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全套精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春莺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绪论/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外科护理学定义。
★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4、熟悉体液的含量.分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5、掌握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介绍 5′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8′
二、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8′
三、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10′
四、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4′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4′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8′
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5′
二、低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3′
三、高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2′
四、水中毒自学
五、小结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1、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2、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1、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
2、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
师生互动环节1、采用提问法复习体液的平衡.电解质平衡。
2、用比较法讲解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思考题
及作业题1、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及高渗性缺水三者之间能互相转化吗?
2、低渗性缺水如何补钠?
3、水钠代谢紊乱的补液总原则?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通过复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等渗性缺水 is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缺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缺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3、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1)自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水钠代谢紊乱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的理解。
(2)《外科学》本科统编教材:自学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
4、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外科手术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
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
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春莺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
2、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掌握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4、熟悉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5、了解呼吸性酸、碱中毒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2′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复习: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并对三种类型缺水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8′
第三节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20′
二、高钾血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15′
第五节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18′
二、代谢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5′
三、呼吸性酸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5′
四、呼吸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3′
五、病案分析 10′
六、小结 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1、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低钾血症补钾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酸碱平衡的调节。
2、各型酸碱失衡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治疗。
3、各型酸碱失衡辅助检查中血气分析值的判断。
师生互动环节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应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理护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比较法讲解钾代谢异常,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归纳法讲解酸碱平衡失调,帮助同学们比较各种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区别点。
思考题
及作业题1、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2、请比较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
教学中的创新点1、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呼吸性碱中毒 respiratory alkalosis。
2、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1)自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加深学生钾代谢异常、酸碱平衡失调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的理解。
(2)《外科学》本科统编教材:自学钾代谢异常、酸碱平衡失调两部分内容。
3、介绍学科新进展方面
(1)介绍酸碱失衡监测方面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
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凤萍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护理学杂志2006年6期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2、熟悉休克的处理原则。
3、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一、休克的概念 2′
二、休克的病因分类 8′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 15′
微循环障碍
四、休克的临床表现 20′
1、休克前期
2、休克期
3、休克晚期
4、感染性休克:暖休克/冷休克
五、休克的辅助检查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5′
六、休克的处理原则 10′
七、休克的护理评估 7′
八、休克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5′
九、休克的护理措施 15′
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预防受伤
十、小结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1、休克的概念及病因分类。
2、休克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休克的病理生理。
2、休克的辅助检查/护理评估。
师生互动环节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向休克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思考题
及作业题1、应从哪些方面评估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身体状况?
2、在抗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为了防止血压骤降,应怎样给药?
3、休克病人应如何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运用休克病理生理知识,解释休克临床表现。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感染性休克 Septic shock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failure、抗休克裤 military antishock trousers。
3、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1)自学《外科护理学》(主编:陆以佳)中休克病人的护理。
(2)自学《外科学》(主编吴在德)中休克章节。
4、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介绍休克临床治疗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
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
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春莺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全身麻醉
第二节椎管内麻醉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谢荣《临床麻醉学》科技出版社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全身麻醉的概念及类型。
★
2、了解全身麻醉的用药和实施方法。
3、掌握全身麻醉前、中、后的护理评估。
★
4、熟悉全身麻醉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5、了解术后镇痛的护理措施。
6、了解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和麻醉机制。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麻醉发展史简介 7′
第一节全身麻醉
一、全身麻醉的概念及分类 3′
二、全身麻醉的用药和实施 10′
吸入麻醉/静脉麻醉
三、全身麻醉前/中/后的护理评估 12′
四、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 5′
五、护理措施
1、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5′
2、术后镇痛的护理 8′
第二节椎管内麻醉
一、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 5′
二、椎管内生理和麻醉的机制 5′
三、小结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1、全身麻醉的概念及分类。
2、全身麻醉前/中/后的护理评估。
3、全身麻醉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教学难点1、全身麻醉的用药及实施方法。
2、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
3、椎管内麻醉的机制。
4、全身麻醉麻醉前护理评估。
师生互动环节1、提问:麻醉前呕吐的预防措施。
2、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全身麻醉病人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
及作业题1、麻醉前的护理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3、简述各种麻醉药的用药原则及方法。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结合临床病例讲解麻醉病人的护理要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用图片讲解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区别和联系。
(3)观看气管内插管录像,加强印象。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麻醉(Anesthesia),静脉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硬脊膜外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3、介绍各种麻醉用新药、术后镇痛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
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
运用图片讲解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气管内插管。
学生反映形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莆田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春莺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椎管内麻醉
第三节局部麻醉
第四节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谢荣《临床麻醉学》科技出版社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了解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
2、掌握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护理。
★
3、了解常用局麻药。
4、熟悉局部麻醉的分类及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5、熟悉局部麻醉常见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护理。
6、掌握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5′
第二节椎管内麻醉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及麻醉方法 5′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15′
三、硬膜外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及麻醉方法 7′
四、硬膜外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13′
第三节局部麻醉
一、局部麻醉的分类 5′
二、局部麻醉方法 5′
三、局部麻醉护理措施 5′
第四节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 3′
二、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 3′
三、送病人返回普通病房的指征 3′
四、病人的管理和运送 2′
五、观看录像 25′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1、硬膜外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局部麻醉的概念及并发症的护理。
3、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教学难点1、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师生互动环节1、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思考题
及作业题1、麻醉后病人转回普通病房的条件有哪些?
2、女,43岁,在“局麻下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行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分钟,病人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3、男,25岁,硬膜外麻醉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并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和心跳停止,考虑是什么?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结合临床病例讲解麻醉病人的护理要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观看录像: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
2、介绍各种麻醉用新药。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
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
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学生反映形象、直观。
课后通过小病例分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凤萍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3
授课题目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了解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室的管理。
2、掌握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
★
3、熟悉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手术物品的准备/器械台的准备。
4、熟悉手术室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5、掌握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
★
6、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
7、熟悉手术病人体位的摆放。
8、了解手术区皮肤消毒及手术区铺单法。
9、掌握手术人员更衣,手臂消毒,穿脱手术衣及戴手套方法。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5′
第一节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一、手术室的布局和手术室的管理 10′
二、手术医师/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 20′
第二节手术室物品管理和无菌处理 15′
第三节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 10′
第四节病人的准备(体位摆放及手术区皮肤消毒) 12′
第五节手术人员的准备
一、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及手套20′
二、观看录像(手术室专项技术操作) 35′
三、总结 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演示法
教学重点1、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
2、无菌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3、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
4、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处理。
5、手术人员更衣,手臂消毒,穿脱手术衣及戴手套方法。
教学难点1、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2、手术人员更衣,手臂消毒,穿脱手术衣及戴手套方法。
3、病人的准备(体位摆放及手术区皮肤消毒)。
师生互动环节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手术人员的准备采用演示法,加强学生的理解。
思考题
及作业题1、摆放手术体位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摆常用的手术体位?
2、病人进入手术间后查对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结合临床讲解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2)结合基础护理学中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讲解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器械护士(Scrub nurse)、巡回护士(circulating nurse)、外科无菌技术(surgical aseptic technique)。
3、指导学生课后练习洗手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
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运用演示法、录像等形式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莆田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凤萍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3
授课题目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孙衍庆《现代手术并发症学》世界图书出版社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术前常规准备、手术日晨护理。
★
2、熟悉围手术期的概念、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区皮肤准备。
3、了解术前护理评估(手术分类、病人耐受性的分级)。
4、掌握术后常见不适及护理措施。
★
5、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要点。
★
6、熟悉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7、了解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病理。
8、掌握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诊断。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第一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一、手术的分类 3′
二、术前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 10′
三、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4′
四、护理措施
1、术前健康教育/常规准备(术前皮肤准备、手术日晨护理等) 20′
2、其他(营养状况/体液平衡/促进睡眠/并发症的预防) 5′
第二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一、术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15′
二、术后护理措施
1、术后搬运/体位/病情观察/切口、引流管护理/营养、活动/心理护理15′
2、术后常见不适的护理(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 15′
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4′
★切口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6′
★肺部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6′
★尿路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5′
切口裂开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 6′
四、病例分析 8′
五、总结 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1、术前护理措施(术前常规准备,术前皮肤准备,手术日晨护理等)。
2、术后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及常见不适的护理。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教学难点1、术前护理评估。
2、术后护理评估。
师生互动环节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讨论法探讨术前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思考题
及作业题1、术前病人呼吸道、胃肠道有哪些准备?
2、简述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意义。
3、术后泌尿系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应用图片讲解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应用录像介绍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切口裂开。
(2)应用教学情景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疼痛(pain)、恶心呕吐(nausea vomiting)、腹胀(abdominal distention)、尿潴留(retention of urine)。
3、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介绍围手术期护理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分析按照计划实施,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紧。
同学们态度认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课堂气氛活跃。
应用视频介绍手术区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形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05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教师陈凤萍总学时102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参考书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中国营养学会出版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掌握营养状态的评定及营养不良的分类。
★
2、掌握胃肠内营养途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
3、掌握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4、掌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
5、熟悉肠内营养、全胃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6、了解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
7、了解胃肠内营养的膳食分类。
8、了解全胃肠外营养的营养素及作用。
教学内容
与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第一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