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专学校在校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150·
某医专学校在校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调查
钱 燕1 汪 瑞1 万宇辉2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8)03-0150-03
【摘 要】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

结果:在3421
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
17.8%)。

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值均<0.05)。

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
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
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
均<0.05)。

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关键词】 恋爱暴力 专科生 性别差异
恋爱暴力(dating violence)或称作约会暴力,一般是指在恋爱关系中对现在或过去的恋人以身体的、心理的或性伤害[1]。

恋爱暴力在大学生人群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2]。

本研究在线问卷调查某医学专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了解其恋爱状况,并分析性别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样本为安徽省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施在线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421份,有恋爱经历的有1734人,其中男生579人,女生1155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变量 ①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

②恋爱情况:恋爱次数和经历。

③ 恋爱暴力:恋爱暴力量表参考文献[3]编制,问卷29个条目,躯体暴力条目为12项,精神暴力条目有11项,性暴力条目有6项。

调查在过去的半年里对恋爱对象主动施暴或者遭受到恋爱对象的暴力的次数(没有,设置为0;1~2次,设置为1;≥3次,设置为2),主动和被动总暴力为多组设置相加所得(下称“主动暴力”和“被动暴力”)的数值。

1.2.2 质量控制 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问卷链接,在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统一指导下,提交在线问卷。

提交问卷后,调查者可实时接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

人口统计学特征间恋爱经历情况比较使用χ2检验;在有恋爱经历的人群中,比较人口统计学特征间主动暴力和被动暴力的情况,并分男女组比较大学生各种主动、被动恋爱暴力检出率的差异。

2 结 果
2.1 大学生恋爱经历的分布情况 在3421名大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有1734人,占总人数的50.7%。

其中,男生579人,女生1155人。

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见表1。

在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中,男生恋爱次数1次、2次、3次或3次以上的分别为4
3.2%、27.6%和29.2%,女生恋爱次数1次、2次、3次或3次以上的分别为59.3%、30.1%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50,P<0.01)。

表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恋爱经历的分布
情况 例(%)
人口统计
学特征
人数
无大学生恋
爱经历
有大学生
恋爱经历
χ2P
性别
 男956377(39.4)579(60.6)51.793<0.001 女24651310(53.1)1155(46.9)
居住地
 农村20951105(52.7)990(47.3)25.464<0.001 城镇1326582(43.9)744(56.1)
独生子女
 是828374(45.2)454(54.8)7.5050.006 否25931313(50.6)1280(49.4)
年级
 大一21581073(49.7)1085(50.3)0.3910.532 大二1263614(48.6)649(51.4)
2.2 恋爱暴力发生情况
2.2.1 恋爱暴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①在有恋爱经历的人群中,有31.3%的男生和47.8%的女生对现在或过去的恋人有暴力行为,有36.8%的男生和31.2%的女生来自现在或过去的恋人的暴力行为。

男生的主动暴力形式和女生的被动暴力形式,均表现为精神暴力最高,性暴力最少。

男生的被动暴力形式和女生的主动暴力形式,均表
作者单位:1.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安庆 246001
2.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项目(SK2016A0571)2018-04-10收稿,2018-05-13修回
·151·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7卷第3期
现为躯体暴力最高,性暴力最少。

其中,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主动总暴力(47.8%)高于男生(15.5%,17.8%,31.3%),χ2值分别是68.771,9.101和43.191。

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被动总暴力(36.8%)、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31.2%,0.9%),χ2值分别是15.008,5.503和54.10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非独生子女发生主动躯体暴力(29.8%)高于独生子女(23.6%),χ2值是6.518;独生子女发生主动性暴力(5.5%)和被动躯体暴力(23.3%)高于非独生子女(2.1%和18.1%),χ2值分别是13.296和5.826。

大二学生的主动精神暴力(25.3%)和主动总暴力(46.5%)高于大一学生(20.1%和39.7%),χ2值分别是6.338和7.717。

以上各变量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男、女大学生恋爱暴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被动精神暴力(24.9%)和被动总暴力(4
3.9%)的检出率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和31.9%),χ2值分别是
4.208,6.876和8.684。

独生子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χ2值是3.976。

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被动精神暴力(24.6%)、主动总暴力(41.7%)的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
5.1%,17.3%和2
6.3%),χ2值分别是4.801,6.223,4.211和14.038。

以上各变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分布情况见表2。

居住地、年级、是否独生女在女大学生恋爱暴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间男大学生恋爱暴力的检出情况 例(%)
人口统计学特征
主动
躯体暴力
被动
躯体暴力
主动
精神暴力
被动
精神暴力
主动
性暴力
被动
性暴力
主动
总暴力
被动
总暴力
居住地
 农村53(15.5)74(21.6)*55(16.1)55(16.1)**22(6.4)15(4.4)101(29.5)109(31.9)** 城镇37(15.6)69(29.1)*48(20.3)59(24.9)**20(8.4)14(5.9)80(33.8)104(43.9)**独生子女
 是42(16.5)73(28.7) *48(18.9)56(22.0)23(9.1)15(5.9)82(32.3)101(39.8) 否48(14.8)70(21.5)*55(16.9)58(17.8)19(5.8)14(4.3)99(30.5)112(34.5)年级
 大一52(13.3)**94(24.0)59(15.1)*68(17.3)*24(6.1)15(3.8)103(26.3)**136(34.7) 大二38(20.3)**49(26.2)44(23.5)*46(24.6)*18(9.6)14(7.5)78(41.7)**77(41.2)注:与同组后项比较,*P<0.05, **P<0.01。

表3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女大学生恋爱暴力的检出情况 例(%)
人口统计学特征
主动
躯体暴力
被动
躯体暴力
主动
精神暴力
被动
精神暴力
主动
性暴力
被动
性暴力
主动
总暴力
被动
总暴力
居住地
 农村224(34.6)117(18.1)148(22.8)119(18.4)5(0.8)22(5.0)309(47.7)214(33.0) 城镇175(34.5)78(15.4)131(25.8)79(15.6)5(1.0)17(3.4)243(47.9)146(28.8)独生女
 是65(32.5)33(16.5)48(18.9)29(14.5)2(1.0)3(1.5)97(48.5)58(29.0) 否334(35.0)162(17.0)231(24.2)169(17.7)8(0.8)36(3.8)455(47.6)302(31.6)年级
 大一242(34.9)119(17.2)159(22.9)114(16.5)5(0.7)22(3.2)328(47.3)211(30.4) 大二157(34.0)76(16.5)120(26.0)84(18.2)5(1.1)17(3.7)224(48.5)149(32.3)
3 讨 论
女生在恋爱关系中使用暴力,多以轻度暴力为主[4],可能是因为情绪发泄、感情伤害后的反击等原因。

在我国,可能是社会因素和家庭教育对男生对待暴力的态度和观点影响,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和被动精神暴力高于农村。

国内外比较一致的结果是,在性暴力方面,女性常常是受害者。

大学生经历恋爱暴力后,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本次调查的3421人中,近一半大学生既往有过恋爱经历或现在处于恋爱关系中。

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中,56.8%的男生和40.7%的女生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恋爱经历。

有恋爱经历的人群中,城镇高于农村,独生子女多于非独生子女,这
跟何影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校为医学专科学校,女生人数较多,可能使男生的恋爱经历更高。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恋爱关系中的三种暴力形式中出现较高的躯体攻击(28.2%),其次是精神伤害(18.0%)和较低水平的性胁迫(3.0%)。

暴力发生的总体水平低于李源晖[6]的调查结果(恋爱暴力发生率为69.8%)。

何影[5]的调查结果是精神暴力高于躯体暴力,性暴力最低。

恋爱暴力发生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

高年级发生恋爱暴力尤其是高年级男生发生主动精神暴力高于低年级,而不同年级间女生主动和被动恋爱暴力的发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研究[6~7]也显示年级越高,暴力发生率越高,但没有做性别差异性研究。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152·
了独生子女的主动躯体暴力、被动躯体暴力和主动性暴力高于非独生子女。

进一步进行男女分组研究时发现,独生子被动躯体暴力发生高于非独生子,而是否独生女对女生发生恋爱暴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朱琳[4]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躯体暴力和性暴力高于非独生子女。

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分男女生组进行比较。

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不能概括为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且研究对象为某专科医学院校,有较多的女生受试者,研究结论的外延有限。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的恋爱暴力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校应针对男生、女生开展不同方式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KM, Danis FS. Collegiate sororities and dating violenc[J]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2007,13(1):87~100.
[2] 汪瑞,万宇辉,陶芳标.有恋爱经历医专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暴力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2): 260~262.
[3] 苏普玉,郝加虎,黄朝辉,等.2575名在校大学生亲密伴侣暴力现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4): 346~351.
[4] 朱琳,张蕾蕾,荣峰,等.高职学生恋爱暴力与抑郁的关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35~437. [5] 何影,张亚林,王纯,等.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行为发生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53~1159.
[6] 李源晖,张慧敏,王敏,等.安徽省大学生恋爱暴力现状调查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5~9.
[7] Shorey RC, Temple JR, Febres J, et al. The consequences of perpetrating psychologicalaggression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a descriptive investigation [J]. J Interpers Violence, 2012, 27(15):2980~2998.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love affairs and relationship
violence in a medical college
1.Anqing Medical College, Anqing 246001, Anhui
QIAN Yan1, WANG Rui1, WAN Yu-hui2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ate gender comparis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dating viol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A total of three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twenty-one college students were participated in an online survey in which experiences of dating violence in the past six months. Results:There were 50.7% involved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the sample of 3 421 college students. Female students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 than that in male students(34.5% vs 15.5%, 24.2% vs 17.8%); male students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physical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sexual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24.7% vs 16.9%, 7.3% vs 0.9%);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P<0.05). The male students in grade 2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physical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than those in grade 1(20.3% vs 13.3%, 23.5% vs 15.1%, 24.6% vs 17.3%). The male students who were only one child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physical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than that in male students who had brothers or sisters(28.7 vs 21.5%). The male students born in city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than those of male students born in village(29.1% vs 21.6%, 24.6% vs 16.1%) (P<0.05). Conclusion:There is a high occurrence of dating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roles.
Key Words:Dating violence; Attachment type; Gender-specific /(编审:陈晓宇 施仲赋)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fort status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 Hefei 230001,Anhui
GAO Yu-xia, JIANG Qiu-xia, WANG Yu-ha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omfort status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in patients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ethod: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ndwelling stomach tube in 9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ESD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esult:There were 94.5% of patients with discomfort symptom during the indwelling tube period, with moderate discomfort was 82.2%.The incidence of discomfort ratio of esophageal ES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astric ES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discomfort symptoms appeared most on the second day and the third day; while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was the throat pain, with the incidence of up to 77.8%, followed by cough ,sputum and pharyngeal dryness. Conclusion:Indwelling gastric tube after ESD will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discomfort and can bring pains to most patients;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Key Words:Indwelling gastric tube; Comfort statu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编审:刘付平 施仲赋)(上接第14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