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 制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处 理
称 量
配 液
滤 过
灌 封
灭 菌
检 漏
质 检
印 字
包 装
29
一、原辅料的准备
• 配制前,应正确计算原料的用量,称量时应两
1
人核对。
• 若在制备过程中(如灭菌后)或储藏期间药物
2
含量易下降,应酌情增加投料量。
• 含结晶水的药物应注意其换算。 3
30
二、注射容器的处理
(一)安瓿的种类和样式
• 现在国内易折安瓿强制使用 • 无色容器,对光敏感药物使
22
等渗溶液
1、 等渗溶液 • 在体内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的注射液 2 、半透膜 • 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 膜;人造火棉胶膜、玻璃纸等。
23
等渗调节
• 人体血液的渗透压在正常体温(37℃)时约为769.9kPa,
相当于0.9%氯化钠溶液
• 高渗:红细胞皱缩 • 低渗:红细胞破裂,溶血
24
调节等渗的方法
(1)冰点降低法
• 冰点相同的稀溶液都具有相等的渗透压 • 血浆和泪液的冰点均为-0.52℃
25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
钠的量,一般用E表示
• 如硼酸的E值0.47,是指——? • 低渗溶液调为等渗溶液,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
W=0.009×V-C ×V ×E C:药物百分浓度 E:氯化钠等渗当量 V:所配溶液的体积
才能彻底破坏热原,玻璃容器可用此 方法除热原
2 、滤过性 • 体积小,能过一般滤器,但3~15nm
超滤膜可除去热原
14
(一)热原性质
3 、水溶性 4 、不挥发性 5、 对强酸/碱/氧化剂敏感
15
(二)热原的污染途径
① 注射用水 ② 原辅料 ③ 容器、设备、管道污染 ④ 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的污染 ⑤ 临床输液器具污染
8
常见问题——安全性较低
9
课堂讨论
打针为什么会疼痛? 如何消减疼痛?
10
(二)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无菌 无热原 可见异物 安全性 渗透压 PH值 稳定性 降压物质
11
三、热原
• 热原 指能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的致热性物质 • 细菌胞壁上的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
放出来
创面用制剂
• 如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液、 软膏剂和气雾剂
手术用制剂 • 如止血海绵剂和骨蜡等
4
二、注射剂概述
注射剂俗称针剂,是指专供注入机体 内的一种制剂。
其中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 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 等类型。
5
(一)注射剂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按分散系统 溶液型 混悬型 乳液型 粉末型 注射液 注射液 注射液 注射剂
用棕色瓶
16
(三)除去热原的方法-器具中热原
• 高温法
250℃加热30min以上
• 酸碱法
玻璃容器、用具等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或 2%NaOH处理;砂滤棒用H2O2洗涤
17
(三)除去热原的方法-药液中热原
1、吸附法 配液时加入0.1-0.5%的针用活性炭,煮沸、搅拌并过滤
2、离子交换法 3、凝胶过滤法 4、超滤法
主
② 防止主药氧化:抗氧、惰性气体
要
③ 抑制微生物生长
作
④ 调节pH:4-9
用
⑤ 等渗调节剂
⑥ 其它作用-助悬、局部止痛、乳化、延效
常用注射剂附加剂有: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助悬剂、pH 和等渗调节剂、局麻剂、抑菌剂、抗氧剂、稳定剂等。常用的附加 剂见表6-1。
21
六、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和等张调节
26
等张溶液
等张溶液: 与红细胞膜 张力相等的 溶液。能使 红细胞保持 正常体积和
形态。
一般等渗即 等张:0.9% 氯化钠溶液 既等渗也等
张。
某些药物改 变红细胞膜 的半透膜性 质,使等渗 液也能溶血, 这时不等张
27
第二节 小容量注射剂
28
简介
• 小容量注射剂是指体积在1~50ml的液体注射剂, • 其一般生产过程包括:
学习要求
掌握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含义、分类及有关基本概念 掌握热原的基本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 熟悉注射剂与输液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制备方法等 掌握注射用溶剂与附加剂的应用 掌握注射剂等渗与等张的调节 熟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主要内容
1 • 注射剂概述 2 • 小容量注射剂 3 • 大容量注射剂 4 • 粉针剂 5 • 滴眼剂
2
一、无菌制剂
灭菌制剂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杀灭
无
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 一类药物制剂
菌
制
无菌制剂是指采用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
剂
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
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3
无菌制剂常见种类
注射制剂 • 如水针、粉针、输液剂
眼用制剂 • 如滴眼剂、眼膏剂、眼用膜剂
植入型制剂 • 如植入小丸、植入片
• 一般可认为: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 最强的是G—杆菌所产生的热原,真 菌与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12
热原反应
在使用注射剂时,病人常发生冷感、 寒战、发热、恶心、休克等症状,严重时 导致死亡,此症状称为热原反应。
13
(一)热原性质
1、 耐热性 • 180℃3~4小时;250℃ 30~45min
6
(一)注射剂的分类和特点
优点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作用可靠药效迅速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与禁食的患者 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生定向作用
7
缺点
注射剂不如口服给药安全,注射剂一经注入体内,药物起 效快,易产生不良反应,需严格控制用药。 注射剂用药必须有一定的注射技术,用药不方便,一般患者 不能自行使用。 工艺复杂,有严格的质量要求(3,) 必需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 和设备,生产成本高。
膜孔3~15nm可除去细菌与热原 5、反渗透法
最根本的方法是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微生物污 染及产生热原的机会 !!!
18
四、注射用溶剂
(一)注射用水
•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 《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
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
用以稀释无菌粉末或浓注射液
19
(二)注射用非水溶剂
注 a. 大豆油、芝麻油、茶油等,须精制 射 b. 应无异臭,无酸败味
用
油 c. 对碘值(不饱和键)、皂化值(游离和成酯脂肪
酸总量)、酸值(游离脂肪酸)有要求
• 乙醇 其 • 甘油
他
• 丙二醇 • 聚乙二醇
20
五、注射剂的附加剂
① 增加主药的溶解度:“注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