思:
科目
-数学课题
平移和旋转
节次
1
主备人
审批人年三年级
序号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学生已往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 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
区别平移与旋转现象。
学习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认识对称图形及其特征
指导校正:
3、课本地19页“练一练”第2-5题
集体指导
4、课本第20页“你知道吗”
四、拓展训练:
1、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给对称图形打“2”o
(3)0cO/^7
\/xy
五:课堂小结: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完全重合
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以有多条。
二、探究案:(知识探究、疑问探究、应用探究)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 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专项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 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 形(左右对称)。
三、课堂检测: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
测评反馈:
3题。)
感知镜面对称
第1题:
现象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2”;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指导校正:
集体指导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一、预习案:
观察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不同?
布置课前预习
1、什么是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课前旧知复习
2、对称轴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案:(知识探究、疑问探究、应用探究)
1、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镜子中的人的大小、上下与 前后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
实际物体与镜面图形是对称的,匕们的大小、形状 完全相同。对折后,完全重合,但左右方向相反。
科目
-数学
课题
轴对称图形
节 次
1
主备人
审批人
年三年级 级三年级
序 号
学 习 目 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 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 “猜一猜,剪一剪” “画一画”和图形 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另一半。
111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
四、拓展训练:
到的知识资料。集体
星期天中午,小明在家睡午觉,醒来看到对面墙上
评议,师音带学生付
的镜子里的表是9时45分,小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
诸行动。
原来虚惊一场,你知道小明看到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2、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2时15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具体活动和时间操作让学生学习到镜面对称图形的特征。
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案:(知识探究、疑问探究、应用探究)
观祭、收集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或动物是对称的,也 就是左右一样或上下一样。
许多同学都喜欢看漂亮的窗花,下面的几个窗花作 品都是人们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剪出来的。 观察图案,他 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他们有着什么特点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三、课堂检测: 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四、拓展训练:
1、给对称图形打“V”
五:课堂小结:
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二、疑问探究预设交流:
1、指名汇报体会到的情 感。
2、结合具体句子谈体会
形。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一一“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 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 “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动手操作:取出一张纸,对折,画出图案,用剪刀 剪下图形,再打开,观察剪下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知识探究预设交流:
布置课前观察、收集资 料。
二、疑问探究预设交流: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 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三、应用探究预设交流:
独立元成
集体交流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反思:
2、师根据学生汇报板 书,并指导学生拟小标 题。
3、扌曰名学生谈取感兴趣 的一件,并谈理由。
二、疑问探究预设交流:
1、指名汇报体会到的情 感。2、结合具体句子谈 体会
3)教师指导学生,做平移运动。
取一物体摆放在桌面(如笔盒等);将问题向左、向右、 向上、向下(包括斜向运动)移动。明确这些运动都是 平移运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第(3)题:
观察课文插图。(机灵狗的判断对吗?)
猜猜现在是几时?
实例验证:
取一时钟,将其调至7时正,时钟背对学生举起,取一 面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学生,让学生观察, 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后将时钟反转,让学生看清钟 面时间是7时。
分析: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练一练:教师将时间调到3时正,让学生从镜子里 观察,想现在是几时?然后反转来验证。
第(1)题:
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 形。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 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 一摆,并认真观察,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子上的图形 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科目
-数学课题
练习课
节次
1
主备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批人年三年级

序号
学 习 目 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 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 对称现象。
学习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习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 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 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 后相互交流。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对称点和对称线段
对称轴有什么功能呢?
验证:试一试不沿着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左右两边
会不会完全重合?
3、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4、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理解题意。
2作图方法:步骤一、二、三
三、课堂检测:
1、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
测评反馈:
2、课本地19页“练一练”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