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五千年文明
一、设计思路
歌曲导入抓住情感,图片展示回溯华夏文明,视频展示回忆文化交流。

纪录片《河之南》升华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是由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认识中华文明曾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懂得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中华文明、升华爱国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查找有关中华文明的资料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讨论法、情感激励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MTV《中国人》)
中国人
曲: 陈耀川词: 李安修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
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
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
……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大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映呢?
学生:激动、自豪、振奋人心……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
学生:(略。

因是课前导入,不必要求学生回答十分准确)
(二)『讲述新课』
板书: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教师:五千年辉煌成就,五千年灿烂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五千年风雨兼程。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了解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那么,就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吧。

板书:第一课时五千年文明
………………………活动一(看图说话:教材第二页图)……………………
甲骨文新石器时代彩陶马王堆汉墓帛画
地动仪赵州桥都江堰
学生:(略)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

璀璨的历史,辉煌的成就,让我们感慨颇多。

我想请大家针对刚才同学们的描述,对我们的中华文明用成语来概括一下。

学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教师: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我们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五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1: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师:那么大家对中华文明还了解哪些内容呢?
……………………活动二(中华文明我知道,历史知识大比拼)…………………………
学生1:科技类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四大发明”举世闻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生2:文化类:
世界四大古文字唯一发展至今的是甲骨文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灿烂文化的代表
学生3:工程类:
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桥是隋朝李春建造的赵州桥
世界上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学生4:军事类:
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军事学著作是《孙子兵法》
学生5:教育类:
世界上最早的正规大学是西汉时期的太学
学生6:天文类: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
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子午线长度的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
教师:说的好。

通过这么多的世界之最,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来什么结论呢?
学生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学生2:中华灿烂文化有很多优秀代表
学生3: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军事等都曾走在世界前沿
……
教师:很好。

的确如此,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板书2: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教师:对于刚才总结出来的结论,大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呢?
学生1: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2: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之情。

学生3:我们要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
教师: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么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开放伟岸的品格,我们以博大的胸怀与世界文明进行着交流与沟通。

板书3: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
………………………………活动三…………………………………………
(多媒体展示)电视剧《鉴真东渡》片段
学生讨论:
(1)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学生:唐朝。

(2)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玄奘西行、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
(3)这样的交流与沟通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学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了民族文明,树立了良好形象,取长补短也学习了外来的一些先进技术……
教师:西方国家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

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我们的科技成就尤其是“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和知识水平。

”马可波罗也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人间天堂。

我们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明精华的魄力。

回顾历史长河,祖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璀璨的画卷。

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出伟大的文明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作为后世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文明。

那么大家认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1: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学生2:做文明交往的使者,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学生3:了解家乡历史,热爱家乡,自觉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
老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说道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让我们把爱国之情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三)『情感升华』
教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可爱的家乡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对此,你了解多少呢?
(例)了解河南历史、增进爱家乡之情。

我们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明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活动四(感受河南厚重历史,增强热爱家乡情感)…………………
(多媒体展示)电视纪录片:《河之南》片断
卢舍那大佛汉光武帝陵
教师: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化。

中华5000年文明史,其中有3200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此建都或迁都沿着黄河两岸延伸开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制高点。

炎帝黄帝的传说、盘古女娲的神话、殷商的甲骨文,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南召猿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发现,赋予了中国远古历史更多的细节与佐证。

郑州安阳、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

甲骨文与小篆等书法的遗迹,诉说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中原大地儒道佛三家的汇聚,也见证了这一过程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过程。

依托于这样悠久深远的文化传统,中原地区的书画、戏曲、科技、武术等一代代兴盛不衰。

中原地区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苦难与创痛。

中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纳、辐射力。

它掀起的,不仅仅是大河文明的滔天巨浪,更是一个民族悠远的背影。

大型人文纪录片《河之南》,第一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中原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揭示了中原文化在中华古代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兴衰枯荣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深层原因,并通过对大河沿岸众多历史细节的诠释,演绎了一个个文化故事,为中原大地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