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法指导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提示
一、X和下西洋
1、明代的西洋指。
2、目的:为了,派遣X和下西洋。
3、时间:到。在位皇帝。 5、出发地点:
6、次数: 7、最远到达:。
8、作用:促进了,加强了
。
9、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世纪;X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指日本、和。
(1)目的:
(2)意义: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中期,民族英雄率领的荡平了的倭患。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某某的居住权。
2、年月日回归。
导学达标
一、导入:《七子之歌》
二、教学过程
1、X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
2、X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归纳)。
3、X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X和下西洋的意义
C戚继光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D戚继光坚持抗击倭寇,反抗外来侵略
3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材料中的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 戚继光的心愿最后有没有实现?是谁使他完成愿望的?
4、X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3、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
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日本
5、明朝的抗倭名将是( )
AX和B戚继光CX成功D文天祥
6、X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 )
A1368年B1405年C1421年D1433年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李白B戚继光C苏轼D岳飞
8、下列关于X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C第一次从X家港出发D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9、“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10、戚继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戚继光驻军大西洋沿岸地区B戚继光组织了戚家军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X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B非洲沿岸和红海西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非洲沿岸和红某某海岸
2、派X和下西洋的人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3、X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购买金银珠宝 B开发南洋C发展对外贸易D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课标要求
1、掌握X和下西洋的原因、时间及历史意义。2、了解“西洋”的含义。3、了解“倭寇”的含义,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4、掌握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5、掌握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史实。
课堂小记
重点
1、X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
难点
1、X和成功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提示
一、X和下西洋
1、明代的西洋指。
2、目的:为了,派遣X和下西洋。
3、时间:到。在位皇帝。 5、出发地点:
6、次数: 7、最远到达:。
8、作用:促进了,加强了
。
9、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世纪;X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指日本、和。
(1)目的:
(2)意义: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中期,民族英雄率领的荡平了的倭患。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某某的居住权。
2、年月日回归。
导学达标
一、导入:《七子之歌》
二、教学过程
1、X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
2、X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归纳)。
3、X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X和下西洋的意义
C戚继光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D戚继光坚持抗击倭寇,反抗外来侵略
3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材料中的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 戚继光的心愿最后有没有实现?是谁使他完成愿望的?
4、X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3、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
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日本
5、明朝的抗倭名将是( )
AX和B戚继光CX成功D文天祥
6、X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 )
A1368年B1405年C1421年D1433年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李白B戚继光C苏轼D岳飞
8、下列关于X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C第一次从X家港出发D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9、“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10、戚继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戚继光驻军大西洋沿岸地区B戚继光组织了戚家军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X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B非洲沿岸和红海西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非洲沿岸和红某某海岸
2、派X和下西洋的人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3、X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购买金银珠宝 B开发南洋C发展对外贸易D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课标要求
1、掌握X和下西洋的原因、时间及历史意义。2、了解“西洋”的含义。3、了解“倭寇”的含义,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4、掌握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5、掌握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史实。
课堂小记
重点
1、X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
难点
1、X和成功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