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实施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转第79页)
门诊药房直接与患者联系。
作为医院的窗口,能具体体现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竞争力。
在医院门诊药房中开展“6S 管理法”,可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以及患者满意度。
1“6S 管理法”简介
“6S 管理法”是由于日本企业的“5S ”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
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
“6S ”是指SEIRI (整理)、SEITON (整顿)、SEISO (清扫)、SEIKETSU (清洁)、SHITSUKE (素养)、SE ⁃CURITY (安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质量保证、环境整
洁有序、预防为主、安全保证。
SEIRI (整理)是指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分为两大类:有用和无用。
除了必要的,其它不必要的全部消除掉,以此对空间进行优化利用,塑造一个干净、整洁、规范的场地。
SEITON (整顿)是指将保留下来的必要物品进行设定摆放,
并设置标识,以消除物品积压,节省寻找物品时间。
SEISO (清扫)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方位的清扫,保持一个
整洁、干净、亮丽的环境,以此稳定工作品质,减少污染伤害。
SEIKETSU (清洁)是对以上3S 成果的巩固与维护。
即是将上面的3S 用制度规范坚持进行,形成常态化。
SHITSUKE (素养)则是要求每个成员要有团队意识,尊章程做事,积极发挥主动性,提升工作热情。
SECURITY (安全)要求人人、事事、时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构建一个本质安全型的工作场所。
2门诊药房“6S 管理法”实施方法及内容
2.1实施方法
门诊药房要开展“6S 管理法”,并号召药剂科的其他部门给予配合,积极参与。
在实施过程中,门诊药房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措施。
组织:成立推动和考核小组,划清权责。
由药剂科主任、副主任以及各部门小组长作为小组负责人,共同制定实施标准和奖惩细则,全面推动门诊药房的“6S ”实施。
推动办法实施:推动和考核小组要制定出药品、空间、操作规范及流程、人员参与性每个不同要素所占的比值和达标的基础分值(见表1),实施前,由“6S ”推动小组评定并进行公告、实施。
考评机制:要定期进行检查、核定以及评比。
责任和考核小组要于每个季度对各部门开展实施“6S ”的实际情况检查、核定以及评比。
实施之初,进行定期考评,中后期进行不定期考评。
要结合
现场和患者问卷的方式对各项内容进行考评。
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按患者总人数的40%发出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以考评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表1实施标准和达标分值(评分分值为1~5分)
2.2“6S ”实施内容
2.2.1整理对药房进行分区。
明确出办公区、生活区、周转库、工作场所等不同区域。
同时,要将工作场所有针对性地划分为一般药品存储区、特殊药品存储区、急救药品存储区,要设置拆零专
柜。
对药房内,包括药品在内的物品进行判断分类,判断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并对非必需品进行整理,盘活空间。
利用计算机,高效查找在调配、发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药品的质量要进行监控,严禁不合格药品放入合格药柜,避免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将药品按照就近原则,根据常用与不常用进行归置。
常用药品放置窗口,以便取药方便;不常用药品放置距工作场所较远或者库房内。
要结合部门特点,对本部门常用药品、必备药品、不常用药品作出使用计划和安排,前者作为基数药品备用,加快库存周转率。
空间设置和货架放置要以药品存、放、取便捷为原则。
急救药品一定要放置在易取、显眼的位置。
要及时清理外包装等废弃物、多余的存储设备和货架;保证工作区的规整;要及时将账单、处方单存入档案;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
严格划分工作区与生活区,切勿将生活区的物品带入工作区。
2.2.2整顿对于药品、办公耗材的使用进行统筹预算,建立起存、储、耗基数表。
将药品数量和所需仪器设备降低到最合理的范围。
货柜要根据药品的剂型,如片剂、针剂、内外服药、特殊药品、急救药品等贴置标识。
药品根据剂型和功能定置存放。
将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摆放,以免混淆。
将使用频率高、用量大的药品放置柜前,以方便用药。
坏损的药品要按规定放置待处理区。
对于特殊药品,如有毒性药品,要设置特殊存储标识。
整理后的药品要设置专人进行管理。
“6S 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实施
探索
谭全超
黑龙江绥化市第一医院药剂科,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要]目的探索更适合现代医院门诊药房发展的管理模式。
方法通过对“6S 管理法”实施的提出,探寻适合门诊药房工作特点的新型管理体系。
结论“6S 管理法”相较于5S 多了安全,更适应现代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门诊药房;“6S 管理法”;药品管理[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b )-0077-02
所占比值(%)标准分值
考核项目404
药品204
空间304
104
操作规范及流程人员参与性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77页)
利用电子化方式,对药品进行编码,以方便查询及调配。
统一标识办公用品及耗材,对物品实现定点、定量放置,做到
顺序有前后,存、放、取、用有序。
2.2.3清扫与清洁划分责任区,并安排专人负责,要在保证清洁人员卫生的前提下,定时对存放药品的货柜进行清扫,以免污染药品。
考评组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以巩固清扫效果,实现清洁的目的。
2.2.4素养“修身、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中国人遵循的礼法。
作为医护人员,修身不仅仅是要学习医药理论,更要学习遵循制度;不仅要提升业务能力,更要坚定服务意识—服务患者、服务大局、服务医药事业。
将“以科为家,科荣我荣”作为自己的工作的荣辱感。
通过6S的推行,要将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的习惯坚持下去,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
2.2.5安全每位医护工作人员都应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作为工作的第一位。
要通过“6S”的实施,构建一个“人—药—设备—场所”安全运行的本质安全型医院。
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人,要通过学习、沟通,在工作中保证自身的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
开展风险管理,对药品的购买渠道、使用、存储及处理环节进行有效监测,保证药品的安全。
要加大对医护人员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正确、高效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做到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
按规定和要求对场所进行划分和规整,正确摆放不同区的物品,保证场所的安全。
3讨论
“6S”的管理对象是“环境”,这个环境的管理需要从人、药品、设备等综合因素考虑。
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环境”安全,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
门诊药房直接与患者联系,具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性和经营管理性。
药品管理好,不仅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药剂调配差错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还能降低医院的经济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吴晓.“5S”管理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3 (6):102-103.
[2]周海云,肖雷.“五常法”在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
药,2014(18):369-370.
[3]张瑞杰.5S管理法在妇幼保健机构门诊药房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 (25):1592-1595.
[4]谢峥.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当代
医药,2013(11):157-158.
[5]孔超.门诊西药房创建优质药房的细节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 (1):139-141.
[6]樊凌燕.医院门诊药房团队管理模式创新及实施[J].中国药业,2013 (9):56-57.
(收稿日期:2014-09-03)
3讨论
检验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医疗和护理安全,其与患儿的切身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5]。
儿科由于其年龄较小,身体具有一
定的特殊性,认知能力及治疗依从性都相对较差,病情变化反复,其自身的依从性也相对较差,若给予患儿常规的护理管理,由于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责任心,加大了护理风险,极易引发护患纠纷[6]。
因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质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患儿治疗的前提。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及防范,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且观察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充分显示出对儿科的护理管理加强危险因素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在冯霞[7]的研究结果中,患儿采取加强危险因素管理的护理满意度为96%,危险事件发生率达到了0.6%,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在儿科应用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可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用自身熟练、到位的操作水平建立护患信任,为患儿的生命健康提供进一步保障,极大程度上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
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芮青美,尤霞红,夏月华,等.某县级医院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3,5(13):368-369.
[2]费春楠.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7(29):606-609.
[3]温香莲.人性化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8 (33):170-171.
[4]苏颖,李素芳,郑群,等.基于Kano模式的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
属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1(29):52-54.
[5]陈润.个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14,6 (35):1277.
[6]张菊明,于海英,姚新美.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发
生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31):56-58.
[7]冯霞.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
用医药,2014,2(9):271-272.
(收稿日期:2014-09-0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