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5-36页。
设计说明:
学生在第二册和第三册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有关统计知识。
通过第二册的学习,他们能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会对每类的对象进行统计,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通过第三册的学习,他们知道在统计图中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并会解读和填写有关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本课“运动会上的小统计”是统计知识的延续,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的大小自己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即刻度);而以往只是要求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
所以本课教学时,重点应是引导学生经历讨论、尝试、判断的学习活动,关键是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
2、会在格子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
3、通过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统计信息,在合作中对统计图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大小,合理地确定1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罗山小学运动会的统计图,
师:罗山小学运动会上,小朋友积极参加,为班级争夺了荣誉。
这是我们三(1)班小朋友对本次运动会上游戏项目喜爱情况的统计,你能从这副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三(1)班同学最喜爱的游戏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蹦蹦跳踩高跷障碍接力齐心协力
(人)
[出示罗山小学运动会的统计图,这样安排可以让学生对二年级学习的统计图有一个回顾,同时对今天的统计新知识进行衔接,在此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也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运动会上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图的有关知
识。
出示课题:《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2、出示参加运动会车辆情况统计表。
(1)运动会上的车辆可真多,小兔欢欢对这些车辆作了一个统计,并制成
了一张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统计的数量可以用表来记录,还可以用什么来记录呢?
(3)条形统计图,让我们来看看它有哪些基本内容?
(单位名称、统计项目、单位长度、标题)
(4)单位长度是几呢?为什么?
(5)你能帮欢欢画出大客车和轿车的直条吗?拿出练习纸来试一试。
3、核对大客车和轿车的直条,解决半格和满格问题。
取若干份学生画好的统计图。
(1)大客车的直条画得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表中的数量15先在大客车一栏找到15,15怎么找呢?15比10多,可以从10开始向
上数,由于一格表示2,10、12、14、16,15就在14、16的中间,用尺
在半格的地方画一条横线,然后把横线下方涂色。
)
(2)轿车的直条你是怎样画的?(轿车有32辆,32比30大,从30开始找,1格表示2,向上数一格就是32了,借助尺的帮忙移到轿车这一栏,在格
子上画一条横线,然后把横线下方涂色。
)让学生自己说,教师补充。
[通过尝试的方法请学生画出大客车和轿车的直条,在尝试中学生会发现大客车15辆和以往学习的画法有矛盾,用以前的方法只能画出14辆或16辆,于是就产生了半格的问题,轿车32辆的画法相对而言简单一些。
课堂设计中请学生先尝试再核对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核对时请画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法,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
最后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总结画法。
]
(3)我们知道了半格和满格的画法,请大家再练一练,画出摩托车和自行车的直条。
(4)核对。
请学生说说画法。
[此次画时学生脑中已有了新的画法,安排画摩托车和自行车的直条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
]
(5)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高高低低的,一看就知道谁多谁少,非常形象直观。
[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和形象的特点。
]
4、认识直条是横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
(1)小亚也画了一幅统计图,像这种直条横过来画的统计图也叫条形统计图。
(2)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这两幅条形统计图比一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它们都有标题、单位名称、统计项目、
单位长度;不同点是由于统计项目和单位长度互换了位置,所以直条有
竖着的也有横着的。
[介绍直条是横的条形统计图,为了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开拓
学生的眼界。
通过比较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汇报时,教
师通过媒体操作把两幅条形统计图中的相同点同时圈出,使学生对统计
图中的基本内容加深印象。
]
5、探究“直条的长短与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⑴、出示p36页有关售货站的2幅条形统计图,观察哪种食品最受欢迎?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汇报。
⑵、矿泉水只有7格,为什么却最受欢迎?
归纳小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由于两幅条形统计图的单位长度不一样,如果学生根据经验只看直条的长短来判断哪种食品最受欢迎肯定会出错,于是在部分学生的质疑中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在彼此合作中学生分析得出直条的长短与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让学生亲历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
(3)、深化认识:
师提问:2号售货站的统计图也能用一格表示5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吗?(讨论)
归纳得出:一格表示的数量应根据统计的数量决定,数量大的用一格表示的量大一点。
三、自制统计图,明确一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1、出示《三年级同学最喜爱的体育项目统计表》,请你将这些信息用条形统计
图画出来。
听清要求,填写统计图中的基本内容,不要求画直条。
2、核对。
你是怎么填写的?单位长度是怎么确定的?
如果单位长度一格表示5,行不行?
小结:在确定单位长度的时候既要考虑数据大小又要考虑格子的多少。
一格表示的数量过小,统计图中的格子就不够了;相反,一格表示的数量过大,直条都在统计图的下面,就不够合理。
[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和格子的多少,使画出的统计图比较合理。
]
四、总结,加深认识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你对条形统计图有什么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