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游艇管理为航行安全提供保障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游艇管理为航行安全提供保障思考
古语有云“行船跑马三分险”,出海总是有一定风险的。

游艇不同于一般类船只,有其特殊性,通过近些年对游艇事故与隐患的深入分析,游艇管理和驾驶安全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监管机制不够合理规范,艇的抗风浪弱、抗沉性差,通导设备简易、救生消防与堵漏器材简单,人员驾驶与维修技能不高,普遍缺乏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防抢、防盗意识,以及对游客安全意识强调不足等。

就我国游艇管理现状和安全隐患作了详尽说明,并就如何进一步强化游艇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
游艇管理;航行安全
TB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正逐步提高,在温暖的阳光下欣赏湛蓝的海水、炫丽的珊瑚和曼妙的海豚舞,无疑是人们释放工作压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有报告称,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游艇消费的群体,自从交通运输部关于《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在许多的沿海城市,群众类型的游艇活动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及家庭可以开着游艇驶向远处的岛屿以及外海。

然而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和对游艇事故与隐患的深入分析,游艇管理和航行安全确实存在监管不够合理规范,艇的抗风浪弱、抗沉性差,通导设备简易、救生消防及堵漏器材简单,人员驾驶与维修技能不高,普遍缺乏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防抢、防盗意识,以及对游客安全意识强调不足等问题,不得不让人对游艇管理提出警示。

游艇一直是水上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船型,现代游艇艇壳多半为玻璃钢,材质轻、油耗小、吃水浅、造价和保养费用低,然而一旦发生类似撞船、起火、船底搁浅和武力抢劫等事故,那将直接危及艇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巨大损失。

为此,加强游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游艇管理的现状和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游艇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人命和财产安全,防治游艇污染水域环境,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的法律、行政法规,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制定了2008年7号令即《游艇安全管理规定》,并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规定是我国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由部委级制定的游艇管理法规,对促进我国游艇业管理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规定》中的一些条款过于简单,难以适应游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许多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没能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和处理。

1.1 游艇管理因种类划分造成对微型游艇缺乏监管
由于一些政府及景区管理单位行政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许多由渔
船和旧摩托艇改装的微型游艇,有的为了提高效益和追求乘坐时的刺激感不仅不主动要求乘坐游客按规定穿着救生衣,而且还私自加装超马力引擎。

经营这些微型游艇的单位和人员,基本都是没有经过资历认证和系统专业培训的,但是由于其零散性与地方保护,导致对这些微型游艇的监管游离在《规定》之外,对出现管理漏洞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和惩戒,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2 游艇管理缺乏对游艇码头及配套设施的监管
游艇在我国相对国外尤其是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步比较晚,在除去香港、深圳、上海等几个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国的整个游艇产业规模还都不够成熟,其中游艇码头建设、维修检验船坞、防风锚地等配套设施也缺乏规范性标准,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在强化类似游艇管理工作当中不仅“无计可施”,而且当发生事故后进行责任追究和经济赔偿时也变得异常被动。

1.3 游艇管理中一些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在一些游艇从业人员中,尤其是像一些中小型游艇的从业人员,很多是从渔船上改行从事游艇,文明素质一般,有的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更有的从业人员,受经济利益和其他因素的驱使,置安全规定于不顾,刻意满足讨好游客,无证驾驶、进入港池观看灯标、在航道内频繁更改航向、抢越他船船头、近岸处制造涌浪、超额载客、超抗风等级冒险出航等违章现象屡见不鲜。

1.4 游艇管理中普遍缺乏防抢、防盗意识
一对英国夫妇58岁的保罗·钱德勒和他55岁的妻子蕾切尔,驾驶一艘游艇在从印度洋岛国塞舌尔驶往坦桑尼亚途中失踪,4天后经设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的“海员援助组织”了解该游艇是遭海盗劫持。

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持续战乱,沿海地区海盗活动猖獗。

据统计,去年索马里沿海发生了上百起海盗袭击事件,被劫外国船只超过40艘,被劫船员人数超过600人。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在海上发生盗抢事件是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其后果不仅是经济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足以致命。

1.5 游艇管理缺乏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能力
不久前,深圳某公司一条豪华游艇突然在香港铜鼓对开海域失火,游艇船员立即报警,广东边防海警一支队接警后,迅速展开营救,艇上人员全部安全脱险,但由于期间与报警船员联系不畅,只能通过报警所指的大致方向和浓烟位置展开搜寻,这艘豪华游艇经过约1个小时大火燃烧只能沦为残骸。

对于目前游艇管理中提及的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能力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缺乏从空中及时收集信息的能力。

游艇涉及的管理部门主要有海事、港航、公安边防、海洋行政、旅游等管理机构,而各涉海单位间的联动机制不强,应急通讯关键时难以保障,各类安全管理信息不能共享,致使管理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2 强化游艇管理为安全航行提供保障的几点建议
2.1 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狠抓微型游艇安全
加强对存有微型游艇的相关政府及景区管理单位的监管,督促签署安全管理责任状。

对从业游艇进行认真检验,严禁改装使用报废和不合格船艇,严禁使用超马力摩托艇。

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掌握游艇基本驾驶技能。

并由主管部门指定监督人员对落实游艇安全管理规章制定情况进行检查评定,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停业整顿,对发生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做出相应处罚。

2.2 及时规范游艇码头及配套设施标准
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积极协调指导各地方政府建设符合安全规范的游艇停靠码头,在码头上设置便民的警示标语和注意事项,提醒游客可能遇到的应急情况和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尽可能在各游艇港口确定有资质的船坞,方便游艇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及时排除机械故障。

结合游艇受风流影响大的因素,合理规划设置游艇防风锚地,及时做好防台部署。

2.3 进一步加强游艇从业人员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加强游艇驾驶培训和严格游艇驾照考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游艇从业人员法制和安全教育力度,使其牢固树立遵章守则意识。

有条件的游艇俱乐部可以给游艇配备航行记录仪,对从业人员驾驶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监督。

2.4 切实加强从业人员防抢、防盗意识
在从业人员的游艇培训课程中,增加防抢、防盗教育课。

尽可能不要驾驶游艇前往不熟悉或是治安状况不好的港口和岛屿,主动提醒乘客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贵重行李、物品,掌握基本的海上防抢、防盗应变能力,及时报警。

游艇主管部门应当完善防抢、防盗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演练。

2.5 整合管理机构,提高应变处置能力
各级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海上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对游艇管理机构的科学化整合,在改进强化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切实完善安全管理信息渠道,大力增强海上搜救以及消防、反恐等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游艇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时间不长,游艇管理模式相对一些欧美国家还不够成熟,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希望正在从事游艇行业的人们继续努力,不断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游艇管理机制,始终为游艇的航行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英.小型游艇安全管理隐患重重[N].中国水运报,2005.
[2]桓兆平.做好“五小”船舶安全管理[N].中国水运报,2007.
[3]许辉.游艇行业期盼《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细则)尽快出台[N].中国交通报,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