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主体方案
一、专业介绍 (1)
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培养目标 (1)
三、人才规格 (1)
(一)专业培养要求 (1)
(二)职业岗位与范围 (2)
四、招生对象和学制 (3)
(一)招生对象 (3)
(二)学制 (3)
五、专业素质与核心技能 (4)
(一)专业素质与技能分解表 (4)
(二)核心技术及课程内容 (5)
六、模块设置和基本要求 (6)
(一)教学模块设置 (6)
(二)课程模块基本要求 (6)
(三)临床实践模块(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10)
(四)课程模块组成结构(专业课程体系) (11)
七、专业教学进程设置 (12)
(一)专业总体教学进程安排 (12)
(二)关于专业教学实施安排、成绩考核和毕业条件等相关说明 (13)
八、专业技能教学安排 (15)
九、毕业生产性(顶岗)实习与管理 (18)
(一)毕业实习进程(轮转)安排(岗位与时间)..................... .18(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习生守则. (18)
(三)毕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19)
十、教材与书目 (21)
十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22)
十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习大纲 (50)
第二部分相关附件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改革调研报告 (51)
二、教学资源配置 (51)
(一)实训(实验)装备 (55)
(二)其他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开发的教学资源 (59)
三、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59)
四、探索与启示 (60)
(一)明确办学思路,树立质量意识 (60)
(二)实践“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60)
(三)构建多元结构、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增添职业教育活力 (61)
(四)形成“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专业教学标准 (61)
(五)突破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校企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62)
(六)人才培养效果 (63)
第一部分主体方案
一、专业介绍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上海市唯一设置的培养高等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专业。

近年来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及多家知名义齿制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见习和顶岗实习的条件。

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率达90%,为各级医院口腔技工室、义齿加工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方案以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未来口腔医学技术科学发展要求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总目标来制定的。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明确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为支撑的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考核,使学生具有全方位的就业上岗能力。

使学生成为行业需要的高质量的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不同形式,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社会经济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础理论,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岗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级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人才。

三、人才规格
(一)专业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知晓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时机体结构、功能的异常改变;
(3)熟知颌面部、口腔与牙齿的正常组织、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时的异常改变;
(4)具有口腔义齿制作所需要的牙科材料学知识;
(5)具有口腔修复工艺所需要的美学、色彩学、雕刻艺术等知识;
(6)熟知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7)理解牙体、牙列缺损及缺失修复的基本理论及口腔各类矫治器的制作理论;
(8)能运用义齿制作的工艺知识,进行常用义齿的制作。

2.能力结构
(1)具有理解口腔医生做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能力;
(2)具有应用与保养口腔修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能力。

(3)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口腔材料,熟练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能力;
(4)具有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防治能力;
(5)具有沟通协作及初步的技术管理和经济运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7)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电脑运用、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
(2)热爱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3)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
(4)具有较好的中华民族优良文化底蕴、文化礼仪和伦理道德修养;
(5)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较强的意志和毅力,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
(6)具有健康的体魄,身体状况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职业岗位与范围
1.就业岗位
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工艺)专业生产岗位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包括:义齿制作、义齿质检、义齿生产档案管理等。

相关的岗位还有:口腔材料及设备公司等企业有关技术支持岗位。

2.就业范围
各级医院口腔科及牙防所技术制作中心(技工室)、义齿制作企业、口腔材料及设备公司等。

表3-1 不同职业就业岗位对职业资格等级的要求
四、招生对象和学制
(一) 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专科上线的考生及应往届高中、技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
3年,时间分配见表3-1。

表4-1 时间分配表(周)
学年教学
教学
见习教学
实习
入学毕业教育考试假期社会实践合计
Ⅰ33 3 / 1 4 10 1 52 Ⅱ36 / / / 4 10 2 52 Ⅲ/ 2 38 2 2 / 44 总计69 5 38 3 10 20 3 148
五、专业素质与核心技能
(一)专业素质与技能分解表
表5-1 专业素质与技能分解表
(二)核心技术及课程内容
1.核心技术:牙体雕刻技术、全口义齿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固定义齿制作。

2.相关课程:牙体雕刻技术、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与工程学、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实训。

表5-2 核心技术及课程内容
六、模块设置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教学由四大模块和见、实习五个部分组成,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实行学年节点学分制,选修课实行学分制。

每学生每学期需修满4学分,理论课以15~18学时计1学分,实践教学以30~36学时计1学分,社会实践活动也给予相应的学分。

(一)教学模块设置
表6-1 课程模块设置
模快性质组成
门数
时数
百分比
(%)理论实践比例
人文社科模块必修课9 242 302 1:1.25 17.4 职业基础模块必修课8 260 256 1:0.98 16.5 专业技能模块必修课 5 116 658 1:5.67 24.8 拓展技能模块选修课22 / / // 临床实践模块见、实习 6 / 1290 41.3 合计50 618 2506 1:4.1 100 (二)课程模块基本要求
1.人文社科模块
1) 思想政治理论总学时64,理论学时44,实验学时20,学分4
本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大部分。

把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容整合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理论创新,有利于
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也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在第一、二学期开设。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学分3
本课程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本质和特征、法律制度、依法治国的理论;第二,《宪法》,主要包括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第三,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是三大实体法及相应的程序法,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在第三、四学期开设。

3)大学语文总学时32 ,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16,学分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医学写作水平及语言沟通能力,增强护理工作的人文素养。

在第一学期开设。

4) 体育总学时96,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88,学分6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基本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

5) 英语总学时160,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80,学分10
本课程从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实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

以精读、阅读及听力为主,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及有关的翻译技巧,加强学生人际交流方面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大纲里所规定的词汇和语言功能,能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

6) 实用写作总学时16,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8,学分1
本课程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论文写作。

要求学生掌握部分行政公文、合同、调查报告等写作方法以及学生了解论文写作的常识,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一学期开设。

7) 语言交流艺术总学时16,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8,学分1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适当表达的基本技能的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掌握语言交流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就业的竞争能力和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第四学期开设。

8) 素描总学时32,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20,学分2
本课程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的能力,突出对于物象结构的理解与表现,尤其是突出对于面部五官结构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分为几何体石膏素描、静物素描、面部结构素描三大部分。

在第一学期开设。

9)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学时80,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50,学分5
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
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以适应现代口腔工艺对微机技术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达到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证书。

在第二、三学期开设。

2.职业基础模块
10) 正常人体学基础总学时48,理论学时28,实验学时20,学分3
本课程根据高职口腔技术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及本课程在口腔技术专业的地位和作用,从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学上以头部解剖为主,各系统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为辅。

让学生了解正常人体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学习方法,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有关课程奠定基础。

在第一学期开设。

11) 口腔工艺技术导论总学时20,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12,学分1
本课程简单介绍口腔工艺技术的行业现状、口腔结构与功能简介、口腔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口腔技工的职业素质,理解印模与模型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学期开设。

12) 牙体雕刻技术总学时192,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162,学分12
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96学时(理论12学时,实验84学时)石膏牙雕刻
第二学期64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46学时)蜡牙雕刻
第三学期32学时(实验32学时)恒牙形态的说明与石膏牙牙列雕刻本课程以能熟练进行各类牙齿的雕刻为任务引领,配以相关的牙体解剖的理论知识。

其理论部分包括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牙的萌出与牙位记录,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恒牙解剖形态,乳牙解剖形态;其中,恒牙解剖形态为主要内容。

其总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上述有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对各类牙齿进行识别与辨认,并能熟练雕刻,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为口腔专业技能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13) 口腔解剖生理学总学时32,理论学时28,实验学时4,学分2
本课程分三个学期:第一学期16学时(理论14学时,实验2学时)
第二学期16学时(理论14学时,实验2学时)课程包括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及口腔生理,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上述有关知识和技能,对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以及牙合型与颌位的关系进行识别与辨认并能指导口腔工艺技术的临床实践。

14) 口腔材料与工程学总学时108,理论学时72,实验学时36,学分6
本课程分三个学期:第二学期24学时(理论12学时,实验10学时)
第三学期28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12学时)
第四学期56学时(理论52学时,实验4学时)本课程内容包括口腔材料与口腔工程技术两大部分,主要介绍口腔修复常用材料的性能、成分、使用方法等,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口腔材料及其制品;口腔工程技术主要介绍印模及模型技术、造型材料的特性与技术、塑性材料与聚合固化技术、金属材料性能与用途、金属锻造、焊接、铸造技术以及、充填、粘固、黏结技术等,通过各种口腔材料和医学器械的操作使用,掌握其工艺技术的操作,从而达到有效修复的目的。

15) 口腔疾病概要总学时72,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12,学分4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口腔组织学基础、口腔检查、龋病及主要由其引起的一些疾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牙及牙槽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及损伤、颞下颌关节疾病等。

其总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与修复体制作有关的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全面素质,为制作符合生理功能的修复体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第二学期开设。

16) 口腔医学美学总学时24,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6,学分1.5
主要介绍与口腔医学有关的美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口腔修复美学的应用。

要求学生初步理解美学及医学美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初步将医学美学原理、知识运用到口腔工艺技术领域中来,增强口腔工艺技术人员的审美意识,指导具体的修复体制作。

在第四学期开设。

17)口腔正畸学总学时20,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4,学分1
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是研究牙、颌、面发育畸形的症状、病因、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独立学科。

它与口腔颌面部各科,尤其是牙周组织、颞颁关节功能以及颜面部形态学、修复学、生物力学、组织学、美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对正畸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畸患者,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频繁,成年人矫正人数与日俱增,使正畸学科发展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

在第四学期开设。

3.专业技能模块(名称、教学时数、学分及要求)
18)专业英语总学时32,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20,学分2
口腔专业英语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对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学等口腔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英语词汇的掌握,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翻译和理解。

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后都能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熟记专业单词,并且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本课程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应用英语学习这个工具来更好地掌握口腔领域的最新知识,达到与世界接轨的目的。

19)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总学时194,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58,学分12
本课程分二个学期:第二学期66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48学时)
第三学期128学时(理论12学时,实验116学时)主要介绍用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时,修复体的设计原理和制作工艺技术。

它以一般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颌面解剖生理及病理、材料学、美学等知识为基础,以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工艺技术为重点,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20)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总学时128,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96,学分8
主要介绍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时,修复体的设计原理和制作工艺技术。

它以一般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颌面解剖生理及病理、材料学、美学等知识为基础,以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工艺技术为重点,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第三学期开设。

21)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总学时240,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204,学分15
主要介绍牙体和牙列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专门学科,以口腔颌面的解剖、生理及材料学为基础,以高等技能性理论为主,突出固定义齿临床与技工室制作工艺技术,结合制作固定义齿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阐述,使学生能运用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制作各种固定修复体。

在第四学期开设。

22) 工艺技术专业实训总学时180,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180,学分10
本课程分二个学期:第一学期36学时(理论0学时,实验36学时)
第三学期72学时(理论0学时,实验72学时)
第四学期72学时(理论0学时,实验72学时)本课程是一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性技能训练课程,在相关专业技能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天然牙的石膏雕刻、模型制作、熔模制作、支架弯制、排牙技术、打磨抛光等主干技术技能,并能熟练掌握各类修复体制作的工艺流程。

4.职业拓展能力模块/ 选修课程安排
每学生在每学期至少选修2门,平均每学期修满4学分,方能毕业。

(三)临床实践模块(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共43 周。

1.教学见习:共5周
●第一学期1周口腔工艺技术流程见习
●第二学期2周口腔内外科临床见习
●第五学期2周口腔修复科临床见习
2.毕业实习:共38周(第五、六学期)
●冠桥修复12周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0周
●全口义齿修复12周
●特殊修复4周
(四)课程模块组成结构(专业课程体系)
七、专业教学进程设置
(一)专业总体教学进程安排
表7-1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二)关于专业教学实施安排、成绩考核和毕业条件等相关说明
1.总学时数:3124(学分154.5)理论/ 实践1:4.1
(1)本方案是为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三年制教学安排的参考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本方案为学校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选修课程主要为职业拓展技能,具体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2.每位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选修课学分方可毕业。

每学期从开设的选修课程中任选4学分的课程。

具体选修课程开设安排见表6-2。

表6-2 选修课程一览表
选修类型课程名称课时学分开课学期
公共选修课诸子百家赏析16 1 1
职业生涯规划16 1 1
视觉艺术16 1 1
正常人体学30 2 1
心理学基础30 2 1
疾病学基础30 2 2
卫生统计学30 2 2
大学计算机一级考前辅导16 1 3
文献检索30 2 3
临床医学概要30 2 3
体育专项72 4 第3、4学期多媒体制作30 2 5
专业选修课口腔公共卫生16 1 2 口腔设备保养与维修16 1 2 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16 1 2 儿童口腔医学18 1 3 口腔预防保健18 1 3 老年口腔医学18 1 4 口腔影像学16 1 4 市场调查与营销16 1 4 口腔新技术16 1 5 齿科技工管理16 1 5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基本要求主要指本专业完成职业能力训练所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室(中心、基地),内容包括校内外实训室(中心、基地)名称、规模、功能和主要设备装备。

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实训、顶岗实习、计算机上机、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分散和集中安排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等项目,要阐明实验、实训的具体要求。

实验课时一般不低于该课程
总课时的20%。

对于实验时数超过课程学时30%的课程,尽可能专门开设实验课,单独考查评分。

实验课程不及格者,原则上不能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60%。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按照基础、提高、综合三个层次和基本实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模块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表7-3 实践教学安排一览
模块组成实践方式实践时数实践场所备注
人文社科模块社会实践、文体活动
阅读书写、综合练习
上机实训
302
校外活动
课堂教学
计算机室
语音室
在实践教学
体系的设计
上,要按照
基础、提高、
综合三个层
次和基本实
验、单项技
能训练、综
合技能训
练、综合实
习、社会实
践等模块构
建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职业基础模块实验
示教
综合练习
256
实验室
实训中心
专业技能模块示教
实验
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
658
实验室
实训中心
临床实践模块教学见习、毕业实习1770 临床实习医院合计2916
4.社会实践具体安排
表7-4 社会实践安排一览
序号社会实践项目
组织形式时间
学时/学期
学分负责部门班级社团个人
1 国情知识竞赛√ 3 1 党支部、团委
2 创文明活动√√18 6 党支部、团委
3 艺术节、文艺活动√√√ 6 2 党支部、团委
4 献爱心活动√√ 6 2 党支部、团委
5 业余党校√√
6 2 党支部、团委
6 体育竞赛、运动会√√ 6 2 学生办公室
7 公益活动√√ 6 2 学生办公室
8 心理健康指导√√ 3 1 学生办公室
9 就业指导√ 3 1 招生办公室
10 专业学习指导√ 3 1 教务办公室
合计60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