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2.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4.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不确定5.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6.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统计表7.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8.“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
B.
C.
9.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下面()图表示了小雅的情况.
A. B.
C. D.
10.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11.“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是()。
A. B. C.
12.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小苗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在第________分钟至第________分钟的写作速度最慢;中间休息了________分钟。
14.某电脑销售公司2002~2005年电脑年销售量如下表.
为宣传公司的销售业绩,两位销售人员分别绘制了A、B两幅统计图.
(1)这两幅统计图给你的感受一样吗?________它们包含的信息一样吗?________ (2)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幅统计图来反映销售业绩?为什么?________
15.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________。
16.工厂需要反映产量变化趋势,最好用________。
17.根据________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
18.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月降雨量________市更多。
19.看题回答:
①某数学参观博物馆人数最多的年级是________,人数最少的年级是________;
②________年级和________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
20.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________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________种数据。
三、解答题
21.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份销售量最高。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羽绒服销售量________月到________增长最快。
(3)羽绒服销售变化情况:________。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2.下表是甲、乙两城市今年5月1日~6日最高气温统计表。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甲市和乙市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3)哪天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
23.下面是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保温效果的对比实验数据:
(1)根据表中数据,接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2)实验开始后的第30分钟,两个保温杯中的水温相差________℃;第90分钟相差________℃
(3)陶瓷保温杯水温下降最快的是存实验开始后的第________分到第________分。
(4)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18—45℃,陶瓷保温杯的水最快在实验后的第________分中就开始适合饮用。
(5)从实验可知,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
(选编号)
A.不锈钢保温杯
B.陶瓷保温杯
24.下面是某校一至六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
男生/人25681112
女生/人459101218
(2)该校________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最多。
(3)该校一至六年级近视人数呈现________的趋势。
25.下面是新民小学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比赛中飞行情况统计表。
(单位:m)
时间第5秒第10秒第15秒第20秒第25秒第30秒第35秒第40秒
甲飞机122024232022150
乙飞机1015242625100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你对航模小组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26.下面是某市劳动部门绘制的环境卫生人员某段时间内需求和供给数量统计图,从这个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试着写一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表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据此选择即可。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C
解析: C
【解析】【分析】先观察图像,水的单价在6吨时发生变化,所以D选择不合理,6吨后的价格高于6吨前的价格,在图像上来看,折线的坡度应变的更陡。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明显的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扇形统计图,无法从图上直接获得数量多少,但可以清楚的看见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选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反应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8.A
解析: A
【解析】【解答】对于乌龟,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两段:
从起点到终点乌龟没有停歇,其路程不断增加;
到终点后等待兔子这段时间路程不变,此时图象为水平线段.
对于兔子,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三段:
开始跑得快,所以路程增加快;
中间睡觉时路程不变;
醒来时追赶乌龟路程增加快.
分析图象可知,选项A正确。
故选:A。
【分析】因为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所以兔子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
图C表示了小雅的情况;
故选:C.
【分析】根据“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可知骑摩托
车的速度快,坡度大,位置有变化;步行回家的速度慢,坡度小,位置也有变化;看电影的位置不变.据此进行选择.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反映数量的多少,符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A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反映数量的多少。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匀速行走的是乌龟,兔子在比赛中间睡觉;
后来兔子急追,路程又开始变化,排除A;
兔子输了,兔子用的时间应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排除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理解与应用,乌龟是匀速行走的,图象为线段.兔子是:跑-停-急跑,图象由三条折线组成;最后比乌龟晚到,即到终点花的时间多。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相同;
【分析】由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校5千米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返回学校;
折线统计图B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去科技馆,在科技馆玩了1.5小时后乘车回学校;折线统计图C提供的信息在返回的时间为2.5﹣1.5=1时,与题干不符合;
折线统计图D是从科技馆出发乘车1小时,来到离科技馆5千米的学校,参观1小时返回科技馆,据此解答。
故选:A
二、填空题
13.20;30;10【解析】【解答】小苗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在第20分钟至第30分钟的写作速度最慢;中间休息了10分钟故答案为:20;30;10【分析】前10分钟写了100个字第10分钟至第20分钟写了10
解析: 20;30;10
【解析】【解答】小苗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在第20分钟至第30分钟的写作速度最慢;中间休息了10分钟。
故答案为:20;30;10.
【分析】前10分钟写了100个字,第10分钟至第20分钟写了100个字,第20分钟至第30分钟写了50个字,第30分钟至第40分钟没写字,第40分钟至第50分钟写了150个字,第50分钟至第60分钟写了100个字,据此解答。
14.(1)不一样;一样(2)B【解析】【解答】(1)图中表示销售量的数据相同竖轴的单位不同所以感受不一样但是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2)B图中竖轴的
单位幅度小我会选择B图来反映销售业绩单位幅度小表示销售额
解析:(1)不一样;一样
(2)B
【解析】【解答】(1)图中表示销售量的数据相同,竖轴的单位不同,所以感受不一样,但是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
(2)B图中竖轴的单位幅度小,我会选择B图来反映销售业绩,单位幅度小,表示销售额的折线就会更明显.
故答案为:不一样;一样;B
【分析】(1)根据统计图的特征结合图中数据判断哪些不一样,哪些一样;(2)A图折线比较靠上,B图折线居中,B图更美观.
15.折线统计图【解析】【解答】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折线统计图【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析: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折线统计图。
【分析】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解答。
16.折线统计图【解析】【解答】用来反映趋势【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解析: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用来反映趋势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7.数量;线段【解析】【解答】数量标明多少线段用来连接【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解析:数量;线段
【解析】【解答】数量标明多少,线段用来连接【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8.B【解析】【解答】1月份B市的线更高【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解析:B
【解析】【解答】1月份B市的线更高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9.四年级;五年级;一四;二五【解析】【解答】①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四年级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五年级;②200+400=600(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500+100=600(人);四年级和五
解析:四年级;五年级;一、四;二、五
【解析】【解答】①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四年级,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五年级;②200+400=600(人),一年级和二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500+100=600(人);四年级和
五年级参观的人数和是600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已知的信息,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计算能力。
20.一;多【解析】【解答】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数据【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掌握其特点是关键
解析:一;多
【解析】【解答】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数据。
【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掌握其特点是关键。
三、解答题
21.(1)十二
(2)十;十一
(3)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4)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天气越来越冷,需求量越来越大。
【解析】【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看看哪个月所在点最高即可;
(2)看看哪两个月的连线最陡,即可做出判断;
(3)看总体趋势即可;
(4)结合变化,分析科学合理即可。
22.(1)
(2)1日:25-18=7(℃);
2日:28-21=7(℃);
3日:30-22=8(℃);
4日:28-22=6(℃);
5日:32-25=7(℃);
6日:28-26=2(℃);
因为8>7>6>2,所以3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8℃。
答:甲市和乙市3日这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8℃。
(3)因为28℃>26℃,所以6日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
答:6日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表示6℃,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
(2)要求甲市和乙市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分别用减法求出每天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差,然后对比即可;
(3)对比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6日甲市的最高气温高于乙市。
23.(1)
(2)10;28
(3)30;60
(4)120
(5)A
【解析】【解答】(2)90-80=10(℃)
78-50=28(℃)
故实验开始后的第30分钟,两个保温杯中的水温相差10℃,第90分钟相差28℃.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在统计图上描点、连线。
(2)分别找到第30分钟和第90分钟的温度,并求出温度差。
(3)看每个时间段折线的变化情况,或计算每个时间段的温度变化。
(4)陶瓷保温杯在第120分钟时降到45℃,故陶瓷保温杯的水最快在实验后的第120分钟就开始适合饮用。
(5)不锈钢保温杯温度降低较慢,故保温效果较好。
24.(1)解:
(2)六
(3)上升
【解析】【解答】(2)该校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最多。
(3)该校一至六年级近视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2)六;(3)上升。
【分析】(1)做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先根据统计数据在图上描点;然后用直线顺次连接各点。
(2)根据图上数据回答。
(3)回答折线图的趋势情况时,一般回答“上升”或“下降”即可,如果趋势有反复,可分段回答;如有一段趋势变化剧烈,可单独说明。
25.(1)
(2)解:乙飞机第20秒飞行的高度是26米。
(答案不唯一)
(3)解:多观察,记录飞行存在的问题。
出现问题主动解决。
(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上每格代表5米,横轴上每格表示5秒,据此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不同的折线表示出甲、乙飞机的飞行情况;
(2)从图中可以发现:乙飞机第20秒飞行的高度是26米。
(答案不唯一)
(3)我对航模小组的同学的建议是:多观察,记录飞行存在的问题。
出现问题主动解决。
(答案不唯一) .
26.答:从这个图可知,从2015三季度到2016二季度,环境卫生人员需求和供给数量相差不大,基本持平,从2016三季度开始,环境卫生人员需求量大大超过供给人数,说明环
境卫生人员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增加人员.
【解析】【分析】观察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从2015三季度到2016二季度,环境卫生人员需求和供给数量相差不大,基本持平,从2016三季度开始,环境卫生人员需求量大大超过供给人数,说明环境卫生人员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增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