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区的河流特征是()
A. 干流流程约27千米
B. 下游含沙量较上游大
C. 河口三角洲发育
D. 季节性融雪补给为主
2. 该地区某地有时会出现瀑布景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5月份瀑布景观出现的频次最高
B. 瀑布持续时间约2个月左右
C. 瀑布最壮观时的高度超过60米
D. 在瀑布西侧观赏瀑布位置最佳
3.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
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
完成转山途中()
A. 磕长头转山至少需要50天
B. 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
C. a~e均在山谷中行走
D. 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 590米
B. 570米
C. 540米
D. 510米
5. 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 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
B. 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C. 甲地不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D. 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下图是西北某地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单位:米)及该地部分植物与地下水深度关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 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柽柳植被覆盖率越高
B. 胡杨的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呈正相关
C. 当地下水埋藏深度为3~4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柽柳
D. 当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9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沙拐枣
7. 甲、乙两地适合种植固沙植物分别是( )
A. 柽柳、胡杨
B. 胡杨、梭梭树
C. 梭梭树、沙拐枣
D. 柽柳、沙拐枣
三角洲的岸线变化是判断流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为2002、2022年某河口三角洲等深线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为四个观测点。
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丁字坝修建的目的是( )
A. 阻挡泥沙北移
B. 减弱海浪侵蚀
C. 增强沿岸堆积
D. 打造人工海港
9. 关于图中四个观测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22年①点水下坡度最大
B. 2002年之后②点侵蚀显著C 2022年③点海面流速最快 D. 2002年④点海域深度最浅10. 关于该区域方框内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的成因,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 上游筑坝拦沙,泥沙来源少
B. 北侧流速较快,沉积作用弱
C. 河口河道摆动,沉积差异大
D. 南侧风小浪低,侵蚀强度弱
11. 图中a 为北极圈,b 为晨昏线,P 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
M 、N 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 、N 两点的经度差为90º。
完成当一架飞机由M 地飞到N 地,沿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
的.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先西北后西南
D. 先东北后东南
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
读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A. 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
B. 表达的地理事物将更加粗略
C. 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
D. 相邻两条等值线间距离比原图扩大
13. 甲、乙两地土地下陷速度分别可能是
A. —2 —8
B. —4 —8
C. —4 —2
D. —2 —4
托来南山6号冰川位于祁连山中段地区的托来南山北坡,无表碛物覆盖,冰面坡度较小,比较平整。
图1为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图2为冰川底部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地点中,冰川冰面海拔最高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5. 该冰川( )
A. 厚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厚
B. 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C. 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北缘
D. 冰床西南部冰蚀作用较弱16. 冰川消退后期,最易形成湖泊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定河是我国南水北调向北京输水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北京多处出现了泉水复涌的现象。
北京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暑假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斜河涧村对古泉复涌进行调研,该地从2021年夏秋季节开始,村里干涸了多年的泉眼流出了清澈的山泉水。
下图示意实践小组绘制的该地等高线分布。
(1)在下图中绘制PQ 一线地形剖面图(P 、Q 两点画在纵轴上),并标出泉眼位置。
(2)分析2021年夏秋季节斜河涧村古泉复涌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角度,简述古泉复涌对图示地区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是古乍得海的残余部分,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撒哈拉沙漠南缘。
环境演变使得古乍得海转为湖泊,并与尼罗河相连。
随着环境进一步变化,湖泊与尼罗河不再相连,变为内陆湖,但乍得湖从形成到如今湖水盐度始终较低。
在乍得湖的东北方向存在一个地势较低的博得莱洼地,经监测该盆地地下水矿物质与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成基本相同,科学家推测其与乍得湖水盐度较低存在密切关系。
下图示
意乍得湖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流域范围。
的
(1)据左图说明1963年乍得湖湖底的地形特征。
(2)简述古乍得海演化成内陆湖的过程。
(3)说明乍得湖水盐度始终较低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是喀斯特地区发育的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超过100m的地表负地形。
云南深陷塘天坑(25°N,103°E)深148m,其部分坑壁出现崩塌退化,崩塌堆积体在坑底周围形成斜坡。
负地形使坑内形成了独特的局地小气候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植物生境。
为研究其植物,采用正方形样方,每个样方选择30×30m。
下左图示意深陷塘天坑样方分布,下右图示意天坑坑壁退化。
(1)在N1、E2、S3、WS1四个样方中,推测植物数量最多的可能是哪个样方,并说明理由。
(2)与深陷塘坑外相比,说明坑内气候的特点。
(3)分析S1~S5样方一侧坑壁出现崩塌退化最强的原因。
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答案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题答案】
【答案】C
【4~5题答案】
【答案】4. C
5. D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10题答案】
【答案】8. A
9. A 10. C
【11题答案】
【答案】C
【12~13题答案】
【答案】12. D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16. C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7题答案】
【答案】(1)如下图:
(2)近年来南水北调对永定河的生态补水,提高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
.
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雨水下渗,地下水位升高,当地下潜水面达到或超出地面时,古泉复涌。
(3)古泉复涌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清洁的淡水资源;地表水的增多,促进了渔业的发展,增加了该地区的渔业资源;古泉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18题答案】
【答案】(1)西北(北)部高,东南(南)部低;西北(北)部坡度缓,东南(南)部坡度陡;最低处位于东南部。
(2)地壳运动使得古乍得海面积缩小与海洋分离,形成外流湖;气候干旱,蒸发加剧使得乍得湖面积缩小;泥沙淤积堵塞湖水注入尼罗河通道,变为内陆湖。
(3)早期乍得湖与尼罗河相连,盐分可由尼罗河排出;后期变内陆湖后雨季仍有大量径流注入,稀释作
为
用强(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降水多,入湖径流量大);博德莱洼地地势低洼,湖水通过地下径流向洼地排泄盐分。
【19题答案】
【答案】(1)S3;理由:该样方地坡度最平缓,崩塌堆积体最多,土壤层厚;坑壁崩塌,四周坑壁对太阳辐射遮挡少,坡度较小,地下水、地表水易存留,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其他样方优越,故植物数量最多。
(2)深陷塘坑是负地形,与坑外相比,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导致气温较低;气温受外界影响小,变化小;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失,空气湿度大;地形闭塞,风速小;相对高度大,坑内坡向差别大,坑内各地带来的降水差异大。
(3)岩层走向向天坑内倾斜,重力加剧崩塌;与坑内其他区域相比,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物理风化较强;生物资源丰富,生物风化作用较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