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_雪__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导学案
洪芸
【教学目标】
1、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
2、通过朗读品味情感美、音乐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思导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读诗使人灵秀,”。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毛泽东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的吟咏诵读、写诗填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板书题目)。

二、自主探究
第一轮,全班齐读,要求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第二轮,小组派代表读,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一)、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这之前的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

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赠给他。

当时,在整个山城重庆广为流传。

蒋介石非常惊慌,就纠集了一大群文人墨客要写一写,也写“沁园春”,结果填了好多,没有一首能够比得过《沁园春·雪》。

(二)小组探究
1.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2.说说上阕是如何描写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读词的下阕,想一想下阕是如何评论的?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分三层。

前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雄伟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

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
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
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

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有第一流的胸襟,第一流的学识,才有第一流的真词”。

下面,就让我们意气风发的、斗志昂扬的再来读这首词。

三、分层释疑
第三轮,小组派代表赏读,读出意境,读出感受。

你不仅要做一些处理,你比如说停顿啊、重音啊、语速语调啊,你还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读出音律美,读好韵脚:“北国风光”,“惟余莽莽”,“原驰蜡象”中的“光、莽、象”几个字要重读。

重读领字“望”
最成功的诵读就是在于把这文字在你脑海当中变成可视的形象,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当你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你的眼前就能出现凛冽的寒风,漫天飞舞的雪花,茫茫的北国大地,能出现这样的形象,这时候这首词就在你脑海中活起来了,你把你的这种情绪用你的声音传达给所听的人,那就不一样啦。

四、自评提升
(一)中心内容归纳:这首词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借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人民群众,抒发作者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二)写作特点归纳:
1、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2、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3、运用比喻、拟人、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三)朗诵要点归纳:
准确、流畅、感情、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五、精炼整固:当堂背诵
第四轮,组际赛读,读出个性。

咱们这样,大家在小组内搞一下分工,看看哪一部分适合女同学读,哪一部分适合男同学读,哪一部分适合齐读,大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把你个性化的理解用个性化的演读表现出来。

我们9个组,挨个小组来展示,咱搞一个赛诗会,好吗?
同学们记住了,大家不仅是听众,也是评委,要做一下点评,好不好?看看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一起来研讨。

教材分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所写景物雄浑壮丽,所抒胸襟博大宽广。

在这首词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一位壮志满怀、豪情万丈的英雄。

感情激昂、豪迈,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

学法分析
诵读法
曾国藩曾说过他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是“读书出金玉声、飘飘意远”,是说诵读诗文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说好的诗文需要反复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诵读,学生首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诵读;并且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学生学习这首词要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

附:
板书设计




上阕——写景
下阕——论史总写雪景——意境壮阔
具体实景——动静结合
想像虚景——艳丽多姿
评古——短于文治
论今——风流人物
英雄折腰
江山多娇
过渡热爱祖国山河
歌颂当代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