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有关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礼仪有关文化常识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礼仪方面有着极深的文化。

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有关文化常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称呼礼仪
一、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
“家”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二、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
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

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三、特殊的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

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

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基本介绍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

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

推排方法: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参见第1个图年上起月表。

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
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

子时:23点;;凌晨12点59分
丑时:1点;;凌晨2点59分
寅时:3点;;凌晨4点59分
卯时:5点;;早晨6点59分
辰时:7点;;上午8点59分
巳时:9点;;中午10点59分
午时:11点;;下午12点59分
未时:13点;;下午14点59分
申时:15点;;下午16点59分
酉时:17点;;下午18点59分
戌时:19点;;晚上20点59分
亥时:21点;;晚上22点59分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婚礼礼仪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的。

今天的婚礼形式上虽然有很多变化,但传统“六礼”的主体内容基本保存。

在现今社会人们更加青睐于中式婚礼,将这些传统礼仪穿插在自己的结婚庆典更加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品味风格。

下面就将介绍一些古代的婚嫁知识。

1、纳采
那才是婚礼的第一阶段,有初步达成协议、交纳定金之意。

其程
序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家不拒绝,则备少量财礼正式求婚,财力中应有大雁,即《仪礼》中所谓“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故纳彩称“奠雁”礼。

2、问名
男方家托媒人再到女方家问清女方家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准备和婚的仪式,民间俗称为“下帖”。

问明礼由问生辰八字发展到后来问生母的身份、门第的职位的高低、财产、容貌健康等方面。

问名礼实际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的命相、阴阳,一是社会地位和财产。

3、纳吉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和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现在多称订婚。

问名后,男方家将女方生辰八字和儿子的生辰八字开列,请巫卜“算命”,问凶吉祸福(俗称“合八字”)同时男方家还的再备礼物到女方家决定婚约。

旧式婚礼多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香烛、猪羊等。

民间又将此仪式称为“小聘”、“订聘”。

4、纳征
男女上方父母邀集部分亲友订立婚约仪式,由男方向女家交纳聘财,婚约至此成立。

这是六礼中最主要程序之一。

这是所送聘礼多为钱财布帛之类,而且礼品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这时夫妻关系既定。

5、请期
男方家向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的仪式。

纳征后,男方与女方家协
商晚婚的日期,如女方家推辞由男方家决定,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子”。

古代选择日期多请算命先生确定所谓“黄道吉日”而且多以逢双的日子为主。

现代这一习俗虽然保存,但在选择时多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主。

这一阶段到亲迎仪式时,女方家要准备嫁妆,而嫁妆多是成双成套的被褥、衣服、橱柜、盆桶等。

6、亲迎
新婿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到商定迎亲之日新婿带着迎亲队伍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归后,新婚夫妻再举行拜堂仪式,即传统“三拜”仪式。

随后举办宴席,宴请宾客,宴席结束还有热闹非凡的“闹洞房”活动。

至此女方才入夫家,成为丈夫宗族的正式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