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95EC

合集下载

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分类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分类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分类》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委国标委综合[2007]100号“关于下达2009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色协综字[2007]237号“关于下达200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家标准《电子废弃物中有色金属废料废件分类》的编制任务由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完成时间2009年。

2.必要性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废料废件,如不及时妥善收集和处理,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这些废料废件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

然而,关于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的回收利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分类技术和检验、储运指导。

为了促进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的回收利用,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标准根据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的市场供需情况及环境保护发展需要,对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3.主要工作过程2007年12月,深圳市格林美资源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接到《电子废弃物中有色金属废料废件分类》的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确定了各成员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填写了“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任务书”,确定了制定原则,并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查询,与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的回收、加工、贸易企业沟通,分析掌握国内市场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的质量和供需情况。

(1)2007年,成立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2)2008年1~4月,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废料废件分类资料收集、调研;(3)2008年5~7月,编制小组提出标准草案;(4)2008年8月,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校核数据资料,提出修改意见;(5)2008年9月,编制小组召开讨论会,根据修改意见完善标准草案;(6)2008年10月~2009年4月,编制小组编制征求意见稿。

格力公司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

格力公司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

标准修订记录表QJ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Ⅰ级有害物质具体管理标准 (5)5 Ⅱ级有害物质具体管理标准 (23)6 有害物质环保标识管理及对供应商的要求 (25)附录A(资料性附录)RoHS同质材料计算方法及部分环境管理物质的详细信息 (26)附录B(资料性附录) 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就有害物质使用实施的法律法规 (35)附录C(资料性附录) 免于注册的物质清单 (39)附录D(资料性附录)注册需提交的信息 (40)附录E(资料性附录) 我司重点物料关注表 (42)附录F(规范性附录) REACH限制物质清单及使用要求 (43)附录G(资料性附录)第1批十五种高关注物质的检测流程 (59)参考文献 (62)前言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是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

本标准规定了格力电器产品需要满足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检验分析方法等,旨在使原材料供应商和公司内部生产采用一致的控制标准,以符合欧盟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或客户对电子电器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要求。

本标准与上次下发的版本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根据欧盟RoHS豁免条款修订决议修改本标准中关于RoHS各项豁免的表述(见4.1中表4,表6,表8,表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制冷技术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茜、袁琪、曾伟强、蔡小洪、颜小琳、龙新文、郑文力、古文育、唐君、高海涛、刘思红、张华、岳琳琳。

本标准于2005年12月首次发布,2006年5月第一次修订,2006年5月第二次修订,2006年7月第三次修订,2006年7月第四次修订,2006年9月第五次修订,2007年3月第六次修订,2007年9月第七次修订,2008年5月第八次修订,2008年7月第九次修订,2008年11月第十次修订,2009年2月第十一次修订,2009年4月第十二次修订,2009年7月第十三次修订,2009年9月第十四次修订,2010年1月第十五次修订,2010年4月第十六次修订,2010年10月第十七次修订,本次第十八次修订。

WEEE指令2002-96-EC

WEEE指令2002-96-EC

WEEE指令WEEE即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02/96/EC)报废的电子电气设备,在指令75/442/EEC中对"waste"作出了详细的定义,在指令91/156/EEC中对其进行了修改。

报废实际上是针对WEEE指令中附件Ⅰ中所有类别的产品,即使该产品并无达到使用寿命结束的阶段,只要被消费者丢弃都视为废弃物。

目录1通行国家2适用范围3垃圾箱符号4核心内容5回收计划6影响1.通行国家欧盟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土耳其2适用范围WEEE指令案适用于以下电子电气产品:大型家用器具,小型家用器具,信息技术和远程通讯设备,用户设备,照明设备,电气和电子工具(大型静态工业工具除外),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医用设备(所有被植入和被感染产品除外),监测和控制器械,自动售货机。

表2(见下页)列出以上各类别电子电气设备下的产品目录。

本指令案将在不违背欧盟关于安全的健康要求的法律和欧盟关于废物管理的特殊法规的前提下适用。

与保护欧盟成员国重要的安全利益相关的设备、武器、军需品的战争物资不适作本指令。

“电子电气设备”(WEEE)指的是属于表2所列类别下的、设计使用电压为交流电不超过1000V和直流电不超过1500V的、正常工作需要依赖电流或者电磁场的设备和实现这些电流与磁场的产生、传递和测量的设备。

“电子电气废弃物”(WEEE)指的是按照欧盟第75/442/EEC号指令第一条(a)款定义确定为废弃物的电子或者电气设备,包括在产品抛弃作为其一部分的部件所有成分、部件和消耗件。

3垃圾箱符号在欧盟,这个符号表示当最终用户打算丢弃此产品时必须将该产品送到适当的设施,以进行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RoHS_Directive2002_95_EC_中文

RoHS_Directive2002_95_EC_中文

费者安全性好处重要;
(c)
最少四年或再一个项目加入目录后四年对于在附录每一个免除实行检查以帮助考
虑清除从附录中的电子电器设备的材料及零件假如它们的淘汰或取代经条款 4(1)是技术上或科学上可行的,提供负面的环保、
健康和/或消费者安全性影响可能是取代物所引起可能比环保、健康和/或消费者安全性好处
7.
-将铅使用于高镕解温度型之焊锡中(铅焊锡接合金忠含有超过 85﹪铅者);
-使用于服务器、储存与储存数组系统之焊接合金的含铅(得使用至 2010 年);
-应用于切换与讯号传输与电信通讯网络管理之网络基础设施设备中所使用焊接合金之
含铅;
-电子陶瓷零件(例如压电装置 piezoelectronic devices)之含铅。
3.
特殊用途的长管型荧光灯管的含汞
4.
本附录未特别指出的其他灯泡/管之含汞
5.
阴极射线管、电子组件及荧光灯管使用玻璃之含铅
6.
将铅使用在钢铁的合金成分用途,且钢铁中含铅重量比率低于 0.35%者;将铅使用
于铝合金的合金成分用途,且铝合金中含铅重量比率低于 0.4%者;以及将铅使用于铜合金
之合金成分用途,且铜合金中含铅重量比率低于 4%者。
条款 11 满足(Addresses) 此法令满足会员国。
附录
铅(Pb)、汞(Hg)、镉(Cd)、六价的铬的应用其从条款 4(1)中免除
1.
小型荧光灯泡其汞含量不可超过 5 毫克/每支灯泡
2.
直立式荧光灯泡于一般使用目的不可超过
-卤化磷(传统型)
10 毫克
-三磷标准寿命型
5 毫克
-三磷加长寿命型
8 毫克
条款4预防prevention会员国应该确认的是从2006日起新的电子电器设备上市不可包含铅pb汞hg镉cd六价的铬聚溴联苯pbb溴联苯醚pbde国家量测限定或禁止这些物质在电子电器设备的使用其与共同体的法律一致在实行此指令之前可能要维持至2006从委员会的提案为基础欧洲议会及地方议会应该要决定一经科学证据可利用的及配合在第六届共同体环境活动计划的化学方针的原理由更多对环境友善的选择来禁止其他物质及取代物其确认对消费者有最少相同等级的预防

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管理

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管理
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管理
环境质量方针
全员遵守环保制度, 持续研制绿色产品;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 满足客户环保需求。
●以领亚集团集团集团集团所有产品为对象
国际禁用物质重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关法令• •OECD(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于2001年1月立法,已 于2004年禁止含铅产品的进口及禁用溴化物作为耐燃剂
• TCO’99(瑞典显示器认证标准)较TCO’95增加了多项金 属及溶剂的使用规范, TCO’01进一步对行动电话使用材 质做规范
16CFR1303
• *(3) 中国 •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信息产业部) • *♦ 废旧家电及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 *♦ 废旧家电及电子电器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2010年6月 年产量或进口量1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年 产量
或进口量1吨以上的根据指令67/548/EEC中划分
为1、2类的CMR物质;年产量或进口量100吨以上
根据指令67/548/EEC中N:R50-53划分为导致水生
环境长期负面影响的高水生物毒性的物质完成注册
• ~2013年6月 年产量或进口量100吨以上的化学 物质完成注册 • ~2018年6月 年产量或进口量1吨以上的化学物 质完成注册
• WEEE(廢電器及電子設備指令(WEEE)2002/96/EC指令) 规范禁用有害物质与电子机电设备之回收再利用目标
• RoHS(電器及 電子設備使用某些危害物質限制指令 (RoHS)2002/95/EC指令)

BIAMP产品资料

BIAMP产品资料

1、网络音频处理器Audiaflex 系列Audiaflex是音频工程师领域中数字产品的新标准,与前一代Audia产品相比,Flex保持了DSP 处理功能强大,软件简单好用的特点,并在输入输出接口方面改用了插卡式结构,配置更加灵活。

机箱一共可容纳12块插卡,每块插卡为2路输入或2路输出,另有回声消除卡、电话耦合卡、网络电话卡和功率放大器卡。

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插卡的数量和类型,只要不超过插卡总数限制,任何组合,Flex都能支持。

Flex机箱有带或不带CobraNet网络音频信号接口的两款设备,满足用户联网使用或单机使用的不同需求。

使用时,用户先在电脑上用随机提供的软件进行设计,从软件上丰富的产品库中选择需要的模块,用搭积木的形式完成系统设计,然后将设计图下载到Flex主机中,主机就可以进行复杂而功能强大的音频处理。

对Flex的控制可以通过电脑软件、Biamp遥控面板或者AMX、Crestron 等流行的中控系统完成。

特点:●最多24路输入输出借口,每块板卡提供2路信号,另有回声消除卡、电话耦合卡、网络电话卡和功率放大器卡可选,机箱有带或不带CobraNet网络音频信号接口两种可选。

●软件可显示完整的音频系统设计(多台主机可在一张设计图上反映)●通过电脑进行系统设计和控制●可通过RS-232串行口遥控●Biamp提供音量控制模块和程序控制模块备选●设计软件中自带检测工具●可通过以太网进行遥控●具有多级密码保护功能●系统设计灵活,功能强大●通过CE和UL/C-UL等认证体系软件中的处理模块库●调音台:标准调音台、自动调音台、矩阵调音、调音台联动模块和房间组合模块●均衡器:图形均衡器、参量均衡器、反馈抑制器●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谐振滤波器和相位校正滤波器●分频器:2分频、3分频和4分频●动态处理:自动电平控制、压限器、优先器、环境噪声补偿德国功能●矩阵:2x4到56x56●延时:0到2000毫秒●控制模块:音量、相位开关、哑音、程序预设好逻辑控制●电平表:信号检测、峰值表和均方值表●信号发生器:纯音振荡、扫描、粉噪和白噪●检测工具:幅度畸变、相位畸变技术指标:●频率响应(20Hz~20kHz@+4dBu):+0/-0.4dB●THD+N(20Hz~20kHz@+4dBu):线路电平<0.006% ;话筒电平<0.04% ●等效输入噪声(20Hz~20kHz,66dB gain,150ohm):-125dBu●动态范围(20Hz~20kHz,0dB):>107dB●最大增益(输入通道):66dB●串音(@1kHz):线路电平<-80dB ; 话筒电平<-75dB●输出阻抗(平衡式):200ohm●输入阻抗(话筒或线路平衡式):8k ohm●最大输出电平(平衡式):+24dBu●最大输入电平(话筒或线路):+24dBu●幻象供电:+48VDC(7mA/input)●输入增益:0dB~+66dB●采样频率:48kHz●A/D-D/A转换器:24Bit●功耗(100~240V AC 50/60Hz):<110watts●尺寸(高度x宽度x深度):2U(89mm)x19inches(483mm)x(283mm)●重量:13.62Ibs(6.2kg)DVD*3、无线麦克风、电脑小会议室1小会议室2小会议室3小会议室4大会议室宴会厅2进2出插卡2路输入卡、IP-2∙每个卡提供了两个麦克风/线路输入通道∙平衡式输入的插件阻隔带连接器∙0 〜66分贝增益范围的麦克风或线路来源2路输出卡、OP-2e∙每个卡提供了两个麦克风/线路输出通道∙平衡输出插件阻隔带连接器∙-100 〜12分贝的电平音量控制∙可选的最佳界面/性能2路回声消除卡、AEC-2HD∙双通道的回声消除并降低背景的噪音∙每个输入配置了专用的宽频回声处理芯片∙包括Biamp的专利技术TrueSoundTM AEC 运算法则提供真正20Hz至20kHz宽频回声消除∙在DSP上,不使用AudiaFLEX资源2路电话卡、TI-2∙发起电话呼叫,包括:双音多频音拨号,快速拨号,重拨,闪断∙来电自动应答∙线路回声消除∙连续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2路网络电话卡、V oIP-2∙网络电话- 双通道互联网协议语音卡∙支持SIP协议2通道功率卡、PA-2∙直流电4,6,8欧姆扬声器∙软件配置5至30瓦特双通道10至60瓦(桥接)∙升级AudiaFLEX可将功率提升至120w,高达12的PA 扩展盒EXPI、EXPO、EXPA-4、EXPO-4、EXPI/O-2AudiaEXPO-4是Audia®的输出扩展接口,是音频工程领域中数字产品的新标准。

欧盟EuP指令中文版

欧盟EuP指令中文版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第2005/32/EC 号指令2005 年7 月6 日为规定耗能产品的生态设计要求建立框架并修订第92/42/EEC 号和第96/57/EC 号理事会指令与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第2000/55/EC 号指令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注意到《建立欧洲欧共体条约》,尤其是其中第95 条,注意到欧盟委员会的提议,注意到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意见1执行《条约》第251条规定的程序2,鉴于:注:1OJ C 112, 30.4.2004, 第25 页。

2.欧洲议会2004 年4 月20 日意见(OJ C 104 E, 30.4.2004,第319 页),理事会2004 年11 月29 日共同立场(OJ C 38E, 15.2.2005, 第45 页),欧洲议会2005 年4 月13 日立场和理事会2005 年5 月23 日决定。

(1) 各成员国实施的与耗能产品生态设计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措施不一致会产生贸易壁垒并扭曲共同体内的竞争,或许因而对内部市场的建立及其作用产生直接影响。

各国法律的协调一致是防止此类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的唯一途径。

(2) 耗能产品(EuPs)在共同体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例。

它们对环境也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影响。

就共同体市场可获得的大部分种类产品而言,尽管它们功能相似,但可以发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截然不同。

为了可持续发展,应鼓励主要通过对环境负面影响主要来源的确定和避免污染转移的方式,持续改善那些产品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只要这种改善不会产生过多的费用。

(3) 产品的生态设计是共同体一体化产品政策战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它在保持产品功能质量的同时,通过设计使产品环境性能最大化,为制造商、消费者和社会整体提供了真正的全新机会。

(4) 能效的提高—连同供选方案之一,使电力的最终用途更为有效—被认为对共同体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电力需求是发展最快的一种能源最终用途,计划在未来20-30 年得到不断发展,如果没有任何政策行为来抑制这种趋势的话。

2002-95-EC__EC_32项_豁免清单

2002-95-EC__EC_32项_豁免清单

2002/95/EC RoHS 指令豁免项(截至2008年9月)在2003年1月27日公布的2002/95/EC指令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的铅,镉,汞,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

2006年7月1日生效的RoHS 指令禁止6种有害物质超标的电子电气产品在欧洲市场上销售。

2005年8月19日公布2005/618/EC指令。

对有害物质限量和限制要求的对象给出了规定,限制的对象是产品中所有的均质物质,允许的最大限量是各均质物质的重量百分比,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不超过1000ppm(0.1%),镉不超过100ppm(0.01%)。

Cd、Pb、Hg、Cr6+、PBB、PBDERoHS限制使用的6种有害化学物质要求: 物质浓度最高限制值:1.铅 (Pb) 0.1% 1000ppm 2.汞 (Hg) 0.1% 1000ppm 3.镉 (Cd) 0.01% 100ppm4. 六价铬 (Cr VI) 0.1% 1000ppm 5.多溴联苯 (PBBs) 0.1% 1000ppm 6.多溴联苯醚 (PBDEs) 0.1% 1000ppm免除2005/95/EC 指令第4(1)条中所要求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应用。

1.紧凑型荧光灯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5毫克/灯;2.普通用途的直型荧光灯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 盐磷酸盐直型荧光灯中 10毫克/灯- 正常使用寿命的三磷酸盐直型荧光灯中 5毫克/灯- 长效使用寿命的三磷酸盐直型荧光灯中 8毫克/灯3.特殊用途的直型荧光灯中的汞含量;4.本附录中未特别提及的其它照明灯中的汞含量;5.阴极射线管、电子元件和荧光管的玻璃内的铅含量;6.钢中的铅含量小于0.35%、铝中的铅含量小于0.4%,铜中的铅含量小于4%;7. -- 高熔化温度型焊料中的铅(即:锡铅焊料合金中铅含量超过85%);-- 用于服务器、存储器和存储列阵系统的焊料中的铅;用于交换、信号和传输,以及电信网络管理的网络基础设施设备中焊料中的铅;-- 电子陶瓷部件中的铅(例如:压电陶瓷);8.电触点中的镉及其化合物,以及根据修改关于限制特定危险物质和预制品销售和使用的第76/769/EEC号指令的修正指令91/338/EEC中禁止以外的镉电镀。

201165EU与 200295EC 的区别

201165EU与 200295EC 的区别

2011/65/EU与 2002/95/EC 的区别2011年7月1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指令 2011/65/EU(ROHS 2.0)以取代2002/95/EC 新指令将于20天后(即2011年7月21日)生效。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日起指令2002/95/EC将会被废除,盟国必须于2013年1月2日前将指令2011/65/EU更新到当地法律。

在2002/95/EC规范外的且不受更新指令约束的产品,将可继续再市场上出售直至2019年7月22日,这将意味着经营组织可继续在欧盟市场上分销或使用产品做商业用途付费或免费。

2011/65/EU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产品范围阐明了指令管控范围和相关定义,将管控产品范围扩大至除特殊豁免外的所有电子电气设备:—包括被2002/95/EC 豁免的第8类产品医疗设备、第9类产品监控设备;—第11类产品:不被1~10类产品涵盖的其他所有电子电气设备,包括线缆及其它零部件。

2.限制物质虽然并未增加新的限制物质,但选定4种有毒有害物质【HBCDD(六溴环十二烷)、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BBP(邻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作为限制物质的候选。

3.CE标志要求将电子电气设备ROHS符合性纳入CE标志要求。

生产者在张贴CE标识时应确保产品符合ROHS并准备相应的声明和技术文档。

4.过渡期规定为使新纳入ROHS 2.0管控产品的生产商有充分时间来符合指令要求,ROHS 2.0为相关产品设定了管控过渡期。

—医疗设备和监控设备及其零部件自2014年7月22日起应符合ROHS2.0;—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及其零部件自2016年7月22日起应符合ROHS2.0;—工业监控设备及其零部件自2017年7月22日起应符合ROHS2.0;—其它新纳入ROHS2.0管控的产品自2019年7月22日起应符合ROHS2.0;5.豁免机制采纳现有豁免条款并针对医疗和监控设备提出了20项新豁免,同时针对产品类别规定了不同的豁免最长有效期:— 2002/95/EC原先管控的8大类产品和第11类产品的豁免有效期最长为5年;—而第8类和第9类产品豁免有效期最长为7年。

工艺孔密封堵头介绍

工艺孔密封堵头介绍
将球压入套筒。此 方式合适9mm- 22mm产品压装
HC球涨式高压堵头的部分应用实例
中船重工润滑系统递 进式分配器-QD040 使用压力:31.5Mpa
中国航天集团电液控制阀 -QD580(3mm/4mm/ 5mm)使用压力:42Mpa
中联重科电液比例多路阀 -QD050/QD12/QD040 使 用压力:35Mpa
奔驰重卡助力转向 泵—QD050 使用压力: 15Mpa
中国重汽自卸车液压举升 系统-QD050/QD060 使 用压力:35Mpa
东风朝阳动力NGD型发动 机-QD580/CV/ QD040/050/090/ 使用压
我们服务于中国境内的主要客户
生产和质量控制
一 原材料
严格按照鸿创的标准采购,指定上海宝钢 为原材料供应商。
所有原材料经过超声波检验。(第三方) 所有钢棒经过涡流探伤测试(防止材料裂 痕) 根据EN 10204-3.1B进行认证(化学/物理) (第三方检验机构)
生产和质量控制
• 二 生产过程
1. 生产采用进口数控专用自动走心机(鸿创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德国 日本 以 色列进口刀具(有效保证产品的精确度要求)
HC球涨式高压堵头特点
HC球涨式堵头特点
1. 产品规格齐全(3mm-22mm) 2. 优良抗腐蚀/高温性能 3. 安装高效快捷 4. 以膨胀咬合的方式实现纯机械密封 5. 额定耐压最高达到45Mpa 6. 可适用于全自动装配 7. 将产品失效率控制在1/1000000pcs以下 8. 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相应的非标球堵,最小直
——————鸿创公司
带密封垫的螺堵
1. 拆卸方便
1. 需要严格根据规定扭矩执行 2. 安装程序复杂 3. 安装熟练程度影响密封性能

欧盟ROHS指令2002_95_ec(中文)

欧盟ROHS指令2002_95_ec(中文)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03年1月23日第2002/95/EC号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外经贸部科技司翻译,仅供参考)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注意到成立欧洲共同体的条约,特别是其中第95条,注意到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注意到欧盟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意见,注意到欧盟地区委员会的意见,按照欧洲共同体条约第251条所规制的程序行事并根据协调委员会于2002年11月8日通过的联合文本,鉴于:1)各成员国为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有害物质而制订的法规或行政措施之间存在的差异能产生贸易壁垒和扭曲共同体内的竞争,甚至对单一市场的建立及其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有必要协调成员国在此领域的法规,以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合乎环境要求的回收和处理。

2)欧盟理事会于2000年12月7~9日在尼斯召开的会议上批准了部长理事会于2000年12月4日就预防原则通过的决定。

3)欧盟委员会1996年7月30日回顾共同体废弃物管理战略的通讯强调了减少废物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必要并指出制定在产品和加工过程中限制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欧共体法规的潜在益处。

4)理事会1988年1月25日为消除镉环境污染的欧共体行动计划的决定要求欧盟委员会刻不容缓地发展该计划中的特殊措施。

人类健康也必须得到保护,因此应实施一个特别限制镉的使用及加快研究其替代品的整体战略。

决定强调在不存在适当的和更安全的选择的情况下应限制镉的使用。

5)证据表明,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2003年1月27日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第2002/96/EC号指令规定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收集、处理、回收和处置措施对于减少与涉及的重金属和阻燃剂相关的废物管理问题很必要。

然而,尽管有那些措施,但在目前的废物处理中仍将继续发现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实质部分。

即使报废电子电气设备被分类收集并遵守回收程序,但汞、镉、铅、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的成分仍有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形成危险。

玩具安全标准介绍及主要要求

玩具安全标准介绍及主要要求

欧洲玩具安全标准
● 2005/84/EC邻苯二甲酸盐含量 ● ISO6486、ISO8391、84/500/EEC陶瓷中可溶性
铅镉含量 ● 94/62/EC包装物料有毒元素测试 ● EN1811、EN12472镍含量和镍释放量 ● 2002/61/EC Azo-Dye纺织品偶氮染料含量 ● 镉含量指令91/338/EEC、1999/51/EC,适用于
如果该类产品上还有塑胶配件,同时须符合: ● 塑胶玩具镉含量指令(91/338/EEC,1999/51/EC) 如果有配件是PVC或软性塑胶,同时需满足: ● 2005/84/EC 6种邻苯二甲酸盐含量。
玩具安全标准适用性举例
(2)若销往欧洲市场需符合: (布绒/毛绒/填充类玩具)—
—续:
如此类型产品同时电子或电动的,同时须符合: ● EN62115 电子电动玩具安全要求。(电子类) ● EMC 电磁兼容性测试要求。(电动/遥控类) ● EN60825 激光产品测试要求(含LED类产品)。 ● R&TTE无线电遥控产品测试 (遥控类) ● 2002/96/EC-WEEE电子电气产品废弃指令 ● 2002/95/EC-RoHS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限用
2006膨胀玩耍装置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欧洲玩具安全标准200496ec镍释放量金属材料200296ecweee电子电气产品废弃指令200295ecrohs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限用指令16种pahs多环芳烃化合物gs强制认证要求200272ec与食品接触的塑胶器具或材料84500eec与食品接触的陶瓷玻璃器具或材料en14682儿童服装上的绳带和拉绳的安全规范200666ec电池及蓄电池指令美国玩具安全标准2美国astmf96308玩具安全规范包括物理机械性能易燃性闪点固体布料重元素含量总铅可溶性重金属填充材料的清洁度电子和电池玩具安全cpsc联邦条例16cfr包括物理机械含标签要求美国玩具安全标准易燃性油漆中的铅含量奶嘴测试尺寸拉力亚硝胺含量astmd3421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含量6种邻苯二甲酸盐含量fdacaliforniaproposition65陶瓷中可溶性铅镉含量coneglegislation包装物料有毒元素测试fcc电动和无线电遥控玩具

DIRECTIVE 2002-95-EC RoHS

DIRECTIVE 2002-95-EC RoHS

DIRECTIVE2002/95/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of27January2003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Having regard to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and in particular Article95thereof,Having regard to the proposal from the Commission(1),Having regard to the opin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2),Having regard to the opinion of the Committee of Regions(3),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 laid down in Article 251of the Treaty in the light of the joint text approved by the Conciliation Committee on8November2002(4),Whereas:(1)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laws or administrativemeasures adopted by the Member States as regards the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uld create barriers totrade and distort competition in the Community andmay thereby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and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al market.It thereforeappears necessary to approximate the laws of theMember States in this field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allysound recovery and disposal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2)The European Council at its meeting in Nice on7,8and9December2000endorsed the Council Resolution of4December2000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3)The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of30July1996onthe review of the Community strategy for waste manage-ment stresses the need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waste and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benefits of Community-wide rules limiting the presenceof such substances in products and in productionprocesses.(4)The Council Resolution of25January1988on aCommunity action programme to combat environmentalpollution by cadmium(5)invites the Commission topursue without delay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measures for such a programme.Human health also hasto be protected and an overall strategy that in particularrestricts the use of cadmium and stimulates research intosubstitutes should therefore be implemented.The Reso-lution stresses that the use of cadmium should be limitedto cases where suitable and safer alternatives do notexist.(5)The 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measures on thecollection,treatment,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waste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as set out inDirective2002/96/EC of27January2003of the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6)are necessary toreduce the waste management problems linked to theheavy metals concerned and the flame retardantsconcerned.In spite of those measures,however,signifi-cant parts of WEEE will continue to be found in thecurrent disposal routes.Even if WEEE were collectedseparately and submitted to recycling processes,itscontent of mercury,cadmium,lead,chromium VI,PBBand PBDE would be likely to pose risks to health or theenvironment.(6)Taking into accou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ensuring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risks to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relating tothose substances which can achieve the chosen level ofprotection in the Community is the substitution of those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by safeor safer materials.Restricting the use of these hazardoussubstances is likely to enhance the possibilities andeconomic profitability of recycling of WEEE anddecrease the negative health impact on workers in recy-cling plants.(7)The substances covered by this Directive are scientificallywell researched and evaluated and have been subject todifferent measures both at Community and at nationallevel.(8)The measures provided for in this Directive take intoaccount existing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and are based on an assessment of available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The measures are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chosen level of protection of(1)OJ C365E,19.12.2000,p.195and OJ C240E,28.8.2001,p.303.(2)OJ C116,20.4.2001,p.38.(3)OJ C148,18.5.2001,p.1.(4)Opin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f15May2001(OJ C34E,7.2.2002,p.109),Council Common Position of4December2001(OJ C90E,16.4.2002,p.12)and 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f10April2002(not yet published in the Official Journal).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f18December2002andDecision of the Council of16December2002.(5)OJ C30,4.2.1988,p.1.(6)See page24of this Official Journal.human and animal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havingregard to the risks which the absence of measures wouldbe likely to create in the Community.The measuresshould be kept under review and,if necessary,adjustedto take account of available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9)This Directive should apply without prejudice toCommunity legislation on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Community waste management legis-lation,in particular Council Directive91/157/EEC of18March1991on batteries and accumulators containingcertain dangerous substances(1).(10)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quipment without heavy metals,PBDE and PBB shouldbe taken into account.As soon as scientific evidence isavailabl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the prohibition of other hazardous substances andtheir substitution by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s which ensure at least the same level of protectionof consumers should be examined.(11)Exemptions from the substitution requirement should bepermitted if substitution is not possible from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or if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or health impacts caused by substitution arelikely to outweigh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substitution.Substitution of the hazardous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houldalso be carried out in a way so as to be compatible with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us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quipment(EEE).(12)As product reuse,refurbishment and extension of life-time are beneficial,spare parts need to be available.(13)The adaptatio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f theexemptions from the requirements concerning phasingout and prohibi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should beeffected by the Commission under a committee proce-dure.(14)The measure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Directive should be adopted in accordance with CouncilDecision1999/468/EC of28June1999laying downthe procedures for the exercise of implementing powersconferred on the Commission(2),HAVE ADOPTED THIS DIRECTIVE:Article1ObjectivesThe purpose of this Directive is to approximate the laws of the Member States 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ally sound recovery and disposal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Article2Scope1.Without prejudice to Article6,this Directive shall apply to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ies1,2,3,4,5,6,7and10set out in Annex IA to Direc-tive No2002/96/EC(WEEE)and to electric light bulbs,and luminaires in households.2.This Directive shall apply without prejudice to Commu-nity legislation on safety and health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Community waste management legislation.3.This Directive does not apply to spare parts for the repair, or to the reus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ut on the market before1July2006.Article3Definitions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irective,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shall apply:(a)‘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or‘EEE’means equip-ment which is dependent on electric currents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order to work properly and equipment for the generation,transfer and measurement of such currents and fields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ies set out in Annex IA to Directive2002/96/EC(WEEE)and designed for use with a voltage rating not exceeding1000volts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and1500volts for direct current;(b)‘producer’means any person who,irrespective of the sellingtechnique used,including by means of distanc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Directive97/7/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20May1997o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in respect of distance contracts(3):(i)manufactures and sell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nder his own brand;(ii)resells under his own brand equipment produced by other suppliers,a reseller not being regarded as the‘producer’if the brand of the producer appears on theequipment,as provided for in subpoint(i);or (iii)imports or export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on a professional basis into a Member State. Whoever exclusively provides financing under or pursuant to any finance agreement shall not be deemed a‘producer’unless he also acts as a producer within the meaning of subpoints(i) to(iii).(1)OJ L78,26.3.1991,p.38.Directive as amended by CommissionDirective98/101/EC(OJ L1,5.1.1999,p.1).(2)OJ L184,17.7.1999,p.23.(3)OJ L144, 4.6.1997,p.19.Directive as amended by Directive2002/65/EC(L271,9.10.2002,p.16).Article4Prevention1.Member States shall ensure that,from1July2006,new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ut on the market does not contain lead,mercury,cadmium,hexavalent chromium,poly-brominated biphenyls(PBB)or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National measures restricting or prohibiting the use of these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hich were adopted in line with Community legislation before the adoption of this Directive may be maintained until1July 2006.2.Paragraph1shall not apply to the applications listed in the Annex.3.On the basis of a proposal from the Commission,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shall decide,as soon as scientific evidence is available,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n chemicals policy as laid down in the Sixth Commu-nity Environment Action Programme,on the prohibition of other 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the substitution thereof by more environment-friendly alternatives which ensure at least the same level of protection for consumers.Article5Adaptatio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gress1.Any amendments which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adapt the Annex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gress for the following purposes shall be adop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 referred to in Article7(2):(a)establishing,as necessary,maximum concentration valuesup to which the presence of the substanc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4(1)in specific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hall be tolerated;(b)exempting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Article4(1)if their elimination or substitution via design changes or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which do not require any of the materials or substances referred to therein is technically or scientifically impracticable,or where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impacts caused by substitution are likely to outweigh the environmental,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benefits thereof;(c)carrying out a review of each exemption in the Annex atleast every four years or four years after an item is added to the list with the aim of considering dele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the Annex if their elimination or substitution via design changes or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which do not require any of the materials or substances referred to inArticle4(1)is technically or scientifically possible,provided that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impacts caused by substitution do not outweigh the possible environmental,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benefits thereof.2.Before the Annex is amended pursuant to paragraph1, the Commission shall inter alia consult produc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recyclers,treatment operators,envir-onmental organisations and employee and consumer ments shall be forwarded to the Committee referred to in Article7(1).The Commission shall provide an account of the information it receives.Article6ReviewBefore13February2005,the Commission shall review the measures provided for in this Directive to take into account,as necessary,new scientific evidence.In particular the Commission shall,by that date,present propo-sals for including in the scope of this Directive equipment which falls under categories8and9set out in Annex IA to Directive2002/96/EC(WEEE).The Commission shall also study the need to adapt the list of substances of Article4(1),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facts and taking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to account,and present proposals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for such adaptations,if appropriate.Particular attention shall be paid during the review to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on human health of other 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materials used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The Commission shall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such substances and materials and shall present proposals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o the Council in order to extend the scope of Article4,as appropriate.Article7Committee1.The Commission shall be assisted by the Committee set up by Article18of Council Directive75/442/EEC(1).2.Where reference is made to this paragraph,Articles5and 7of Decision1999/468/EC shall apply,having regard to Article8thereof.The period provided for in Article5(6)of Decision1999/468/ EC shall be set at three months.3.The Committee shall adopt its rules of procedure.(1)OJ L194,25.7.1975,p.39.Article8PenaltiesMember States shall determine penalties applicable to breaches of the national provisions adopted pursuant to this Directive. The penalties thus provided for shall be effective,proportionate and dissuasive.Article9Transposition1.Member States shall bring into force the laws,regul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provisions necessary to comply with this Directive before13August2004.They shall immediately inform the Commission thereof.When Member States adopt those measures,they shall contain a reference to this Directive or be accompanied by such a refer-ence on the occasion of their official publication.The methods of making such a reference shall be laid down by the Member States.2.Member States shall communicate to the Commission the text of all laws,regul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provisions adopted in the field covered by this Directive.Article10Entry into forceThis Directive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day of its publica-tion i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Article11AddresseesThis Directive is addressed to the Member States.Done at Brussels,27January2003.For the European ParliamentThe PresidentP.COXFor the CouncilThe PresidentG.DRYSANNEXApplications of lead,mercury,cadmium and hexavalent chromium,which are exempted from the requirementsof Article4(1)1.Mercury in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not exceeding5mg per lamp.2.Mercury in straight fluorescent lamps for general purposes not exceeding:—halophosphate10mg—triphosphate with normal lifetime5mg—triphosphate with long lifetime8mg.3.Mercury in straight fluorescent lamps for special purposes.4.Mercury in other lamps not specifically mentioned in this Annex.5.Lead in glass of cathode ray tubes,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fluorescent tubes.6.Lead as an alloying element in steel containing up to0,35%lead by weight,aluminium containing up to0,4%leadby weight and as a copper alloy containing up to4%lead by weight.7.—Lead in high melting temperature type solders(i.e.tin-lead solder alloys containing more than85%lead),—lead in solders for servers,storage and storage array systems(exemption granted until2010),—lead in solders fo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for switching,signalling,transmission as well as network manage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lead in electronic ceramic parts(e.g.piezoelectronic devices).8.Cadmium plating except for applications banned under Directive91/338/EEC(1)amending Directive76/769/EEC(2)relating to restrictions on the marketing and use of certain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9.Hexavalent chromium as an anti-corrosion of the carbon steel cooling system i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s.10.Within the procedure referred to in Article7(2),the Commission shall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s for:—Deca BDE,—mercury in straight fluorescent lamps for special purposes,—lead in solders for servers,storage and storage array systems,network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for switching, signalling,transmission as well as network manage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s(with a view to setting a specific time limit for this exemption),and—light bulbs,as a matter of priori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whether these items are to be amended accordingly.(1)OJ L186,12.7.1991,p.59.(2)OJ L262,27.9.1976,p.201.。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及其特点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及其特点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及其特点超保护贸易政策在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

超保护贸易政策有以下特点1.护的对象扩大了不但保护幼稚产业而且更多地保护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保护的目的变了其政策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人进攻性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不仅有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奖入限出的措施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

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

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

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在关注的焦点、实施的手段、保护的方式、保护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影响等方面表现出十大突出特点。

一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

所不同的是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

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

其中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

ROHS指令2002 95 EC及标准测试方法

ROHS指令2002 95 EC及标准测试方法

ROHS拟增加的物质
HBCDD——(HBCD )六溴环十二烷 是一种 高含溴量的阻燃剂。具有阻燃效率高、用途较 广、有时不需采用锑协效剂等优点,其低填充 性对聚合物性能影响极小,保证了聚合物的优 良性能。在PBB/PBDE被限制后,作为替代物 被大量应用,该物质被证明有害,因此将被新 的ROHS指令所限制。在POHS里,也 将此物 质作为限制对象,限量为0.1%,预计一旦 ROHS限制此物质,限量也为0.1%。
砷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主要是砷化镓单晶材料 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砷化镓单晶材料是继锗、 硅之后发展 起来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它具有 迁移率高、禁带宽度大等特点,在工作速度、 频率、光电性能和工作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硅 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目前最重要、最成熟的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光电子和微电 子领域。
●测试方法:EPA3052、ICP-OES或AAS。
和运动设备、自动售货机及灯泡。对监控检 测设备及医疗器械进行了豁免。
ROHS指令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到现在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主要是通过 2005/717/EC、2005/747/EC、 2006/310/EC、2006/690/EC、 2006/691/EC、2006/692/EC等指令确定 了一些豁免条款,加上2002/95/EC的附属条 款,共确立了29条豁免。
ROHS测试
ROHS的测试标准一直没有确立,欧盟拟推荐 国际电工委的IEC62321 111/54/CDV,但此 标准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一直没有获得通 过,最近又推出了IEC62321 CDV2,主要变 化是将六价铬、PBB/PBDE的测试方法由标 准正文变为附件,即此三项测试方法还不能 作为标准。
ROHS测试
目前的ROHS测试方法,主要采用了 IEC62321 111/54/EC以及EPA、EN的方 法,其实,IEC的方法基本是采用了EPA、 EN、ISO等的方法。 有很多公司不承认 IEC62321方法,主要是其没有正式颁布。 见列表1

铅200295EC

铅200295EC

光纤通信产品PCBA无铅化生产与欧盟RoHS(2002/95/EC)指令实施欧盟RoHS(2002/95/EC)指令(即《关于在电子与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生效,该指令限制使用六种有害物质,即铅、汞、镉、六价铬、PBB与PBDE。

作为光网络器件一站式供应商,为了满足RoHS要求,Photon公司自2004年开始,按计划有序而成功地开展了各方面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欧盟RoHS指令发布后,无铅化正式被提上日程,Photon公司的客户也提出RoHS与无铅方面的需求。

部分客户无铅需求是基于无铅电子元器件、无铅PCB板,应用无铅焊接生产工艺制造的光电模块产品。

由于光纤通信产品用于通信网络系统中,要求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因此光纤通信产品PCBA板生产中焊接是极为重要的。

传统的有铅焊接生产工艺非常成熟,所生产的产品可靠性非常高,现要切换到无铅制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可靠性验证实验,除了常规的可靠性实验(依照光电行业标准GR-468-Core)外,还需要做锡须生长实验、焊点强度可靠性实验等。

要使所生产的产品满足RoHS指令要求,基于RoHS(2002/95/EC)指令豁免条款,任何构成产品的物料,其同质材料中的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含量不超过以下极限值:a) 镉(Cd)≤100ppm;b) 铅(Pb)≤1000ppm;c) 汞(Hg)≤1000pmm;d) 六价铬(Cr6+)≤1000ppm;e) 多溴二苯醚(PBDE)≤1000ppm;f) 多溴联苯(PBB)≤1000ppm.所以,选用每一款物料前,需要进行RoHS确认,合格的物料才能选用。

Photon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物料RoHS确认规范与作业指导文件,严格把关各类原材料采购的环节,RoHS符合性物料的可获得性问题已经解决。

包括元器件、PCB基板、生产用工具,以及相应的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在有铅向无铅转化的初期,有序、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对促进无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CVTC 22001-2013 汽车零件和材料 禁限用物质要求

CVTC 22001-2013 汽车零件和材料 禁限用物质要求

CVTC 22001—2013
3
CVTC 22001—20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禁限用物质 铅(Pb) 镉(Cd)
表 A.1 禁限用物质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及管控限值
试验方法
金属 聚合物、纺织
品、皮革 电子元件
金属 聚合物、纺织
品、皮革 电子元件
IEC 62321:2008 Ed.1 Sec.9

22.电动车辆用电池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镍镉电池只允许作为该日期之 前上市车辆的备件进入市场
溴化阻燃剂
23. 十溴联苯醚
注: 1.括号中的含量限值均为质量百分数。 2.表中的豁免期限为新认证车型的豁免期限,在生产车的豁免期限顺延 2 年。
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禁限用物质管控流程
CVTC 22001—2013
2014 年 6 月 30 日
六价铬 17. 防腐涂料
2014 年 6 月 30 日
18. 底盘装配用螺栓螺母等零件的防腐镀层
2014 年 6 月 30 日
19. 旅居车内的吸热式空调

20. 前照灯用放电灯
21. 仪表板显示器荧光管
5
CVTC 22001—2013
表B.1 (续)
材料及零部件
豁免范围和期限
I
CVTC 22001—2013
汽车零件和材料 禁限用物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件和材料中禁限用物质的要求、检测方法、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注以及 管控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CVTC)开发设计的车辆以及这些车辆上的全部零件和材 料,也可以参考应用于售后服务所需的零件和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车辆以及其零件在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零件和材料(如切削油、清洁液、 遮蔽胶带等)。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简介现在的塑料软包装企业使用的油墨和胶水,提供的SGS检测报告,不符合包装材料的检测标准,不是选用的玩具、就是电子电器的检测标准。

适合我们包装的检测标准是:94/62/EC现将收集相关内容转发给一直关心支持本论坛的网友欧盟包装指令(94/62/EC)简介1. 欧盟法规的形式欧盟法规的形式为:规章(Regulations)、指令(Directives)、决定(Decisions)、建议和意见(Recommendations and advice),其中建议和意见没有约束力。

本章介绍的法规主要是指令。

指令对所有成员国有约束力。

指令仅要求成员国达到指令所要求的目标,而实施指令的方式和措施由成员国机构各自作出选择。

指令是对成员国发布的。

指令通常是由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THE COUNCILOF THE EUROPEAN UNION)根据欧共体条约赋予的职责颁布的。

欧盟正在筹划制订宪法,目前欧共体条约相当于欧盟宪法。

2 欧盟指令的内容和特点欧盟指令规定基本要求,是技术性法规。

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基本要求规定了保护公众利益的基本要素;基本要求是强制性的,只有满足基本要求的产品方可投放市场和交付使用;基本要求主要是指产品在生命、环境和国家安全、消费者利益和能源消耗方面的要求。

仅就主要技术内容而言,欧盟指令相当于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所不同的是,欧盟指令涉及税收,规定制造商、供应商、进口商和***作者等的责任,提及消费者的义务等,而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通常不涉及这些内容。

出口欧盟商品的包装,应首先了解欧盟针对包装的指令中的基本要求:WTO 成员国之间有关基本要求的技术文件是互相公开的,我国标准中可对应基本要求的术语为:必达要求(exclusive requirement);基本要求是市场准入的第一道技术门槛,跨越这道门槛才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

RoHS基础知识及MCD简介PPT课件

RoHS基础知识及MCD简介PPT课件
9
二、物料成份宣告(MCD)/环境管理物质或 部 件展开表
内容主要是填写我公司具体某款产品 的基本信息,部件名称,料号,原材料,当 然最重要的是原材料的是否含有RoHS限制使 用的物质,并提供证据,如RoHS测试报告或 SGS检测报告、其中不同客户的要求填写的文 件名称可能不一样,但内容大致相同。如 供 應商環境危害物質檢測調查表、物料数据表、 产品符合环保申明、環 境 管 理 物 質 成 份 或 部 件 展 開 表、供应商RoHS管理一 览表
3、RoHS指令涉及的产品
3
RoHS指令涉及的产品范围相当广泛, 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子、电器、医疗、通信、 玩具、安防信息等产品,它不仅包括整机产 品,而且包括生产整机所使用的零部件、原 材料及包装件,关系到整个生产链。ROHS针 对所有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 述六种有害物质的电气电子产品主要包括:
量为0.1%(1000ppm),镉
2
(cd) 为 0.01%(100ppm) , 该 限 值 是 制 定 产 品是否符合RoHS指令的法定依据。
2、RoHS指令的目的 RoHS一共列出六种有害物质,包括:
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 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目的有两个:一 是设立技术壁垒,提高产品准入门槛,二是 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
欧盟成员国应在2004年8月13号前使用符 合WEEE指令需求的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定, WEEE自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之日 (2003.2.13)起生效。
7
M&C RoHS 管理
1、美时的 ROHS 方针: 制造符合RoHS和WEEE要求的产品,
保护环境,建立绿色环保管理系统。 2、相关文件:
《绿色环保系统管理程序》,规定了 RoHS系统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包括供应商 的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及整个检验系统如何 控制、检查RoHS 的符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03 年1 月27 日第2002/95/EC 号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注意到成立欧洲共同体的条约,特别是其中第95 条,注意到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注意到欧盟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意见,注意到欧盟地区委员会的意见,按照欧洲共同体条约第251 条所规制的程序行事并根据协调委员会于2002 年11 月8 日通过的联合文本,鉴于:1(1)各成员国为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有害物质而制订的法规或行政措施之间存在的差异能产生贸易壁垒和扭曲共同体内的竞争,甚至对单一市场的建立及其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有必要协调成员国在此领域的法规,以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合乎环境要求的回收和处理。

2年12 月7~9 日在尼斯召开的会议上批准了部长理事会于2000 年12 月4 日就预防原则通过的决定。

3(3)欧盟委员会1996 年7 月30 日回顾共同体废弃物管理战略的通讯强调了减少废物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必要并指出制定在产品和加工过程中限制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欧共体法规的潜在益处。

4(4)理事会1988 年1 月25 日为消除镉环境污染的欧共体行动计划的决定要求欧盟委员会刻不容缓地发展该计划中的特殊措施。

人类健康也必须得到保护,因此应实施一个特别限制镉的使用及加快研究其替代品的整体战略。

决定强调在不存在适当的和更安全的选择的情况下应限制镉的使用。

5年1 月27 日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第2002/96/EC 号指令规定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收集、处理、回收和处置措施对于减少与涉及的重金属和阻燃剂相关的废物管理问题很必要。

然而,尽管有那些措施,但在目前的废物处理中仍将继续发现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实质部分。

即使报废电子电气设备被分类收集并遵守回收程序,但汞、镉、铅、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的成分仍有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形成危险。

6考虑到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确保显著减少这些物质对健康和环境形成的危险的最有效的、且在共同体内可实现所选择保护水平的方式是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以安全或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它们。

限制这些有害物质的使用也就是提高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回收的可能性和经济利益并减少它们对回收工厂工人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7要科学研究与评估本指令管辖的物质,它们已在欧共体和成员国层面受到不同措施的管理。

8(8)本指令规定的措施考虑了现有的国际准则和建议并基于对可获得的科学和技术信息的评估。

由于缺乏措施可能在共同体内产生危险,所以这些措施对实现所选择的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环境的保护水平是必要的。

应及时检查这些措施,必要时,考虑了获得的科技信息后可进行调整。

9(9)本指令的实施不影响共同体在安全和卫生要求方面的立法以及共同体关于废物管理的特殊立法,特别是1991 年3 月18 日理事会关于含有某些危险物质的电池和蓄电池的第91/157/EEC 号指令。

10) 和聚溴联苯(PBB)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技术发展。

一旦获得了科学证据和考虑了预防原则,应检查是否可禁止其它有害物质的使用并以更加合乎环境要求的、确保对消费者的保护不低于相同水平的替代品来替代它们。

(11)如果从科技角度来看,不可能有替代品,或者替代品对环境和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其对环境和健康带来的益处,那么可免除执行替代品的要求。

开发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替代品的工作仍要继续进行,以使它们符合电子电气设备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需要。

(12)因为产品的再利用、翻新和延长使用期是有益的,所以需要提供必要的零件。

11(13)与逐步停止使用和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要求免除相关的科技进步的修改应由欧盟委员会按照委员会程序实现。

12年6 月28 日的1999/468/EC 号决议规定的、实施授权给欧委会的权力的程序来采纳。

兹通过本指令:第1 条目标本指令的目标是使各成员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法律趋于一致, 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合乎环境要求的回收和处理。

第2 条范围11. 在不违反第6 条的情况下,本指令应适用于提令第2002/96/EC 号指令(WEEE)附录ⅠA 规定的1、2、3、4、5、6、7 和10 类电子电气设备,以及家用电灯泡和照明设施。

2本指令的实施不应违背共同体关于安全和健康要求的立法和共同体关于废物管理的专门立法。

3年7 月1 日前投放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的部件、修理部件或再利用部件不适用。

第3 条定义就本指令而言,适用下述定义:ٛ(a)“电子电气设备”或“EEE”指为正常运行而依赖于电流或电磁场工作的设备和指令2002/96/EC(WEEE)附件ⅠA 中列出的能产生、传输和测量电流和电磁场的设备,且这些设备的设计电压是交流电不超过1000 伏特,直流电不超过1500 伏特;ٛ(b)“生产者”指任何人,他们不管所采用的销售技术,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1997 年5 月20 日关于保护远程合同中消费者的第1997/7/EC 号指令包括程通讯:ٛ(i)用自己品牌生产并销售电子电气设备;ٛ(ii)以自己品牌再销售由其它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如果再销售的设备上仍保留原生产者的品牌,这样的再销售者不能视作为上述(i)副点的生产者;或ٛ(iii)专业从事向成员国进口或出口电子电气设备。

仅仅是按照某种金融协议提供资金者不能被视为“生产者”,除非他符合上述(i)至ٛ(iii)副点作为生产者行事。

第4 条防止1.成员国将确保,从2006 年7 月1 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气设备不包含铅, 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或聚溴联苯(PBB)。

成员国在本指令通过前根据共同体法规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这些物质的措施可以维持至2006 年7 月1 日。

2.条款1 将不适用于附件中所列举的应用。

3.基于欧委会的建议,一旦可获得科学证据,欧洲议会和理事应根据《第六个共同体环境行动计划》中规定的化学政策原则决定其它有害物质的禁用以及选择确保对消费者保护水平至少相同的更加合乎环境要求的产品作为其替代品。

第5 条适应科学和技术进步2提及的程序而进行:ٛ(a)必要时,可建立允许在电子电气设备的特殊物质和部件中含有条款4(1)所提及物质的最高值;ٛ(b)电子电气设备的材料和组件可背离第4 款(1)的规定,如果它们的去除或通过设计改变而使用替代品或使用不含有提及的材料或物质的材料或组件在科技上中不现实时,或替代品对环境、健康和/或消费者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好象超过它们对环境、健康和/或消费者安全造成的益处时;ٛ(c)至少每隔四年对附件进行一次检查,或者在将一项加入到附件后四年对附件进行检查,加入新项的目的是考虑取消附件中的电子电气设备材料和组件,如果它们的去除或通过设计改变而使用替代品或使用不包括第4(1)款的材料或物质的材料和组件在科技上是可行时,条件是替代品对环境、健康和/或消费者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大于其对环境、健康和/或消费者安排带来的正面利益。

2.附件在遵照条款1 修改之前,欧盟委员会将专门与电子电器设备生产者、回收者、垃圾处理者、环保组织和雇员与消费者协会咨询磋商。

磋商结果应递交给条款7(1)提及的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应考虑其收到的意见。

第6 条检查在2005 年2 月13 日之前,欧盟委员会应检查本指令规定的措施以便必要时考虑新的科学证据。

特别是,欧盟委员会应在该日期之前提交将第2002/96/EC(WEEE)号指令附件ⅠA 所列的第8 和第9类的设备纳入本指令范围的建议。

委员会也将根据科学事实并考虑预防原则,研究条款4(1)中物质是否需要调整,适当时,可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提出建议。

应当特别注意检查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其它有害物质和材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欧委会将检查取代这些物质和材料的可行性,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就扩大第4 条的范围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提交建议。

第7 条委员会1.欧盟委员会将由根据第75/442/EEC 号指令第18 条成立的委员会协助工作。

2.当参考本款时,应适用第1999/468/EC 号决议第5 条、第7 条以及第8 条。

第1999/468/EC 号决议第5 条6 款规定的期间应被定为3 个月。

3.委员会将采用其程序规定。

第8 条惩罚成员国应决定对违反根据本指令而制定的成员国规定的行为适当的惩罚。

这些规定的惩罚应当有效,适度并有劝诫性。

第9 条过渡1.成员国应在2004 年8 月13 日之前使符合本指令所必要的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定生效。

并将这些立即通知欧委会。

当成员国制订那些措施时,它们必须包括本指令的参照号或在该国官方出版物上出版时伴以此参考号。

标志此参考号的方法由成员国规定。

2.成员国要将本指令范围内制定的所有法律、规则和行政规定的文本通知欧委会。

第10 条生效本指令自在欧洲共同体《官方公报》上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11 条收受方本指令将签发至各成员国。

2003 年1 月23 日完成于布鲁塞尔欧洲议会主席欧盟理事会主席P. COX G. DRY SANNE X免除第4(1)条中所要求的铅、汞、镉和六价铬的应用1毫克/灯;2一般用途的直管日光灯中的汞含量不得超过:ٛ—盐磷酸盐 10 毫克ٛ—正常的三磷酸盐5 毫克ٛ—长效的三磷酸盐 8 毫克1特殊用途的直管日光灯中的汞含量;2本附录中未特别提及的其它照明灯中的汞含量;3阴极射线管、电子部件和发光管的玻璃内的铅含量;4、铝含量达0.4%,铜合金中的铅含量达4%;5—高温融化的焊料中的铅(即:锡铅焊料合金中铅含量超过85%);ٛ—用于服务器、存储器和存储系统的焊料中的铅(豁免准予至2010 年);ٛ— 用于交换、信号和传输,以及电信网络管理的网络基础设施设备中焊料中的铅;ٛ— 电子陶瓷产品中的铅(例如:高压电子装置);8.根据修改关于限制特定危险物质和预制品销售和使用的第76/769/EEC 号指令的第91/338/EEC 号指令禁止以外的镉电镀。

1在吸收式电冰箱中作为碳钢冷却系统防腐剂的六价铬。

2)条中提及的程序,欧盟委员会应评价以下方面的应用:ٛ—台卡二苯醚(Deca BDE);ٛ— 特殊用途的直管日光灯中的汞;ٛ— 以下用途中所使用的焊料中的铅:服务器、存储器、用于交换和传输的网络基础设施、电信网络管理设备(旨在设定本指令豁免部分的特定截止时间);ٛ— 灯泡。

目前重点是尽快决定这些项是否进行相应的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