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漠北之战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漠北之战的故事
漠北之战发⽣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的⼀次规模最⼤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的是捣巢合围单于。

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

下⾯⼩编给⼤家讲⼀讲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漠北之战的故事。

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两路深⼊漠北,⼒求彻底歼灭匈奴主⼒。

并组织步兵数⼗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经过
西汉王朝为了推进我国北⽅地区的统⼀,彻底消灭匈奴贵族奴⾪主政权,在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经济、改⾰税收、积累财富、秣马厉兵的认真准备之后,决⼼向匈奴单于本部和东北部左、右贤王的势⼒发动进攻。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撤兵漠北的⽬的之⼀,是企图“诱罢汉兵,缴极⽽取之”。

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

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犯,杀略千余⼈,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以歼灭。

鉴于匈奴单于本部及左贤王部仍具相当实⼒并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现实,考虑到汉军经过以往多次实战的锻炼,已经积累了使⽤⼤规模的骑兵集团远途奔袭的作战经验,汉武帝决意乘河西新胜之帆,加强北线进攻。

元狩四年(前119年),他下沼实⾏币制改⾰,⼜令“初算缗钱”,实⾏盐铁专卖,以筹集战争所需要的⼤量物⼒和财⼒。

同时,与诸将商议对匈奴的作战⽅针。

他认为:“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漠)轻留,今⼤发卒,其势必得所欲。

”决计利⽤赵信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确定了⼀个集中兵⼒、深⼊漠北、寻歼匈奴主⼒的作战⽅针。

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及转运夫10万⼈,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这是规模最⼤的⼀次远征;并组织“私负从马复四万万步兵”,运送物资。

单于闻讯,转移辎重,部署精兵于⼤漠北缘,迎击汉军。

汉武帝原拟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北进,闻单于东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命卫青部出定襄。

卫青率前将军李⼴、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其、后将军曹襄等出塞后,得知单于并未东去,遂⾃领精兵疾进,令李⼴、赵⾷其从东路迂回策应。

卫青⾏千余⾥,穿过⼤漠,与早已布阵的单于本部接战,卫青先以武刚车(兵车)环绕为营,稳住阵脚,随即遣5000骑出战。

⾄⽇暮,⼤风骤起,沙⽯扑⾯,卫青乘势指挥骑兵从两翼包围单于。

单于见汉朝军队很多,兵强马壮,⾃料难以取胜,率精骑数百,突围向西北逃⾛,匈奴军溃散。

卫青急派轻骑追击,⾃率主⼒跟进。

直⾄颜⼭(今蒙古⼈民共和国杭爱⼭南⾯的⼀⽀)赵信城,歼敌⼀万九千⼈,烧其积粟还师。

李⼴、赵⾷其因迷失道路,未能与卫青会师漠北。

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后,同右北平郡(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会师,在深⼊漠北寻找匈奴主⼒的过程中,霍去病携带少量的辎重粮草,驱使所俘获的匈奴⼈为前锋为汉兵开路,跨过⼤漠,过河活捉单于⼤⾂章渠,诛杀北车耆王,⼜转攻左⼤将双,缴获敌⼈的军旗战⿎。

⼜越过难侯⼭,渡过⼸卢⽔,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三⼈。

此次远征,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万的损失数量,前后⼀共斩获胡虏70443⼈,⾄此,匈奴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只剩下匈奴单于悬孤漠北。

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临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还。

此战之后,左贤王损失很⼤,同时失去了对乌桓的控制,汉朝得以徙乌桓于上⾕、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

可见,汉破匈奴左贤王地之前,经常侵扰上⾕、渔阳、右北平、辽西等地的是以左贤王为⾸的匈奴⼈。

经此⼀战,匈奴远遁,漠南⽆王庭。

漠北之战,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的⼀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结果
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胜利⽽告终。

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使其⼀时⽆⼒渡漠南下。

西汉亦损失兵⼒数万⼈,马10万余匹。

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乎全部被歼。

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余⽇,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蠡王⾃⽴为单于,⼗⼏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

由于⼤批有⽣⼒量被歼、⼤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漠北缘⽴⾜⽽向西北⽅向远遁,因⽽出现了“漠南⽆王庭”的局⾯。

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范围的退缩。

此后,双⽅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