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受到
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尤其是高层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的发展,使得房屋建筑
的荷载不断增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就会对整个建
筑物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深入研究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技术十分具有现实
意义。
关键词: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技术
1 我国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特点分析
1.1 地基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质特点,而且在地貌方面也存
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一些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地区,通常会存在着冻土地、
软土地及盐碱地等,而且由于自然气候的不同,房屋地基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各样
的自然环境考验,除此之外,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如地震、山体滑坡、台风等
自然条件也是对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一种考验。
1.2 地基沉降及后续问题的严重性
房屋建筑的地基工程是一项不可逆的工程,即当建筑物交付使用之后,如果
地基发生了问题,就很难再次修复和处理,即使做了后期的补救措施,效果也非
常小而且会耗费大量资金,而地基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房屋的建筑结构造成极
大的破坏,使得房屋的安全系数下降,再加上房屋的荷载,这种不安全性会向四
周扩散,更增加了后期房屋建筑的维修成本。
除此之外,房屋建筑工程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各个施工环节都环环相扣,
地基沉降的潜在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日后房屋的使用会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地基问题存在着多发性的特点
地基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质量的好坏,而地基产生问题的原因
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与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
此外,地基问题存在还会引发建筑物其他类型的问题,也会在建筑物交付使
用之后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会对人民造成极大的生命威胁。
地基的多发性特点需要工作人员尤其注意,而且地基存在的问题很多都是潜
在性和累积性的,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地基的施工
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综合性考虑,将地基问题的多发性情况充分考虑在内。
2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主要处理工艺分析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有多种,CFG桩法、石灰桩法、预压法、排水固结法等都是
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和主要的适用范围,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掌握每一种方法的核心,合理使用技术,从而实现良好的地基修筑。
2.1 排水固结法分析
排水固结法主要分为2个步骤,分别是排水和固结,先使地基的软土在外界
荷载应力的作用下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从而使软土质地更加坚固,这种排水法
可降低软土中水分子的占有率,也能降低软土的孔隙率,对于地基的稳固有着非
常积极的作用。
在排水固结法中,还有几种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
(1)砂井法。
在地基的软土层中将砂井预先设置好,随后在砂井的上部铺
设相应的排水带和砂垫等物质,这样可使地层的排水通量进一步增大,加速固结
现象的发生,提高效率。
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便捷,经济性良好,主
要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地基中。
(2)电渗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电场的作用,将地基中的水分子通过
电子运动的方式使其做定向的运动,可排出地基中的自由水,该方法的操作也比
较简单,而且效果显著,主要适用在土质松软及边坡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地基工
程中。
(3)预压法。
预压法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通常是将一些荷载放置在地基上,并且放置一段时间,使地基进行一定程度的下降,将其中的水分排出,随后再将
荷载撤去,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主要适用在地基范围较小、土质松软的
地带。
2.2 喷射注浆法分析
喷射注浆法主要采用大型工具进行地基工程的施工,先将浆液进行升压处理,再通过钻机的钻孔将这些浆液送至土层的内部,浆液喷出瞬间的作用力能对土层
造成一定的结构破坏,那些含有较大水分、颗粒较小的涂料会随着浆液上浮,最
终冒出液面,而那些重量较大的、颗粒较大的土质就会与浆液相互结合,并且在
浆液凝固之后在地下形成一个强负载力的复合型地基,从而实现稳固地基的作用。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工地之中,而且对于一些土质粘性较大地区、淤泥土
质的区域应用效果比较良好,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
具体操作。
2.3 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
(1)CFG与粉喷桩相互结合的方法。
两者的结合能实现强强联合,CFG桩具有高荷载的优势,能使粉喷桩的侧线约束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在地下形成一个新
的复合型地基,可使原有地基的抗压能力、抗拉伸能力及抗剪能力提升,满足多
种大型建筑工程的要求。
(2)碎石桩和强夯法相互结合。
该方法先是采用排水固结法将软土层中的
水分排出,然后将碎石桩粉碎掉,并且将这些碎石镶入到土层中,促使碎石和土
层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满足一些特殊建筑物地基强度的要求。
从整体上而言,
该种方法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碎石的镶嵌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在不同的
建筑工程中夯击的深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甚至对于夯击的次数和夯击的沉量都
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夯击达到了最优效果才能使地基达到强度要求。
(3)CFG桩与碎石桩相互结合的方法。
和第一种方法相似,CFG桩和碎石桩结合与CFG桩与粉喷桩结合有着相似之处。
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以CFG桩
为结合的基础部分,并且还需要使荷载能力达到技术要求中的标准。
与第一种方
法不同的是,在该方法中,碎石桩的主要作用更加偏向于消除土层表面液化的问题,说明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必须事先考察该土质的主要特点,要根据软土地
基的藏水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并且根据工程的特点来做出主要的措施。
从整
体上来说,结合法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工程现状的基础上,尤其是要注重
地基的基础条件,而且无论采用哪一种结合进行基地的加固,必须首要保证桩的
强度及质量特点。
2.4 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主要是对地基孔内的深层进行夯实。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螺旋钻机把灰土注入到孔内,并且使用分层处理法对孔隙进行有针对性的夯
实。
DDC技术尤其适用在土质比较湿润的地方,而且还能对土地的湿陷性进行有
效的消除,可以防止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地基变形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地基
的承载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DC技术在非黄土的区域中使用效果并不是非
常明显,面对这样的地质环境需要工作人员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特
点综合分析后进行重新分析。
3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施工工艺的革新,在当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
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随之增高,但是就目前的施工现状来看,地基质
量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在现实的工程实践中,要尤其注意地基工程的施工,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重点考察,并且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考虑,从
而选择处理地基问题的合适方法。
在处理地基问题时,要充分认识到地基问题处
理的复杂性、反复性及潜在性等特点,要从技术的手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
法对此进行处理,从而增强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全面提升房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强,张金苟.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地基处理方案及工程实例[J].赤峰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60–62.
[2]陈大川,曹荣伟,施楚贤,等.某底框结构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事故原因及加固处理[J].建筑结构,2015,45(9):43–47,34.
[3]邓喀中,马伟民,邢安仕,等.基础动态沉陷规律及地基反力[J].煤炭科学
技术,1995(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