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作文素材"中国古代诗词咏竹对联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考:作⽂素材"中国古代诗词咏⽵对联欣赏
语⽂:⾼考作⽂素材: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咏花篇(⽵)
⼀、⽵的典故(选)
⽵报平安⽵:⽵简。
⽵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指平安家信。
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植下》: “ 北部惟童⼦寺有⽵⼀窠,才⻓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报⽵平安 ” 。
⽵苞松茂根基象⽵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
⽤作视⻓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喻家族兴盛。
《诗经·⼩雅·斯干》: “如⽵苞矣,如松茂矣 ” 。
明·范世彦《磨忠记》: “ 祝寿享,愿⽵苞松茂,⽈⽉悠⻓。
”
⻘梅⽵⻢⻘梅:⻘的梅⼦。
⽵⻢:⼩孩当⻢骑的⽵竿。
⽐喻男⼥⼉童在⼀起玩耍,天真⽆邪的感情。
唐·李⽩《⻓千⾏》诗: “ 郎骑⽵⻢来,绕床弄⻘梅。
同居⻓千⾥,两⼩⽆嫌猜。
”
茂林修⽵修:⻓。
茂密⾼⼤的树林⽵林。
晋·⺩羲之《兰序集序》: “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
”
⽵林七贤魏晋年间七个⽂⼈名⼠的总称。
《魏⽒春秋》: “ 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涛、河南向秀、籍兄⼦咸琅邪⺩戎、沛⼈刘伶相与友善,游于⽵林,号称七贤。
松⽵梅岁寒三友松⽵越冬⽽不雕,梅耐寒⽽开花谓岁寒三友。
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称为《⽵枝⼦》。
唐教坊曲名。
后⽤为词牌。
有时词曲合称《⽵枝》。
原巴渝(今四川东部)⼀带⺠歌。
唐诗⼈刘禹锡根据⺠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光和男⼥恋情。
此后各代诗⼈写《⽵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俗和男⼥爱情。
⽵坞听琴全名《秦攸然⽵坞听琴》。
杂剧剧本。
元⽯⼦章作。
写道姑郑彩鸾在⽵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互相爱慕⽽结合的故事。
⽵书纪年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
因原本写⽵简⽽得名。
⽵林精舍梵⽂意译。
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
⽵溪六逸据《新唐书·李⽩传》,唐诗⼈李⽩客居⼭东任城(今⼭东济宁),与孔巢⽂、韩淮(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共隐于徂徕⼭,酣歌纵酒,时号 “ ⽵溪六逸 ” 。
丝⽵管弦泛指⾳乐。
也作 “ 管弦丝⽵ ” 。
是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
晋·⺩羲之《兰亭集序》: “ 虽⽆丝⽵管弦之盛,⼀斛⼀咏,亦⾜以畅叙幽情。
”“ 丝 ” 指弦乐器, “ ⽵ ” 指管乐器。
芒鞋⽵杖芒鞋:⼀种草鞋。
⽵杖:⼿杖。
⽐喻随⾝使⽤的东⻄。
宋·陈师道《绝句四⾸》: “ 芒鞋⽵杖最关⾝。
”
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
⼈间此夜频前席,凉⽉虚窗更⾃宜。
13、⾬⽵刘崧
沧波⽯⾯晚阴凉,翠筱娟娟过⾬⾹。
何许鹧鸪啼不断,⻩陵祠下是三湘。
14、新笋⺩世祯
绿⽵畦中笋数竿,穿丛⼀⽈⼏回看。
呼童早起浇新⽔,待听⻛声送⾬寒。
15、⽵唐陈陶
啸⼊新篁⼀⾥⾏。
万竿如瓮锁⻰泓。
惊巢翡翠⽆寻处。
闲倚云根刻姓名。
16、⽵⾥⺩安⽯.宋。
⽵⾥编茅倚⽯根,⽵茎疏处⻅前村。
闲眠尽⽇⽆⼈到,⾃有春⻛为扫⻔。
17、咏⽵杨万⾥.宋(1127-1206)。
凛凛冰霜节。
修修⽟雪⾝。
便⽆⽂与可。
⾃有⽉传神。
18、题画(清)郑板桥
新⽵⾼于旧⽵枝,全凭⽼枝为扶持;明年再有新⽣者,⼗万⻰孙绕凤池。
19、紫⽵花晏殊.宋(991-1055)
⻓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
窗南⾼卧追凉际,时有微⾹逗晚⻛。
20、庭⽵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借四邻。
21、⽵⽯清郑板桥
咬定⻘⼭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北⻛。
22、⽵⽯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不须⽇报平安,⾼节清⻛曾⻅。
23、予告归⾥,画⽵别潍县绅⼠⺠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枝清瘦⽵,秋⻛江上作渔竿。
24、清郑板桥题画
⼀⽵⼀兰⼀⽯,有节有⾹有⾻,满堂皆君⼦之⻛,万古对⻘苍翠⾊。
有兰有⽵有⽯,有节有⾹有⾻,任他逆⻛严霜,⾃有春⻛消息。
25、病中⻅窗外⽵感赋董必武 1952年3⽉4⽇
⽵叶⻘⻘不肯⻩,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更有笋尖出⼟忙。
四、咏⽵对联
1、 “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潇潇洒洒,⻛来四⾯⼜何妨? ”
以⽵拟⼈,⼤丈夫能屈能伸,有凌云壮志,且⻛承四⾯,左右逢源,得⼼应⼿,何等潇洒⾃如。
2、 “ ⼭⾊不随春⽼;⽵枝⻓向⼈新。
”
“ 为天地⽣春,抚节⻓存终古绿;与松梅作伴,洁⾝共证辟寒⼼。
”
翠⽵四季⻓春,给⼤地注⼊永恒⽣机。
松⽵梅为 “ 岁寒三友 ” ,不畏⻛霜⾬雪,始终保持洁净的⾝⼼,令⼈钦佩赞美。
3、 “ 千古虚⼼尊此⽼;九州⾼节拜先⽣。
”
“ 宜和⽵论虚和实;不与谁争⾼与低。
”
赋予⽵以⼈格灵性,虚怀若⾕,亮节⾼⻛,既虚⼜实,能⾼可低,受到世⼈的尊敬。
4、 “ ⽵笋出墙,⼀节须⾼⼀节;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
此联对仗⼯巧,含蕴深邃。
上联讴歌⾬后春笋⻓成嫩⽵,坐看成林,给⼈间带来⽆限春意。
下联借宋朝卢梅坡《雪梅》诗意:“ 梅须逊雪三分⽩,雪却输梅⼀段⾹ ” ,表⾯上像贬梅褒雪,其实隐含梅⽐雪⾹的理趣。
据《雪涛谐史》载,上联为⽼师嫌学⽣只送三分银⼦学费太少,下联喻学⽣吝啬,⼀分也不再加。
这样曲解诚然幽默,却不免俗⽓了。
5、 “ 劲节⽣来瘦;⾼材⽼去刚。
”“ ⽵⻘怀素志;梅⽼秉芳⼼。
”
这两联赞修⽵坚韧不拔、朴素⽆华,和梅花⼀样,越⽼越芬芳可⼈。
6、现代·冯志福
台榭藏幽篾刃牵怀是处篁溪胜兰亭;
⼲宁流⾦绥江吐⽟他年歌舞动⻘云。
7、现代·徐园园
尽⽇相亲惟有⽵;⻓年可乐莫如书。
8、现代·秦⼤我
虚⼼成⼤器;劲节⻅奇才。
9、现代·梅道⼈
我亦有亭深⽵⾥,也思归去听秋声。
10、现代·⽅振
绿⽵⼊幽径,⻘萝拂⽵⾐。
11、现代·湖南左重庆
菊兰⾦秋傲霜轻冷;梅⽵隆冬⽃雪抗寒。
12、现代·河南李进学
千⼭夜静⾹林⽉;万壑凉⽣⽵阁⻛。
13、现代·周志⾼
⼭静⽵⽣韵;池清兰⾃⾹。
14、唐⽩居易
⽔能性澹为吾友;⽵解⼼虚即我师
15、题画⽵联明唐寅
⼩亭结⽵留⻘眼;卧榻清⻛满⽩头
16、题画斋联明傅⼭
⽵⾬松⻛琴韵;茶烟梧⽉书声
17、集唐诗句联清朱彝尊
千树梨花百壶酒;⼀庄⽔⽵数房书
18、题画斋联清汪⼠慎
⽵宜著⾬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19、题⽵联清郑燮
未出⼟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
20、题赠友⼈联清郑燮
此⼈如碧梧修⽵;其志在流⽔⾼⼭
成⽵在胸与 “ 胸有成⽵ ” 同。
成⽵:现成完整的⽵⼦。
原指画⽵⼦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的完整形象,画起来才得⼼应⼿。
⽐喻临事有定⻅或事前已有全⾯考虑安排,因⽽显得清静⽽有把握。
宋·苏轼《⽂与可画⾕偃⽵记》: “ 故画⽵必告得成⽵于胸中,执笔熟视,乃⻅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
” 宋·晃补之《赠⽂潜甥杨克⼀学⽂与可画⽵求诗》: “ 与可画⽵时,胸中有成⽵。
”
斑⽵⼀枝千滴泪⽑主席的诗词,说的湘君娥皇,湘夫⼈⼥英的故事。
”
⽵夫⼈
在古代诗⽂中,”⽵夫⼈”是⼀个使⽤频率较⾼的词语。
例如北宋苏轼《送⽵⼏与谢秀才》⼀诗:”留我同⾏⽊上坐,赠君⽆语⽵夫⼈。
”⼜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诗:”瓶竭重招曲道⼠,床头新聘⽵夫⼈。
” 何谓”⽵夫⼈”?原来,它是古代⼀种消暑⽤具。
《辞海》上解释说:”夏天睡时置床席⾯取凉的⽤具,⽤⽵⻘蔑编成,或⽤整段⽵⼦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
”可是现在⽵制品市场上所⻅甚少。
⼆、⽵⼦与中国诗画
⻘⻘翠⽵古往今来吸引了⽆数⽂⼈墨客,他们⾯对⽵⼦有感⽽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量⽵诗,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诗画记载。
在叙⽵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个动⼈的爱⽵故事。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书法家⺩徽之(⼦猷)(⺩羲之⼦)曾 “暂寄⼈空宅住,使令种⽵。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何可⼀⽈⽆此君! ” 他平⽣爱⽵,可算⽵⼦的好知⾳。
宋代苏东坡对⽵⼦的评价也很⾼,他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 “ 可使⻝⽆⾁,不可使居⽆⽵。
⽆⾁使⼈瘦,⽆⽵令⼈俗。
⼈瘦尚可肥,俗⼠不可医,…… ” 。
清代杰出艺术家 “ 扬州⼋怪 ” 之⼀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画⽵,他题于⽵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骚。
他在《⽵⽯》图的画眉上题诗⽈: “ 咬定⻘⼭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北⻛ ” ,⾼度赞扬⽵⼦不畏逆境、蒸蒸⽈上的秉性。
在中国⾰命史中,先辈们以⽵题诗作画也颇多,其中以⽅志敏烈⼠最为典型,他⾃撰对联挂于卧室以⾃勉: “ ⼼有三爱奇书骏⻢佳⼭⽔,园栽四物⻘松翠⽵⽩梅兰 ” ,甚⾄⾃⼰的⼉⼥也以松、⽵、梅、兰命名,⾜⻅⽵⼦在他⼼中的地位。
他在⾰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贯⻓虹的史诗: “ 雪压⽵头低,低下欲沾泥。
⼀轮红⽈升,依旧与天⻬。
”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古就重视画⽵,这不是偶然的,⽵⼦⾼尚的精神⻛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
画⽵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已形成专⻔的绘画题材;国画中的墨⽵就是唐代创始的。
宋代以后画⽵更具成就。
画⽵名家层出不穷。
⼤诗⼈苏东坡是画⽵的艺术⼤师,他的次⼦苏过是画⽵名⼿,他的⾄友⽂与可也是画⽵的⼤家,在画⽵⽅⾯有⾼超的技艺。
苏东坡关于 “ 胸有成⽵ ” 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图》,能得 “ 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可动,不笋⽽成 ” 的绰约⻛姿。
他的著名⽂章《⽂与可画赏笛⾕偃⽵记》是⼀篇传颂千古的佳作,⽂章说: “ 画⽵必先得成⽵于胸中 ” 。
各朝代画⽵名家各有特⾊,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
他们画⽵都⼗分传神⽽逼真,因此⽩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静听疑有声 ” 。
清朝画⽵也相当兴盛, “ 扬州⼋怪 ” 的异军突起⼜为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
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且表现了作者的⼈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
他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图,还留下了《题画⽵六⼗九则》,他赞美 “ ⽵君⼦、⽯⼤⼈、千岁友、四时春 ” 。
⽵⼦虽⽆牡丹的富丽,松柏的伟岸,桃李的娇艳,杨柳的轻盈,但它⻘翠欲滴,四季常⻘,格⾼韵胜,明净⽽深邃。
⽵下品茶则绿⾊盈盏,⽵下饮酒则翠绿满怀。
晋代有”⽵⽊七贤”在⽵林中清谈,唐代”⽵溪六逸”隐居于徂徕⼭的⽵海中,纵酒酣歌,谈诗论⽂。
⽵径通幽处,⼈在画中游,郑板板赞⽈:”⽵君⼦,⽯⼤⼈,千岁友,四时春"真恰如其分。
⽂⼈⼠⼤夫喜欢⽵⼦不仅是由于其⾃然外观,⽽更多是由于它那 “ ⽐德 ” 意义,即将⽵⼦的⾃然形状跟⼈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居易的《养⽵记》就将⽵⼦ “ 本固 ” 、 “ 性直 ” 、 “ ⼼空 ” 、 “ 节贞 ” 等特点,⽐拟君⼦的品德修养。
三、咏⽵诗(选)
1、昌⾕北园新笋(唐)李贺
斫取⻘光写楚辞,赋⾹春粉⿊离离。
⽆情有恨何⼈⻅?露压烟啼千万枝。
2、⽵⾥馆(唐)⺩维
独坐幽篁⾥,弹琴复⻓啸;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3、题⽵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劲节是吾师;⼈⽣贵有胸中⽵,经得艰难考验时。
4、咏⽵⽅志敏
雪压⽵头低,低下欲沾泥,⼀轮红⽈起,依旧与天⻬。
5、⽵(题画诗)邓拓
阶前⽼⽼苍苍⽵,却喜⻓年衍万竿,最是虚⼼留劲节,久经⻛⾬不知寒。
6、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不可居⽆⽵。
⽆⾁令⼈瘦,⽆⽵令⼈俗。
⼈瘦尚可肥,⼠俗不可医。
7、明.徐渭《⻛⽵》
⽵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
细看昨夜⻄⻛⾥,若今琅玕不向东。
8、清.⺩慕兰《外⼭⽵⽉》
待到深⼭⽉上时,娟娟翠⽵倍⽣姿。
空明⼀⽚⾼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9、清.⺩慕兰《⽯⻔⽵枝词》
⼭南⼭北⽵婵娟,翠涌⻘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10、咏⽵⺩吉
夜⾥照时⾦琐碎,清⻛拂处⽟玲珑。
岁寒别有⾮常操,不⽐寻常草⽊同咏⽵⽞虚⼦
11、咏雪⽵朱元璋
雪压⽵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出,依旧与云⻬。
12、⽵⽂徵明
分得亭亭绿⽟枝,⾬馀⽣意满阶除。
凌霄已展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