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特训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二章 正始诗歌
本章重难点分析
1.政治时局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难点)
2.玄学思潮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
3.阮籍的诗歌创作(重点、难点)
4.嵇康的诗歌创作
知识点1 政治时局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
1.曹魏后期,政局混乱,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大肆诛杀异己。

嵇康惨遭杀害。

2.在这极端黑暗的政治恐怖下,士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归于破灭,建安诗歌中昂扬的气概没有了,代之以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3.司马氏政权又标榜“名教”,维护自己所劫夺到手的权力,更显现出其虚伪卑鄙。

4.正始士人一方面用隐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的虚伪龌龊,诗歌失去了建安诗歌鲜活明快的特色,代之以沉痛委曲的风格;另一方面,转而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而且由于玄风的影响,常常表现一种老庄人生理想的倾向。

知识点2 玄学思潮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
1.正始诗人大多是崇尚老庄的士人,他们大倡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正始诗人把老庄的人生理想带入到诗中来,有的在诗中创造了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作为解脱现实苦闷的精神慰藉,有的则把这个理想境界人间化,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2.玄风对正始诗人的另一影响,就是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

嵇康和阮籍写出了很完整的哲理诗。

阮籍的诗,是后来玄言诗的滥觞,也对后来咏怀诗的议论化倾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识点3 阮籍的诗歌创作
1.生平及作品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82首五言《咏怀》诗。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知识点3 阮籍的诗歌创作
2.《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阮籍的《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阮籍用深刻的哲理思索观照人生,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沉痛;
(穷途恸哭)
•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所以也显得意蕴深沉。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知识点3 阮籍的诗歌创作
2.《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2)阮籍的《咏怀》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

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大鹏、玄鹤、神女)。

玄远朗澈的境界,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象,清丽流畅的语言,使读者获得一种清逸玄远之美的感受。

(3)阮籍的《咏怀》诗,熔哲理、情思与意象于一炉。

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
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知识点4 嵇康的诗歌创作
1.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

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还把庄子游道的方式改造成了一种充满闲适生活情趣的人间化的世界。

2.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

在一部分诗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

“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


3.嵇康还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

《诗经》四言体式,在汉代本已式微。

曹操的四言诗,古直苍凉,可谓四言中兴。

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例题
【单选题】阮籍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

A.豪放阔大
B.意蕴深沉
C.高亢悲凉
D.言壮情骇
例题
【单选题】阮籍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

A.豪放阔大
B.意蕴深沉
C.高亢悲凉
D.言壮情骇
【答案】B
【解析】阮籍的《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例题
【单选题】嵇康的诗歌被评为( )。

A.自然淡远
B.难以情测
C.文典以怨
D.过为峻切
例题
【单选题】嵇康的诗歌被评为( )。

A.自然淡远
B.难以情测
C.文典以怨
D.过为峻切
【答案】D
【解析】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

由于他“刚肠嫉恶,轻肆直言,
遇事便发”的性格,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思想倾向,所以在一部分诗中对险
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

第三章 两晋诗歌
本章重难点分析
1.太康诗风的成因及特点(难点)
2.陆机的诗歌创作
3.左思的诗歌创作(重点)
4.游仙诗溯源及其两种创作倾向
5.郭璞《游仙诗》
6.玄言诗(重点)
知识点1 太康诗风的成因及特点
1.成因:
(1)太康时期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生活在比较安稳舒适的环境中,因此,建安时代的慷慨悲歌和建功立业的博大胸怀从诗歌中消失了,正始时代的忧生之嗟与对政治恐怖的愤激不见了,代之以一种平庸写实的内容。

(2)由于司马氏政权既保护帮他们弑曹篡位的贾充等人,又提倡名教以维护自己
的新政权,还拉拢名士群体来增加道义舆论方面的支持,这就造成了“政失其本”,而“士无特操”的局面。

知识点1 太康诗风的成因及特点
1.成因:
(3)士人群体的普遍心态是求实逐利,其表现为爱财与奢侈;求名自适,这表现为清谈与纵欲。

(4)诗歌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梗概多气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而向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了“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的太康诗风。

知识点1 太康诗风的成因及特点
2.内容特点:
(1)“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潘岳的《悼亡诗》。

(2)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

傅玄的《艳歌行》模仿乐府古辞《陌上桑》。

陆机达到拟古的高峰,他的《短歌行》简直就是曹操原诗的翻版。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知识点1 太康诗风的成因及特点
3.艺术形式的特点:“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1)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

(2)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

以陆机为代表。

他的五言诗大多以对句占主要篇幅。

陆机是现存诗最多的西晋诗人。

(3)描写更加细腻。

例题
【单选题】西晋太康诗风的主要特点是( )。

A.刚健
B.平淡
C.繁缛
D.清空
例题
【单选题】西晋太康诗风的主要特点是( )。

A.刚健
B.平淡
C.繁缛
D.清空
【答案】C
【解析】西晋诗歌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梗概多气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而向结
藻清英、流韵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了“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的太康诗风。

知识点2 陆机的诗歌创作
1.他常常变古诗之古朴为华美。

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陆拟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2.他也常常变原诗之简括为细腻。

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陆诗扩为“阴云兴岸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知识点2 陆机的诗歌创作
3.陆机的诗歌语言华丽,多用排偶。

4.陆机拟古之作很多,被认为“造情既浅,抒响不高”。

但有些诗作也能写得情感深沉动人。

《赴洛道中作》二首:“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知识点3 左思的诗歌创作
1.左思,出身寒微,家世儒学。

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左思诗今存14首,艺术成就很高,诗风独树一帜,可谓西晋诗坛第一人,代表作:《咏史》八首。

知识点3 左思的诗歌创作
2.左思诗歌的思想内容
(1)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咏史》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luò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2)左思的诗歌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

如《咏史》其二以比兴手法表达了这种感情。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知识点3 左思的诗歌创作
3.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
(1)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就是指他的诗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2)他的咏史诗,一改班固创《咏史》时的质木无文,也不像王粲、阮瑀《咏史诗》那样就史实而抒感慨评论,而是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感情激烈深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使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

(3)左思还有一首别具一格的《娇女诗》,写小女儿情态,真切细腻,李商隐的《娇儿诗》受其影响。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知识点3 左思的诗歌创作【名词解释题】左思风力
知识点3 左思的诗歌创作
【名词解释题】左思风力
【参考答案】
(1)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

(2)指他的诗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知识点4 游仙诗溯源及其两种创作倾向
1.游仙诗的发展脉络
•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

在《离骚》中,当屈原对现实不满时就幻想神游天界。

•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的《游仙诗》。

知识点4 游仙诗溯源及其两种创作倾向
2.游仙诗在内容上有两种不同倾向
(1)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长歌行》。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

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2)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而是有所寄托。

如曹植的《游仙诗》:
“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

意欲奋六翮hé,排雾凌紫虚。


知识点5 郭璞《游仙诗》
1.“坎壈lǎn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游仙诗》其一的主旨乃在于否定京华、朱门之仕宦之途,而高唱隐遁之举。

借遗世之志发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2.承继传统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服食采药为主旨。

如《游仙诗》其六,用浪漫奇幻的想象把诸多仙人事迹串联于诗中,表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例题
【单选题】下列诗人中以写游仙诗著称的是( )。

A.丁仪
B.郭璞
C.陶渊明
D.刘琨
例题
【单选题】下列诗人中以写游仙诗著称的是( )。

A.丁仪
B.郭璞
C.陶渊明
D.刘琨
【答案】B
【解析】郭璞今存诗20余首,而以10首《游仙诗》最为著名。

知识点6 玄言诗
1.在内容上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2.在表达上抽象玄虚,淡乎寡味,纯以韵语敷述玄理,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

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

4.兰亭诗人的诗作多由写景而抒发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感受,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物之美,表现了恬淡清虚的审美情趣。

例题
【多选题】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有( )。

A.孙绰
B.郭璞
C.殷仲文
D.谢混
E.许询
例题
【多选题】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有( )。

A.孙绰
B.郭璞
C.殷仲文
D.谢混
E.许询
【答案】AE
【解析】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

例题
【名词解释题】玄言诗
例题
【名词解释题】玄言诗
【参考答案】:
玄言诗的发生与发展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发端自魏正始时代已开始,其时由于玄风影响,嵇、阮等人诗中已有玄言成分,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本章重难点分析
1.陶渊明的生平
2.陶渊明的思想(难点)
3.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重点)
4.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重点)
5.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重点)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知识点1 陶渊明的生平
1.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2.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3.出身望族,少有高趣,“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学不称师,文取旨达”,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4.屡仕屡隐,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知识点2 陶渊明的思想
1.受魏晋以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态的影响而形成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

2.面对人生的苦患,他除了以老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更重要的是靠儒家的思想力量,是儒家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对世界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他没有化为牢骚,而是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

3.佛家般若思想也影响了陶渊明。

世间一切皆如梦幻,则不如意事之烦恼也自行消解。

知识点3 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
1.陶渊明的田园诗亲切自然地描绘了田园风光,写出了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如《归园田居》其一,诗人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知识点3 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
2.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虽然劳作辛苦,四体诚疲,但可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知识点3 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
2.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知识点3 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
3.陶渊明的田园诗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如《移居》二首,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他们所来往的,不是出于功利的金玉奇珍,浊酒一杯足矣。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知识点4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
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2.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他的诗歌意味隽永,平淡自然却韵味淳厚。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知识点4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
3.形成陶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于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陶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

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意态。

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只一“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

知识点4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
4.陶渊明的诗歌创作还有丰富的多样性。

正如鲁迅所说:他还有“金刚怒目”式的诗歌,如《咏荆轲》写得慷慨激昂,表现了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例题
【单选题】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创了( )。

A.慷慨之美
B.绮丽之美
C.悲凉之美
D.冲淡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