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论文视角下的东华大学学术影响力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4 年第1 期( 总第93 期)
高被引论文视角下的东华大学
学术影响力探析
周晓鸥陈惠兰刘建平
( 东华大学图书馆上海201620)
摘要本文以Science Citation Inde x Expanded ( SCIE) 为依据,以东华大学为例,对其被SCIE 收录的论
文以及高被引用的论文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和分析。
将全部相关文献套录下来,截取被引频次大于100 次和50 次的论文视为高频引论文,并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和分析,客观评价其研究状况、学科研究特点和学术影响力,力图展现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及论文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以期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以及人才引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引文分析SCIE 东华大学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评价和情报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对高被引和高影响力论文的研究。
在信息计量学中,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反映了论文的质量和在该领域交流和应用的程度,因而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越高,对该领域的贡献就越大。
高被引论文数量多,说明科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科被引论文影响力越高,学科越容易获得科研资金的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优秀论文,有能力持久保持该学科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以高影响力论文作为科研水平评价标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科研水平[1]。
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是S CI (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的扩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方法,对东华大学被SCIE收录的科技论文中总被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从发表时间、所属期刊、所属机构、学科分布以及论文分区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其研究状况、学科研究特点和学术影响力,力图展现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及论文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以期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以及人才引进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SCIE 数据库,以“地址”为检索字段,以( donghua uni v * or dong hua univ * 201620 or 200051) 为检索词,精炼机构地址字段[机构=
( CHINA TEXT UNIV OR DHANGHAI DONGHUA UNIV ORDONG HUA CHINESE TEXT UNIV ORDONG HUA ENGN OR DONG HUA UNIV ORDONG-HNA UNIV OR DONGHUA UNIV ORDONGHUA UNIV CHINA OR DONGHUA UNIV CHINA TEXT UNIV OR DONGHUA UNIV SHANGHAI ORDONG-HUA UNV OR DONGHUA UNVI ) ],时间跨度选择“所有年份”,检索了东华大学年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 检索时间: 2012 - 05 - 15) 。
在文献计量学中,经常用“限定被引频次法”来
确定高被引论文,即根据被引频次的分布状况,在保
证有充足样本数的基础上,选择10 或5 的整数倍作
为高被引频次的标准[2]。
本文根据此方法选取被引
频次大于100 次和50 次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并
利用SCIE 的分析检索结果( Analyz e Results) 和创建
引文报告( Create Citation Report) 功能从覆盖学科领域、引用次数、发表期刊等不同维度对这些高被引学
术成果进行分析研究。
2 检索结果统计与分析
东华大学被S CIE收录的3697篇论文总共被引用了27304次,平均引用2275〃33次/年( 截至2012–05-15 ) 。
根据I S I Web of Kn ow led g e的引文报告,东华大学S CIE论文有2517篇论文有被引用记录,论文的被引率达到论文发表量的68〃1%,学校科研受关注程度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被引文献中,被引次数超过100次的有23篇,在50-100 次之间的46篇,在1-50次之间的2448篇。
被引论文中,除论文发表数量较多的材料科学、聚合物科学具有较高的被引量外,化学、物理、工程学以及数学研究受关注程度有明显的提升。
在检索结果基础上,统计分析了S CIE收录东华大学论文每年被引用情况( 见图1) 。
图1表明,S CIE收录东华大学学术论文的每年被引频次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开始,每年被引频次增长幅度较快,仅2011年被引频次高达6437次,约占总被引频次的23〃6% ; 而且收录的学术论文被2012年已经出版的学术论文引用达2648次( 截至2012-05-15) 。
2〃1被引100次以上论文图 1 SCIE 收录东华大学学术论文每年被引频次分布
频次的均值上看,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
东华大学被S CIE收录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引) 100次以上的23篇论文中,以东华大学为第一
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有22篇。
这些高
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4-2008年,其中,2008年
3篇、2007年6篇、2006年10篇、2005年3篇、2004 年1篇,累计被引5379次,这些少量的高被引论文( 占全部发文的0〃62% ) 的被引次数占总被引次数19〃7%,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的3篇论文,它们在3年左右就达到了如
此高的被引频次,证明其是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热点。
就单篇论文的逐年被引次数看,这些论文可分为2种类型: ①被引次数呈抛物线分布,多数论文遵从这一规律,这是由论文的时效性决定的,过了最佳时期被引频次自然会降低; ②被引次数呈锯齿形分布,如He,JH〃H o m o t o p y perturbati o n meth o d fo r bi f urcati o n of n o nlinear pr o blems; Z han g,QH〃 Low perc o lati o n thresh o ld in sin g le- w alled carb o n nan o tube/hi g h den-sit y p o l y eth y lene c o mp o sites prepared b y melt pr o cess- in g technique等论文,该被引频次折射出这类论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从被引前2 - 4 年内。
东华大学被SCIE 收录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引) 100 次以上的23 篇论文中,何吉欢教授以12 篇
文章高居榜首,占东华大学高被引论文的半数; 王子
栋教授有2 篇文章入选; 丁永生、卿凤翎、张清华等
教授均有1 篇文章入选( 见表1) 。
高被引论文的研
究重点在物理、数学、聚合物科学和化学等领域,其学科分布情况如图2 所示。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多为
多国混合型,美国、英国和荷兰是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合作者,有美国参与的高被引论文的相对值大
约是高被引论文相对值的三分之一。
从期刊分布的种类上看,东华大学被S CIE收录的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引) 100次以上的23篇论文分布在12种期刊上( 见表2) ,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为Carb o n( 2010年影响因子为4〃896) ; 收录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Cha o s So lit o ns Fractals,收录了5 篇。
从分区情况上看,有12篇论文分属第一、二区,占全部论文总数的52〃1%,三区、四区分属论文分别为5篇,可见,东华大学高被引论文的总体质量较高。
— 26 —
表1 被引100 次以上论文详细情况
表2 被引100 次以上论文所在期刊分布
— 27 —
图
2 被引 100 次以上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2〃 2 被引 50 次以上论文
图
3 被引用 50 次以上论文发表年份分布 高影响因子期刊中的论文较多,其所发表的被引 50 东华大学被 S CIE 收录的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 引) 50 次以上的 69 篇论文中,一共被引用 8550 次, 占全部论文总被引次数的 31〃
3%
,去除自引的引用 次数为
8423 次。
东华大学被 SCIE 收录的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 引) 50 次以上的 69 篇论文中,其发表年份分布如图 3 所示,在 2003 年 - 2006 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呈递 增趋势,到 2006 年达到顶峰,之 后有大幅的回落。
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在物理、数学、聚合物科学和 化学等领域,另外还涉及一些 交叉学科( 见图 4 ) 。
从分析的结果看出,东华大学在物理学、数学领域的 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其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据了所有 高被引论文的近 50% 。
这两个学科近年来发表在
次以上的论文也较其他学科多。
值得关注的是,在 总被引用( 含自引) 次数
100 以上的论文中,这两个 学科发表的论文占大多数,并且几乎都发表在 2005 年以后。
这说明东华大学在这两个专业领域中取得 了较好的发展和突破。
东华大学在优势学科带动下 取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因此,东华大学应继续构建 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多为多国混合型,美国、英国 和荷兰是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合作者,另外还涉 及了德国和韩国各一篇论文。
东华大学高被引论文 的合作机构涉及了国内外近 37 所科研机构,包括英 国布鲁内尔大学( Brunel U niv) 、G or don Life Scienc e Ins ti t ut e 、荷 兰 爱 因霍芬科技大学
( Eindhove n Univ — 28 —
Technol) 、伦敦城市大学(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 、
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
构都与东华大学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
图4 被引50 次以上论文所在学科分布
图5统计汇总了东华大学被S CIE收录的论文总被引用( 含自引) 50次以上的69篇论文期刊的所属分区情况( 其中一篇无分区) 。
可以发现,第一、二区共计发表论文35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
50〃7%,可见,东华大学高被引论文的总体质量较高,在所属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
工程技术学科对优质论文的产出( 一、二分区) 贡献较大,其次是物理、数学与化学领域,其中对一区论文的贡献最多的为工程技术和数学学科,而物理学领域二区的高被引论文量最多,说明工程技术、物理与数学
学科论文相对质量较高。
东华大学被SCIE 收录论文的总被引用( 含自引) 50 次以上的69 篇论文中,以东华大学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有65 篇,其机构分布见图6。
理学院以36% 的比例雄踞首位,这和近年来该学院的科研发展速度相一致; 信息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占22% 和9%。
3 结论及建议图5 被引50 次以上论文产出所属分区分布
用( 含自引) 50 次以上的论文有69 篇,一共被引用
2006-2012年,S CIE收录东华大学学术论文的每年被引频次增长幅度较快,总被引用( 含自引) 100次以上论文有23篇; 就23篇高被引论文作者统计而言,总被引篇次合计5379次,平均为233〃9次,彰显领军人物对学校及学科发展的影响力。
总被引8550次,占全部论文总被引次数的31〃3%。
这些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物理、数学、聚合物科学和化学以及一些交叉学科领域。
从分区情况可以了解到东华大学高被引论文的总体质量较高,在所属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
— 29 —
图6 被引50 次以上论文所属机构分布
高被引论文不仅反映了该学科是否具有较强的世界竞争力,而且也体现了该学科是否具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建议东华大学在进行学科建设特别是评估、引进和管理科研人才时,可针对欲加强或重点建设的学科,选择引进入选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甚至是有多篇入选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同时注意关注目前该机构已有的上述人才的发展,着力扶持和培育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及学术带头人。
参考文献
刊策划中的意义———以肾脏病学研究领域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 ( 1): 146 - 149〃
2 刘雪立〃基于Web of S cience 和E S I 数据库高被引论文
的界定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6 ):975 -
978〃
[作者简介]周晓鸥,女,辽宁人,东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和情报服务; 陈惠兰,女,博士,研究馆员、副馆长; 刘建平,女,副研究馆员。
1 孙玉玲,杨克魁,钟凤平等〃高影响力论文分析在学术期
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举办第四届勤工助学学生及志愿者
“送老迎新”联欢晚会
2013 年12 月6 日晚,海大图书馆在中远报告厅隆重举办了第四届勤工助学学生及志愿
者“送老迎新”联欢晚会。
本次活动是由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志愿者以及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会员们自行策划、编排,围绕图书馆实际工作场景展开的精彩演出。
节目类型丰富,内容精彩,有舞蹈、情景剧、小品、合唱、诗歌串烧、话剧、歌曲、英文剧、葫芦丝演奏、诗朗诵、配音表演等。
图书馆党政领导、部分工作人员及200 余位在图书馆工作过的同学出席了晚会。
晚会表
彰了图书馆优秀勤工助学助馆8 名、优秀勤工助学同学14 名、优秀志愿者10 人。
郑苏馆长对
在图书馆默默工作和奉献的师生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图书馆通过系统的“培训+ 质检+ 考核”机制,形成了“南汇馆员+ 学生助馆+ 勤工助学学生+ 志愿者”的高效用工模式。
每年举办的“送老迎新”晚会一方面是为了表彰和感谢为图书馆工作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师生们; 另一方面,“送老迎新”晚会已经成为在图书馆工作的老师、同学、志愿者们交流感情、表现才干、增强工作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平台,受到师生们的
广泛好评。
( 姜饶君)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