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粤版(粤教版)九年级下《第7章 溶液》单元测试(卷六)(含答案)0430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科粤版(粤教版)九年级下《第7章 溶液》单元测试(卷六)试卷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粗盐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能溶于水)。

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出食
盐。

对这一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的氯化镁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C.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地使用下去
2. 下列关于如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时,乙的溶解度最大
B.时,水溶解甲形成溶液
C.降温可以使饱和的丙溶液逐渐变成不饱和溶液
D.如图反应完全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甲
3. 在炎热的夏天,小金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杯蔗糖溶液,发现杯底有少量蔗糖未溶解,在室
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得到溶液,则有( )
A.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和溶液质量相等
D.溶液和溶液溶质质量相等
4. 常温下将温度计插入下列某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后,温度计的读数向上升再下降的
是( )
A.食盐水
B.酒精
C.浓硫酸
D.浓盐酸
5.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
25C ∘35C ∘50g 30g 80g 5C ∘A B 5C ∘A B A B A B
.玻璃棒的作用 .化学与人体健康
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坏血病
.化学与生活.物质的分离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合金与纯金属——硬度不同 淡化海水一蒸馏
海水晒盐一蒸发
A.B.C.D.
6. 碘单质有毒,沾在衣服上很难洗净,它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溶剂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又对人体无害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向黑色粉末中加入一种液体,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液体一定是双氧水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时,若乙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
为 ,则该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
中溶剂的质量:甲________乙(填“>”“”或“=”);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10.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A B C C D A
B
C
D
NaOH ℃t 15:1℃t 2<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1. 从、、、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金属氧化物:
________;酸:________;碱:________。

12.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的溶解度比大
.中有少量的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将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将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
乙(填“”、“”或“”);
(2)由图二变化情况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
(3)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点________点(填“”、“
”、“”或“”)。

14. 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时,将的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

(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__==.(4)如图有、、三只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
观察中的现象是________,一定处于饱和状态是的________试管。

1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H O Na S a b c A a c B a c C C t 2∘a b D C t 2∘a b c C t 1∘C t ∘1C t ∘2><=c →a b d e 1a b c C t 2∘a b c C t 2∘40g a 75g g C t 1∘a b c C t 2∘Ac >a bBa b >cCa >b >cDb >a >c
A B C 2A
(1)写出用或装置制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若利用装置收集氧气,请在下列方框中将装置补画完整。

16. 向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

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B O 2B C C 6g N C +2HCl=2NaCl+O +C ↑a 2O 3H 2O 2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科粤版(粤教版)九年级下《第7章 溶液》单元测试(卷六)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
1.
【答案】
C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由题意可知“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

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因为饱和食盐水不再溶解食盐,但可以溶解氯化镁,故可滤出食盐;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如果氯化镁也达饱和,则不能再继续使用。

【解答】
、饱和食盐水不再溶解食盐,但可以溶解氯化镁,则“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说法错误,故错误;、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因为属于食盐的饱和溶液,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浸洗前后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由于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使用下去,说法错误,如果氯化镁也达饱和,则不能再继续使用,故错误。

2.
【答案】
C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A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
A A
B
C C B
D D
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的溶液,因为蔗糖未全部溶解,所以在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放置室温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说明未溶解的蔗糖再次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的质量分数,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室温下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解答】
.时,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蔗糖,说明该温度下溶液已饱和,故正确;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全部溶解,溶液不一定达到饱和,故错误;
.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蔗糖,溶液中蔗糖全部溶解,故溶液的质量一定小于溶液的质量,故错误;
.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蔗糖,溶液中蔗糖全部溶解,故中溶质质量大于中溶质质量,故错误;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温度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器材,对于温度计的使用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使用温度计首先要理解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是由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

【解答】
、温度计放入食盐水,再拿到空气中,食盐水蒸发,温度计示数降低,不符合题意;
、温度计放入酒精,再取出放置在空气中,酒精最容易蒸发,蒸发吸热,温度计示数降低,不符合题意;
、浓硫酸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会升高,然后再慢慢蒸发,温度计示数降低,符合题意;
、温度计插入浓盐酸再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会挥发变稀盐酸,吸收热量,温度计示数降低,不符合题意;
5.
【答案】
C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用于搅拌引流蘸取的玻璃棒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故正确;
.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坏血病,故正确;
.汽油去油污利用的是相似相溶远离,洗涤剂去油污利用乳化作用,原理不同,故错误;
.淡化海水采用蒸馏法,海水晒盐采用蒸发法,故正确;
故选。

6.
【答案】
C
5C ∘A A 5C ∘A A B B A C 5∘A A B B C A B A B C D A B B A D A A B C D A A B C B C C D D C
溶液的形成过程
【解析】
根据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可利用溶解原理,利用碘能溶解在溶剂中,且对人体无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碘微溶于水,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不能用水,故选项错误。

、碘可溶于酒精,但溶解量不大,故选项错误。

、碘易溶于汽油,且汽油无毒,故选项正确。

、碘易溶于苯,但苯有毒,故选项错误。

故选:。

7.
【答案】
C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
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
、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氧化铝膜兜住熔化铝不滴落分析;
、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某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说明该化肥可能是氮肥,如尿素等,故错误;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氧化铝膜兜住熔化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故正确;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该液体不一定是双氧水,故错误。

8.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溶剂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硬水与软水
【解析】
、根据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分析;
、根据硬水和软水含有物质不同进行区别;
、根据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解答;
、根据纯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解答.
A B C D C A B D D A A B B D C D D A B C D
、我们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正确;
、硬水和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的化合物不同,加入肥皂水时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别,故正确;
、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纯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错误。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答案】
不饱和,,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图可知,乙的饱和溶液的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则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时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故同温度下,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0.
【答案】
减小
【考点】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
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情况来分析。

【解答】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变小,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11.
【答案】
,或,【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A B C D <10:35:1<N O a 2S H 2O 4S H 2O 3NaOH
含有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金属氧化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氧化钠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故填: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或亚硫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或,故填: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钠属于碱,其化学式为:,故填:。

12.
【答案】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错误;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中有少量的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
.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错误;
.将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
和溶液中质量分数,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 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故答案为:;。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答案】
(1)(2)甲
(3)【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
(1)根据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将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
,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解答。

(2)时,甲的溶解度是,乙的溶解度小于,由图二变化情况,②中时,水中加入硝酸钾完全溶解,推测
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物质。

(3)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后,溶液恰好饱和且溶液质量不变,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点。

【解答】
N O a 2NaO S H 2O 4S H 2O 3S H 2O 4===
加加
NaOH NaOH B b >a >c
A A
B a c a c B
C C
D C t 2∘a b c C t 1∘ab c =×100%溶解度溶解度+100g
Cb t 1∘a c b >a >c B b >a >c =
b
C t ∘1C t ∘1C t ∘2C t ∘280g 40g C t ∘2100g 60g c b →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将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均
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故答案为:。

(2)时,甲的溶解度是,乙的溶解度小于,由图二变化情况,②中时,水中加入硝酸钾完全溶解,推测
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物质;
故答案为:甲。

(3)降低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后,溶液恰好饱和且溶液质量不变,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点;
故答案为:。

14.
【答案】
固体继续溶解,【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剂质量可以计算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解答】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故填:。

设时,水能够溶解物质质量为,
根据题意有:=,
=,
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故填:。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和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小于的溶质质量分数,升温到时,、都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变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故填:。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观察中固体继续溶解;
一定处于饱和状态是试管,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故填:固体继续溶解;。

15.
【答案】
(1)或(2)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始终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

【考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选取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C t ∘1C t ∘1C t ∘2==C t ∘280g 40g C t ∘2100g 60g c b →b c <b <a 112.5D
C
=×100%=
×100%100g+C t 2∘a b c c <b <a c <b <a C t 2∘75g a x 100g :50g 75g :x x 37.5g 37.5g+75g 112.5g 112.5C t 1∘a b c a c b C t 2∘a b c b >a >c D A C A B C 2KCl 2KCl+3↑O 3=====△MnO 2O 222O +↑H 2O 2=====MnO
2H 2O 2B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
(1)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始终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根据利用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短管通入解答。

【解答】
(1)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或。

(2)装置气密性的检验: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封,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始终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利用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短管通入,装置图为。

16.
【答案】
(1)(2)和(3)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解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
溶液的形成过程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点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和。

(3)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A 2KCl 2KCl+3↑O 3=====△
MnO
2O 2B 22O +↑H 2O 2=====MnO 2H 2O 2B B B C A 2KCl 2KCl+3↑O 3=====△
MnO
2O 2B 22O +↑H 2O 2=====MnO 2
H 2O 22KCl 2KCl+3↑O 3=====△
MnO 2O 222O +↑H 2O 2=====MnO 2H 2O 2B B B C 2.2g
NaCl HCl
x y N C +2HCl=2NaCl+O +C ↑
a 2O 3H 2O 210611744
x y 2.2g
==106x 117y 442.2g
x =5.3g y =5.85g
×100%=12.2%
5.85g+(6g−5.3g)
6g+50g−2.2g 12.2% 2.2g M NaCl HCl x y N C +2HCl=2NaCl+O +C ↑
a 2O 3H 2O 2
解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611744x y 2.2g ==106x 117y 442.2g
x =5.3g y =5.85g ×100%=12.2%5.85g+(6g−5.3g)
6g+50g−2.2g
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