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准线长大隧道接触网断线抢修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朔准线长大隧道接触网断线抢修方法探

摘要:本文针对朔准线长大隧道交通不便、空间狭窄等原因造成应急抢修难
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接触网应急抢修组织方法,为最大限度压缩抢修时间、提高抢修效率、降低对运输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大隧道;接触网;应急抢修;朔准线
1朔准线隧道概况
朔准线是太原局集团公司于2019年初开通的一条单线重载运煤通道,横跨
晋陕蒙三省。

正线长达214公里,接触网设备共318.61条公里。

全线共有隧道
38座,其中长大隧道3座,分别为:六郎山隧道(全长15.175km)、鹰鹞山隧
道(全长11.572km)、卧龙山隧道(全长11.944km)。

2隧道接触网故障抢修原则
接触网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
设法先行恢复供电及早恢复设备正常技术状态。

当停电范围内有重点列车通过时
抢修方案还应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在设备故障抢修方案制定时,要采取各种有可能采取的临时性恢复措施,以
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必要时可采取迂回供电、直接供电、越区
供电和电力机车降弓通过等措施,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对于故障范围小,抢修时
间不长,无需分层作业的,则应抓紧时间一次抢修完毕,恢复供电及行车。

3应急抢修组织
按照故障抢修预案,成立以车间主任为抢修负责人的抢修小组,在段调度指
挥中心的指导下开展隧道抢险救援工作,协调相关车间、班组和其他单位迅速开
展应急抢修工作。

组织各供电运行工区按照抢修分工和具体职责,迅速准备抢修料具、车辆,熟悉抢险交通线路、隧道设备结构及设备参数。

接到抢修通知后,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以最快速度向段调度指挥中心汇报。

3.1料具准备
1.照明灯具:发电机、照明灯具、轻便型手提式灯具。

所携带照明工具的照度和数量应分别满足抢修线路2000米、1000米、200米的充足照明需要。

2.防护用具:27.5KV验电器、绝缘手套、接地线(带接地靴)、防护旗、防护喇叭、信号灯、G网手机。

3.接触网抢修材料工具:接触线、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钢线卡子、接头线夹、吊弦、挂梯、绝缘子、定位线夹、铁线、升降弓标、大绳、测量工具、滑轮组、紧线器、手扳葫芦、钢丝套子等。

4.隧道抢修需要的特殊材料:隧道水平悬挂、隧道定位装置、下锚锚臂及补偿限制装置等。

5.在六郎山隧道65km845m、鹰鹞山隧道86km765m、卧龙山隧道152km032m 梯车洞各放一台梯车已备故障抢修时使用。

3.2抢修出动
1.接到抢修命令后,组织人员、工机具、材料、车辆等,白天15分钟、夜间20分钟内出动。

值班人员及时将出动时间、人数、负责人、交通工具、联系方式等报告调度指挥中心。

2.接触网抢修作业车应按照救援列车办理。

出动前,供电调度员将车号、存放地点、行驶区间、到达地点等通知列车调度员,向列车调度员申请优先放行,使之迅速到达故障现场。

3.在不具备接触网抢修作业车出动条件时,抢修人员根据故障位置从隧道口或六狼山隧道斜井(67km815m)、鹰鹞山隧道斜井(86km825m)、卧龙山隧道斜井(155km512m)直接进入。

4抢修方案
4.1隧道内升降弓标设置
1.隧道升降弓标志设置最小限界: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附图1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中距轨面1100mm以下基本建筑限界必须
大于1875mm。

2.隧道内升降弓标设置标准:一是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部分)
第十八章453、454条规定:在电气化线路接触网故障降弓地段前方,分别设准
备降下受电弓标、降下受电弓标;在降弓地段后方,设升起受电弓标。

二是隧道
区段升降弓标志必须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最小限界的要求并安
装牢固,不得倾倒侵限。

隧道区段升降弓标志设置位置:
3.隧道区段升降弓标志设置程序:一是清理现场,到达安装位置后,要对靠
近隧道洞壁的电缆沟进行整理。

二是安装固定支架,将固定支架安装在地面(电
缆沟)面向来车方向的线路右侧,固定方式采取三角支架形式,用两块以上铁坠
砣压靠,并结合其他固定方式确保牢固,不得倾倒侵限。

三是安装升降弓标志牌。

安装方向要面向来车方向,安装高度(标志牌顶部至轨面的高度)必须小于
1100mm。

四是调整升降弓标志牌限界。

结合隧道内不同位置的基本建筑限界对支
架长度进行调整,最小限界(标志牌靠钢轨内沿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必须大于1875mm。

4.2断线抢修方案
1.承力索断线
在调查故障现场,明确仅承力索断线而其它大型部件(吊柱、腕臂等)没有
损坏时,处理方案:一是在承力索断头两侧装上紧线器,利用滑轮组或手扳葫芦
将承力索紧起,直接用手搬葫芦加以固定,并用一组电连接线(电连接线长度约1500mm)将接承力索断头两端短接。

二是检查确认无任何故障接地点和电气连接
正常,机械连接可靠,无影响列车运行的障碍物后,即可消令送电。

三是承力索
断线抢修后,应对整锚段进行巡视测量,特别要注意中心锚结、锚段关节等处是
否满足运行要求。

2.接触线断线
当发生导线断线时,首先应查明断线发生的确切位置,断口两侧的损坏情况,断线波及的范围等情况。

当导线断线损坏范围较小,断口两侧无较大损伤、变形,可以直接紧线对接。

导线严重损伤在一个跨距以内,必须更换一段导线,这时可
在地面上先做好一个接头,将新旧线紧起后在网上作另一个接头。

导线断线损坏
范围较大时,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方案,如果列车惰行可以通过故障区段时,可将
接触线脱离接地采取降弓通过的方法,先行送电通车。

利用紧线方式送电时,必须加装分流短接线,严禁利用受力工具导通电流回路。

临时恢复后接触线最低高度不低于5330mm,若采用降弓方式通过时,接触线
最低高度不低于5150mm。

导线断线处理后,必须将该锚段全部巡视一遍,特别是
中心锚结、补偿装置、锚段关节等设备是否可以通车。

再次申请临时停电做接触线接头,使接触网恢复正常状态。

3.承力索和接触线同时断线
首先处理承力索,然后再处理接触线。

为了压缩抢修时间,当承力索紧起后(暂不进行接头),便可紧起接触线,进行接触线接头制作。

若时间紧迫,可待
线索紧起后,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即机械上连接牢固,电气连接畅通)和能保证列
车惰行可以通过故障区段时,即可消令送电,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点,然后
再次申请临时停电处理,恢复接触网正常工作状态。

4.隧道内补偿绳断线
如果线路未受到损坏且为单根锚柱折断时,在两转换柱间将两锚段承力索和
接触线分别合并,合并后要保持张力平衡,必要时可取消一个中心锚结,同时保
证接触线高于规定最低允许高度,降弓通过。

下锚臂折断或受力变形时,在两转
换柱间将两锚段承力索和接触线分别合并,合并后要保持张力平衡,必要时可取
消一个中心锚结,同时保证接触线高于规定最低允许高度,降弓通过。

锚段关节
处隧道支撑绝缘子故障时锚段关节处隧道支撑绝缘子故障可将接触线绑到承力索上,拆除腕臂及定位装置保证接触线高于规定最低允许高度,降弓通过。

5抢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抢修时要设好驻站和现场行车防护,防护人员要思想集中,坚守岗位,履行
职责,及时、准确的显示和传递各种信号。

抢修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停电作业命令,采取正确完备的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有关规定,在抢修作业前要向作业人员宣布停电范围,划清设备带电界限。

对可能来电
的关键部位和抢修作业地段,要按规定设置可靠足够的接地线。

在抢修作业中,
要防止高空坠落线索断线等,安装的零部件要紧固牢靠,防止松脱、断线引起故
障扩大。

故障抢修人员到达故障现场后,首先在故障点两端设置防护人员,在采
取安全措施前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断线落地点10m范围以内。

6故障报告和总结
做好故障及抢修工作原始资料(含实物、照片、影像、笔录等)的收集和保管,为故障的分析提供依据。

每件故障均要形成故障专题分析报告,相关资料应
单独建档存放。

故障专题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故障概况、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应吸取的教训(含故障点标定装置的准确性、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等)、采取
的针对性防范措施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铁总科技〔2017〕221号)
2.
中国铁路总公司.《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
3.
铁道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铁运〔2009〕39号)
4.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太铁科信〔2021〕56号)
作者简介:谢平,男,29岁,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西供电段助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