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练习)(解析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练习)
【基础篇】
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回收易拉罐B.寻找金属代用品
C.防止金属的腐蚀D.过度开采金属矿物
【答案】D
【解答】解:A、回收易拉罐,属于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寻找金属代用品,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防止金属的腐蚀,利用保护金属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等都可以保护金属资,而不能过度开采金属矿物,故D符
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在干燥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锈可用于冶炼钢铁
D.生了锈的铁应随手丢弃
【答案】C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与氧气、水同时存在时会发生锈蚀,所以铁在干燥空气中不容易生锈,选项说法
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铁锈可用于冶炼钢铁,选项说法正确;
D.生锈的铁可以回收利用,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措施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全部
【答案】D
【解答】解: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均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
故选:D。
4.下列实验中,铁片最容易发生锈蚀的是()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铁片浸没在水中,铁只能与水接触,铁不易锈蚀,故选项错误。
B、铁片放置在氧气中,铁只能与氧气接触,铁不易锈蚀,故选项错误。
C、铁片能与氧气、水分接触,铁容易发生锈蚀,故选项正确。
D、铁浸没在水中,尽管试管中含有氧气,但植物油能隔绝氧气,铁只能与水接触,铁不
易锈蚀,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金属是材料世界的宠儿。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后就得到了铁的合金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至少有三种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答案】D
【解答】解:A.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不正确。
B.合金是在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在常温下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不能形成铁的合金,故不正确。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
故C不正确。
D.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涂油都可以防止锈蚀。
因此被雨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可以用带油的布擦。
故D正确。
故选:D。
6.某小组为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③对比,证明铁钉锈蚀需要氧气
B.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水蒸发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丙处锈蚀最严重
D.实验证明了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答案】D
【解答】解:A.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明显生锈,这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故错误;
B.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氧气溶解在水中,故错误;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乙处与水和氧气接触的最为充分,锈蚀最严重,故错误;
D.经过探究可以知道铁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最易生锈,即实验证明了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故正确。
故选:D。
7.下列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是()
A.废电池B.瓜果皮C.塑料瓶D.旧报纸
【答案】A
【解答】解:A、废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金属,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正确。
B、瓜果皮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C、塑料瓶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D、旧报纸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防治环境污染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答案】C
【解答】解: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说法正确;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说法正确;
C.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不能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减少污染,节省资源,说法正确。
故选:C。
9.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A.完全浸没在植物油中
B.完全浸没在水中
C.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
D.在干燥的空气中
【答案】C
【解答】解:A、完全浸没在植物油中,铁不易与空气接触,不容易生锈。
B、完全浸没在水中,铁不易与空气接触,不容易生锈。
C、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铁容易与空气、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D、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易与水蒸气接触,不容易生锈。
故最容易生锈的是C。
故选:C。
10.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大量的铁矿资源。
(1)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填字母)。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2)铁矿石的种类很多,例如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及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等。
一般不选用,原因是。
【答案】A;黄铁矿;污染大,铁含量低。
【解答】解:(1)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
故答案为:A;
(2)黄铁矿含铁量低,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并且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因此黄铁矿不宜炼铁;故答案为:黄铁矿;污染大,铁含量低。
【提高篇】
11.为了探究影响铜生锈的因素。
设计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
铜生锈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和H2O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H2O和O2
C.对比实验①和④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和O2
D.此实验设计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答案】D
【解答】解:实验①中,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
实验②中的铜片没有二氧化碳接触,没有发生锈蚀。
实验③中的铜片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
实验④中的铜片没有与水接触,没有发生锈蚀。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O2,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实验①和④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H2O,选项说法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此实验设计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是现代公民的责任。
下列有关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稀有金属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采用多种有效防锈措施,可避免金属的锈蚀
D.用塑料代替金属制造管道和机器部件
【答案】A
【解答】解:A、大力开采稀有金属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不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正确。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C、采用多种有效防锈措施,可避免金属的锈蚀,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D、用塑料代替金属制造管道和机器部件,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答案】D
【解答】解:A.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故正确;
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正确;
C.回收废旧金属,能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错误。
故选:D。
1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
【答案】B
【解答】解:
A、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正确;
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故错误;
C、废旧电池中汞属重金属能破坏蛋白质,有毒,故正确;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故正确;
故选:B。
15.“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的锈蚀属于缓慢氧化过程
B.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C.必须等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
【答案】D
【解答】解:A.铁生锈原理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产生内外压强差,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则实验时铁粉必须足量,才能充分消耗广口瓶内的氧气,若铁粉量不足,会使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依据本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可知,在密闭容器内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产生内外压强
差,根据回流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必须等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否则测定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9.6%,故D错误,符合题
意;
故选:D。
16.长期埋在地下的金属管线会被腐蚀。
常温下,某金属管线腐蚀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含水量越高,金属锈蚀速度越快
B.埋在地下的金属管线被腐蚀仅与土壤中水份有关
C.土壤含水量在20%﹣40%时,金属锈蚀的速率逐渐加快
D.可以采用刷漆、涂油等方法防止金属管线锈蚀
【答案】D
【解答】解:A、由常温下某金属管线腐蚀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可知,并不是土壤含水量越高,金属锈蚀速度越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B、埋在地下的金属管线被腐蚀不是仅与土壤中水份有关,还与氧气有关,故选项说法错
误。
C、由常温下某金属管线腐蚀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可知,土壤含水量在20%﹣30%
时,金属锈蚀的速率逐渐加快,在30%﹣40%时,又开始逐渐减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以采用刷漆、涂油等方法防止金属管线锈蚀,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
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
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色的水中。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银白色的铁丝表面,同时看到烧杯的导管中。
(2)日常生活中铁生锈都较为缓慢,短时间内不易察觉,本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很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生锈;形成一段红色水柱;(2)食盐水加快了铁生锈的速度。
【解答】解:(1)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发了锈蚀,铁丝表面产生一层红色物质,由于铁锈蚀消耗了氧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同时观察到烧杯的导管中形成一段红色水柱;故填:生锈;形成一段红色水柱;
(2)日常生活中铁生锈都较为缓慢,短时间内不易察觉,本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很快,可能的原因是食盐水加快了铁生锈的速度;故填:食盐水加快了铁生锈的速度。
18.废金属是指暂时失去使用价值的金属制品,由于腐蚀、损坏和自然淘汰,每年都有大量
的废旧金属产生.
(1)请写出一种废弃金属的危害;
(2)重回收利用是解决废弃金属问题的方法之一,为此生活中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金属易拉罐应该属于图中的(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
【答案】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误服会使人体组织内的酶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可回收.
【解答】解:(1)液态汞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产生有毒的汞蒸气,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误服会使人体组织内的酶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2)金属易拉罐应该属于可回收垃圾;
19.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请你列举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措施。
(2)铁制品保存不当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答一点即可)?
【答案】(1)涂油;(2)Fe2O3+6HCl═2FeCl3+3H2O;(3)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合理开采矿物或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解答】解:(1)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油、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在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措施是涂油。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回收再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方法。
【感悟真题】
20.[日照•中考]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答案】A
【解答】解: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乙处铁钉最易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中的铁钉只能与干
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①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中铁钉接触到的是纯氧气,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A。
21.[内江•中考]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
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
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
【答案】A
【解答】解: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不是为了美观,是为了防止钢铁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能隔绝氧气和水,可减缓钢铁的腐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性质,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能防止铁与水接触,可减缓菜刀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