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0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一、选择题
【答案】B
15.(2018·湖南湘西)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
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A.Na2CO3、CaCl2、稀HCl B.CaCl2、Na2CO3、稀HCl
C.CaCl2、稀HCl、Na2CO3D.稀HCl、CaCl2、Na2CO3
【答案】C
10. (2018·江苏泰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
C. 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
D.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答案】A
5.(2018·内蒙古包头)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容液,同时产生4.48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答案】C
(2018·江苏扬州)10、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A.CuSO4、Na2SO4
B.KCl、NaCl
C.CaCO3、Na2CO3
D. NH4NO3、NaNO3
【答案】B
(2018·四川广安)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Na2CO3、HCl、H2SO4
B. 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
D. HCl、NaOH、Ca(OH)2
【答案】C
23.(2018·甘肃兰州)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C 能够还原F e2O3 生成F e,故C也能够还原C uO 生成C u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3.A(2018·贵州贵阳)6.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答案】C
11.(2018·山东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A.HCl NaOH FeCl3 NaCl
B.H2SO4 NaCl Na2CO3 CaCl2
C.NaNO3 HCl CaCl2 KOH
D.MgCl2 KOH Cu(NO3)2 Na2SO4
【答案】C
20.(2018·云南)(3分)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
④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沉淀C和溶液D.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a、NaNO3b、NaNO3和Na2SO4c、NaNO3和Ba(NO3)2三种组成。
A.1条B.2条C.3条D.4条
20.B
(2018·新疆乌鲁木齐)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B.“CO →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 2 → 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 2 H 2CO 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答案】C
(2018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
图示要求的是 A .C 、CO 、O 2
B .Mg 、MgCl 2、ZnSO 4
C .Ca(OH)2、CaCl 2、Na 2CO 3
D .BaCl 2、BaCO 3、H 2SO 4 【答案】B (2018·河南)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 、CO 、CO 2
B.H 2O 2、H 2O 、O 2
C.KOH 、K 2CO 3、KNO 3
D.Fe 2O 3、FeCl 3、Fe(OH)3 【答案】C
(2018·河南)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
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答案】D
6.(2018•黔东南) 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 HCl 、Na 2CO 3、 K 2SO 4 B. KNO 3、Ba(OH)2、 NaCl C. KCl 、AgNO 3、HNO 3 D. NaOH 、FeCl 3、(NH 4)2SO 4
【答案】B
15.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 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 白色沉淀。
(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答案】AC
10.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
(第24题图)
甲 丙
乙 C D
C.用熟石灰粉末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
【答案】C
21.(2018•湖南邵阳)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答案】D
19.(
鉴别物质实验方法
A CO2和N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C BaCl2固体和BaSO4固体加水,观察两种固体的溶解情况
D (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答案】
11.(2018·湖北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
据此可判断甲是()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D.稀盐酸
【答案】B
(2018•湖南益阳)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 .H2SO4、NaOH 、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答案】C
15.(2018•湖南益阳)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完全相符的是()
现
【答案】C
12.(2018·湖北黄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 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答案】C
14.(2018·江苏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 2+、H +、SO 42-、CI -
B. Ba 2+、Na +、CI -、NO 3-
C. K +、Ca 2+、OH -、CO 32-
D. Na +、H +、HCO 3-、NO 3-
【答案】 B
35(2018·江苏连云港).甲、乙、丙、X 、Y 、Z 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右图中箭头所示
的转化。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4.(2018•江苏宿迁))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 2+、Mg 2+、NO 3-、OH -
B.H +、SO 42-、CO 32-、Ba 2+
C.K +、NO 3-、Cl -、Na +
D.H +、NO 3-、Ca 2+、 OH - 【答案】 C
(2018•湖北宜昌)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
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
B .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 .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
D .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答案】C
(2018·湖北咸宁)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 、Y 、Z ,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 和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 和Z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则X 、Y 、Z 分别是( )
A.H 2 CO CH 4
B. CH 4 CO H 2
C.CO CH 4 H 2
D.CO H 2 CH 4 5.【答案】A
12.(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20.(2018·山东潍坊)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
D H2SO4
【答案】D
17、(
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
淡化海水一蒸馏海水晒盐一蒸发氨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
使媒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11.(2018·山东临沂)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
D.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
【答案】
14.(2018·山东聊城)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溶解、过滤、蒸发
B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
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加水,观察
(2018·山东青岛)22.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10.(2018·山东济宁)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 H2SO4、Na2SO4、BaCl2、FeCl3
B. BaCl2、HCl、NaNO3、AgNO3
C. Na2CO3、HNO3、NaNO3、BaCl2
D. H2SO4、NaOH、MgCl2、Ba(NO3)2
【答案】C
9、(2018·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一氧化碳从氧化鉄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答案】C
10.(2018·江苏盐城)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CO32-、H+
B.Ca2+、NO3-、Na+
C.Fe3+、OH-Cl-
D.Ba2+、SO42-、K+
【答案】B
8.(2018·江苏盐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答案】A
22,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2SO4溶液(NaCl)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H2(H2O) 通入稀硫酸
D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14.(2018•湖南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10.(2018·广东)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10.B
8.(2018·广东)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
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2、CO、CO2
B.N2、02、CO2
C.H2、CH4、CO
D.H2、CH4、CO2
8.C
7.(2018·湖北武汉)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
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7.D
15.(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B 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答案】
14.(2018•四川乐山)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满足图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
甲乙丙丁
A Na2CO3H2SO4Ba(OH)2石蕊
B Na2CO3HCl Ca(OH)2CuSO4
C Na2SO4HCl Ba(OH)2石蕊
D HCl Na2CO3Ca(OH)2酚酞
【答案】A
14.(2018·四川自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2018·浙江湖州)15.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
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15.(2018·浙江台州)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
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
C.Cl-、CO32-、SO42-
D.Na+、Ba2+、Cl-
【答案】A
二、填空题
(2018·江苏无锡)14.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中共有4种氧化物
B.反应①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反应①~④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
【答案】D
18. (2018·江苏泰州)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A与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在工业上口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D在气体E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1)固态C的俗名是_________,实验室区分气体A和C的液体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A+B—→ 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D+F→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向F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D,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I的稀溶液,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G,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 (1). 干冰 (2). 澄清石灰水 (3). O2 (4). CuSO4 (5). 4CO+Fe3O4
4CO2+3Fe (6). 置换反应 (7). Cu、Fe (8). HCl或H2SO4
12.(2018·四川遂宁)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下图A一H 均为初中
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一”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12.(1)CaO+H2O=Ca(OH)2 放出(2)复分解
9.(4分)(2018·内蒙古包头)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下图实验。
试推断:
(1)白色沉淀B是_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答案】(1)AgCl (2)NaOH、Na2SO4 (3)Na+、H+、Ba2+
(4)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答案合理均给分)。
(2018·四川广安)16、(5分)A、B、C、D、E分别是硫酸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盐酸中的一种物质。
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____”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敞放的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要_____________保存。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共有_____ 个是复分解反应。
(4)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
【答案】 (1)密封;(2)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或“制造药物”、“帮助消化”等);(3)3;
(4) CuSO4+2NaOH== Cu(OH)2↓+Na2SO4;(5)④。
31.(2018·甘肃兰州)(6 分)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一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E 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4)H 的一种用途
31.(1)OH - H 2O (2)Fe+CuCl 2=FeCl 2+Cu (3)③④(4)作燃料(合理即可)
13. (2018·山东菏泽)A~1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B 、F 为气体,B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F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H 、I 为两种白色沉淀,I 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 ; F 的一种用途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NH4HCO3 做气体肥料;
(2)43232322NH HCO NaOH Na CO H O NH ∆+++↑
2323()2Na CO Ba OH BaCO NaOH +=↓+
复分解反应
20.(2018·山东烟台)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 、B 、C 、D 、E 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A 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 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 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 、G 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
试回答:
(1)写出A 、B 、G 的化学式:A 、B 、G 。
(2)物质C 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
(3)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A :H 2SO 4 B :Fe G :Ba(OH)2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杀菌) (3)2NaOH+CO 2=Na 2CO 3+H 2O
25.(2018·云南)(4分)A 、B 、C 、D 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
分物质已略去),已知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一种用途是
(2)C 的化学式为
(3)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25.(1)作干燥剂(2)改良酸性土壤(3)CaO+2HCl=CaCl2+H2O
11.(2018•黔东南) A~H内初中化学常見物貭。
己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 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H 的溶液呈浅绿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棕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 A_________ ,F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其中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比较D与G的活幼性強弱美系: D______G(填“>”或“<”);
(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 (1). CaCO3 (2). 氢氧化钙 (3). Fe2O3+3CO2Fe+ 3CO2 (4).
Fe+CuSO4=FeSO4+Cu (5). 置换 (6). > (7). CO2+ Ca(OH)2= CaCO3↓+ H2O
(2018•辽宁葫芦岛)(5.00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E为氧化物。
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C的一种用途是。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1)H 2O (1分) 灭火(合理即可)(1分) (2)有气泡产生(1分) (3)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2分)
25.(6.00分)(2018·广西北部湾)已知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B 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 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 的化学式是 ;A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B 的溶液与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与B 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答案】(1)CuSO 4;碱
(2)减小
(3)Fe+2HCl=FeCl 2+H 2↑;复分解反应;
18.(2018·青海西宁)A 一F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 能供给呼吸,C 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 是黑色固体,E 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物质之间可以发生
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生成D 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5分)(1)化合 (2) 2H 2O 2 2H 2O +O 2↑ (3)CaO +H 2O=Ca(OH)2(合理即可) (2018·广西桂林)27、(8分)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分别由C 、H 、O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下
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
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
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化合反应;CO2+H2O=H2CO3;H2O2;C2H5OH+3O2点燃
3H2O + 2CO2;CO
18. (2018·山东烟台)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
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写化学式)。
【答案】(1)吸附(2)4NH3+6NO一定条件5N2+6H2O (3)①AgCl ②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③NH4NO3、MgCl2、Na2SO4
20.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
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1) Cu (写名称不给分);(2)冶金(或冶炼金属);作燃料(答一点即可)
(3) CO+CuO △
Cu+CO2;(4)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
多1个氧原子
(2018·河南)19.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
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Fe +2HCl = FeCl2 +H2↑;Na2CO3+ Ca(OH)2===2NaOH+CaCO3↓。
20. (2018•陕西)(5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
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物理;(2)①2NaOH+CuSO4=Cu(OH)2↓+Na2SO4(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②NaNO3或硝酸钠;③排除SO42-的干扰或排除SO42-和OH-的干扰(合理答案即可)
11. (2018•广东深圳)下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其常见用途为(任写一条)。
(2)反应①的现象为。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
a.Mg
b.N2
c.稀盐酸
d.NaCl固体
11.【答案】⑴ CH4燃料
⑵溶液变蓝色
⑶Na2O +H2O = 2NaOH CuSO4 +2NaOH =Cu(OH)2↓+ Na2SO4
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