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
题专项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第一次世界大是人史上第一世界模的争,影响深,引人争的深刻反思。

材料,回
答。

材料一1914 — 1918 年生的次争所生的影响超以往的任何争. 争在革命中出果,同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伯特· E·勒(美)斯坦迪什·米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一后,俄自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已没有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
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国。

它之的、事力又相
差甚,就要按后的力比重新划分力范,建立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平、王生主《世界通史代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第一次世界大期交的两大事侵略集。

争的性是什么?合所学知,
指出在材料一中的“ 争”期爆的影响人史程的“革命”
(2)合材料二和所学知回答,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致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可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
今,第一次世界大我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 1)事集:三国同盟、三国;性:是一非正的帝国主的掠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盛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国家政治展不平衡。

(3)启示:① 争人来深重的灾害;②我要珍和平,反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合作交流,以
和平方式解决国争端
【解析】
【解】
(1)据材料一,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期交的两大事侵略集是三国、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政治展不平衡的加,后起的帝国主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之的斗争愈
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前,形成了两大事集三国同盟和三国。

两大集狂的,最一爆,
一是一非正的帝国主的掠争。

据所学知可知,在材料一中的“ 争”期爆的影响人史
程的“革
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 11 月,俄国爆十月革命,推翻了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国家,是人史上第一次得利的社会主革命。

它的利沉重打了帝国主的治,推了国社会主运的展,鼓舞了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2)依据材料二,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前,形成了两大事集三国同盟和三国。

两大
集狂的。

一后,帝国主国家重新分割世界,分召开了巴黎和会和盛会,整了帝国主
世界的治新秩序,形成一后的世界格
局,这就是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

(3)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
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观察和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注:1919年 1 月 , 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 这就是巴黎和会。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规定,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
瓜分。

和会还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1920 年 , 战胜国与土耳
其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规定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 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其余地区则要割让给英、法、希腊等国。

(1) 通过上面的图片和文字叙述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信息点二:____________信息点三:____________
(2) 上述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3)根据你获得的信息 , 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
【答案】 (1)信息点一 : 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信息点二: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
约》的内容;信息点三: 巴黎和会上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

(2) A。

(3)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 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讨论对战败国的
处置问题、《凡尔赛条约》中规定、1920 年 , 战胜国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
约》”可知,通过材料图片和文字叙述获取的信息点一: 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信息点二:
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信息点三: 巴黎和会上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
约。

(2)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


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图片、出土文物等;文字史料指人物传
记、史书、报刊等。

故材料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实物资料,故 A 符合题意。

(3)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

3.
材料 8 月 4 日,德国政府声称 : “ 争会迅速束⋯”在运送德的火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字句。

法国的运兵上也涂有藐方的字句和“在圣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曲》。


采烈的从火站出,“ 尖上插着花”,上露着微笑,似乎把次事行当作“从巴黎到柏林的令人
振的旅行”。

史料,并合所学知回答,
(1)史料中所的争指的是哪一争?
(2)致争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被称之“ 肉机”“地”“屠” 明了什么?【答案】( 1)第一
次世界大
(2)帝国主政治展不平衡
(3)凡登役;亡惨重,争人来了巨大的灾【解析】
【解】
(1)根据材料一合所学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4 年爆的第一次世界大。

(2)根据所学知可知,第一次世界大爆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政治展不平衡。

(3)根据所学知可知,第一次世界大行了四年多,1916 年,凡登役,德法投
入重兵作,双方亡超70 万人,被称“凡登肉机”。

“ 肉机”“地”“屠
” 明了亡惨重,争人来了巨大的灾。

【点睛】
解决本的关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争。

4.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 世末 20 世初,德国展迅速,从称霸欧洲的“大政策” 向取全球霸的“世界政策”。

后起的帝国主国不能容忍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
状况,新老帝国主瓜分殖民地和力范的斗争尖起来。

因此,英德之的矛盾成帝国主国
家之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争主要是在同盟国和国之行。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王国
同属同盟国,大英帝国、法西第三共和国、俄斯帝国、意大利王国
和美利合众国属国。

争是欧洲史上破坏性最的争之一。

大有
6500 多万人参,1000 万人生, 2000 万人受。

争造成了重的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指出英德之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次争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瓜分殖民地和力范
(2)参国家多,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亡,失巨大。

【解析】
【解】
(1)根据材料一“后起的帝国主国不能容忍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
老帝国主瓜分殖民地和力范的斗争尖起来。

”可知,英德之的核心矛盾是瓜分殖民地和
力范。

(2)根据“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王国同属同盟国,大英帝国、法西
第三共和国、俄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合众国属国。

”可知,次争参国家多,根据
“ 争是欧洲史上破坏性最的争之一。

大有
6500 多万人参, 1000 万人生, 2000 万人受。

争造成了重的失。

”可知,此次争的特点
有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亡,失巨大。

5.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如今,大多数史学家已能分清一爆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

1914年6月28
日弗·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爆的直接原因。

一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上的争、殖民
地的争、相冲突的盟体系和不两立的民族主愿望。

——改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位地者如此描述生在法国的一役:“整个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
覆盖物痕累累⋯⋯到都是残骸、破的、碎成一一的尸体、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世界史》
材料三 1914 — 1918 年大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争消耗如此众多参者的源,覆盖地球上
如此广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争。

从来没有如此大模
的、不分青皂白的大屠。

——(美)德温《第一次世界大史》
(1)材料一中“斐迪南大公被刺”是指什么史事件?根据所学的知,解造成“殖民地的争”
的原因。

“相冲突的盟体系”指的是什么?
(2)根据你所学知,材料二的役指的是指哪一役?役的果争的形生怎的影响?
(3)材料三中反映了一有什么特点?
【答案】( 1)拉事件; 19 世末,本主国家之力和占的殖民地不平衡;国和同盟国两个事

(2)凡登役;德的攻被遏制,法开始由略防御入略攻,成一的折点
(3),范广,涉及国家多,亡人数多,消耗源多,残酷等
【解析】
【解】
(1)依据材料一中“弗?斐迪南大公被刺”可知指的是拉事件。

合本所
学, 1914 年 6 月塞青年普林西普在拉刺了奥匈帝国皇弗?斐迪南大
公,史称拉事件,成一的火;第二次工革命完成,促了本主国家
的展。

但是各国的力和占的殖民地出不平衡的象,后起的帝国主国家要
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在相互争中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
法国、俄国成的三国。

两大集狂,最致一的爆。

(2)根据材料二“整个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痕累累⋯⋯到都是残骸、
破的、碎成一一的尸体、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可知描述
的役非常惨烈,指的是凡登役。

合本所学,1916 年,德、法两国在法国的
凡登展开了激烈的地,役 10 个月,异常惨烈,交双方失近百万人。

被称“ 肉
机”“地”“屠”;凡登役使德的攻被遏制,法开始由
略防御入略攻。

(3)根据材料三“ 1914—— 1918 年大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争消耗如此众多参者的源,
覆盖地球上如此广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争。

从来没有如此大模的、不分青
皂白的大屠”可知,材料三中反映了一,范广,涉及国家多,亡人数多,消耗源多,残酷等。

6.材料,回答。

材料一1921年3月,布什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一个决。

决主要提到七点:
国有工仍国民之基;小工及手工得到充分展;可以自由出其制品及
承受定;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自由易;除粮食法定价格,
行市价格;企可以出租私人或外。

材料二工由1927 年的世界第 5 位上升到1937 年的世界第 2 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量中所占的份从大2%上升到大10%。

材料三然号称“最达的社会主国家”,但主要消品期供不足,⋯⋯
常需要凭票供,暗藏了通膨的危,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 5 位下降到20 世 80 年代的居世界第88 位。

(1)根据材料一并合所学知指出,俄()行的政策是什么?政策的施有什么重大意?
(2)材料二明了什么?出一果的重要措有哪些?
(3)材料三明了什么?出一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的社会主建我国的代化建有何启示?
【答案】( 1)新政策。

新政策的施是具有俄()特色的社会主建道路的有益探索;使俄()
工生逐恢复到前的水平;埃政得以一步巩固。

(2)工增,了工化,由国成工国。

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划;行模式。

(3)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困。

模式存在弊端。

(4)社会主建必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持事求是的原,按展的客律事。

【解析】
【分析】
【解】
(1)由材料一的“ 1921 年 3 月”及会内容可知,俄行的政策是新政策。

新政策的施是具有俄特色的社会主建道路的有益探索;使俄工生逐恢复到前的水
平;埃政得以一步巩固。

(2)依据材料二“ 工由1927 年的世界第 5 位上升到1937 年的世界第 2 位,
欧洲第 1 位;在全球工量中所占的份从大 2%上升到大 10%。

” 明,工增,了工化,由国
成工国。

出一果的重要措有完成第
一个、第二个五年划,先展重工;行斯大林模式。

(3)由材料三“ 然号称“最达的社会主国家”,但主要消品期供不足⋯常需要凭票供,暗
藏了通膨的危,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
位” 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困。

出一果的根本原因是模式存在弊端。

(4)启示:社会主建必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持事求是的原,按展的客律事。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需要首先懂材料,然后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
效信息答案,开放性目,言之有理即可。

7.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德国和美国比快,在两个国家中,若干个十年,煤和的量各增一
倍。

而从1928 年到 1938 年十年,和的量却增了三倍,煤增了两倍
半⋯⋯1939 年工的量,从数量准方面衡量,次于美国和德国⋯⋯但在量
上,按西方的准,生水平是低的。

多促建成的新工厂量差,且迅速的折旧所
苦。

材料二: 1937 年世界主要国家量比
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人均量103 磅92 磅92 磅51 磅17 磅11 磅
——以上材料摘自R.R. 帕默《代世界史》
(1)根据所学知,、煤的生取得上如材料一所述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段的工化建存在什么?
【答案】( 1)从 1928 年开始,行了两个五年划的工化建。

(2)工建速度快,但量差;相于重工,工展滞后,与相关的文化也相落后。

【解析】
【解】
(1)依据材料信息“而从1928 年到 1938 年十年,和的量却增了三倍,煤
增了两倍半⋯⋯ 1939 年工的量,从数量准方面衡量,次于美国和德国”可知,从 1928 年
开始,行了两个五年划的工化建,当的工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依据材料信息合所学可知, 1928---1937 年期,的工建速度快,但量差;相于重工,工展滞后,与此相关的文化也相落后。

8.自古以来,争是与人展同行。

近代以来,大模性的武器不断研制成功,
并投入,人社会造成以估量的失和巨大的灾,人争开始慎待。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一位美国史学家在判一前的欧洲形:“欧洲成一只‘火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
引爆。


材料二:是一次被称“ 肉机”的役。

一位地者曾述到:“整个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
田地,所有覆盖物痕累累⋯⋯到都是残骸、破的、碎成一一的尸体、的大炮,几个月都
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个“火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史事件?
(2)写出一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事抗集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 肉机”指的是哪次役?次役被称“ 肉机” 明了什么?
(4)争人来了巨大的灾。

一条宣,表明你争的度。

【答案】( 1)拉事件。

(2)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成的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成的三国。

(3)凡登役;明了一的残酷性。

(4)珍生命,离争。

(此开放性,答案符合意即可)
【解析】
【解】
(1)根据所学可知,期以来由于列之的争和其他复因素,巴干半素有欧洲
“火桶”之称,拉事件生后,德、奥匈以此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

(2)根据所学可知,一前,帝国主国家之的矛盾尖,逐形成了两大的帝国主侵略集 ----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成的三国。

(3) 1916 年的凡登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亡,被称“凡登肉机”,明了一的残酷性。

(4)根据所学可知,争人来了巨大的灾,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所以我要珍生命,离争。

9.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展,提高合国力才是民族的出路。

材料,回答:
材料一1913 ~ 1914 年列的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工生所占比重排名(外易殖民地占有万平方千

美国23%-38%18%-11%30
德国13%-16%29.7%-13%290
英国32%-14%322%-15%3350
法国10%-6%410%-8%1060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代表来到凡,誓要求收复山,底度除不平等条。

但是,他情澎湃的情迅
速沮,国他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了整昔日所有的国的恩怨而召开⋯了拉日本参
加国盟,威牲了中国。

——徐中《中国近代史:1600- 2000 中国的斗》(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爆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片中的内容判断是一后的哪一次国会?主宰会的三巨是哪三个国家?
会后确立的体系是什么?从德国人的中析体系。

(3)根据材料三思考中国代表什么不能取得外交成功?你今后我国怎么?【答案】( 1)
帝国(本)主政治展的不平衡
(2)巴黎和会;英法美;凡体系;解了帝国主国家之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之的根本矛
盾,所以它具有不定性
(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展,提高合国力才是民族的出路
【解析】
【解】
(1)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新的本主国家(美国、德国)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力迅速提高,并致些国家合国力和事力增,一超越老牌本主国家(英国、法国),原有的
“均”遭到破坏,于是他便要求重新瓜分世
界。

这势必危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即得利益,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和激化,
最终酿成战争。

故第( 1)问的答案是:帝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一战结束后的1919 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
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了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个大国操纵的分赃会议,
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
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会上他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

最后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
和约。

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
格局,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所以它不
能维持长久。

故第( 2)问的答案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它
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所以它具有不稳定性
(3)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以来,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远远地落后于
世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的大门,从此屡遭列强的侵略,这都是国力贫弱
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故第(3)问的答案是:弱国无外交,落后
就要挨打;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是民族的出路
【点睛】
解答本题时需要对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之间的矛盾有个大体的了解,才能比较自如地解
答这一类的题目。

巴黎和会矛盾斗争的焦点是是否过分削弱德国。

英国为了保住自己在欧
洲的霸权,联合美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又联合法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美
国为了达到自己控制欧洲的目的,插手欧洲事务,联合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法
国为了获得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坚决过分削弱德国的意见,联合英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
事务。

正如材料二中漫画所描述的一样,英法美德各怀鬼胎,最后虽然签订了和和约,但
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根本上消除矛盾,反而增添了新的矛盾。

10.读下图,请回答:
(1)下图中的人物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你知道他是谁吗?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颁布了什么法令?
(3)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1)列宁
(2)苏维埃政权、《和平法令》
(3)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国家苏俄。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可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列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列宁颁布了《和平法令》。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