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山东教育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三节,它和第二节《土地资源》是并列的,同时也是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对于建立节约、低碳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为今后学习农业、工业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空分布不均,二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本节课内容是将上一章《中国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地势》、《气候》和《河流》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得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情况: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读图、用图、及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大量教学图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
如在学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教师通过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等,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2.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受过保护水资源、节约用
水的教育,但实际上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总觉得节约用水离自己很遥远。
因此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时,可联系米山水库来学习。
一方面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米山水库也是调水的重要环节,加深学生对威海地区缺水的理解。
通过身边水污染浪费图片,加深学生对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理解,使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真正落实到实处。
【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等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运用中国的降水量图和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等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3.结合实例说出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
4.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
2、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法、图释导学法。
学法: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