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实践环节指导第五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学前儿童体育锻炼活动
实践活动一跟着走(小班)
【活动目标】
练习一个跟着一个。
【活动过程】
学前儿童不分高矮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带领下走步,边走边说:“小朋友,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
”说完老师带领全体学前儿童问:“走到哪里了?”老师答:“走到动物园了,我们学学大象走吧!”于是带领学前儿童模仿大象走的动作。
接着老师带领全体学前儿童说:“小朋友,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
走到哪儿了?”老师答:“走到河边了,我们学学小鱼游吧!”于是可以带领学前儿童模仿小鱼游水的动作。
实践活动二雪花飘(中班)
【活动目标】
练习轻轻跑,并能按信号做动作。
【活动过程】
全体学前儿童当雪花,四散站开,老师当大风。
游戏开始时,教师说:“大风刮,大雪下,小雪花飘飘下。
”同时带领学前儿童在场地上轻轻跑步,接着教师发出“呼呼”的声音,声音有大有小,以示风刮得或大或小。
风刮得小,“小雪花”就飞得慢;风刮得大,“小雪花”就飞得快。
教师说:“风停了!”“小雪花”就站住不动,表示落在地上。
教师说:“太阳出来了!”“小雪花”马上蹲下,表示雪融化了。
【活动规则】
学前儿童必须按教师信号做动作。
四散跑时提醒学前儿童不要互相碰撞。
实践活动三追火车(大班)
【活动目标】
练习跑及躲闪的能力和协调的动作。
【活动过程】
参加游戏的学前儿童两两结对子,四散站在场地上,其中有一学前儿童没有对子。
每对中,一个人当火车头,一个人作车厢,没有对子的学前儿童要尽力去追赶、攀拉住某列“车厢”的双肩,如果攀到某列,该列火车的车头就要离开成为没有对子的人,再由他去追赶其他列车。
【活动规则】
被攀到肩的一列火车,车头要马上离开,并迅速追赶其他列车。
追跑时,两人组成的对子要协调一致,不得离散。
实践活动四铃儿响叮当(小班)
【活动目标】
(1)教学前儿童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中间画一个大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学前儿童人数,
高度为超过学前儿童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走成大圈圈。
边走边念儿歌:“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
(2)玩“大皮球”游戏。
教师站在大圈圈中间做拍球人,学前儿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拍拍拍,跳跳跳。
”学前儿童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当老师说:“皮球漏气了!”学前儿童发出“哧哧”声并起立。
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学前儿童四散跑。
当老师说:“皮球回来了!”学前儿童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 基本部分
(1)游戏“铃儿响叮当”。
学前儿童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代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学前儿童示范一次。
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双腿屈膝蹬地跳起的动作。
(3)学前儿童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个别学前儿童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小结。
3.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小鸟飞”。
学前儿童随音乐自由地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实践活动五猫捉老鼠(中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学前儿童练习钻、爬、翻等动作,发展学前儿童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2)培养学前儿童动手的能力、友好合作的能力以及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拱形门,垫子,自制的“地道”(在硬纸盒的中间或下方挖个大洞),硬纸板做的“小老鼠”(或用小沙包代替),粉笔、红色和黄色的布条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学前儿童一起布置场地。
学前儿童在教师带领下,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几条长长的障碍通道,并在通道的另一端放一些“小老鼠”。
(2)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将学前儿童分成两组,手臂上戴着红色布条的学前儿童扮成红房子家的“小猫”,手臂上戴着黄色布条的学前儿童扮成黄房子家的“小猫”。
“小猫”们一个跟着一个地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钻过或爬过障碍物,去捉拿另一端的“小老鼠”,并把“小老鼠”放回自己的“家”(红色或黄色的纸盒)中,然后再出去重新捉小老鼠。
比比看哪一家的“小猫”捉的“小老鼠”多。
游戏可以重复进行两三次。
最后一次游戏结束时,“小猫”们可以在一起唱歌或跳舞,共同表达捕捉“老鼠”后的喜悦心情。
(3)学前儿童与教师一起收拾活动材料。
活动结束。
实践活动六我变变变(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动作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学前儿童回想:哪里出现一块特别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能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学前儿童出来变成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学前儿童主持,继续活动。
问学前儿童有谁会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学前儿童出来示范。
(5)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实践活动七抛球拍球接力赛(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其他学前儿童相互协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的团结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学前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站在抛球线后。
游戏开始,每队甲组排头学前儿童向乙组排头学前儿童抛球,然后自己站到乙组队尾,乙组排头学前儿童接住球后,边拍球边向甲组跑去,到抛球线接住球交给甲组新的排头学前儿童,自己站到甲组队尾。
游戏依次进行,最后以抛接球准确和速度快的队为胜。
【活动指导】
(1)注意拍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边。
(2)注意交接球的准确性。
(3)比赛过程中抛球失误时,由接球者拾回球进行游戏。
(4)拍球失误时,要从失误处拾起球继续前进。
【活动结束】
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
【活动反思】
抛球、传球给学前儿童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学前儿童的身体机能,学前儿童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的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到集体合作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