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从狭义作文向广义作文的全方位教学转移——高中作文教学新课改策略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基础,“识”
是提升考场作文品位的必要条件。
作文练习贵在踏实勤奋、有条不紊; 贵在知识积累、方法运用自如; 贵在考场上以变应变、妙笔生花 。
作文全方位教学:分阶段定 点定项练习;倡导我文写我 心,我文抒我情。
作文全方位训练
一百二十字诀(一)
扎实打基础,才识不可无; 方法学到手,临场方自如; 审题应仔细,主题不偏移; 创新要提倡,瞎编见鬼吧; 自然最重要,真情不可少; 纯朴见睿智,雕琢是掩饰;
3.生动活泼的习作园地
班中办刊物,取名有讲究。寄语哲理, 意味深长,比如取名《心泉叮咚》,意在要 求学生写作要写出真情实感,让自己心灵的 泉水叮叮咚咚流淌出来;取名《月季花》, 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努力写出一篇至少让自 己感到比较满意的作文,就像月季花月月开 放月月能红;取名《台阶》,特地为之写序 《台阶赋》(代创刊词):
请以”茶杯“为话题,展开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话题作文有什么特点?
相关性
只规定话题的范围 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题目
文体
自由性
选材
写法
哈哈!只要围绕一个话题,
就可以……
料
材
话 说明 揭示
范 解释
围 例子
题
列举 暗示
作 文 感悟
(二).话题作文“茶杯”题解及构思示范
茶杯,身长长的,口圆圆的, 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每个人 都用过它。端起一杯茶,可 以为你解渴,可以品茗提 神,可以消磨时光…… 总之,你感到了舒服。 但是,茶杯也有许多故 事,能产生许多联想, 会带来许多思考你有 过这样的经历吗?
一.尝试“五结合” 既要“封闭”更要“开
所谓封闭性作文,是指思维局限在 一定范围内,形式上受到种种条件限制 的作文。
所谓开放性作文,是指写作过程中 的思维活动和形式都不受任何限制的作 文。
“五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熟悉程度选择 题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体裁; 根据自己的写作情绪捕捉“灵感”,根 据内容的需要决定文章的篇幅。
口头表达训练指导及范例
口头作文重在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即兴 表达能力,按“三级”化训练,每一级都有 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口述是口头作文的初级 阶段,要求口齿清楚,表情自然,叙事完整, 重点突出;辩论是口头作文的深入和发展,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有理有据,有说 服力;演讲是口头作文的高级形式,它要求 观点鲜明,说理畅达,有感召力。
2.有“限”和无“限”相结合
课内作文一般都是有条件限制的作文:不附其他 条件的半命题作文,留给学生灵活发挥的余地最大; 全命题作文只能紧扣原标题写;提供材料式的作文, 一般都附有具体要求,可以从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出几 个观点,从众多角度中选择适宜自己写作的角度,联 系生活实际作文;既提供材料又命题的作文限制得很 “死”,因为标题已经确定了写作该文的角度或观点: 近几年较流行的话题作文,留给学生较广阔的写作空 间,体现了较开放的写作思想。
策划者:我想想--好。不过,我倒希望通过这 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再次跟大家“沟通心灵”。
群记者:如果能这样,我们大家为你热烈鼓掌。 策划者:雨匆匆地走了,
风悄悄地溜了; 大地洗了把脸, 青山梳了下头, 白云犹如天马行空…… 你看到了吗? --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群记者掌声雷动。)
2.丰富多彩的评改
是要自然,纯朴。
四.寻找突破口 话题作文专项训练
话题是谈话 的中心、内 容、 由 头……
围绕话题写 成的文章, 便是话题作 文。
(一).话题作文的常见类型
1.寓言型:有取用现成寓言故事和虚拟寓言故 事两种形式。 2.概念型。概念本身一般比较抽象,拟成题目 时,往往以诠释概念的形式出现。 3.现象型: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几朵小浪 花,给出一个话题引发人们的思考或联想。 4.哲理型:支撑话题的材料本身带有很强的哲 理性,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名言警句。 5.劝戒型: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鼓励和告诫的 作用,其中有些是以寄语的方式出现。 6.问题型:话题涉及人们关注的一些焦点谈论 问题。问题本身不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完全可 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记者2:我想就进取精神问一个问题,假如我在班里 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了,我算不算是富有进取精神 的学生呢?
策划者:不一定。进取精神的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 进取,如果他(她)永远满足于班级第一,那么他 (她)的进取心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记者3:你说的创新意识是什么?有报道说,某小学 某老师要求学生每个词语抄写一百遍,有个学生想了 个办法,用胶布把五支笔芯胶成一排,可以同时抄五 个字。人家要抄一百遍,他只要抄二十遍。请问,这 是不是创新意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程继伍
从狭义作文向广义作文的 全方位教学转移
——高中作文教学新课改策略
学习目标
1.正确领会和把握《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必修课“表达与交流 ”九条标准的内涵。
2.更新观念,真正实现从狭义作 文的单一化写作向广义作文的全方 位教学的转移。
“高语新课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部分 九条标准:
让学生都能过把“记者”瘾
--模拟记者招待会案例
(策划者:浙大附中 程继伍 张国英)
教师指导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 过程〕等过程。以下选摘部分〔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奏: 1、策划者提前三天与学生代表讨论并拟定本 次活动的具体办法。 2、学生代表要求同学们提前准备“采访”内 容,以个人和集体采访的方式均可。问题力 求现实、新颖和有价值,并有随机发问的心 理准备。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 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 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 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 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 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 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 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 有一定的感染力。
作文全方位训练
一百二十字诀(二)
套文最可悲,范文不可背; 追风要不得,形式自斟酌; 表达全方位,描写排首位; 语言像翅膀,书写同化妆; 写作无捷径,勤练是根本; 功到自然成,等你拿高分。
描写
表达方式
叙述
写作
说明
方法
写作技巧
关于真情与虚构: 1、所遇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是中学生“真情”的主体。 2、真情不排斥虚构,但要 遵循生活的“法则”,尤其
三.指导是关键 夯实功底全面提高
能力来自于悟性,悟性体现为一 种睿智,睿智的基础是才识。
才——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积累
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胆的想 象、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语言是把作文写活的 基本保障。
识——正确地理解考题、深刻地分析问题、敏
锐地认识世界、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材料和写 作技巧,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 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表达“我”的独到见解, 甚至使其闪现哲理的光华。
教师重“评”的同时离不开“析”,有时 不妨以“析”代“评”,“评”“析”结合。 在一次有计划的写作训练之后,既作全面整体 “评”,也对一些典型工作具体“析”,既 “评”可取之处,更“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还可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包括好的和 有问题的作文)进行比较评析;有时根据需要, 教师可以分阶段定点定项评析;评析的方式也 要不断翻新。
课外作文不带或少带限制性条件。
3.应试和“放胆”相结合
“放胆文”重在打基础,练能力, “应试文”重在对平时已具备的基础 和能力的灵活运用。
4.口头与书面相结合
应试性作文只能是书面形式,口 头作文应属“放胆文”。它受一定条 件的限制,或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5.“图”和“文”相结 合“图”、“文”相结合的实质是
形象和抽象的结合。高中学生不仅要 会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还要学会写 一定规模的较为抽象的议论文。
“图”、“文”相结合的作文训 练方法是记叙文、议论文训练的一种 辅助手段。
二.关注三环节 指导评改激励都不误
1.恰到好处的指导
课外作文不带任何限制,各个学生写作 (或活动)的题材、体裁(及其它形式)、 内容都不一样,有很强的随意性。教师一般 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只能随机并 有所选择地针对特定的“一篇”(或一个人 的活动)进行指导。
策划者:可以试试。 记者(商讨议论后)4:请你把头转向右边, 从窗口看出去,你看到了什么? 策划者:(思考:有辽阔的田野、朦胧的群 山、无垠的天穹,还有雨后缭绕的白云。但是 这样回答,他们能满意吗?不如这样--)我 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群记者鸦雀无声,稍后掌声骤起。)
记者5:请你解释一下,可以吗? 策划者:你在自己的班级里是一座了不起的山, 可是在年级、在全校、在许许多多同类学校中呢, 你就可能只是一座小小的山峰;你是一片天,但 是,宇宙无边,苍穹无限。 (群记者掌声再起。) 记者6:你用这样的方式跟学生“沟通心灵”的确 很有“创新意识”。你是教语文的,你能否就窗 外看到的情景即兴为我们吟诵一首诗呢? 策划者:(风趣地说)让我做“七步诗”吗? 记者7:不。这是题外问了,你完全有理由回绝。
作文“批改”中的“批”,指的就是“评”,包 括作文中的“旁批”、“间批”和作文末的“总评 (批)”;“改”就是对作文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进 行修改。“改”本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文就应该包括改作文在内。“评”却是师生共 有的份内事。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提高审美能力 和修改能力;教师“评”,要让学生认识到文中哪 些写得好,哪些需要“改”,要学生掌握识别和判 断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有时还要告诉学生怎么“改” 的方法和怎样才算“改”好的标准,教师“评”是 引导学生着手“改”的重要手段。
并不陌生的台阶。 当你踏上第一级台阶,你是否想到过后悔,因 为只要你退后一步,或许就回到了平坦的绿洲。 你可以在那儿流连忘返,但你却只能是永无进取 地徘徊;如果你再勇敢地跨上去,或许等待你的 是艰难险阻,但你毕竟是在步步高。 台阶会不断延伸,险阻会不断出现,但是“无 限风光在险峰”,足以让我们大家鼓足信心,不 断向巅峰迈进。 漫漫人生路,级级台阶高;勇往直前,前途是 人生的辉煌。 让我们的这一级《台阶》,助大家跨上人生的 又一步。
二、活动内容: 1、开场白:有策划者致开场白。开场白的目的是 为了引题和激趣。根据学生的活跃程度,可长可短。 一般宜简短干脆为好。比如策划者可以单刀直入地 说:各位记者,你们好。今天能够见到这么多记者, 是我的莫大荣幸。听说其中有不少记者已经准备好 了许多问题,我真诚地欢迎你们的提问,并将尽力 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谁先来打头炮? 2、互动:(高二学生。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活动室。 天气:刚下了场雨,旷野尚雾气朦胧。) 记者1:请问,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策划者:有进取精神,有创新意识,善沟通心灵的 学生。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 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 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 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 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 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 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 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策划者:创新意识是一种创造性精神,表现在人的 一切活动当中。这位小学生他的思想出发点可能是为 了偷懒,但他想的办法只要别人的五分之一时间和精 力就可以办到了,当然富有创新意识。反过来,这篇 报道不正说明了有些老师教学方法太刻板陈旧了吗?
记者4:沟通心灵是双方的事。我现在就以进 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容,给你一个特定的场 景,你会怎样跟学生沟通心灵呢?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 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 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 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 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 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 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 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是提升考场作文品位的必要条件。
作文练习贵在踏实勤奋、有条不紊; 贵在知识积累、方法运用自如; 贵在考场上以变应变、妙笔生花 。
作文全方位教学:分阶段定 点定项练习;倡导我文写我 心,我文抒我情。
作文全方位训练
一百二十字诀(一)
扎实打基础,才识不可无; 方法学到手,临场方自如; 审题应仔细,主题不偏移; 创新要提倡,瞎编见鬼吧; 自然最重要,真情不可少; 纯朴见睿智,雕琢是掩饰;
3.生动活泼的习作园地
班中办刊物,取名有讲究。寄语哲理, 意味深长,比如取名《心泉叮咚》,意在要 求学生写作要写出真情实感,让自己心灵的 泉水叮叮咚咚流淌出来;取名《月季花》, 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努力写出一篇至少让自 己感到比较满意的作文,就像月季花月月开 放月月能红;取名《台阶》,特地为之写序 《台阶赋》(代创刊词):
请以”茶杯“为话题,展开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话题作文有什么特点?
相关性
只规定话题的范围 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题目
文体
自由性
选材
写法
哈哈!只要围绕一个话题,
就可以……
料
材
话 说明 揭示
范 解释
围 例子
题
列举 暗示
作 文 感悟
(二).话题作文“茶杯”题解及构思示范
茶杯,身长长的,口圆圆的, 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每个人 都用过它。端起一杯茶,可 以为你解渴,可以品茗提 神,可以消磨时光…… 总之,你感到了舒服。 但是,茶杯也有许多故 事,能产生许多联想, 会带来许多思考你有 过这样的经历吗?
一.尝试“五结合” 既要“封闭”更要“开
所谓封闭性作文,是指思维局限在 一定范围内,形式上受到种种条件限制 的作文。
所谓开放性作文,是指写作过程中 的思维活动和形式都不受任何限制的作 文。
“五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熟悉程度选择 题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体裁; 根据自己的写作情绪捕捉“灵感”,根 据内容的需要决定文章的篇幅。
口头表达训练指导及范例
口头作文重在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即兴 表达能力,按“三级”化训练,每一级都有 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口述是口头作文的初级 阶段,要求口齿清楚,表情自然,叙事完整, 重点突出;辩论是口头作文的深入和发展,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有理有据,有说 服力;演讲是口头作文的高级形式,它要求 观点鲜明,说理畅达,有感召力。
2.有“限”和无“限”相结合
课内作文一般都是有条件限制的作文:不附其他 条件的半命题作文,留给学生灵活发挥的余地最大; 全命题作文只能紧扣原标题写;提供材料式的作文, 一般都附有具体要求,可以从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出几 个观点,从众多角度中选择适宜自己写作的角度,联 系生活实际作文;既提供材料又命题的作文限制得很 “死”,因为标题已经确定了写作该文的角度或观点: 近几年较流行的话题作文,留给学生较广阔的写作空 间,体现了较开放的写作思想。
策划者:我想想--好。不过,我倒希望通过这 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再次跟大家“沟通心灵”。
群记者:如果能这样,我们大家为你热烈鼓掌。 策划者:雨匆匆地走了,
风悄悄地溜了; 大地洗了把脸, 青山梳了下头, 白云犹如天马行空…… 你看到了吗? --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群记者掌声雷动。)
2.丰富多彩的评改
是要自然,纯朴。
四.寻找突破口 话题作文专项训练
话题是谈话 的中心、内 容、 由 头……
围绕话题写 成的文章, 便是话题作 文。
(一).话题作文的常见类型
1.寓言型:有取用现成寓言故事和虚拟寓言故 事两种形式。 2.概念型。概念本身一般比较抽象,拟成题目 时,往往以诠释概念的形式出现。 3.现象型: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几朵小浪 花,给出一个话题引发人们的思考或联想。 4.哲理型:支撑话题的材料本身带有很强的哲 理性,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名言警句。 5.劝戒型: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鼓励和告诫的 作用,其中有些是以寄语的方式出现。 6.问题型:话题涉及人们关注的一些焦点谈论 问题。问题本身不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完全可 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记者2:我想就进取精神问一个问题,假如我在班里 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了,我算不算是富有进取精神 的学生呢?
策划者:不一定。进取精神的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 进取,如果他(她)永远满足于班级第一,那么他 (她)的进取心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记者3:你说的创新意识是什么?有报道说,某小学 某老师要求学生每个词语抄写一百遍,有个学生想了 个办法,用胶布把五支笔芯胶成一排,可以同时抄五 个字。人家要抄一百遍,他只要抄二十遍。请问,这 是不是创新意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程继伍
从狭义作文向广义作文的 全方位教学转移
——高中作文教学新课改策略
学习目标
1.正确领会和把握《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必修课“表达与交流 ”九条标准的内涵。
2.更新观念,真正实现从狭义作 文的单一化写作向广义作文的全方 位教学的转移。
“高语新课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部分 九条标准:
让学生都能过把“记者”瘾
--模拟记者招待会案例
(策划者:浙大附中 程继伍 张国英)
教师指导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 过程〕等过程。以下选摘部分〔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奏: 1、策划者提前三天与学生代表讨论并拟定本 次活动的具体办法。 2、学生代表要求同学们提前准备“采访”内 容,以个人和集体采访的方式均可。问题力 求现实、新颖和有价值,并有随机发问的心 理准备。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 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 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 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 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 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 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 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 有一定的感染力。
作文全方位训练
一百二十字诀(二)
套文最可悲,范文不可背; 追风要不得,形式自斟酌; 表达全方位,描写排首位; 语言像翅膀,书写同化妆; 写作无捷径,勤练是根本; 功到自然成,等你拿高分。
描写
表达方式
叙述
写作
说明
方法
写作技巧
关于真情与虚构: 1、所遇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是中学生“真情”的主体。 2、真情不排斥虚构,但要 遵循生活的“法则”,尤其
三.指导是关键 夯实功底全面提高
能力来自于悟性,悟性体现为一 种睿智,睿智的基础是才识。
才——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积累
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大胆的想 象、娴熟的技巧、优美的语言是把作文写活的 基本保障。
识——正确地理解考题、深刻地分析问题、敏
锐地认识世界、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材料和写 作技巧,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 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表达“我”的独到见解, 甚至使其闪现哲理的光华。
教师重“评”的同时离不开“析”,有时 不妨以“析”代“评”,“评”“析”结合。 在一次有计划的写作训练之后,既作全面整体 “评”,也对一些典型工作具体“析”,既 “评”可取之处,更“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还可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包括好的和 有问题的作文)进行比较评析;有时根据需要, 教师可以分阶段定点定项评析;评析的方式也 要不断翻新。
课外作文不带或少带限制性条件。
3.应试和“放胆”相结合
“放胆文”重在打基础,练能力, “应试文”重在对平时已具备的基础 和能力的灵活运用。
4.口头与书面相结合
应试性作文只能是书面形式,口 头作文应属“放胆文”。它受一定条 件的限制,或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5.“图”和“文”相结 合“图”、“文”相结合的实质是
形象和抽象的结合。高中学生不仅要 会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还要学会写 一定规模的较为抽象的议论文。
“图”、“文”相结合的作文训 练方法是记叙文、议论文训练的一种 辅助手段。
二.关注三环节 指导评改激励都不误
1.恰到好处的指导
课外作文不带任何限制,各个学生写作 (或活动)的题材、体裁(及其它形式)、 内容都不一样,有很强的随意性。教师一般 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只能随机并 有所选择地针对特定的“一篇”(或一个人 的活动)进行指导。
策划者:可以试试。 记者(商讨议论后)4:请你把头转向右边, 从窗口看出去,你看到了什么? 策划者:(思考:有辽阔的田野、朦胧的群 山、无垠的天穹,还有雨后缭绕的白云。但是 这样回答,他们能满意吗?不如这样--)我 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群记者鸦雀无声,稍后掌声骤起。)
记者5:请你解释一下,可以吗? 策划者:你在自己的班级里是一座了不起的山, 可是在年级、在全校、在许许多多同类学校中呢, 你就可能只是一座小小的山峰;你是一片天,但 是,宇宙无边,苍穹无限。 (群记者掌声再起。) 记者6:你用这样的方式跟学生“沟通心灵”的确 很有“创新意识”。你是教语文的,你能否就窗 外看到的情景即兴为我们吟诵一首诗呢? 策划者:(风趣地说)让我做“七步诗”吗? 记者7:不。这是题外问了,你完全有理由回绝。
作文“批改”中的“批”,指的就是“评”,包 括作文中的“旁批”、“间批”和作文末的“总评 (批)”;“改”就是对作文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进 行修改。“改”本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文就应该包括改作文在内。“评”却是师生共 有的份内事。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提高审美能力 和修改能力;教师“评”,要让学生认识到文中哪 些写得好,哪些需要“改”,要学生掌握识别和判 断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有时还要告诉学生怎么“改” 的方法和怎样才算“改”好的标准,教师“评”是 引导学生着手“改”的重要手段。
并不陌生的台阶。 当你踏上第一级台阶,你是否想到过后悔,因 为只要你退后一步,或许就回到了平坦的绿洲。 你可以在那儿流连忘返,但你却只能是永无进取 地徘徊;如果你再勇敢地跨上去,或许等待你的 是艰难险阻,但你毕竟是在步步高。 台阶会不断延伸,险阻会不断出现,但是“无 限风光在险峰”,足以让我们大家鼓足信心,不 断向巅峰迈进。 漫漫人生路,级级台阶高;勇往直前,前途是 人生的辉煌。 让我们的这一级《台阶》,助大家跨上人生的 又一步。
二、活动内容: 1、开场白:有策划者致开场白。开场白的目的是 为了引题和激趣。根据学生的活跃程度,可长可短。 一般宜简短干脆为好。比如策划者可以单刀直入地 说:各位记者,你们好。今天能够见到这么多记者, 是我的莫大荣幸。听说其中有不少记者已经准备好 了许多问题,我真诚地欢迎你们的提问,并将尽力 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谁先来打头炮? 2、互动:(高二学生。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活动室。 天气:刚下了场雨,旷野尚雾气朦胧。) 记者1:请问,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策划者:有进取精神,有创新意识,善沟通心灵的 学生。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 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 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 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 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 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 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 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策划者:创新意识是一种创造性精神,表现在人的 一切活动当中。这位小学生他的思想出发点可能是为 了偷懒,但他想的办法只要别人的五分之一时间和精 力就可以办到了,当然富有创新意识。反过来,这篇 报道不正说明了有些老师教学方法太刻板陈旧了吗?
记者4:沟通心灵是双方的事。我现在就以进 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容,给你一个特定的场 景,你会怎样跟学生沟通心灵呢?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 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 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 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 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 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 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 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