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腐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
荣成市常年种植花生面积稳定在22万亩,是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沙壤土质,特别适合优质花生的生产。

荣成市是出口大花生优势产区,荣获首个中国绿色食品城荣誉称号,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花生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拥有“荣成大花生”知名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出口日本韩国的主要出口国,发展花生产业已成为我市食用油供应、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但从近年来生产实践调查中发现我市花生根腐病日趋严重,成为制约花生产量与品质提升的瓶颈。

一、花生根腐病发生情况
1、花生根腐病发病情况
我市春花生播种时间是五月上中旬。

五月底六月初在田间可见根腐病发病植株。

近几年每年根腐病发病都比较重,病田率能达到75%左右,病株率达到4%-16%,严重地块达到25%-40%,2017年发现有的地块达到87%以上,基本上田间都是枯死病株。

2、花生根腐病田间症状
①发病初期
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基部近土面处出现湿润状黄褐色斑,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失水萎蔫,逐步枯死。

地下部根皮变褐色,与髓部分离,主根粗短或细长,侧根很少,形似鼠尾状,这是此病最主要的特征。

近地面主茎上,常生出大量须根。

严重时从表现症状至枯死仅需3天。

②始花期受害
植株矮小、黄化,叶片由下而上变黄干枯。

根茎表面皱褶,由黄变褐,髓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发病部位表面有黄白色或大量红色霉层,重病株,叶柄下垂,叶片自下而上枯萎脱落,后枯萎死亡。

轻病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病株矮小,有的植株可延续到收获时不枯死,但开花结果少,饱果少秕果多。

二、病原及侵染途径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为多种镰刀菌,主要有茄类镰孢、尖孢镰孢、粉红镰孢、三线镰孢、串珠镰孢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它们都可产生无性态的小孢子、大孢子和厚垣孢子。

小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多为单胞,大小2-3微米×5-12微米。

大孢子镰刀形或新月形,具3-5个分隔。

厚垣孢子近球形,单生或串生,直径7-11微米。

病菌习居土壤中,在土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而使植株枯萎。

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

病菌主要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从作物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

通常花生田属于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层浅薄、沙质土或土壤酸化发病重,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干旱少雨的不良天气也发病较重。

三、发病原因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我市花生根腐病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条:
1、播种时间过早。

覆膜花生在我们当地播种适期是5月上旬,而我市春季比较干旱少雨,如果在4月中下旬下雨,部分农民则在雨后抢墒播种,此时地温较低,长时间达不到花生种子出苗所需的积温,种子出苗时间长,增加了病原菌侵入的机会。

2、播种过深。

适墒时,花生播深3-5厘米左右即可,调查发现有的地块由于机播手操作不当或因墒情不好人为深播,播深达6~8厘米,甚至达到10厘米,种子出苗消耗了大量营养,苗弱,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3、部分农民为增加农家肥的投入,从养殖场买来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鸡粪、猪粪、貂粪、牛粪等动物粪便直接做为底肥,这些肥料中可能含有消毒用的火碱、抗生素或其它有害物质,同时,此种肥料在田间后熟时发热,也可对花生根系造成伤害。

4、花生重茬或是轮作间隔时间短。

花生根腐病病原菌在田间可存活数年,花生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土壤中病原菌较多。

重茬或发病重的地块间隔时间一到两年,田间土壤及病残体中仍存活着大量病原菌。

5、播前没有进行种子处理。

花生种剥壳前既没有晒种,播前又没有对进行种子药剂包衣,田间及种皮的病原菌都可侵染,种皮内的病原菌也没有杀死,条件适宜时造成发病。

四、防治方法
应采取以耕作栽培措施防病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降低菌原:在我们当地主要是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熟栽培方式,发病较重的地块最好间隔三到五年不种花生。

秋收时要及时清理花生枝蔓,清除病残体。

2、晒种和精选种子:准备做种用的花生,剥壳前应在阳光下暴晒2-3天,剥完种皮后。

要选粒大无霉烂、无黄皮的种仁做种用,准备做种的种仁,要放于干燥处存放。

3、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以腐熟好了的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增施磷钾肥。

整治排灌系统,提高土地防涝抗旱能力。

4、适期播种,控制播深:覆膜花生一般在五月上旬,田间5厘米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时播种。

不覆膜花生在五月中旬,田间5厘米地温稳定在15度以上播种。

播深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控制在3-5厘米,墒情好可适当浅播。

5、药剂防治:花生播种前,亩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30克兑水200-250克拌种,充分晾干后播种。

发病初期应选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爱苗)30毫升或50%氯溴异氰脲酸50克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2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50公斤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交替施用。

发病株要及时
拔除并带出田间掩埋,对病株位置及周边植株用上述药液灌根或茎基部喷施药液,确保喷足淋透。

(作者单位:264300山东省荣成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花生根腐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张涛王玮玉蒲建林黄丽
8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