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
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的是 A .采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作为新能源
B .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研制推广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
D .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反应2A(g) 2B(g)+E(g) △H>0,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 的浓度
D .降温
3.在2A+B=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A .υA = 0.5mol·L -1·s -1
B .υB = 0.3mol·L -1·s -1
C .υC = 0.8mol·L -1·s -1
D .υD = 1.0mol·L -1·s -1
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子积不变,pH 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
5.如图表示中和滴定时某同学的一个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错误操作
B .该操作是为了排除滴定管内气泡
C .该操作是为了防止滴定管漏液
D .该操作是为了调节滴定管内液体的液面高低
6.已知:
①CH 4 ( g )+4NO 2( g )=4NO( g ) +CO 2( g )+2H 2O( g ) △H =一574 kJ·mol -
1
②CH 4 ( g )+4NO( g )=2N 2( g )+CO 2( g )+2H 2O( g ) △H =一1160 kJ·mol 一
1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 O 2 ( g )+2H 2O ( l )△H =一867 kJ·mol -
1
B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一867 kJ·mol -
1
C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一586kJ·mol -
1
D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586kJ·mol -
1
7.已知重铬酸钾(K 2Cr 2O 7)是一种比高锰酸钾还要强的氧化剂,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 42—(黄色)+2H + Cr 2O 72—(橙色)+H 2O 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稀盐酸 B .加入适量稀硫酸 C .加入适量烧碱固体 D .加水稀释
8.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A .反应进行的方向 B .反应的快慢 C .反应进行的限度
D .反应物的多少
9.在pH 都等于9的NaOH 和CH 3COONa 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 与Bmol/L ,则A 和B 关系为
A .A>
B B .A=10-4 B
C .B=10-
4 A
D .A=B
10.一定条件下,将10 mol H 2和1 mol N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 )+3H 2(g )2NH 3(g ),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可能是 A .25% B .30% C .35% D .75%
11.已知:C (s )+CO 2(g )2CO (g ) △H >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的是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12.下列防腐措施中,利用原电池反应使主要金属得到保护的是 A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 .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 .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锭 D .金属表面喷漆
13.含等物质的量NaOH 的溶液分别用pH 为2和3的CH 3COOH 溶液中和,设消耗CH 3COOH 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 2、Ba(NO 3)2]当做食盐食用,常用 0.5%的Na 2SO 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 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1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溶液 ⑥KCl 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1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 4Cl 、②Na 2CO 3、③KNO 3、④CH 3COOH 其pH 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17.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①中和10mL1mol/LCH 3COOH 溶液需要10mL1mol/LNaOH 溶液
②相同条件下,完全相同的两块锌粒分别跟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的速率快 ③0.01mol/L 醋酸溶液的pH 大于2 ④0.1mol/LCH 3COONa 溶液显碱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8.右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 -2e -= Fe 2+
C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D .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19.向体积为V a 的0.05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mol·L -1KOH 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
C .V a <V b 时:c (CH 3COO -)>c
(K +)> c (OH -)> c (H )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 c (H +)
=c (OH -)+ c
(CH 3COO -)
20.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 (g)进行甲、乙、丙、 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3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反应X (g )+3Y (g )2Z (g );ΔH <0 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φ(Z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回答下列有关常数的问题
(1)K w 的数学表达式是K w = ,温度升高K w 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K 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得越 ,对于反应2NO 2(g) N 2O 4(g),其化学平衡
常K 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c 2(NO 2)表示的意义是 。
(3)K a 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α通常称为电离度。
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溶液越稀,K a 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α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实验室在配制AgNO 3的溶液时,常将AgNO 3固体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而不是直接溶于水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把AlCl 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 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 2O/ZnO):CO(g)+2H 2(g)
CH 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该反应正向为ΔH 0;其熵变ΔS 0(选填“<”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 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 (H 2)/n (CH 3OH)增大
(3)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 2O ,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 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 2O 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氢氧化钾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
(1)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
(2)除去杂质后得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 (填写“A”或“B”)导出。
5.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 、AgY 、AgZ 均难溶于水,且Ksp(AgX)== 1.8×10-10,Ksp(AgY)== 1.0×10-12,Ksp(AgZ)== 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 、AgY 、AgZ 三者的溶解度(以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 溶液表示)S (AgX)、S (AgY)、S (AgZ)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 固体,则c (Y -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上述Ksp 判断,在上述(2)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 向AgZ 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_______
6.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金属质 金属状态
C(H SO ) V (H SO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500
20
250
20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反应速率越快;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
7.2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pH和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X、Y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三、实验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取了0.1 mol·L-1的一元酸(他们所取的酸可能是不同的)
20.00 mL,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1的一元碱(他们所用的碱也可能是不同的),
滴加过程中不断测定混合液的pH,下表是测得的部分数据。
(1)为了较方便准确地量取所用的酸,甲同学量取酸液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所持的玻璃量器是(填该量器的名称),向酸溶液中滴加碱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是。
(2)分析表中的数据,有一个数据肯定是错误的,该数据是,在回答以下问题时都应该剔除该数据。
(3)四位同学所选用的酸溶液pH最大的是(在甲、乙、丙、丁中选填)。
(4)以上酸碱用于中和滴定,试给出选用指示剂的建议(填在表格中)
pH约为(保留一位
小数,也可用对数形式表示)。
(6)一位同学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实验结束发现测定结果偏高,你帮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
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的是
A.采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作为新能源
B.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制推广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
D.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A
【解析】略
2.反应2A(g) 2B(g)+E(g) △H>0,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
【答案】D
【解析】略
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A.υA= 0.5mol·L-1·s-1B.υB= 0.3mol·L-1·s-1
C.υC= 0.8mol·L-1·s-1D.υD= 1.0mol·L-1·s-1
【答案】B
【解析】略
4.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答案】D
【解析】略
5.如图表示中和滴定时某同学的一个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错误操作
B .该操作是为了排除滴定管内气泡
C .该操作是为了防止滴定管漏液
D .该操作是为了调节滴定管内液体的液面高低
【答案】B 【解析】略
6.已知:
①CH 4 ( g )+4NO 2( g )=4NO( g ) +CO 2( g )+2H 2O( g ) △H =一574 kJ·mol -
1
②CH 4 ( g )+4NO( g )=2N 2( g )+CO 2( g )+2H 2O( g ) △H =一1160 kJ·mol 一
1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 O 2 ( g )+2H 2O ( l )△H =一867 kJ·mol -
1
B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一867 kJ·mol -
1
C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一586kJ·mol -
1
D .CH 4 ( g )+2NO 2 ( g )= N 2( g )+CO 2 ( g )+2H 2O ( g )△H =+586kJ·mol -
1
【答案】B 【解析】略
7.已知重铬酸钾(K 2Cr 2O 7)是一种比高锰酸钾还要强的氧化剂,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 42—(黄色)+2H + Cr 2O 72—(橙色)+H 2O 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稀盐酸 B .加入适量稀硫酸 C .加入适量烧碱固体 D .加水稀释
【答案】B 【解析】略
8.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A .反应进行的方向 B .反应的快慢 C .反应进行的限度
D .反应物的多少
【答案】D 【解析】略
9.在pH 都等于9的NaOH 和CH 3COONa 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 与Bmol/L ,则A 和B 关系为
A .A>
B B .A=10-4 B
C .B=10-
4 A
D .A=B
【答案】B 【解析】略
10.一定条件下,将10 mol H 2和1 mol N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 )+3H 2(g )2NH 3(g ),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可能是 A .25% B .30% C .35% D .75%
11.已知:C (s )+CO 2(g )2CO (g ) △H >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的是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A 【解析】略
12.下列防腐措施中,利用原电池反应使主要金属得到保护的是 A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 .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 .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锭 D .金属表面喷漆
【答案】C 【解析】略
13.含等物质的量NaOH 的溶液分别用pH 为2和3的CH 3COOH 溶液中和,设消耗CH 3COOH 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略
14.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 2、Ba(NO 3)2]当做食盐食用,常用 0.5%的Na 2SO 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 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略
1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溶液 ⑥KCl 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略
1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 4Cl 、②Na 2CO 3、③KNO 3、④CH 3COOH 其pH 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略
17.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①中和10mL1mol/LCH 3COOH 溶液需要10mL1mol/LNaOH 溶液
②相同条件下,完全相同的两块锌粒分别跟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的速率快 ③0.01mol/L 醋酸溶液的pH 大于2 ④0.1mol/LCH 3COONa 溶液显碱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8.右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 -2e -= Fe 2+
C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D .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答案】C
【解析】根据铁所处的环境分析,铁将发生电化学腐蚀。
b 试管溶液显酸性,腐蚀析氢腐蚀,生成氢气,导致右侧压强增大。
A 试管溶液显中性,发生吸氧腐蚀,左侧压强减小。
所以红墨水水柱是右侧下降,左侧升高,选项C 不正确,答案是C 。
19.向体积为V a 的0.05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mol·L -1KOH 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
C .V a <V b 时:c (CH 3COO -)>c
(K +)> c (OH -)> c (H )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 c (H +)
=c (OH -)+ c
(CH 3COO -)
【答案】C 【解析】略
20.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 (g)进行甲、乙、丙、 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CO
H
CH OH(g)
H O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H 3OH)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略
21.反应X (g )+3Y (g )
2Z (g );ΔH <0 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
中Z 的体积分数φ(Z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略
二、填空题
1.回答下列有关常数的问题
(1)K w 的数学表达式是K w = ,温度升高K w 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K 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得越 ,对于反应2NO 2(g) N 2O 4(g),其化学平衡
常K 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c 2(NO 2)表示的意义是 。
(3)K a 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α通常称为电离度。
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溶液越稀,K a 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α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解析】略
2.(1)实验室在配制AgNO 3的溶液时,常将AgNO 3固体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而不是直接溶于水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把AlCl 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答案】 【解析】略
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 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 2O/ZnO):CO(g)+2H 2(g)
CH 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该反应正向为ΔH 0;其熵变ΔS 0(选填“<”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 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 (H 2)/n (CH 3OH)增大
(3)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 2O ,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 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 2O 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解析】略
4.氢氧化钾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
(1)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2)除去杂质后得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填写“A”或“B”)导出。
【答案】
【解析】略
5.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 1.8×10-10,Ksp(AgY)== 1.0×10-12,
Ksp(AgZ)== 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以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2)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
由: _______
【答案】
【解析】略
6.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金属质金属状态C(H SO) V(H SO)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
时间/s
500
20
20250
20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反应速率越快;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
【答案】
【解析】略
7.2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pH和所加NaOH溶
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X、Y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3:1 0.03mol/L
【解析】略
三、实验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取了0.1 mol·L-1的一元酸(他们所取的酸可能是不同的)
20.00 mL,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1的一元碱(他们所用的碱也可能是不同的),
滴加过程中不断测定混合液的pH,下表是测得的部分数据。
(1)为了较方便准确地量取所用的酸,甲同学量取酸液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所持的玻璃量器是(填该量器的名称),向酸溶液中滴加碱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是。
(2)分析表中的数据,有一个数据肯定是错误的,该数据是,在回答以下问题时都应该剔除该数据。
(3)四位同学所选用的酸溶液pH最大的是(在甲、乙、丙、丁中选填)。
(4)以上酸碱用于中和滴定,试给出选用指示剂的建议(填在表格中)
pH约为(保留一位
小数,也可用对数形式表示)。
(6)一位同学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实验结束发现测定结果偏高,你帮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答案】【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