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日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D.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2.
下列各项中,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A.地球的中心部分B.黄河底部的淤泥
C.鸟儿飞过的天空D.珠穆朗玛峰峰顶
3.
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
①调查并如实记录②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③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④设计调查路线⑤选择调查范围
A.①②④⑤③B.②⑤④①③C.⑤③④①②D.②③④⑤①
5.
白雪皑皑的冬季,雷鸟全身雪白,鼻孔和脚均被羽毛所覆盖;到了无雪的夏季,雷鸟又换上了黑褐色、棕黄色斑纹的羽毛。
这充分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改造环境
6.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蛇→草→食草昆虫B.青蛙→蛇→猫头鹰
C.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
7.
下面诗句没有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草盛豆苗稀B.仓充鼠雀喜
C.雨露滋润禾苗壮D.草尽兔狐愁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B.草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
9.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牛吃草B.铁生锈C.雨后春笋D.蝌蚪长成青蛙
10.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长达约6个月的太空驻留。
为了进一步延长宇航员的驻留时间,科学家尝试构建“太空生态系统”。
关于“太空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于陆地上的森林生态系统
B.“太空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空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含了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D.“太空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利用
11.
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影响,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12.
斑马发现狮子后迅速奔跑,这种生命现象是()
A.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B.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活动
C.生物体的生长活动
D.生物体能适应环境
13.
2023年9月8日,日本多地民众起诉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其停止核污水排海计划。
核废水排放入海最终会污
染()
A.海洋生态系统B.整个太平洋
C.城市生态系统D.整个生物圈
14.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C.生物课本D.病毒
15.
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性灰色野鸭将生出的鸭蛋孵化为小鸭子,鸭妈妈带领小鸭子去水中觅食,待长齐羽毛后发现有些是白色小鸭有些为灰色小鸭。
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
鸭子的脚趾间的缝比较大,鸭子划水的时候,水就不会从脚趾间的缝溜走,它游起来就更快更容易了。
以上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生物基本特征(与上述顺序对应),分别是( )
①生长发育②成熟的个体能繁殖后代③新陈代谢④遗传与变异⑤应激性⑥影响环境⑦生物能适应环境
A.②④③⑤⑥⑦B.②③①⑤⑥④C.②③①④⑤⑦D.①③②④⑤⑥
16.
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会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土壤B.水C.温度D.空气
17.
当你漫步公园时,会观察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与生物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一棵樱花树开出白色粉色的花——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听到动静的鸟拍打着翅膀飞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湖中的草鱼在取食水里的黑藻——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D.宠物狗在石凳旁随意排尿排便——生物能繁殖后代
18.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下列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
A.骆驼的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46℃才出汗
B.杂草丛生的玉米地中,玉米的产量较低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湿度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19.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0.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语“南橘北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柑橘类作物的影响
B.诗句“四境黄沙草不存”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限制植物的分布
C.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动物的影响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2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空中飞翔的小鸟
22.
地球因生物而多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虫B.机器人
C.钟乳石D.电脑病毒
23.
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下层B.岩石圈的上层C.水圈的下层D.整个水圈
24.
小明为了探究蚯蚓对环境的适应,他选择了10条蚯蚓,放在一半遮光的盒子中进行观察。
他的做法属于探究的( )A.提出问题B.做出假设C.完成实验D.得出结论
25.
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反映的食物链是( )
A.大鱼→小鱼→虾米→水藻B.水藻←虾米←小鱼←大鱼
C.水藻→虾米→小鱼→大鱼D.大鱼←小鱼←虾米←水藻
26.
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根和茎都有贮水功能,说明
A.仙人掌不进行光合作用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不进行蒸腾作用
27.
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的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
鸟类物种数量41526338
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迁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
B.森林公园营养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
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
D.山体公园由于生活环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
28.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D.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2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长颈鹿吃树叶B.一只雌猫生下几只小猫
C.地球的自转D.壁虎自断尾巴
30.
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
A.食草昆虫→青蛙→蛇B.鼠→蛇→鹰C.草←羊←狼D.白菜→菜青虫→麻雀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学习完生态系统相关内容后,老师要求各小组分别制作一个相对自给自足,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态瓶。
如图为小粤所在小组制作的生态瓶和记录的生态瓶观察报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瓶观察报告
一、材料:玻璃瓶、水草、金鱼藻、石子、泥沙、河水、2 条健康的小鱼、2 个螺蛳。
二、步骤:1.将玻璃瓶洗净,装入泥沙和石子高约 2 cm,用镊子将水草和金鱼藻种入生态瓶中。
2.先放入贝壳,后注入河水,等待泥沙沉淀。
3.待水体清澈后放入小鱼。
4.密封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
5.观察生态瓶并记录。
三、记录:
日期2 月 1 日2 月 5 日 2 月 9 日 2 月 13 日2 月 17日
水体清澈清澈
略浑浊
(白色)
略浑浊(浅
绿色)
浑浊
(绿
色)
水草正常正常正常略腐烂略腐烂
鱼健康健康健康常到水面呼
吸
死亡
(1)该生态瓶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生产者是_____,泥沙中的生物属于_____,生态瓶中的非生物部分有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小鱼、螺蛳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能被泥沙中的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为水草和金鱼藻的生活提供养料,促进了生态瓶中的物质循环。
(3)在制作生态瓶的选材中,小粤组选用的是透明的玻璃瓶,并将制作完成的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这样有利于水草和金鱼藻进行_____,制造有机物。
制作好的生态瓶要求密封,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一段时间后,生态瓶中的小鱼死亡,水体变绿,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
2.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①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历经5个多月的“绿色盛宴”后如期闭幕,此次博览会,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一次隆重传播。
园区内总面积约60公顷的自然生态展示区,是在原有的妫(guī)水河森林公园基础上改造提升而建成的。
②原来森林公园内林地生态系统相对单一,造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足。
设计师们对这里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
在原来树林的基础上补植了上万株乔木和灌木,给鸟类、昆虫等提供了栖息繁殖地。
世园会使用再生水作为唯一景观用水,水中食藻虫吞食藻类,鱼虾以食藻虫为食,岸边生活的鹭等涉禽主要捕食鱼虾。
③世园会园区与周边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
世园会闭幕后园区将被打造为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及市民旅游的目的地,并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服务保障。
(1)请写出第②段资料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如果在园区内喷洒了难以分解的农药,最后在该食物链中____体内积累最多。
下图一表示该食物链中相关生物的相对数量,丙表示的生物是____。
(2)上图二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部分。
在世园会生态展示区,枯死的树木也被保留了下来。
枯死的树木最终会腐烂消失,这一过程离不开图中的____。
(3)原有公园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很低,原因是虽然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是由于园区内生物种类比较单一,与改造后的公园相比,这种能力相对较低。
3.
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一黄河是河流生态系统,黄河源自我国西部雪山和草原,流经我国九个省、自治区,在渤海注入海洋。
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花粉和种子饮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由上述资料可知: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从资料中的 __________ 等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 等生物因素以及从地域关系来看,说明 __________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
下面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来自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这些有机物不但供给了植物自身,也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因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二表示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在此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该食物网和____________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4)请用箭头和文字写出图中与青蛙有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在短时间内食草昆虫的数量将迅速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食草昆虫的数量又趋于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5.
阅读有关我国塞罕坝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面积20029公项,森林覆盖率达78%。
它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既有河流、又有湖泊。
资料二:塞罕坝的森林相当于一座总容量为1.2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按照普通三口之家年用水量120吨估算,塞罕坝每年的水源可供104.2万个家庭使用。
资料三: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等功效。
塞罕坝的森林空气中平均负离子浓度为2000-3000个/cm3,最高值可达到84600个/cm3。
资料四:塞罕坝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分别是黄羊、青羊、水獭、豹、猞猁、马鹿、兔狲。
(1)由资料一分析,塞罕坝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三个方面,即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______。
在这些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2)资料二、资料三分别说明塞罕坝的森林在______和 ______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塞罕坝的森林在______(至少答出两项)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3)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所在的生态系统相适应。
由资料四分析,黄羊、青羊善于奔跑,这与其主要生活在______相适应;猞猁善于爬树,这与其主要生活在______相适应。
6.
根据右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
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在敢“桑、蚕、气、鱼”的新技术开发区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_________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___。
(2)鼠以草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______条。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草和狐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______,这说明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兔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
(5)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
8.
资料分析题
海阳市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椴、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
每年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请分析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
(2)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栎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3)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招虎山中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蝗虫是________关系,蛇和苍鹰是________关系。
9.
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看,图中鹰、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由于喷洒农药,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10.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环境、动植物组成和作用等方面有其不同特点。
据此请回答: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为避役、松鼠、蜂猴、长臂猿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降雨时,错落有致的各植物层,能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减少地表径流;同时主要由植物残体组成的地被物层能大量吸收和储存雨水,这些特点使该生态系统在______和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______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该生态系统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3)______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以超早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为主如胡杨梭梭、仙人掌、柠条等,其中的仙人掌与极其干旱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
(至少答出一点)
(4)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