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养老服务的调研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湖区养老服务的调研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的事是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已经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如何解决养这一难题,首先是要了解我区养老问题的现状。
通过走访相关单位了解到:2019末2020年初北湖区常住人口43.86万人,比上年增加0.42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8.57万人,城镇人口36.39万人,全区城镇化率80.69%。
人口自然增长率6.75‰。
调查显示老年人急剧增加。
据北湖区民政局提供的资料:全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7.3万余人,占总人口17%。
依据老龄化社会国际评判标准(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依据),我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养老设施,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养老人员的幸福感,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康养结合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北湖区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
1.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湖南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的标准,进一步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差距,我区投入资金新建或改扩建2所敬老院,4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所农村幸福院,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重点扶持了4所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我区的振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办于2018年8月,由郴州市北湖区燕泉街道桐梓新村振兴社区和湖南万众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兴办,服务中心创办以来,将亲情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配备健康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娱乐室、健身康复室及餐厅,设床位60余张等。
很好地满足了当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完善养老服务功能配套
在全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依托我区建立的全区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振兴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每年为40个中心城区社区老年人提供3.1万人次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门诊就医、送餐服务、健康咨询、法律援助等为老服务。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全区大部分敬老院都与当地卫生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每年不定期为敬老院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并保存老年人的健康档案,振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医养结合室,配备了相应的医疗器材和医护人员,为入住老人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组织志愿者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到养老机构开展文化娱乐、节日慰问、法律服务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根据实践发现,年纪
不大的老年人身体较健康,对生活充满激情,还有余热,社区为了增加老年人的参与意识,我们组建了低龄健康老年人服务队,发挥其余热,设立“时间银行”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二、我区养老服务主要成效:
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区覆盖面积广
按照“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社会化方向”的原则,建成1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4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采用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加盟、专业服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义工服务、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区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灵活便捷”的社区养老格局。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覆盖40个中心城区社区,共计服务老年人6万人次。
2.特困人员护理难题得到缓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會《决定》提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我区有序推进。
针对部分特困人员平日生活、住院期间都由敬老院工作人员照料,导致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的难题,我区从三个方面入手破解。
一是为全区特困人员购买了住院照护保险,住院期间由保险公司支付100元/天的护理费用,聘请对象亲属或专业护工提供照料服务。
二是与第三人民医院、市精神病院签订协议,成立了医养结合中心,在医院开设特困人员照料区,将医护介入需求程度较高的对象送至中心托养,既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又改善特困人员就医条件。
三是建立护理补贴制度,对集中供养的全失能对象按照国家财政标准拨付护理资金,由敬老院用于日常护理开支,对于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按照自理程度分为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个等次,分别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补贴,通过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方式,鼓励对象亲属主动承担照料责任。
三、我区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1.敬老院运转经费紧张
为保证农村敬老院管理步入正轨,我区在2011年已将敬老院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但由于北湖区财力有限,管理经费的标准是1500元/人·年,工作人员工资是按郴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纳入预算。
按标准化管理要求,我区敬老院运转经费每年缺口达70万元。
而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较多,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从事敬老院工作的多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退职村干部或村民,他们工作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建议:严格落实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按照供养人数和工作人员数给予敬老院运转补助资金。
2.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较慢
目前,我区只有4家民办养老机构,与我区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偏少且规模也不大,还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且对民办养老机构规划用地、利用闲置资产等优惠福利政策落实难于执行到位,也影响了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积极性。
建议:一是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养老机构,积极培育民办养老机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运营好区社会福利中心,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的照料护理服务。
以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开发养老服务市场为契机,重点支持振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乐永康养老公寓等养老连锁机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