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宝玉石经济发展的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宝玉石经济发展的主要弊端及对策
作者:张阳
关键词:产业宝玉石经济发展弊端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综合介绍中国宝玉石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了影响宝玉石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及宝玉石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发
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系统地阐述了当今宝玉石经济发展面临的三
个关紧弊端因素及对策。
珠宝玉石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新中国的宝玉石行业作为一个产
业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封闭的阶段:贵金属玉石全面管制,
承袭传统工艺,计划经济体制。
其中解放初期到1966年,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由公私合
营转变过来的小规模工厂,以传统工艺向国营大百货商店供货。
1966 - 1980年代初:由于文化大革命,珠宝玉石首饰被当成
资本主义的奢侈品,几年之内工厂关门,人员流失,技术停滞。
文
革后期,为挣取外汇,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以工艺美术品厂的形式得
以少量恢复。
主要向香港,东南亚出口。
半开放阶段:贵金属管制放宽,开始引进国外生产工艺和技术,由于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存在, 珠宝玉石行业进入门槛很高,市场
竞争不充分。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国务院批准恢复恢复黄金首饰内销权,
贵金属在有管制的条件下开始流通,各大城市纷纷开设黄金首饰零
售店。
国内一些地质矿产企业产业转型进入宝玉石行业。
同时广州
等沿海地区引进一大批珠宝合资企业和来料加工加工企业。
1993年
以后宝玉石市场开始空前活跃。
宝玉石行业出现转型分化。
原有国
有企业及合资企业每况愈下,而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异军突起。
开放阶段:贵金属管制取消,国内产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行
业进入壁垒降低,逐步走向完全市场竞争。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以自然人的身份
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宝玉石首饰行业。
标志着我国珠宝产
业完全开放,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经全面开
放为的市场机制管理。
由此可见宝玉石行业在中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从生产
及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意义的珠宝产业仅二十余年的历史。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珠宝市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才几年,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中国内地珠宝首饰加工生产企业,由20世
纪80年代初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珠宝玉石销售企业,
从最初不过几百家发展到2万多家。
但内地珠宝首饰企业生产以中
低档产品为主,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质量不稳定,缺乏真正具
有号召力的品牌。
可以说,按从业人员数量和产出数量来看,我国理
所当然已成为珠宝产业大国;但从产业链分工所处的位置,从珠宝
文化和品牌建设来看,我国离成为珠宝产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珠宝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分化,整合阶段。
行业主要
竞争参与者可分为三大类企业:外资和港台资企业;内地国企或上
市公司;民营企业。
三大类企业各有其特点和优劣势,谁能充分发
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发展机遇,谁就能成为这个产业的强者,
因此珠宝产业企业的战略研究不论对哪个类型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
因为,在目前珠宝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分化加剧的阶段;只有
正确的战略定位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只有正确的战略决策才能掌
握快速发展的机会。
外资和港台资企业的长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宝石资源,开
拓市场的国际视野,运作规范。
短处:对国内的文化和制度不熟悉,成本相对高。
特点:攻势凌厉,正处于在中国这个新开放的市场进
行产业布局或扩张阶段。
面临如何适应或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环境。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珠宝巨头抢滩。
由于
中国的首饰市场尚未有效整合,随着内地加入世贸后,对于黄金珠
宝市场开放,世界各大珠宝品牌都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全球
最大的钻石经销商戴比尔斯、有150多年历史的法国著名珠宝钟表
巨头卡地亚,大溪地珍珠国际宣传协会以及香港知名珠宝首饰品牌
周大福,谢瑞麟等国际珠宝巨头,纷纷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通过几年来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跨国珠宝业的巨头开始在内
地加速建设销售网络。
例如香港新世界集团公司,1995年创办武汉
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从1995至2001年底才发展了2家连锁店,而自2002年初,连锁金店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到2年的
时间又在武汉各高档百货商场开办了4家连锁金店。
由美国著名钻
石品牌─GALACE(钻石星纪)投资的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钻旗舰店2004年10月落户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该旗舰店将西方钻饰规
模化、专业化的业态模式引入中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贵宾式
的服务,让消费者们耳目一新。
内地国企或上市公司的长处:经济实力雄厚,通常有一定规模
的销售网络,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短处:体制不灵活,
缺少激励,特点:长期依赖特许经营的优势刚刚丧失,正处痛苦的
转型阶段,感觉竞争压力大,分化严重。
内地老牌国营企业在销售网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大
的珠宝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国,触角深入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和零
售市场,营销模式多样,既有连锁经营的专卖店,又有大型百货商
场的专柜。
民营企业的长处:适应性强,经营灵活多变,家族经营具有强大
的凝聚力,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短处是单打独斗,个体实力单薄,
方向感不强,管理混乱。
特点是面对一个刚刚开放的产业蜂拥而入,感觉机会丛生而又力不从心。
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市场营销方面,众多规模不大的珠宝民营企业反而成为了市场中
的主角,但往往采取互相压价,打折送礼、抽奖等简单的市场促销
手段。
总体来看,国内首饰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缺乏在全国
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和品牌。
内地珠宝企业相对国际珠宝巨头大多
数规模较小,缺少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综合实力强、品
牌知名度高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
国内企业各地方品牌仅在当地有
一定的影响。
相对规模较大的仅上海的品牌首饰老凤祥,老庙黄金
和亚一金店发展较好。
珠宝行业的参与者的背景可以看到珠宝产业潜在竞争者有三种:
原料厂商: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宝石(钻石,翡翠,和田玉,红蓝宝石等)都是稀有资源,资源的拥有者或垄断者为获得更
多的利润空间,有向产业下端延伸的强烈动机。
特别在我国。
较早
期国有珠宝企业大多属于地矿部。
最早开设珠宝专业的大学也就是
中国地质大学。
奢侈品厂商:因为珠宝消费是一种奢侈品消费,因此所有奢侈
品商家都可以认为是珠宝产品的潜在竞争者。
通常奢侈品行业的厂
商在其它奢侈品行业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后,都会向珠宝产业发展,
来扩大品牌的产品线。
珠宝行业产业的从业人员:由于珠宝制造的投入不大,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技术。
因此从事行业多年的从业人员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很多都有强烈的创业欲望。
香港四大珠宝品牌和现在国内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大部分是这样的背景。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以自然人的身份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珠宝首饰行业,为想进军内地珠宝市场的商家提供了便利。
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成为全面的市场管理。
各路潜在竞争者蜂拥而上,直接进入珠宝行业竞争,类似于90年代初的家电行业。
大量的中小珠宝企业的过渡竞争。
经过几年的分化,一些企业已经被淘汰,而另一些企业也开始向专业化发展,以图在产业链某一点上寻求生存空间。
可以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基本已经释放,目前处于产业链重组阶段。
因此可见,宝玉石行业的发展经过限制,逐步放开,放开,大规模井喷发展,恶性竞争,重新进入一个瓶颈。
结合当前的市场,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宝玉石行业发展进入一个萧条期,市场不景气,消费欲望低,市场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随着中国各类协会脱离行政化,类似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宝协等协会势必走上市场,接受市场的洗礼考验。
中国以往的各类协会遍地开花,各类大师,院士层出不穷,市场上的各类大师作品漫天要价,无法辨别真假,严重阻碍了宝玉石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当前宝玉石行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弊端就是行业大师评选机制。
大师是一个行业的灵魂,是一个行业技术的顶端表现。
什么样的机构有能力有权利评选大师?大师的评选有什么硬性的条件?大师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体现?怎样依靠行业大师的号召力,逐步建立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司品牌?因此,政府应该大胆放开政策,真正把协会评选大师的资格下放到民间,下放到市场中,让市场决定评选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平性。
依靠大师的自身素质及硬件标准让市场决定其是否有资格,依靠大师的号召力再重新塑造大师的权威性,整顿市场中的大师乱象,引导市场走向良性发展。
当前宝玉石行业发展的其次弊端是行业分散,小规模加工企业过多,力量过于分散,需要经过新一轮的资源整合,品牌整合,产业集群整合。
当前宝玉石行业发展的第三点弊端是政府缺乏制定更多的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政策。
为了更好的整合市场,整合资源,政府应该根据政策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建立规模化的专业交易市场,打造市场的品牌化。
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开设适合宝玉石市场发展的大学专业,培训相关的人才,培养好适合相关人才发展的土壤,只有这样,宝玉石经济的发展势必会迎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春。
参考文献:1.苏勇陈小平《品牌通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2.(美)Philip Kotler 《Markering Management》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李小红《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3.(美)Chase.R.B, (美) Aquilano.N.J.,(美)Jacobs.F.B 《Operations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4.包德清《珠宝市场营销学》中国地质大学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