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节地球仪与地图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页,共39页。
地球仪与地图的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多以时事热点为 情境考查区域(qūyù)定位、方向识别、比例尺及距离计算等。等高线地形 图的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多以区域(qūyù)等高线地形图为 情境考查地形部位、地形类型、相对高度、坡度等的判读;但在高考试 题中,等高线地形图更多是作为情境,以此为基础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 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等。考虑到我国地域差异大,有些落后 区域(qūyù)的考生几乎没接触过地理信息技术这一事实,为了保证高考选 拔的公平、公正,地理信息技术在近三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中 从未出现,估计在2018年高考中直接考查的概率仍然很小。
二、经纬网
1.经度(jīngdù)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规律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向西各分180° 度数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
从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分90°
(chì
纬度d向à北o)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
为南纬
半球 划分
顺地球自转方向,自 20°W 至 160°E 为
东半球,自 160°E 至 20°W 为 西半球
1微专题(zhuāntí)一 经纬网的应用 2 微专题二 比例尺的应用
3 微专题三 北极星的地理意义
4微专题四 经纬网的三种对称(duìchèn)关系
第十二页,共39页。
【微专题一】经纬网的应用(yìngyòng) 1.定“方向”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互为南、北方向:靠近北极点的位于正北,靠近 南极点的位于正南。
D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
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bǐlì)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BAC..AA43纸纸((2492.c7mcm××292.17ccmm))
B.B4纸(36.4cm×25.7cm) D.B3纸(51.5cm×36.4cm)
地图 新课标卷Ⅲ
4.在地图上辨识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 离。
海南地理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等高 新课标卷Ⅰ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线地 形图
新课标卷Ⅱ
6.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新课标卷Ⅲ 海南地理
7.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 的应用。
地理
第十四页,共39页。
4.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任意(rènyì)两地间最短航线必须是大圆的劣弧,在高中阶段要求 掌握以下两种类型。 (1)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均为自然界中的大圆,故两地若位于这三者 上,可直接判断出最短航线是两地间的劣弧,具体有5种情况: ①两地均位于同一经线; ②两地分别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不同经线上。 ③两地均位于赤道上; ④两地均位于晨线或昏线上; ⑤两地分别位于晨昏圈的晨线、昏线上; (2)两地不位于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但同属南半球或北半球,则其最短 航线先往高纬再往低纬,如右图所示: 从甲到乙的最短航行路线是先往东北再往东南,最短航线往北凸;丁 到丙的最短航行路线是先往西南再往西北,最短航线往南凸。
赤道以北为 北 半球;赤道以 南为 南 半球
第九页,共39页。
地理位2.置经、纬两网地是之由间方经 (向jīn线和g和x量ià算n)距纬 (w离相线ě等ix互i方à交n面)织有而重成要的作网用络。,在确定(quèdìng)
三、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普通地图:面向地图,“上 北下 ,南左 右西 ”。东
比例尺缩小到1/2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1/20 000,比例尺变小。 (4)将原比例尺缩小,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如将1/90 000
的比例尺缩小1/10,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1/100 000,比例尺变小。
第二十页,共39页。
2.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 (1)在地图表达范围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图幅面积 会扩大到原来(yuánlái)的n2倍。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 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2)在地图表达范围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缩小到原来(yuánlái)的, 则图幅面积会缩小到原来(yuánlái)图幅的。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1/9。 3.比例尺与内容详略、所示范围的关系 (1)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 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2)比例尺相同的前提下,图幅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幅越 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达内容的详略相同,与图幅大小无关。
①地(30°S,30°W)位于⑤地(60°N,90°E)的西南方。
第十八页,共39页。
【考向预测】在强调“学习(xuéxí)终身有用的地理”理念指导 下,多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境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应用。题型以 选择题为主。
第十九页,共39页。
【微专题二】比例尺的应用(yìngyòng)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研题悟法】“割补法”是将不规则的组合图形经过分割、切拼, 补充成一个规则的图形,从而求出面积的方法。在地理试题中, “割补法”通常结合图中经纬网估算不规则的面状地理事物。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例题2】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 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 完成(1)~(2)题。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
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1∶3 600 000 B.1∶1 300 000 C.1∶330 000 D.1∶250 000
解析:可通过数学里的“割补法”将该岛屿看成是填充图示中部经 纬网格的“方形”岛屿;结合图幅为4cm×4cm估算出图中1个纬度 (wěidù)差的经线段长约对应3cm,即图上3cm约表示实际距离110km; 从而可估算出该图比例尺约1∶3 600 000,选A。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解析:第(1)题,右图(浏览窗口)选中的是建筑面积仅50m2的喷水池, 是四个建筑物中面积最小的;据此判读左图(建筑分布地图),可知④建 筑物面积最小,选D。
第(2)题,据比例尺计算(jì suàn)可知,该学校局部用地反映在纸 质地图上是长30cm、宽22cm的区域;考虑到纸质地图四周通常留白,故 所选纸张幅面应略大于30cm×22cm,选B。
第一章 地理(dìlǐ)基本技 能
第一页,共39页。
考纲解读(jiě dú)
考纲呈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三年真题呈现
考频 分值
考点 试卷名称 2016
2015
2014 统计 统计
1.地球的形状、大小。
新课标卷Ⅰ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
地球 仪与
新课标卷Ⅱ
3.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第十五页,共39页。
【例题1】(2016·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读某运河图,回答(1)~(2) 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B ) A.小于50km B.110km C.190km D.240km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 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为欧洲西部 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hángxiàn)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到2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 000,比例尺变大。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例如将
1/30 000的比例尺放大2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 000,比例尺变大。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如将1/10 000的
【名师指津】在计算(jì suàn)机操作中,被选中事物的颜色与其他 事物的颜色有着明显差异,如右图中被选中的喷水池,其前面方框为黑 色,没被选中的另外三个建筑物前面方框为白色。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跟踪训练2】(2016·广州市质检)下图示意某岛屿简图,该图图幅 为4cm×4cm,岛屿面积约为10 432km2。据图判断,该图比例尺约 为( ) A
(2)图中①地位于⑤地的( D)
D.③⑤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解析:第(1)题,图中各点坐标依次是:①(30°S,30°W),②(0°,
0°),③(30°N,30°E),④(30°S,30°W),⑤(60°N,90°E)。其中
地理坐标相同(xiānɡ tónɡ)的是①④两地。第(2)题,据上题结论可知,
(2)根据经度(jīngdù)差定纬线段长度:经度(jīngdù)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值),如图中AC。
3.定“范围” (1)跨经纬度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纬度越 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若中心点纬度值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互为东、西方向:选取两点间的劣弧段(即两点 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
向为东,背向为西。 (3)不在同一纬线或经线上的两点的相对方位:
第十三页,共39页。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段长度:纬度1°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km, 如图中AB。
高考(ɡāo kǎo)趋势
本章(běn zhānɡ)三个大专题均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虽然近年在高考试 题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这三大专题不重要。其中,地球仪与 地图、等高线地形图这两个专题是解答绝大部分地理试题的基础储备知识,比 如通过正确判读经纬网来进行区域定位、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来推导地形对 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地理信息技术蕴含的图层思想则是解 读区域地图众多地理要素的指导思想。因此,对本章(běn zhānɡ)的学习不能局 限于三大专题所直接呈现的内容,而在于将三大专题的知识与后续复习内容有 机结合起来,通过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图层思想等将各地理要素叠加起来, 利用整体性原理推导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名师指津】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经纬网地图上的距离计算方法, 并了解世界重要的海峡运河位置。
第十七页,共39页。
【跟踪训练1】(2015·河西走廊名校联考)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2) 题。
(1)三幅经纬网示意图中,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xiānɡ tónɡ)B的是 ()Aຫໍສະໝຸດ ①③B.①④C.②④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
正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
纬指线示东西。
2.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第十页,共39页。
东西 (dōn gxī)
南北 (nán běi)
缩小 (suō xiǎo)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第十一页,共39页。
核心(héxīn) 考点
第十六页,共39页。
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该运河的长度(chángdù)和经度79°~ 80°的长度(chángdù)大致相等,该地离赤道较近,在同一条纬线 上每相差1个经度的距离约为110km。
第(2)题,从经纬度看该地是位于79°W~80°W、9°N~10°N附近 的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巴拿马境内,是联系 北美洲东西岸的捷径。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是位于亚非 两洲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从图中看运河穿过地区的海拔多在500m以 下,在此开凿运河工程量较小。
第四页,共39页。
第五页,共39页。
第一节 地球仪与地图 (dìtú)
第六页,共39页。
Contents 目录
回归教材 01
核心(héxīn) 考点
02
知能提升
03 (tíshēng)
考点(kǎo
04 diǎn)集训
第七页,共39页。
一、地球仪和经纬线
回归(huíguī) 教材
第八页,共39页。
新课标卷Ⅰ
8.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信息 新课标卷Ⅱ
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技术 新课标卷Ⅲ
T6,4′
T8,4′; T10,4′ T37(1),
6′ T15,3′
3年1 考
4分
3年4 考
17分
3年0 考
0分
10.数字地球的含义。
海南地理
第二页,共39页。
地球仪与地图的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多以时事热点为 情境考查区域(qūyù)定位、方向识别、比例尺及距离计算等。等高线地形 图的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多以区域(qūyù)等高线地形图为 情境考查地形部位、地形类型、相对高度、坡度等的判读;但在高考试 题中,等高线地形图更多是作为情境,以此为基础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 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等。考虑到我国地域差异大,有些落后 区域(qūyù)的考生几乎没接触过地理信息技术这一事实,为了保证高考选 拔的公平、公正,地理信息技术在近三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中 从未出现,估计在2018年高考中直接考查的概率仍然很小。
二、经纬网
1.经度(jīngdù)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规律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向西各分180° 度数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
从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分90°
(chì
纬度d向à北o)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
为南纬
半球 划分
顺地球自转方向,自 20°W 至 160°E 为
东半球,自 160°E 至 20°W 为 西半球
1微专题(zhuāntí)一 经纬网的应用 2 微专题二 比例尺的应用
3 微专题三 北极星的地理意义
4微专题四 经纬网的三种对称(duìchèn)关系
第十二页,共39页。
【微专题一】经纬网的应用(yìngyòng) 1.定“方向”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互为南、北方向:靠近北极点的位于正北,靠近 南极点的位于正南。
D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
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bǐlì)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BAC..AA43纸纸((2492.c7mcm××292.17ccmm))
B.B4纸(36.4cm×25.7cm) D.B3纸(51.5cm×36.4cm)
地图 新课标卷Ⅲ
4.在地图上辨识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 离。
海南地理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等高 新课标卷Ⅰ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线地 形图
新课标卷Ⅱ
6.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新课标卷Ⅲ 海南地理
7.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 的应用。
地理
第十四页,共39页。
4.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任意(rènyì)两地间最短航线必须是大圆的劣弧,在高中阶段要求 掌握以下两种类型。 (1)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均为自然界中的大圆,故两地若位于这三者 上,可直接判断出最短航线是两地间的劣弧,具体有5种情况: ①两地均位于同一经线; ②两地分别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不同经线上。 ③两地均位于赤道上; ④两地均位于晨线或昏线上; ⑤两地分别位于晨昏圈的晨线、昏线上; (2)两地不位于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但同属南半球或北半球,则其最短 航线先往高纬再往低纬,如右图所示: 从甲到乙的最短航行路线是先往东北再往东南,最短航线往北凸;丁 到丙的最短航行路线是先往西南再往西北,最短航线往南凸。
赤道以北为 北 半球;赤道以 南为 南 半球
第九页,共39页。
地理位2.置经、纬两网地是之由间方经 (向jīn线和g和x量ià算n)距纬 (w离相线ě等ix互i方à交n面)织有而重成要的作网用络。,在确定(quèdìng)
三、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普通地图:面向地图,“上 北下 ,南左 右西 ”。东
比例尺缩小到1/2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1/20 000,比例尺变小。 (4)将原比例尺缩小,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如将1/90 000
的比例尺缩小1/10,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1/100 000,比例尺变小。
第二十页,共39页。
2.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 (1)在地图表达范围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图幅面积 会扩大到原来(yuánlái)的n2倍。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 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2)在地图表达范围不变的前提下,比例尺缩小到原来(yuánlái)的, 则图幅面积会缩小到原来(yuánlái)图幅的。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1/9。 3.比例尺与内容详略、所示范围的关系 (1)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 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2)比例尺相同的前提下,图幅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幅越 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达内容的详略相同,与图幅大小无关。
①地(30°S,30°W)位于⑤地(60°N,90°E)的西南方。
第十八页,共39页。
【考向预测】在强调“学习(xuéxí)终身有用的地理”理念指导 下,多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境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应用。题型以 选择题为主。
第十九页,共39页。
【微专题二】比例尺的应用(yìngyòng)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研题悟法】“割补法”是将不规则的组合图形经过分割、切拼, 补充成一个规则的图形,从而求出面积的方法。在地理试题中, “割补法”通常结合图中经纬网估算不规则的面状地理事物。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例题2】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 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 完成(1)~(2)题。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
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1∶3 600 000 B.1∶1 300 000 C.1∶330 000 D.1∶250 000
解析:可通过数学里的“割补法”将该岛屿看成是填充图示中部经 纬网格的“方形”岛屿;结合图幅为4cm×4cm估算出图中1个纬度 (wěidù)差的经线段长约对应3cm,即图上3cm约表示实际距离110km; 从而可估算出该图比例尺约1∶3 600 000,选A。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解析:第(1)题,右图(浏览窗口)选中的是建筑面积仅50m2的喷水池, 是四个建筑物中面积最小的;据此判读左图(建筑分布地图),可知④建 筑物面积最小,选D。
第(2)题,据比例尺计算(jì suàn)可知,该学校局部用地反映在纸 质地图上是长30cm、宽22cm的区域;考虑到纸质地图四周通常留白,故 所选纸张幅面应略大于30cm×22cm,选B。
第一章 地理(dìlǐ)基本技 能
第一页,共39页。
考纲解读(jiě dú)
考纲呈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三年真题呈现
考频 分值
考点 试卷名称 2016
2015
2014 统计 统计
1.地球的形状、大小。
新课标卷Ⅰ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
地球 仪与
新课标卷Ⅱ
3.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第十五页,共39页。
【例题1】(2016·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读某运河图,回答(1)~(2) 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B ) A.小于50km B.110km C.190km D.240km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 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为欧洲西部 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hángxiàn)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到2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 000,比例尺变大。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例如将
1/30 000的比例尺放大2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 000,比例尺变大。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如将1/10 000的
【名师指津】在计算(jì suàn)机操作中,被选中事物的颜色与其他 事物的颜色有着明显差异,如右图中被选中的喷水池,其前面方框为黑 色,没被选中的另外三个建筑物前面方框为白色。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跟踪训练2】(2016·广州市质检)下图示意某岛屿简图,该图图幅 为4cm×4cm,岛屿面积约为10 432km2。据图判断,该图比例尺约 为( ) A
(2)图中①地位于⑤地的( D)
D.③⑤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解析:第(1)题,图中各点坐标依次是:①(30°S,30°W),②(0°,
0°),③(30°N,30°E),④(30°S,30°W),⑤(60°N,90°E)。其中
地理坐标相同(xiānɡ tónɡ)的是①④两地。第(2)题,据上题结论可知,
(2)根据经度(jīngdù)差定纬线段长度:经度(jīngdù)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值),如图中AC。
3.定“范围” (1)跨经纬度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纬度越 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若中心点纬度值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互为东、西方向:选取两点间的劣弧段(即两点 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
向为东,背向为西。 (3)不在同一纬线或经线上的两点的相对方位:
第十三页,共39页。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段长度:纬度1°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km, 如图中AB。
高考(ɡāo kǎo)趋势
本章(běn zhānɡ)三个大专题均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虽然近年在高考试 题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这三大专题不重要。其中,地球仪与 地图、等高线地形图这两个专题是解答绝大部分地理试题的基础储备知识,比 如通过正确判读经纬网来进行区域定位、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来推导地形对 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地理信息技术蕴含的图层思想则是解 读区域地图众多地理要素的指导思想。因此,对本章(běn zhānɡ)的学习不能局 限于三大专题所直接呈现的内容,而在于将三大专题的知识与后续复习内容有 机结合起来,通过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图层思想等将各地理要素叠加起来, 利用整体性原理推导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名师指津】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经纬网地图上的距离计算方法, 并了解世界重要的海峡运河位置。
第十七页,共39页。
【跟踪训练1】(2015·河西走廊名校联考)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2) 题。
(1)三幅经纬网示意图中,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xiānɡ tónɡ)B的是 ()Aຫໍສະໝຸດ ①③B.①④C.②④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
正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
纬指线示东西。
2.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第十页,共39页。
东西 (dōn gxī)
南北 (nán běi)
缩小 (suō xiǎo)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第十一页,共39页。
核心(héxīn) 考点
第十六页,共39页。
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该运河的长度(chángdù)和经度79°~ 80°的长度(chángdù)大致相等,该地离赤道较近,在同一条纬线 上每相差1个经度的距离约为110km。
第(2)题,从经纬度看该地是位于79°W~80°W、9°N~10°N附近 的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巴拿马境内,是联系 北美洲东西岸的捷径。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是位于亚非 两洲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从图中看运河穿过地区的海拔多在500m以 下,在此开凿运河工程量较小。
第四页,共39页。
第五页,共39页。
第一节 地球仪与地图 (dìtú)
第六页,共39页。
Contents 目录
回归教材 01
核心(héxīn) 考点
02
知能提升
03 (tíshēng)
考点(kǎo
04 diǎn)集训
第七页,共39页。
一、地球仪和经纬线
回归(huíguī) 教材
第八页,共39页。
新课标卷Ⅰ
8.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信息 新课标卷Ⅱ
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技术 新课标卷Ⅲ
T6,4′
T8,4′; T10,4′ T37(1),
6′ T15,3′
3年1 考
4分
3年4 考
17分
3年0 考
0分
10.数字地球的含义。
海南地理
第二页,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