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分类2—物质的属性(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20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分类2—物质的属性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江岸区校级模拟)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空盘平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2)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3)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4)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94.2g
C.小明按(1)(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比真实值偏大
D.小聪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
2.(2020•武汉模拟)将体积V=0.2×10﹣3m3的物块A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N.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所示,容器底面积为20cm2.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A的密度为1.5×103kg/m3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N
C.物块A浸没在水中之后,比物块浸入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了2N
D.若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剪断细线后,容器底部受的压强仍保持不变
3.(2020•武汉模拟)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abc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
B.乙认为他测量的密度为0.96 kg/m3
C.丙认为他测量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小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4.(2020•武汉模拟)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
瓶
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体积B.质量C.比热容D.内能
5.(2020•武昌区模拟)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0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用此种方法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6.(2020•青山区一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7.(2020•武汉模拟)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8.(2019•武昌区二模)如下图所示,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B.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金属块的质量是52.2g
D.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9.(2019•江岸区校级模拟)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
①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如图乙):
①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20ml:
①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79g
下列对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只需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天平平衡即可进行称量
B.①步骤之前还应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C.步骤①中称得的质量为103.4g
D.最终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2g/cm3
10.(2018•东西湖区一模)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先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8.2g;
再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将装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11.(2018•黄陂区模拟)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奶的质量为122.4g
B.酸奶的体积为100cm3
C.小明测得酸奶的密度为1.224×103kg/m3
D.小明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小,应该按照乙、丙、甲步骤进行测量
12.(2018•江岸区校级四模)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A、C、B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14.(2018•江岸区校级二模)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先测空烧杯的质量为35g,图a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b和图c分别是测量酒精质量和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a图中应将游码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b图中测酒精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62.4g
C.用该方法测量酒精的密度偏小
D.由c图量筒的示数测得酒精的密度是0.9g/cm3
15.(2018•武昌区二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16.(2018•武昌区模拟)小明在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在作业本上做了如下5条记录:
①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
①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是35~42℃,分度值为1℃;
①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金属笔卡;
①床头灯的开关是串联在电路上的;
①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密度比盐水密度大。
你认为小王的记录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17.(2018•武昌区模拟)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g
C.小汽车内的汽油机效率可以达到95%
D.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400W
18.(2018•武汉模拟)洛阳市新区博物馆进行了秦汉一罗马文明展。
如图所示,小红看到一个大理石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大理石的密度是3×103kg/m3.则它的质量约为()
A.1.8kg B.18kg C.180kg D.1800kg
19.(2020•武汉模拟)如图甲,正方体物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弹簧测力计提升物块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题图乙所示,水的密度ρ=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是22N
B.物块的密度因条件不足无法算出
C.物块从刚露出水面到全部露出,此过程作匀速运动
D.在1s~5s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0.(2018•武昌区一模)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该石块的质量为g,接着他测出石块的体积为10.0mL,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他又通过多次实验,测量石块和某合金块的质量和体积,并绘制出它们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
示,其中石块的密度小于合金块密度,则丙关系图象中纵轴物理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0•武汉模拟)为了帮妈妈筛选饱满的种子,小岸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他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可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①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
①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选择合适步骤并进行合理排序:(填步骤序号);
(3)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22.(2020•武汉模拟)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7g。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向烧杯中加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22g。
然后他再按下面三幅图进行操作,先将石块轻放入水中,在液面处做上标记;再将石块取出;最后向烧杯中加水,,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81g
(2)石块的体积为cm3,石块的密度为kg/m3。
(3)由于石块取出时会带走烧杯内的少量水,该操作引起的石块体积的测量跟实际值相比会(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没有影响”)。
23.(2020•江岸区校级一模)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3)用量筒和水测量出工艺品体积。
“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
①。
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g/cm3;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选填“大”或“小”)。
24.(2018•武汉模拟)小明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零刻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
(2)他按A、B、C、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为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25.(2020•武汉模拟)小明测量一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小明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小明用量筒测得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再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由此可算得石块的密度为g/cm3。
26.(2020•武汉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发现天平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密度为kg/m3;
(3)根据图示测量方法测得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27.(2019•新洲区模拟)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测量前,小明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将空烧杯置于天平左盘,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时,指针偏转情形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2)小明同学按图乙、丙、丁的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密度为kg/m3.小明同学所测出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偏。
(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填乙、丙、丁三个符号)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9•硚口区校级二模)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
则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29.(2019•汉阳区二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平衡。
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g.往量筒中
注入60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密度是g/cm3。
30.(2018•黄陂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先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g,然后他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示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得矿石的密度为kg/m3。
2018-2020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分类2—物质的属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江岸区校级模拟)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空盘平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2)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3)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4)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94.2g
C.小明按(1)(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比真实值偏大
D.小聪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
【答案】D
【解答】解:
A、由图甲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酒精的质量m=50g+20g+20g+4g=94g,故B错误;
CD、由图丙知,液体的体积为V=60mL=60cm3,小聪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时,液体的质量为:m=160g﹣94g=66g;
则液体的密度为:ρ=m
m
=66m
60mm3
=1.1g/cm3;
小明按(1)(4)(3)实验操作顺序测量时,无法测量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无法测量出密度,故C 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0•武汉模拟)将体积V=0.2×10﹣3m3的物块A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N.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所示,容器底面积为20cm2.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A的密度为1.5×103kg/m3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N
C.物块A浸没在水中之后,比物块浸入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了2N
D.若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剪断细线后,容器底部受的压强仍保持不变
【答案】D
【解答】解:
A.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N,则物体A的重力G=F1=3N,
由G=mg可得,物体A的质量:m A=m m
m
=3m
10m/mm
=0.3kg,
则物块A 的密度:ρA =
m m m m =0.3mm 0.2×10−3m 3=1.5×103kg/m 3,故A 正确; B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物体A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A =1.0×103kg/m 3×10N/kg ×0.2×10﹣3m 3=2N ,
由F 浮=G ﹣F ′可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G A ﹣F 浮=3N ﹣2N =1N ,故B 正确;
C .因物体A 受到的浮力和物体A 对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物块A 浸没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加上A 对水的压力(即浮力),
因物块浸入水中之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
所以,物块A 浸没在水中之后,比物块浸入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量△F =F A 压=F 浮=2N ,故C 正确;
D .物块A 浸没在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与A 对水的压力(即浮力)之和, 剪断细线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水与物体A 的重力之和,
由G A >F 浮可知,剪断细线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大,
由p =
m m 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故D 错误。
故选:D 。
3.(2020•武汉模拟)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abc 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 62g
B .乙认为他测量的密度为0.96 kg/m 3
C .丙认为他测量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小
D .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答案】D
【解答】解:
A 、在天平的分度盘上,1g 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 ,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空烧杯的质量为m 0=10g+4g =14g ,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总=50g+10g+2g =62g ,所以食用油的质量为m =m 总﹣m 0=62g ﹣14g =48g ,故A 错误;
B 、由量筒的示数得到食用油的体积,先确定量筒的分度值为5cm 3,所以食用油的体积为50cm 3,所以食用油的密度为:ρ=
m m =48m 50mm 3=0.96g/cm 3=0.96×103kg/m 3,故B 错误; CD 、这个实验设计中,若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故两者质量之差即油的质量。
之后再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量油的体积,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从烧杯中倒出时会有一定的残留,故量筒测出的油的体积会比原来烧杯中油的体积要少,故根据公式ρ=m m 可知,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测出的密度就比真实值偏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先测量食用油和杯子的总质量,再测量杯子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故小明的步骤是准确的,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4.(2020•武汉模拟)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
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比热容
D .内能
【答案】B
【解答】解:A 、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故A 错误;
B、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故B正确;
C、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冰化成水比热容变大。
故C错误;
D、冰化成水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少。
故D错误。
故选:B。
5.(2020•武昌区模拟)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0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用此种方法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答案】A
【解答】解:
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石块的体积V=38cm3﹣20cm3=18cm3,故
B正确;
=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
C、石块的密度ρ=m m=46.8m
18mm3
D、由图图中线较粗,测石块的体积时,使的石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大,则根据ρ=m m可知,测量的密度值
偏小,故D正确。
故选:A。
6.(2020•青山区一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答案】A
【解答】解:
A、图甲中矿石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38cm3,矿石的体积V=38cm3﹣20cm3=18cm3,故B正确;
C、矿石的密度ρ=m m=46.8m
18mm3=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D
正确。
故选:A。
7.(2020•武汉模拟)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答案】C
【解答】解:飞机体积:V=m
m
=160000mm
7.9×103mm/m3
=20.25m3,
m′=ρ′v=3kg/m3×20.25m3=60.75kg。
一片鸡毛的质量不过1g,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台大卡车的质量大约有几吨,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几十千克。
60.75kg大约是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故选:C。
8.(2019•武昌区二模)如下图所示,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B.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金属块的质量是52.2g
D.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答案】D
【解答】解:
A、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则石块的体积V金=V2
﹣V1=40cm3﹣20cm3=20cm3,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故V排=V金=20cm3=20×10﹣6m3,
则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20×10﹣6m3×10N/kg=0.2N,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移,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故B错误;
C、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由图乙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2.4g=52.4g;
故C错误;
D、金属块的密度:ρ金=m m=52.4m
20mm3=2.62g∕cm3,故D正确。
故选:D。
9.(2019•江岸区校级模拟)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
①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如图乙):
①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20ml :
①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79g
下列对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只需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天平平衡即可进行称量
B .①步骤之前还应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C .步骤①中称得的质量为103.4g
D .最终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2g/cm 3
【答案】D
【解答】解:A 、甲图中,没有把游码归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 错误;
B 、测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先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再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为V ,并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 2,得到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已知液体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m m 得到液体密度,故B 错误;
C 、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由图乙,m =100g+2g+1g =103g ,故C 错误;
D 、液体的质量,m 液=103g ﹣79g =24g ,液体的体积,V 液=20ml =20cm 3,
液体的密度,ρ液=m 液
m 液=24m 20mm
3=1.2g/cm 3,故D 正确。
故选:D 。
10.(2018•东西湖区一模)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先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8.2g ;再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将装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将盐水倒 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答案】A
【解答】解:
由题意知,实验步骤:
①先测出烧杯中盐水质量;
①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盐水体积;
①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
ABD、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等于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之差,不需要测空烧杯质量,需要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以及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故A错误,BD正确;
C、若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所以只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这样可避免测得盐水
体积偏小,故C正确。
故选:A。
11.(2018•黄陂区模拟)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奶的质量为122.4g
B.酸奶的体积为100cm3
C.小明测得酸奶的密度为1.224×103kg/m3
D.小明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小,应该按照乙、丙、甲步骤进行测量
【答案】D
【解答】解:
A、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空烧杯的质量为20g+10g=30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100g+50g+2.4g=152.4g,
所以酸奶的质量为:152.4g﹣30g=122.4g,故A正确;
B、量筒分度值为10ml,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mL=100cm3,故B正确;
C、酸奶的密度:ρ=m m=122.4m
100mm3=1.224g/cm3=1.224×103kg/m3,故C正确;
D、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所以测得酸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质
量不变,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可按照乙、丙、甲步骤进行测量,故D错误。
故选:D。
12.(2018•江岸区校级四模)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A、C、B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答案】C
【解答】解:
A、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cm3;故A正确;
B、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烧杯
和盐水的总质量是m1=50g+20g+10g+2.4g=82.4g;
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m2=20g+10g+5g+0.8g=35.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