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20高一下·宣城期末) 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生产力——建立在西方先进的科技基础上的近代企业。
客观上讲,这些企业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以下属于这一生产力的代表性企业是()
A . 继昌隆缫丝厂
B . 汉阳铁厂
C . 陈联泰机器厂
D . 大生纱厂
2. (2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主要目的是()
A . 避免君主专制独裁
B . 打破“君权神授”的神话
C .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
D . 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
3. (2分)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
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4. (2分) (2019高二下·萧县月考) 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
因此朝议制度()
A . 防止了君主专制
B . 减少了决策失误
C . 缓和了阶级矛盾
D . 提高了办事效率
5. (2分) (2020高一下·衡阳开学考)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
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 . 反映了《礼记・礼运》中“大同”的思想
B . 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
C . 体现了农民起义中的社会主义平等色彩
D . 符合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
6. (2分) (2019高二下·淄川期中) 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
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进爵。
这说明()
A . 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 . 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 . 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 . 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7. (2分)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A .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 .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 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D .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8. (2分) (2017高二下·陆川月考) 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
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
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 . 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 . 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之中
C . 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
D . 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9. (2分) (2020高三上·应县开学考) 《希腊城邦制度》载:“……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此种状况最早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 召开公民大会
C . 设立民众法庭
D .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10. (2分) (2020高一下·奉新月考) 唐代官府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为了保证官府工匠均是技能工巧者,规定地方州县的工匠以“团”“火”为单位,在官府服役时不许隐巧补拙,避重就轻。
这一规定意在()
A . 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 . 垄断手工业生产市场
D . 保证官府作坊的优势
11. (2分)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
A . 五百人议事会
B . 民众法庭
C . 陶片放逐法
D . 平民保民官
12. (2分)(2019·河北模拟)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从本质上看它是封建制度内的自我调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肇端。
此观点认为,洋务运动()
A . 中体西用思想有进步性
B . 是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C .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 . 主观目的背离历史潮流
13.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这反映了()
A . 旧氏族贵族专权导致城邦危机
B . 中产阶级要求推翻贵族统治
C . 社会变化导致民主政治的萌芽
D . 农民主要诉求是政治自由化
14. (2分) (2017高三上·全州月考)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
这一变化()
A . 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B .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D . 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15. (2分) (2017高二下·广河期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6. (2分) (2019高二下·广东期末) 1990年,首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张。
第一天排队的人从餐厅二层一直排到大马路。
餐厅营业的首个周末就创下了全球麦当劳单店单天营业额46万元的最高纪录。
这说明()
A . 美国正在对中国经济侵略
B . 国家政策影响民众生活
C . 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到来
D . 深圳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
17. (15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忠孝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
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
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特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十年身到风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晚清的四、读華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病酿期。
新式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美学类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
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
甲午一役后,士大夫读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
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
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
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草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
18. (15分) (2018高一下·新津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
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
——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
并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19. (10分) (2019高一下·赣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
17-1、
17-2、
18-1、
18-2、
18-3、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