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建设信息化智慧课堂演绎键盘上的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建设信息化
智慧课堂演绎键盘上的交响曲
作者:孟焕珍
来源:《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第7期
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57 年,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
近
年来,学校在“责任育人”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确立了“管理军事化、课堂高效化、文化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并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历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
育信息化建设,从“校园网、班班通”,到“提前读写网络教室”的建成,历经十多年的努力
与探索,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006 年,学校从深圳引入“八岁能读会写”课题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整合,学校从一所薄弱校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市的一所窗口学校。
2012 年,在太原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建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实验团队的引领和支持下,学校原有的“提前读写
实验课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探索“人人通”条件下的高效课堂。
“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人人通试点”项目实验课题的研究,把
信息技术运用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撑。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学校形成
了特有的数字文化,打造出了信息技术化的智慧课堂。
快乐键盘轻松识字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实验教师采取“多认少写,先识后写”的策略,使用实验教材和人教
版教材同时教学。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韵文识字、形象联想、情境识字、归类识字、游戏识字、
信息技术识字等方法进行集中识字教学。
使用计算机打字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
学生们在入学八九个月后,随着计算机使用
的不断熟练,识字量也大幅增加。
针对每节课识字量大、难度高的问题,我们还借助识字游戏
课件,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计算机与语文教学相
结合,六七岁的孩子们用一双双小手敲击键盘,屏幕上迅速跳出一个又一个字,音和形在飞快
地结合;然后又把一个又一个字串联成一句话、两句话、一段话乃至一篇短文,意思出来了,
语境出现了,每个词的意义也显现了,一切都活了。
实验班学生在二年级结束的时候,绝大多
数学生的识字量已达到2500 个左右,提前完成了小学6 年的识字要求,解决了阅读瓶颈。
无限网络大量阅读
在识字教学已经形成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学校实验课题组又把重心转移到阅读和写作教学
方向上来。
实验教师在让学生大量识字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一二年级起步阅读———掌握方法,培养习惯。
伴随识字的“识读”“读识”,让儿童尽早捧起书本。
中年级单元阅读———加大密度,重在积累。
采取的策略是精读一篇,略读几篇,浏览一组(速读,网上阅读),加大“刺激”“撞击”。
高年级的名著导读———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把名家名篇一
本本引进课堂,引向海量阅读。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导读和交流的作用。
读前介绍书中精彩
之处,引发读书兴趣;读中抛出有趣问题,引起交流共鸣;读后发表自己感想,总结读书方法。
这些丰富多样的交互学习方式,不借助网络是无法完成的。
特别是“网络平台”上的60 多万
字的阅读资源,让此项实验如虎添翼,为教师引导学生海量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读书效率,实验教师边实践边总结方法。
我们把实验
教师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
1援读前介绍书中精彩之处,引发读书兴趣
导读,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孩子们阅读,一般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进行。
根据作品特点,可以有多个切入点。
(1)以“书名”为切入点
书名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信号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由于书名包含的信息有些是明晰的、有些是模糊的,所以由书名展开猜想本身也充满了乐趣。
孩子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预言书中的故事;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
编织他们心中的故事。
(2)以“情节内容”为切入点
故事情节是吸引孩子的基本要素,我们选择精彩的内容情节串讲,以“情节分享”贯穿始终。
(3)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
人物形象鲜明(众多)的作品,可以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展现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性格特点,由对人物的兴趣引发阅读的欲望,像《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长袜子皮皮》等。
2.读中抛问题给方法,引发交流共鸣
一是看绘本插图续故事。
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绘本的阅读,让识字不多的孩子们,通
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
孩子们读完一本书,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自己再补充内容,充分
发展孩子们喜欢动手涂鸦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画边写,孩子们兴趣浓厚,续编创作出了自己
独特的绘本故事,展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根据图片,把短短的故事通过自己的理解,讲述
得更完整、更丰富。
二是批注式阅读方法。
批注式阅读指的是边读边把内心即兴的最真实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记
录下来,有分析式、评价式、感想式、疑问式、补充式等。
3.读后发表自己感想,总结读书收获
读书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文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更应该产生对故事中人物语言、行为及对
待事物的态度的思考和评价,是对章节内容的提炼和总结,也是阅读中深入思考的过程。
话题拓展,将阅读和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再思考。
开放式的话题更能引发更多孩子的阅读兴趣,再通过网络平台记
录下来,和同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别有一番天地!
此外,学校借助网络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阅读课,让课外阅读“登堂入室”,如阅读欣赏
(勾划、批注)、读物推荐(交流、点评)、读书汇报、图书选购、与作家面对面等。
实验班学生在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量普遍达到50 万字以上,多的甚至达到几百万字。
慢慢地,不仅是实验班的学生,全校学生都在实验班理念的影响下,
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扩展视野灵动写作
学生大量识字、阅读后,普遍产生了表达、写作的冲动,写作便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达,一种提升激扬生命的行动。
根据我校的
实验历程,我们归纳了各年级段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核心是“创设习作的环境,张扬孩子的
个性”。
一二年级先放胆,后规范。
一年级开放写作,不规定内容,不辅导写作技巧,任由儿童自
由自在地尽情倾吐心情和感受,目的是让儿童在放胆表达中点燃言说激情,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年级通过生活实践和阅读创设大量的相似情境,注入思维的源泉,在读写同步中,逐步
规范语言,发展思维。
当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表达欲望越来越强时,老师们便把学生带
出教室,从景物、动物、植物、游戏等不同角度写所见所闻所感,比如带学生进行游戏(多米
诺骨牌、吹泡泡等)后进行即兴作文。
三四年级提倡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写作,拓宽空间,逐步掌握多种表达形式。
由于学生的阅
读是个性化的,兴趣也是个性化的,比如你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孩子们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
表达也各不相同。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转到关注外面的世界。
文章不再追求
篇章的长短,字数的多少,这是学生习作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五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
“母亲河巡礼”专题学习,在阅读课文、探究黄河文明和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用
不同体裁的写作表达“拯救母亲河”的主题;又如“走进西部”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带领孩
子们走进西安,真正探寻西安的历史文化,孩子们写下了一系列关于西安历史的探讨和反思性
文章。
可以说,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创设了充满快乐、速度与激情
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产生了令人惊叹的影响。
智慧课堂活力校园
近年来, 学校领导多次带领实验教师走出去,赴深圳、上海等地观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而后大胆提出建设智慧课堂的构想。
智慧课堂即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
及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
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学生智慧发展。
在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中, 学校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语文延伸到多门学科, 依托“狸米学习”“一起作业”“人人通”“迅飞畅言”“天闻数媒”等网络平台,实现了语、数、英、美
等学科的在线互动与学习。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的有效融合,学校利用网络
高清视频互联互通的特点,协同太原市17 所课题学校多次进行远程网络协同教研,简洁、省时、高效,网络沟通无限。
此外,信息技术还应用于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校的全面管理,3D 打印、智能机器人和无线电社团让学生个性飞扬;钉钉考勤管理、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图书智能系统、校内智慧云平台让管理更轻松、更便捷。
充满快乐、速度与激情的信息化氛围使校园生机
勃勃、活力四射。
课题实验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验教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丽娟老师荣获第三届
“七彩杯”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景红丽老师在“全国创新杯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朱菲老师获得山西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
得到大幅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军校
‘三化’标兵单位”“全国教科研先进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山西省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基地校”“山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项实验成为学校的品牌,成就了教师的发展,让孩子们一生受益。
打造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现代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